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丝绵:延续千年的温暖记忆
2015-01-23谢凯
谢凯
制作清水丝绵是旧时余杭家家户户都会的一项技艺,虽然使用的都是次品茧,但经过制作摇身一变,成了贡品级宝物。如今,会手工做丝绵的人越来越少,几近消失。
余杭素有“丝绸之府”的美誉,当地人养蚕缫丝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周朝。在缫丝过程中,那些不能被抽丝的双宫茧则被制成丝绵,用来填充衣被取暖。因为制作丝绵的大部分工序都在清水中完成,故得名清水丝绵。
在旧时的余杭乡间,万亩桑田似绿海,家家户户扯丝绵,而今这样的景象早已成为老一辈余杭人的记忆。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围剿下,曾经作为贡品的清水丝绵未能摆脱被大众抛弃的命运,生存空间迅速缩小,如今主要存在于余杭区塘栖镇。在以前余杭人忙着做丝绵被的寒冬时节,我们来到塘栖,开启寻访清水丝绵的“温暖之旅”。
老底子的丝绵被
塘栖是江南著名的水乡古镇,清朝就已成为江南丝绸重要的生产地和集散地。走在古镇街头,两边雕梁画栋的古建筑不禁让人想起昔日的繁华。清水丝绵既然是塘栖的特产,走在街上自然不难觅得其踪影,且不说行人手里提着包装好的丝绵被,几乎每走几步路,就有一家制作清水丝绵被的店铺。
随便走进一家,正好碰见店里四位上了年纪的大娘在扯丝绵被。本以为丝绵会像棉花一样一团一团,没想到却像一个开着口子的白袋子。“这是大绵兜。”见我们好奇,一位大娘主动解惑。她们各拿住大绵兜的一角,四下均匀用力撕扯开,两指多厚的绵层瞬间变成一张千丝万缕的“蚕丝布”。把几张这样的“布”错开叠放在一起,就做成了蓬松的绵卷,七八个绵卷再叠起来稍加固定就成了绵胎,整个过程与制作棉被的“弹棉花”全然不同。看着色泽洁白无瑕、质地柔软的绵胎,让人忍不住摸一摸,质地柔软,十分亲肤。“丝绵被既保暖又轻巧,比棉花被、云丝被透气,比羽绒被服帖,是老底子(以前)杭州人家里必备的物品。”一位大娘自豪地说,当年她出嫁的时候,娘家就为她置办了好几床丝绵被当嫁妆。跟棉被一样,丝绵被盖久了也会变得板结,这个时候就需要把丝绵重新拉扯一番,再添加一些新丝绵进去,整条被子又会蓬松起来,像新的一样。难怪在进店的顾客中,除了置办新丝绵被的,还有很多人提着旧丝绵被来翻新。
一番了解后,不禁对这手工制作的丝绵被大加赞叹。一位大娘却打住我们,说:“这顶多算半手工,因为这些大绵兜都是用机器生产的,真正的全手工丝绵被,从选茧、煮茧、漂洗、剥茧做‘小绵兜、撑‘大绵兜,每一道工序都是手工完成,这样做出来的丝绵被柔韧性更好,盖起来也更舒服。不过,因为太费时费力,如今已经很少有人全手工做大绵兜了。丁山河村八庄的俞彩根老人在家里开了一个小作坊,一直用着土法子哩!”
功夫全在手上
丁山河村很大,由东向西分为很多个庄,从一庄到八庄,沿着一条笔直的乡村公路向西延伸。因为俞彩根名气够大,找到她家完全不费工夫。
这是一座四层小楼,比周围邻居家的房子都要高,门前有一条还算清澈的小河缓缓流过。走进院子,一根根竹竿上挂满了正在晾晒的大绵兜,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蚕蛹味。与在镇上见到的那些用机器生产的雪白大绵兜相比,这些大绵兜的色泽略微偏黄。
作坊就建在俞彩根家的后院,一个露天灶台上架着一只大木桶,60多岁的俞彩根正翻着木桶里装成袋的蚕茧,阵阵热气向上冒出。浸透水的蚕茧很沉,加上热气熏蒸,等把桶里的茧袋全翻一遍,她已经满头大汗。本来这些体力活都是男人干,可她丈夫身体不好,只能做些称蚕茧之类的轻活,所以出力气的活都由她包揽。煮茧是丝绵制作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煮得太生或太熟都会影响到最后丝绵的质量。为了掌握火候,俞彩根不时把蚕茧捞起来扯一扯,等到蚕茧可以轻松扯开并没有结块的时候,就把它们拿出来放在地上,用清水冲,不时踩上几脚。“以前都是在家门口的河水里漂洗,那时水很清,把丝绵漂洗得很白,现在怕是白的也要漂成黑的。”俞彩根笑着说。
冲洗干净的蚕茧被俞彩根送到作坊里,几位60多岁的老年妇女麻利地把蚕茧剥开,反套在左手上,捡去蚕蛹和其他杂质,套好四五个后再取下来在水里撑一撑,然后放在旁边的木板上。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俞彩根说,这道工序叫扯“小绵兜”。等小绵兜积累到一定数量,就被送到俞彩根面前,她用双手撑开后套在水缸里一个半圆形的竹弓上。每套一个,俞彩根都要仔细检查,确定上面没有杂质后再套下一个。一连套上七八个小绵兜后,就做成了大绵兜,取下来拧干,再用作坊里唯一的现代化机器——甩干机脱水,之后就被送到外面院子里晾晒。天气好时,只需要一天即可晒干,如果遇到阴雨天,就需要三四天时间。
“制作清水丝绵的工序并不复杂,也不需要很多工具,靠的全是手上的那点本事。”俞彩根说。淡季里,她的作坊一天能做30斤丝绵,旺季一天要做50斤,年收入大概在8~10万元,在当地,生活过得倒也富足。只是双手长期浸泡在冷水中,让她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经常手指肿得老大。“每次去医院,刚卷起袖子医生就知道我是做丝绵的,满手的蚕茧味,怎么洗都洗不掉。”如今村子里还有一些人会做清水丝绵,但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家。俞彩根有三个孩子,大儿子在做建材生意,二儿子在镇上开棋牌室,小女儿在镇上开理发店,没有一个愿意跟着她做丝绵。
清水淡,丝绵长
2008年,“清水丝绵制作技艺”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俞彩根也被认定为代表性传承人。第二年,清水丝绵又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了配合当地政府宣传,俞彩根多次被邀请到各种展会上做技艺表演,她制作丝绵的照片也频频登上各大媒体,一时成了村里的明星人物。
很快,想合作办厂的、请她做代言的人纷纷找上门来,都被她一一回绝。俞彩根说她在这个小作坊里做了20多年的清水丝绵,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状态,以前的作坊是什么样,将来也会是什么样,不想有什么改变。生活很快又恢复了往日的节奏,只是作坊里多了一些慕名而来的游客。为了方便他们参观,俞彩根把原来高低不平的泥地硬化成平整的水泥地,还添了几口塑料水缸,专让游客体验制作清水丝绵。
就在清水丝绵成为国家级“非遗”后不久,俞彩根作坊的不远处,开了一家机器制作丝绵的作坊。只需把蚕茧倒进机器,就可以节省六七道工序。机器的轰鸣声吸引了很多村民看稀奇,不过当他们自己要添置丝绵被时,还是到俞彩根的小作坊去买,虽然价格要贵得多。
也许,用现代化机械手段制作丝绵是一种必然。但幸运的是,俞彩根的小作坊并没有被时间湮灭,传统手工艺终究有现代科技无法取代的优点。虽然孩子们都没有学做丝绵,但是俞彩根一点也不忧心,“我觉得做丝绵特别适合退休在家的老年人,大家聚在一起说说笑,一个月还能挣2000多元钱。虽然这点工资年轻人看不上,但人都有变老的一天,我不愁这门手艺将来没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