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研究

2015-01-23周彬

企业导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资金集中管理

摘  要: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我国的企业发展逐渐向着集团模式进行,面对逐渐激烈的世界竞争形势,我国的企业必须拥有一个大的发展,才能在全球经济化的潮流下找到自身的一片发展土地。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企业内部的结构也逐渐复杂,导致企业内部的管理链过长,从而使资金的管理出现困难,企业无法对自身的资金流动实现有效的监控,导致出现很多问题。因此,想要更好的实现我国企业对资金的管理,必须建立有效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同时,创建相应的信息平台,这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比较;管理关系

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的份额逐渐增大,出现了许多大型的集团化企业,这些企业逐渐成长为我国经济活动的主体,因此,其内部的资金管理问题随之成为我国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问题,对于如何加强这些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已经成为我国大多数企业集团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目前很多的企业集团开始采用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希望能够对企业的资金实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从而使自身在市场中占有更多的资源优势。

一、企业集团资金管理面临的环境

最近几年以来,我国的企业在资产重组、兼并收购等扩张手段的帮助下,企业的规模逐渐扩大,同时,企业的竞争力逐渐增强。全球化的兴起,使企业集团的各项业务没有了过去难以跨越的国际界限,因此,许多的企业集团在满足专业化发展的前提下,逐渐增多了对多元化的战略投资。然而,企业规模增大有优势,当然也会出现各种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资金的管理出现了问题,我国企业的规模逐渐扩大,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和控制力大不如前,尤其是企业资金的集中管理,问题更是突出,资金是一个企业的根本,对企业的整个生产、采购、销售等每个经营环节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企业想要能够更好的发展,对资金的管理必须实现更高模式的控制。目前,我国的企业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总结了一些非常有意义的经验,传统的多级法人模式,对我国企业的发展已经越来越不利,由于我国的地域较为辽阔,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复杂,出现了管理链过长的问题,从而使我国的企业发展受到了巨大的阻碍。因此,传统的资金管理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同时,对集团内部的成员管理无法形成有效的控制和监督,在长时间的这种经营环境下,集团的成员逐渐出现了各自为政的现象,同时,成员企业为了能够使自身的财务目标实现,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导致集团内部的决策无法实现利益最大化。除此之外,集团内部的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集团内部的成员难以调动,集团的财务成本过高,严重影响了集团的经济效益。因此,对于一个规模较大的企业集团来说,如何才能更好的实现资金的安全管理和有效监督,从而实现资金的合理使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资金管理不当对企业具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规模较大的集团企业,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有效管理更是重中之重的问题。

二、资金集中管理启动准备中的困难

(一)来自银行关系的阻碍。来自银行的阻碍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银行的业务制度,另一个则是银行的绩效考评制度,这两个方面是造成银行对企业集团最大的阻碍。

银行业务制度对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影响主要是资金转账的交易费用。在我国现阶段的企业集团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便是企业集团分布的地域较为广阔,一般情况下,集团的子公司分布在很多的省市。资金集中管理模式要求子公司将每天的盈利资金全部转移到母公司的账目上,然后在子公司需要时,在由集团母公司从银行账户上下拨到子公司。然而,由于我国的相关机构设立了相应的转账收费规定,导致企业集团在进行转账业务时,需要支付一定的转账费用。而银行的转账结算费用制度,则会导致集团企业的每日转账出现巨大的经济支出,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经济效益。

而另一个则是银行的绩效考评制度,这一制度对集团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子公司和银行分支机构之间的关系。在银行中,总行对分支结构进行考核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每日的各项存款。在企业集团实施资金集中管理之前,由于大型集团的子公司每日的资金流量较大,因此,是这些银行分支结构重要的客户,因此,银行分支对这些子公司的服务动力较大。

(二)来自法律关系的障碍。法律关系的建立是在产权基础之上的,因此,子公司的小股东为了能够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在进行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实施的过程中,会对其进行最大程度上的阻碍。我国当前的企业集团模式中,一般情况下子公司都不是集团独资开办的,甚至在我国的新公司法颁布之前是不存在的。在我国最新的公司法中,虽然允许一个人独资公司,但是,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多人公司仍然是最主要的模式。在集团企业中,大股东具有较大的控制权,因此,对子公司的运营和控制是应当的,然而,要求将子公司的资金全部转移到母公司,会使子公司的小股东产生一些担心,认为大股东会侵占小股东。在我国的公司法中,尽管子公司是受集团母公司控制的,然而,其对于资金的使用和收益具有法律上的保护。从子公司的角度来看,资金一旦被集团母公司全面控制之后,可能会剥夺其对资金的使用以及应当享受的收益,最终导致子公司的效益受到影响,损害自身的利益。

(三)来自于管理关系的阻碍。在企业集团中,不仅有基于产权形式的子母公司,同时,还有一些为了能够使企业集团更方便管理的总分公司关系。分公司指的是那些拥有独立账户,同时还能够独自进行核算从而计算盈亏且能够独自纳税的公司,在我国最新的公司法中,对分公司进行了一些规定,规定分公司没有企业的法人资格,因此,需要受总公司的管理。然而,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管理,一些特殊的集团企业会指定一些特殊的分公司来管理其他的子公司,也就是所谓的管理类分公司。这时,这些管理类的子公司在法律或者股权上可能属于二级公司,然而,在管理关系上却是管理类公司的三级甚至是四级公司。而这些管理类的分公司也会出现对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反对者,究其原因则是由于对资金的配置权,这同时也是管理关系生存的基础。而集团企业实行了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后,这些公司的职能就不在需要,因此,必将丧失其存在的意义。然而,这些公司的存在又是必须的,由于我国的地域较为辽阔,大型的集团企业覆盖的地域较为广阔,对每个子公司的管理不是非常的及时,因此,还是需要这些分公司代替母公司来实行管理工作。

三、选择资金集中管理的意见

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选择是根据集团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的,因此,集团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趋势以及当前的经济形式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企业发展。在现代企业制度下,集团公司和各级子公司之间具有各种复杂的关系,同时各级子公司还具有独立的法人,因此,集团企业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模式,同时考虑到子公司的实际运营情况,采取合适的资金管理模式。

一个集团企业的资金管理模式是否满足集团的结构框架,对其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般情况下,集团企业的资金管理模式对集团企业的权利分配具有很大的影响,无论是集权还是分权,此外,集团的发展对于集团的组织架构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同时,组织架构的选择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团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一般情况下,集团企业的经济实力越强,其可选择的资金控制方式就越多。而对于那些自身经济实力较弱的集团企业,想要进行变革所需要的成本就越高,因此,在选择资金控制方式时的可选择空间就越小。

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对一个集团企业所能获得的最大经济效益也有很大的影响。假如一个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导致子公司的资金面临了瓶颈的制约,在进行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变革时就违背了集团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初衷。在对资金进行控制时,不应局限在对资金的限量分配上,而应根据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为集团资金供给量制定一个合理的阈值,从而实现对集团企业资金的合理配置。合理的资金配置是根据一定的关系计算出来的,一般情况下是资金的回报周期越短,资金的回报率越高,也就是所谓的投入产出的平衡和高效性。

资金管理模式的改变是否能够减少集团的财务风险。对于集权式的资金管理能否影响企业的财务,从而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这一直是一个非常受争议的问题。像一些处在朝阳行业的企业,由于自身的经济实力较强,因此,即使资金管理模式发生改变,完全由集团公司进行控制,这样也是很难出现较大的财务风险的。

资金管理模式是否具有相应的信息收集以及进行反馈的渠道。想要实现资金的统一管理,需要具有较为通畅的信息服务,同时,还要能够充分发挥集团企业的控制和监督手段,因此,想要实现资金的集中控制管理,企业必须做好相应的信息收集和反馈渠道,保证能够快速的掌握子公司的经济情况以及出现的财务状况,从而及时应对出现的各种问题。另外,集团企业的总公司还必须能够对资金进行有效的使用,在进行相关决策时,充分考虑各个子公司的实际情况,保证资金使用的高效性,不然,任何模式的资金管理都不会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资金的管理模式还需要子公司和母公司的地位以及重要性相互适应。一个集团企业想要更好的发展,母公司的管理能力至关重要,一个集团企业拥有强大的管理能力,能够实现对资金的集中管理,同时,保证子公司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在每个集团企业中,子公司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想要能够更好的判断子公司的重要性,需要对集团企业目前的发展情况具有全面的了解,同时,对企业集团的未来发展制定合适的规划。对于那些对母公司决策具有重要影响的子公司,母公司需要具有高度的决策权和控制权,而对于影响不是非常大的子公司,母公司可以适当的采取分权管理的模式,这样既可以保证集团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减少了母公司的工作难度。

总结: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问题设计范围非常广泛,因此,在进行管理模式的改革时,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自身的发展制定最有利的资金管理模式,这样才能保证企业集团自身的竞争力。除此之外,伴随着企业资金的集中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企业还需要加强相应的投资功能,同时,由于所有的成员单位的资金全部上交到总公司,因此,对当地的财政收入会是一个巨大的影响,因此,企业需要对其进行充分的考虑。

参考文献:

[1] 杨慧,王厚印.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探讨[J].价值工程,2013,(17):165-166.

[2] 杨丽君.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现金池模式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6):2-2.

作者简介:周彬,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职称:中级会计师。

猜你喜欢

资金集中管理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难点、问题及对策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研究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