肝癌100例CT影像诊断分析
2015-01-24武耀丽
武耀丽
(朝阳市第二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近几年以来世界各地肝癌的发生率正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肝癌的研究已受到广泛重视。但由于肝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临床表现不典型,发现较困难,一旦确诊往往已到中晚期,治疗非常棘手,治疗效果较差,我国每年约有11万人因肝癌而发生死亡。随着CT应用的普及,CT检查技术的日臻成熟及CT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CT扫描尤其是薄层扫描对于诊断肝癌,常常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CT影像学检查不仅能够对病灶的数量、大小、瘤体和血管以及胆道系统的关系等进行显示,而且能够对门静脉癌栓以及肝内外转移等情况进行清晰的显示[1-2]。现对我院收治的100例肝癌患者的CT影像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有完整病史资料的100例肝癌患者的CT影像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00例肝癌患者均经腹部CT扫描诊断,均有CT平扫和增强扫描图像对比,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30~80岁,平均(53.6±5.3)岁。主要临床症状:上腹胀痛,右上腹肿块,食欲不振、纳差、消瘦,黄疸,部分有酗酒、肝炎、肝硬化病史。其中6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36例经临床实验室超声及DSA证实。
1.2 方法:使用Piker SX装置,检查前5~6 h禁食。扫描前30 min口服1%~2%泛影葡胺500~700 mL,其目的是使胃和肠管显影,避免将胃或肠管误认为异常。检查前再服清水100~200 mL,扫描范围自膈顶向足侧对全部肝作连续横断面扫描。静脉注射对比剂80~100 mL,地塞米松10 mg,作动态增强扫描,根据增强情况,作薄层扫描或延时摄片。
2 结 果
2.1 本组100例肝癌中检出:54例巨块型肝癌,33例结节型肝癌,13例弥漫型肝癌。16例伴肝大变形,12例肝脂肪变、肝硬化,5例累及血管,9例肝内转移,11例肝外转移,其中4例右肾转移,1例胰腺转移,1例脾脏转移,2例腹膜淋巴结转移,2例胸膜转移,1例肋骨及椎骨转移。诊断率100%。
2.2 肝癌的CT表现
2.2.1 肝癌一般按病理分为三型:①巨块型:无论单发或多发,肿块>5 cm者;②结节型:无论单发或多发,肿块<5 cm者;③弥漫型:癌灶细小,且广泛分布于全肝。CT表现因病理分型不同而异,平扫绝大多数为球形稍低密度较均匀影,但也有较少见的等密度或稍高密度的影;较大癌灶密度不均匀,常因出血,坏死和囊变所致,中心部密度更低,且造成肝脏轮廓改变或变形。除小肝癌、结节型和包膜型肝癌境界清楚,多数病变境界模糊,有时假包膜较厚,在平扫图像上表现为一圈透亮带,即所谓“晕圈征”;少数肝癌可有钙化[3]。
2.2.2 增强扫描肝癌具有特征性:由于病灶血供丰富,与正常肝实质对照均出现过程短暂的从高密度、等密度到低密度的三步曲,时间密度曲线呈速升速降型,呈肝癌的特征表现。另:①多数癌灶病变稍缩小,境界由模糊变为清楚,癌块内可出现致密小结节或分隔,呈强化持续时间短的不均匀强化。②有些低密度较小癌灶,在注射对比剂后变为等密度,延时扫描又迅速变为低密度。③门静脉不显影或腔内有充盈缺损,提示门静脉闭塞或瘤栓,主动脉与门静脉同时显影提示肝动脉―门静脉瘘[3]。
3 讨 论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组织器官,不仅存在非常独特的双重供血循环系统,同时门静脉系统以及动脉系统相互融通,因此肝脏内部的血液动力学变化相当复杂[4]。原发性肝癌在我国是居第3位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及病死率均非常高,预后甚差[5]。目前, 肝癌诊断主要依靠超声、CT、MRI, 以及肝动脉插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等检查方法。其中CT、MRI检查具有无创性,并且临床结果具有较高准确性和特异性, 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评估中[6]。
正常肝脏在CT上,肝呈密度均匀的实质性软组织影,CT值50~60 Hu,高于脾、胰、肾等脏器。肝内门静脉和肝静脉显示为低密度的管道状或圆形影。增强扫描后则明显增强,显示为高密度影。下腔静脉平扫时为圆形低密度影,增强后呈高密度。肝内动脉分支和正常胆管分支细小,通常平扫和增强都不能见到。正常肝轮廓光滑,其形状及解剖结构依断面位置而不同。肝门区常有较多脂肪组织,呈不规则形或类似多角形低密度影。其中有肝动脉、门静脉和胆管进出。门静脉较大而居后,肝动脉位于其前内,胆管(主要是胆总管)位于其前外方。增强后门静脉较易识别,呈圆形高密度影,位于下腔静脉之前。CT上易于区分肝的各叶,即左叶、方叶、右叶和尾叶。左叶和方叶以圆韧带裂(又称纵裂)为界;方叶与右叶以右切迹和胆囊窝为界;横行的静脉韧带裂更明显,将左叶与尾叶分开;尾叶与右叶相连,突向内侧,位于下腔静脉的前方,易于识别。
本研究与相关报道一致,肝癌多表现为巨块型、结节型、弥漫型,可单发,也可多发。CT平扫绝大多数是低密度病灶,少数可以是低密度、等密度和高密度混合的病灶。病灶钙化点比较少见,病灶边缘有时可见环状假包膜,这是肝癌的特征性影像学特点[7]。多数肝癌,病灶区域血供丰富,且源自肝动脉供血,所以, CT增强扫描在动脉期时,肿瘤强化明显,呈高密度影,CT增强扫描在门静脉期时,病灶反而呈现低密度影,这种“速增速降”的CT增强扫描结果,也是肝癌CT增强扫描的特异性表现,为肝癌的临床诊断,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8]。但也有作者强调指出[9],不符合该规律不能完全否定肝癌的诊断,特别是大肝癌,该特征并不明显。因为肿瘤的强化形式和程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扫描的时相、肿瘤是否有寄生动脉血管、门静脉是否参与供血、肿瘤是否出血坏死、肿瘤的生长方式(如外生型肝癌)、肿瘤的病理分型和恶性程度等,所以,需要根据患者的其他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结合相应实验室检查结果,做出综合分析和诊断, 提高临床诊断率[10-14]。
[1]樊辛建,谭帮英.原发性肝癌23例的CT诊断[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147.
[2]房爱华,林小东.56例肝癌CT影像学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152.
[3]徐湧辉.探讨肝癌的CT诊断[J].医食参考,2013,7(2):123-124.
[4]郑可国,沈静娴,赵志清,等.螺旋CT双期动态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12,13(4):207.
[5]王钧,李亮.CT、MRI对肝癌诊断的对比研究[J].中外医疗,2010,29(4):183.
[6]胡官强.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肝癌诊断准确率的临床对比[J].吉林医学,2012,33(5):1033.
[7]于咏梅.小肝癌的CT及MRI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09,7(4):43.
[8]孟兆伟.CT与MRI对肝癌诊断的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1):107-108.
[9]韩乃晋.CT与MRI对肝癌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1):103-104.
[10]沈久海.肝癌的CT诊断特点分析[J].医学信息,2014,27(1):9.
[11]罗鸿昌,张婷婷,张伟,等.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肝细胞性肝癌术后复发灶远期疗效评估[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14,15(5):367-370.
[12]邱国钦,许丽贞,曾英琅,等.动脉供血原发性肝癌320排CT血管成像的低剂量研究[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14,15(6):479-483.
[13]李文海.原发性肝癌的CT诊断与鉴别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3):56.
[14]刘衡,董泽天,柏永华,等.原发性透明细胞型肝癌的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8(7):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