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高血压对高血压诊断疗效的影响研究

2015-01-24王志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6期
关键词:对象程度血压

王志芳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 青岛 266555)

认知高血压对高血压诊断疗效的影响研究

王志芳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 青岛 266555)

目的 探讨认知高血压对高血压诊断疗效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某社区居民220例作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调查居民年龄、文化、性别,同时了解其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对其进行宣传与教育,对认知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认知效果在性别方面无太大差异,≥60岁的人对高血压认知程度明显要低于<60岁的人,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对高血压的认识要高于初中高中以及小学文化程度的人。结论 认知高血压对于高血压确诊和治疗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高血压认知的宣教。

认知高血压;高血压诊断;研究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或舒张压增高≥140/90 mm Hg。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国成人高血压患者大约有2亿人,同时,高血压会造成患者全身多器官的病变,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健康。但是高血压的知晓率仅为30%,治疗率为25%,是影响人类健康的无声杀手[1]。本文分析认知高血压对高血压诊断疗效的影响,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某社区居民220例作为调查对象,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某社区居民220例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性120例,女性100例,年龄为26~75岁,平均年龄47.68岁。文化程度:小学及小学以下40例,初中到高中100例,大专以上80例。其中已知高血压患者21例,包括一期高血压13例,二期高血压5例。12例患者接受治疗,其中8例患者均有服用过降压药物,6例血压没有下降。另外15例均得到有效控制,在220例调查对象当中,其中有70例4年内未测过血压。

1.2方法:①采取问卷的形式调查:制定问卷的内容,对于所有接受调查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进行调查,并且了解接受调查对象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了解所有对象是否对高血压症状有一定了解,是否了解测血压以及高血压注意事项。②宣传:对高血压的有关健康知识进行宣教,让所接受调查对象对于高血压的症状与诊治有所了解,提升高血压患者的自我评价能力。此外,工作人员可以在社区举办讲座,对于高血压的治疗、预防等知识进行宣教,并且发放有关于高血压的手册。③技能培训:针对已经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向其介绍平时日常生活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正确的测压方式,并且提供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其包括治疗药物的使用、运用疗法、饮食疗法等。其次,高血压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还需要掌握紧急处理办法,确保意外发生时患者可进行自救或患者家属能够及时对其进行抢救。

1.3观察指标:在社区内建立一个血压测试站,组织接受调查者进行血压测量。方法:在早上8:00~9:00,首先让接受调查者休息30 min,对调查者的右肱动脉血压进行测量,连续测试3次,取3次当中的平均值。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高血压标准实行诊断。施行1个月之后,运用高血压认知情况表对施行效果进行评价。2个月之后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认知活动开展之前的情况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05为统计学上具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居民个人情况与认知效果的关系:经过本次研究调查发现,认知效果在性别方面无太大差异,认知率高于60%的男性为98例,认知率低于60%的男性为32例,总计130例;认知率高于60%的女性为74例,认知率低于60%的女性为26例,总计90例,P>0.05。

≥60岁的人对高血压认知程度明显要低于<60岁的人,≥60岁的认知率高于60%人数为42例,认知率低于60%人数为23例,总计65例;<60岁认知率高于60%人数为57例,认知率低于60%人数为8例,总计65例,P<0.05。

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对高血压的认识要高于初中高中以及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小学及以下认知率高于60%的人数为21例,认知率低于60%人数为19例,总计40例,初中高中认知率高于60%的人数为75例,认知率低于60%的人数为25例,总计100例,大学认知率高于60%人数为69例,认知率低于60%人数为11例,总人数80例,P<0.05。

2.2认知前后高血压诊断人数比较:认知前,接受调查的220例对象当中,其中已知自己有高血压的患者21例,认知之后,本次诊断出高血压患者48例,分别为38~48岁11例,58~65岁22例,70~78岁15例,诊断率为21.8%,认知前后高血压诊断人数具有差异,P<0.05。

2.3认知前后高血压治疗情况比较:认知前,总共有12例患者曾经接受过治疗,认知之后总共有37例患者接受降血压治疗,P<0.05。此外,在接受治疗的所有患者当中,认知前血压<18.5/12 kPa的病例为4例,认知之后血压<18.5/12 kPa的患者有28例,P<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收缩压(SBP)和(或)舒张压(DBP)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它是临床最常见、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高血压病是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是许多老年性心、脑疾患并发症(如冠心病、猝死、心力衰竭、脑卒中等)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对高血压的健康知识的宣传虽然已经得到社会关注,但是人们对高血压的真正认知还是十分有限的,很大一部分人自己并不知道患有高血压,也有很多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病的患者对病情不重视,不采取进一步治疗,因此致使脑卒中发病率持续上升。针对这些情况,有必要加强高血压的宣教工作,以便让人们对高血压疾病形成高度重视[2-3]。

高血压的健康宣传需要依照不同的对象选取适合的方法,不能只是对高血压的知识进行简单的说教,要将图片与录像等互相联合起来,使宣传更为生动形象,使得人们的印象更加深刻。在宣传教育当中,不但要积极介绍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以及预防措施,并且需要告诉广大患者或健康人群治疗高血压的有效办法,比如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等。通过有效的认知活动,使得人们对高血压疾病有进一步认识,能自觉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便在平时生活当中能够有效防范高血压的出现[4-5],降低其发生的概率。通过本次研究数据发现,在认知前,仅有21例患者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在认知之后,有48例患者被查出。当中有37例患者接受降血压治疗,血压<18.5/12 kPa的患者有28例。由此可见,在认知活动中需要加强对人们的教育。综上所述,认知高血压对于高血压确诊和治疗有着十分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高血压认知的宣教。

[1] 李淑红.认知高血压对高血压诊断疗效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7):100-101.

[2] 卢丽.认知高血压对高血压诊断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2,8(5):61-62.

[3] 郭淑霞,孙凤,徐上知,等.842例高血压患者认知与行为危险因素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0,33(11):2170-2177.

[4] 郝应禄,李燕萍,杨娴,等.云南省玉溪市1000名居民高血压调查报告[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2,33(12):72-78.

[5] 方淑玲.社区高血压患者认知水平的调查[J].现代护理,2011,13 (9):809-810.

R544.1

B

1671-8194(2015)36-0082-02

猜你喜欢

对象程度血压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最怕啥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