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针疗法的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近况*

2015-01-24程素利徐家淳王剑歌焦召华孙立明

针灸临床杂志 2015年9期
关键词:火针中医药大学针灸

程素利,徐家淳,王剑歌,焦召华,周 震,孙立明,李 岩△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2.天津市公安医院,天津300042;3.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300150;4.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102209)

火针疗法源于《内经》,是为古代九针中的“大针”、“燔针”,其特点是将针体烧红后刺入一定的部位或穴位,发挥温通作用。《内经》中记载火针的适应证为痹证、寒证、经筋证、骨病,目前,火针的临床应用已突破古代文献记载扩展至各科疾病,且火针疗法的基础研究也取得的一定进展,现综述如下。

1 临床应用

火针的适用范围取决于其作用,火针可通过温热刺激相应的穴位或部位发挥温阳补虚、祛痛止痒、除麻止痉、消癥散结、清热解毒等诸多作用,进而治疗多种疾病[1]。

1.1 祛寒除湿、通经止痛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证是火针疗法的优势病种之一,骨关节疾病多属痹症范畴,表现为关节局部肿胀、疼痛、运动障碍等。单头火针点刺局部痛点、梁丘、血海、内外膝眼、阳陵泉等,可以明显降低膝骨关节炎严重性指数,改善患者症状、体征,疗效优于毫针治疗(P <0.05)[2]。颈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较早期的一型,以青壮年患者为多,邹波[3]应用火针针刺颈百劳、肩井、阿是穴治疗此病,火针组总有效率及镇痛效果均明显优于药物组。

毫火针是使用毫针代替火针作为火针点刺针具应用于临床,具有损伤小、痛苦轻、操作时间短、便于留针及可一次性使用等优点,且已摸索出毫火针的安全规格为0.35 mm×25 mm[4]。毫火针的临床应用已逐渐普及,有研究[5]应用毫火针针刺高应力点治疗髌骨软化症,发现毫火针组治疗后Lysholm 疼痛评分、VSA 疼痛评分、PTA 与LPA 角度及有效率改善较常规针刺组更明显(P <0.05)。

1.2 温运气血、除麻止痉

麻木是因脉络阻滞、经脉肌肤失养引起的局部感觉异常的一种病变,火针能温阳达络,气血通畅而麻木自除。杨翊[6]临床采用细火针多点散刺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要求点刺要完全覆盖感觉异常区,结果发现,70 例患者中痊愈率91.4%、总有效率100%,与对照组(32.3%、78.5%)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痉挛表现为肌肉不自主的抽动,分为颜面和四肢两种。偏瘫痉挛状态多出现在中风后数天至数周,表现为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的肌张力增高,临床以相应痉挛肌肉周围取穴,采用火针点刺,能降低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MAS、CSI 评分,提高FMA 评分以缓解痉挛状态,疗效优于药物组[7]。亦有学者[8]突破头面部禁用火针的紧急,将火针用于面肌痉挛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1.3 温通经络、祛风止痒

痒症状若虫行,搔痒无度,是多种皮肤疾患的主要临床表现。痒症与风邪有关,火针具行气和发散两大功能,从而发挥温通经络、祛风止痒的作用。因此火针疗法广泛应用于皮肤科疾患中,如痤疮、湿疹、神经性皮炎、银屑病、冻疮、外阴白斑等,其治疗方法多选用多头火针散刺皮损局部加用单头火针点刺[9]。

平头火针是火针针具中一种,亦广泛应用于治疗扁平疣、黄褐斑及口腔溃疡等皮肤科疾患。如有学者[10]运用平头火针治疗黄褐斑,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操作要求火针烧红后点烙斑体,若患处高出皮肤,可将针在斑点上稍停片刻,烧灼至与皮肤水平即可。

1.4 温阳化气、消癥散结

气滞血瘀,痰湿凝聚,积久则成癥结,妇科疾患中的乳腺增生、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多属此类。临床应用火针治疗乳腺增生多以火针从外向内点刺增生局部,加之毫针局部及远端取穴,从整体调整机体状态,40例患者中治愈23 例,总有效率达90%[11]。胡文海等[12]治疗卵巢囊肿采用火针取患侧水道、归来穴点刺,配合口服桂枝茯苓丸,疗效满意。

1.5 健脾益胃、温中止泻

脾胃病是火针疗法的优势病种之一,临床选用水分、中脘、天枢、关元、阴陵泉、命门、足三里火针点刺治疗慢性结肠炎患者60 例,临床治愈达30 例,总有效率达85%[13]。另外,火针针刺至阳穴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即刻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14]。

1.6 引热外达、清热解毒

火针疗法在贺氏三通法中属温通之法,一般认为适用于寒证,但临床实践证明,火针亦可用于治疗热证,取“火郁发之”之意,疗效事半功倍[15]。如火针可以缩短带状疱疹疼痛持续时间、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16],加速急性期的疱疹结痂及痂皮脱落[17]。

2 基础研究

随着临床火针的广泛应用,火针的疗效逐步得到认可,用现代科技手段探讨其作用机理成为迫切需要。目前研究已初步证实火针具有抗炎、免疫调节、神经保护及修复、促进血管再生及血液循环等作用。

2.1 抗炎

炎症的发生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调节相关细胞因子的含量是消除炎症反应的一个重要靶点。有研究发现,火针疗法能够明显降低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TNF-ɑ 和IL-1 含量,进而消除或改善局部组织水肿、渗出、增生等病理变化,其疗效明显优于目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MTX(P <0.05)[18]。

基质金属蛋白酶是一种水解酶,可通过溶解细胞外基质参与炎症反应。火针干预急性痛风模型大鼠能够明显减轻大鼠足跖趾关节肿胀度,抑制滑膜及关节软骨中MMP-3 的表达,减轻炎症细胞浸润,进而改善大鼠关节滑膜炎症[19]。

2.2 免疫调节

支气管哮喘是Ⅰ型变态反应,B 淋巴细胞和T 淋巴细胞在其发病中均发挥重要作用。B 淋巴细胞合成分泌的IgE 水平增高是该病的特征之一,火针治疗可以降低血清中异常增高的IgE 水平,降低机体对过敏原的敏感性,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20]。Thl/Th2 机制的失衡及T 细胞免疫丢失亦是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关键因素之一,火针干预支气管哮喘模型豚鼠能够明显减轻粘膜及粘膜下充血、水肿,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Thl/Th2 对效应细胞因子的分泌及CD+4 、CD+48 细胞的调节产生体液免疫,进而调节Thl/Th2 失衡[21]。

另外,火针点刺四花穴可以减轻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引起的血液系统毒性及恶心、呕吐症状,减缓WBC、PLT 的下降程度,一定程度上改善化疗患者的体力状况和生活质量,效果优于西药治疗组[22]。

2.3 神经保护及修复

脊髓损伤的病理变化包括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其中继发性损伤以炎性细胞浸润及神经细胞细胞凋亡为主要特征,研究发现,火针能够明显改善脊髓损伤模型大鼠凋亡相关蛋白 IL- 1β、P38MAPK、Caspase-3 表达[23],减少细胞凋亡的发生[24]。火针治疗可以降低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大鼠炎性细胞因子COX-2、IL-1β 含量,促进神经营养因子BDNF 的表达[25]。因此,火针疗法对中枢和外周神经均能起到保护作用。

目前,诱导神经干细胞增殖并向神经元分化以弥补其在细胞凋亡中的损失从而促进神经修复成为治疗神经损伤的热点,火针干预后的脊髓损伤模型大鼠血清能够促进离体状态下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而且神经元分化比例也明显高于对照组[26],可初步说明火针能够通过该途径发挥神经修复作用。

2.4 促进血管再生及血液循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E)是一种特异性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多功能细胞因子,能够诱导新生血管的形成;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可以舒张血管和抗血小板聚集,促进血液循环。火针干预可以提高VEGE 及6-keto-PGF1α 含量,增加病灶局部微血管数目,改善血液循环[27,28]。另外,火针能够改善甲襞微循环,使血管管袢增粗、血流速度加快、局部血流量增加等[29]。

另外,火针也具有一定的调节内分泌作用,如火针干预能明显增加血清中FT3、FT4 含量,降低TSH 含量,明显改善甲减大鼠的甲状腺功能[30]。

3 小结

目前,火针疗法得到迅速发展,因具有针刺和温灸的双重作用,火针临床已被广泛应用治疗骨关节疾病、神经科疾病、皮肤毛囊附属物疾患、妇科病、脾胃病、肺系病、儿科病等各个领域,疾病涉及9 大系统。火针疗法的基础研究已初步证实火针具有抗炎、免疫调节、神经保护及修复、促进血管再生及血液循环等多种作用,为火针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火针临床疗效明确,适应证广,安全实用且操作简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1] 贺普仁.火针的机理及临床应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4,2(10):20-24

[2] 李彬,谢新才,王麟鹏.火针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1,30(12):923-925

[3] 邹波.火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5):310-311

[4] 黄石玺,毛湄,刘志顺,等.毫针替代火针的烧针试验[J].中国针灸,2009,29(12):1021-1022

[5] 黄洁,李里,娄必丹,等.毫火针针刺高应力点治疗髌骨软化症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4,34(6):551-554

[6] 杨翊.火针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13,32(7):571-572

[7] 林世坚.火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17-27

[8] 江晓霁. 火针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观察[J]. 中国针灸,2007,27(7):509-510

[9] 杨蓓蓓,刘瓦利.火针疗法在皮肤科应用概况[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9(6):390-392

[10] 陈敏仪.火针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17-24

[11] 万欢,张录杰.火针配合针刺治疗乳腺增生40 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1):63

[12] 胡文海,汤国敏,叶欣.火针配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卵巢囊肿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7):567-568

[13] 柴增辉.火针治疗慢性结肠炎60 例[J].中国针灸,2011,31(5):476

[14] 温兆伦. 火针至阳穴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10-16

[15] 黄蜀,周建伟,陈纯涛,等.试论“火郁发之”——火针反治火郁性皮肤病[J].四川中医,2013,31(10):35-37

[16] 刘雪梅,杨运宽.火针缓解带状疱疹疼痛的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13,32(4):255-256

[17] 林国华,李丽霞,陈楚云,等. 火针对急性期带状疱疹皮损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8(2):136-139

[18] 韩润霞,杨晶,张天生,等. 火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血清白介素-1 和肿瘤坏死因子-α 的影响[J]. 针刺研究,2012,37(2):114-118

[19] 王春秋.火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作用机制[D].西宁:青海大学,2012:3-14

[20] 于雯,房繄恭,杨慎峭,等.火针对哮喘患者肺功能、IgE 的影响及机制探讨[J].四川中医,2004,22(12):9-11

[21] 陈柏源.火针干预对过敏性哮喘豚鼠Th1/Th2 失衡的影响[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33-35

[22] 张英.火针四花穴对肺癌患者化疗后生存质量和Th_1/Th_2 漂移状态的影响[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23-48

[23] 孙立明,李岩,周震,等. 火针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12):49-53

[24] 孙立明,李岩,周震,等. 火针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凋亡细胞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1):58-61

[25] 李岩,李平,周震,等. 火针对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大鼠COX-2、IL-1β、BDNF 表达的干预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2007,23(12):36-39

[26] 李岩,周震,程素利,等. 火针干预脊髓损伤大鼠后血清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J].天津中医药,2013,30(1):25-27

[27] 张丽蕊,阎翠兰,王玉浔,等.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火针治疗褥疮小鼠创面中的表达及作用[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8):606-608

[28] 吴峻,喻海忠,沈蓉蓉,等. 火针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实验研究生化检测报告[J].江苏中医药,2003,24(4):38-39

[29] 康新,卓鹰. 火针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7,17(3):491-492

[30] 郝重耀,马毅,李新华,等. 火针温补法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大鼠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6):1228-1229

猜你喜欢

火针中医药大学针灸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火针疗法联合甲硝唑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从历代火针治疗病种的变化探讨火针功效的发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