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该为“暗黑3D”埋单?
2015-01-24撒优林
文/撒优林
《复仇者联盟2》、《速度与激情7》等好莱坞3D大片如期攻占中国内地电影市场。伴随高票房而来的是“暗黑3D”的话题。走出影院的很多观众都有一个感受:电影没看清,眼倒快累瞎、看完还头疼……
“3D”电影放映普遍偏暗,是影片属性问题?是放映设备问题?还是放映过程中的人为调暗?对这种技术问题,普通观众自然不可能知道。但管理部门对此作了回应。近半年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对此紧急颁发了系列通知——
在去年12月22日,广电总局电影局通知要求:院线不得以任何理由降低电影放映标准,并组织专门人员进行放映质量的普查与监管;
今年2月,电影局再次下发《关于加强影院放映技术管理、提高电影放映质量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2D和3D共用银屏在切换放映时目前普遍存在2D超亮,3D亮度过暗、银幕均匀度偏低,以及放映机聚焦不实、画面模糊等问题。
中国首家认证的THX影厅落户中影国际影城
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国际影业集团高峰论坛”
中国独创的ALPD技术在全球最大的电影博览会CinemaCon上惊艳亮相
3D为什么比2D暗?
针对2D和3D放映时不同的亮度效果,沃美院线的放映技术负责人从不同影片属性的角度给出了解释,“目前国内最普遍的3D电影放映设备,是单机或者双机放映的偏振式3D,光线要先经过银幕反射,再穿过3D眼镜,最后落在视网膜上成像,因此亮度必然会损失不少。所以,3D电影放映本身就比2D电影要暗。”纵然3D放映本身亮度就受损,但在放映过程中,仍有很多影院继续“调低”银幕亮度,“为的就是节约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专做国内三四线城市院线的新星影院经理说出了其中的门道,“用功率低的氙灯或者让氙灯超期服役,甚至有的影院故意调低氙灯的亮度,已经普遍成为影院放映的一个潜规则。氙灯是国内普遍电影放映机的专用灯,它的使用寿命在1000多个小时左右,大约40天的时间,而它的价格却在8000~10000元之间,一年下来,氙灯的成本就高达10万,一家影院又都有好几个厅,成本就更大了”。所以,为了节约成本,影院自然会调低放映亮度,而广大电影观众无法左右影院的经营策略,只能默默承受着“暗黑3D”的痛苦。
《数字影院暂行技术要求》、《电影院星级的划分和评定》、《数字电影巨幕影院技术规范和测量方法》和《数字影院立体放映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等规范文件中指出,我国国内公认的3D的亮度标准为4.5FL,而2D放映的亮度标准是14FL。而曾有国外放映技术厂商指出,在中国,观众看到的3D电影平均亮度仅有大约3FL。(注:福特朗伯(FL)是一种表示亮度的单位)尽管有明确的技术标准,但在执行中,3D电影亮度却是一个难以监管和评判的问题。比如测亮度时采用的是全屏白光测中心点的方法,跟实际放映环境并不一样,虽然不难,但全国500多家影院、2000多块银幕,谁来监管?谁来抽查?这都是问题。而且观众对于亮度的敏感度也并不一致,也很少有人为了比较亮度再买票看同一场3D电影。
如何让3D电影亮起来?
如此说来,3D电影的亮度问题跟技术水平和放映成本有着莫大的关系。其实,电影管理部门和业内在认识到相关问题之后,也采取了系列的动作。
据了解,国内的电影放映单位正在尝试研发高科技放映系统,比如万达开发“X-land”,中影研发“中国巨幕(DMAX)”等等,都在不断更新院线市场的观影设备。去年中影与光峰还强强联合,成立中影光峰影院激光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ALPD(先进激光荧光显示)技术,可以将原银幕亮度在3D模式下大幅提高,并且ALPD激光的高效节能和超长寿命,比氙灯的功耗低50%,所以影院再也无需调暗光,但是这种技术模式的广泛运用和普及还需要一定的时间。除了自主研发之外,政府和院线也在大力推进与国际先进院线器材和技术公司的合作交流。比如,与THX公司的合作。THX公司是美国好莱坞传奇导演乔治·卢卡斯创立的一家影视系统认证企业,为达到最完美的电影画面和声音的品质,公司有一整套完善的方法来提高放映质量,如今国内已经建成了多个THX影厅,由THX公司统一规范化管理。另外,还有全球主要的3D电影放映技术提供商之一的美国RealD公司,目前正在国内倡导实施3D放映亮度6FL的认证,截至5月中旬,通过该认证的影厅已达84个。
毫无疑问,改进技术是改良3D放映的关键一环,让3D电影亮起来,应该做的远不止这些。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副所长龚波看来,多管齐下是一条合理的解决办法,“除了加大宣传,贯彻数字影院影片放映、设备维护等行业标准,行业监管也要跟上,需要相关行业协会或一些有检测资质的研究所共同推动,定期督促影院进行设备维护和违规事项整改。影院也应该有自律意识,严格执行相关标准。主管部门欢迎观众予以监督举报,共同将不合格影院逐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