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理想照进现实
2015-01-23谢晨芳
谢晨芳
叶圣陶先生说:“练习作文是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并不是应付升学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这是一种理想,理想的作文教学不以培养作家为目的,不以应付考试为目标,而是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一种最有价值的思维活动”,要通过写作让人在精神上站立起来,在写作中学习人与人的交流,让写作成为一种终身受用的技能。
然而现实却是,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面临升学的压力,不得不功利地努力提高学生作文的分数。我们不得不去研究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细则,从中探求阅卷者尤其是阅卷核心专家们的喜好。他们喜欢记叙文,我们就拼命地引导学生实施记叙文战役,他们喜欢什么样的记叙文,我们就挖空心思地引导学生练好写此类记叙文的硬功夫。他们喜欢议论文,我们就引导学生实施议论文战役,他们喜欢什么样的议论文,我们就竭心尽力地训练这样的议论文。不管是从教师这个层面的教,还是学生那个层面的写,都偏离了作文教学的正常轨道,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扼杀了一批优秀的自由创作的文学爱好者。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惊奇地发现了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很多在作文竞赛中能获奖的学生,在考场上却难得高分。这种现象让我们这些希望引导学生走进语文美妙艺术世界的教师们感到很无奈。江苏省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王栋生在他的《为什么要学写作》一文中写到一种现象,在每年的江苏省作文大赛颁奖大会上,作为命题人和评委的他收到参赛选手的提问纸条,纸条上写着“高考作文应当怎样构思”“写什么文体才容易得满分”“选材方面有没有什么诀窍”之类的高考作文问题。这让王栋生很是苦恼,这些都是各地推荐的写作高手,为何他们能有资格参加高水平比赛,却念念不忘低水平的高考作文写作?他认为这是功利主义学习观造成的。所以,功利主义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也成为了我们无法摆脱的作文教学的桎梏。
于是就有了不择手段提高考试作文成绩的现象,比如满天飞的“高考满分作文”“高考议论文得高分的几种模式”“六大步骤打造靓丽的高考记叙文”……打着提高高考作文分数的旗号赚了一把的出版社不在少数,可是作文参考书这么多,我们却发现没有一套系统的作文教材。作文在高考卷中所占分值很大,在语文教材中却是次要的,教材中关于写作部分是粗糙的,甚至是缺失的,而迄今为止,也没有哪套作文教材有所突破和建树。
另外,我们很多教师是没有真正的作文教学课的,或者说作文课只是优秀作文的展示和一些作文的升格指导,而学生学到的仅仅是模仿与修改。那么,提高作文成绩除了模仿与修改,就找不到其他出路了吗?是不是学会了模仿与修改,作文成绩就提上去了呢?
近来有人写文章探讨中学作文教学的课程价值,认为中学的作文教学,应该将目标定位在让绝大多数学生写出平平常常的好文章,切题、有物、得体就行了。这是大多数学生能达到的,也是大多数教师能有所作为的。这种想法很好,和叶圣陶先生的观点一致,如果我们能以平常心来对待写作这件事,也许作文教学就不会这么纠结了。因为我们还必须面对另一个现实,让学生具备基本的作文能力是可以教的,让学生具有超常的作文素养是不可教的。
高考作文是一次指令性写作,不同于竞赛作文,所以,在高考中,作文得分有高低是正常的。作文的评分有它固有的标准,也有很多我们不可预知的因素,而我们大部分人能得到的就是一个听懂了指令的作文分。所以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是定位在尽能力教我们能教的,其余的应该让其自由发展。
作文能力是可训练的。这个可训练是指一部分写作技巧,诸如文章的结构、思路、写作方法等内容是可训练的。
写议论文,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提出论点、寻找论据、用不同的论证方法进行论证,用引用名言、引用故事、列举社会现象来提出论点;积累古今中外不同的事例作为论据;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来进行说理。这些都是写作一篇议论文的技巧。写记叙文,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倒叙、插叙等叙述方法;对人物环境等运用细节描写进行刻画;刻画人物可以欲扬先抑、前后对比;采用时间、空间、物件、情感等作为线索;可写自然启示、生活场景、文化底蕴、关注社会底层等不同主题。这些都是写作一篇记叙文的技巧。不管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教师都可以教这些技巧,这些就像理科的公式一样,但是后续的东西却要靠学生自己,有句话说“师傅领进门,学艺在自身”,学生能学会这些技巧,但能否写出一篇出色的作文,却不一定了。
作文能力是需要培养的。但需要培养的是对语言的敏感、一种细腻的情感和一种思辨的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对某个词语的反复推敲,对某个句子的品味揣摩,对某一个场景的想象描写,对某一个细节的描摹刻画,都能使写作者的心灵变得丰富而细腻。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作文教学,也包括阅读教学,教师都应放慢教学的步伐,带着学生沉下心来细细地咂摸一个词语的丰富内涵,一个句子的蕴藉深意,展开想象,体会和感觉一个场景和一个细节的无穷魅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丰富而细腻的心灵感触,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一种对语言的敏感,从而将这种敏感表达在作文中,写出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的文章来。
例如,作文训练时让学生写过一篇《暖冬》,有名学生写了一根木桩在暖冬的土冢间新生的过程,她在文章中这样写道:“走近看,那根原本干枯光秃的木桩竟爆发出一树嫩绿的新叶,每个叶苞都几乎是被叶片挤裂了,叶子张开双手,好像在为自己这个惊人奇妙的魔术迎接掌声。”其中“一树”和“挤裂”这两个词语,用得特别形象,“一树”写出了嫩叶爆发新绿的覆盖面,给人满眼充盈的感觉,而“挤裂”这个词语,写出了叶苞饱满的无所畏惧的生命力。学生告诉笔者,她当时想用一个数量词来写新叶的多,后来想到了一树繁花的景象,就用了“一树”这个词语来写新叶了。这就是一种语言的敏感,当写作时想要表达一个意思时,会在突然间想到一个见过的画面,用到一个学过的最贴切的词语,写出一个最富表现力的细节,这就是一种作文能力。
同样的,细腻的情感也是要慢慢培养的。有些人的细腻情感源于天性,有些人的细腻情感在情感的浸润中渐渐溢出,我们所谓的培养,是对于后者而言。如果一个人不常常被感动,那么他的情感就会在时间的河流中被冲刷成荒漠,所以不管是天性还是后天,我们都应时常被感动,因为细腻的情感是写作的原动力。我们的作文教学,首先就应该让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现在学生的文章,之所以徘徊在一个层面上,是因为他们没有丰富的体验,没有打动他们的真情,他们写文章时也抒发不出真情实感来,所以只能靠想象,甚至胡编乱造。从教师这个角度来讲,培养学生的细腻情感真的很难,我们除了课本教学,更多的应该是给以学生体验生活的机会,为他们创设体验生活的情境,让他们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出来,即使是感叹学习无趣的文章,也应该是真实的。
有位学生写过一篇关于亲情的文章,她这样写道:“直到外公在几年前的冬天像留也留不住的夕阳在天的那边落下,抛给了外婆一个好像度也度不完的黑夜。除了那个冬天,这么多年,我没有见外婆掉过一滴泪,但我知道她的心就像是蓄了雨的云,轻轻地挤一下,就会泪雨朦胧。”她写外婆在外公离世后的心情,刻画得细腻感人。首先是外公的离开,“抛给了外婆一个好像度也度不完的黑夜”,这是一种沉浸在痛苦中的无边无际的黑暗,其次是写外婆在那以后从不掉泪,但是“她的心就像是蓄了雨的云,轻轻地挤一下,就会泪雨朦胧”,这是一种饱和了的痛苦,细微的触碰就可能带来滂沱大雨的痛苦。这个学生将这种亲人离世的痛苦如此表达出来,说明她本人就有一颗细腻的心,所以才能写出如此感人的语言来,这也是一种作文的能力。
最后,想来谈谈一种思辨的能力。有些人天生很理性,会分析,有条理,这种人的思想往往是很现实的。他们会关注社会,会对某些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会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但这些也是可以慢慢培养的。关注社会,关注时事,多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是这种能力得以提高的一个方法。
一名学生在一篇《留一点空间》的作文中写了这样的话:“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弱势群体为城市的发展打了折扣,但再深究其根源,弱势群体的存在很好地为处于高端的管理者敲响警钟,他们时刻提醒别人发展中存有的缺陷。”这就是这名学生的思辨能力。她能看到社会的弱势群体在城市发展中的两方面作用,一方面他们是城市不够发展的表现,另一方面又提醒管理者怎么去发展城市,才能让城市发展更全面更和谐。这名学生是个非常关注社会关注时事的女生,她总能在作文中发表一些让人惊叹的看法,这和她平时的学习生活是分不开的。在班级中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班干部,班主任可以放手把班级的管理事务交给她,比如说,召开主题班会,教师定下主题,其他事情全部由她来布置,从班会的形式,到具体的内容,到参加的人物,全部由她定,她会写出一份计划,和老师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完全是个具有领导风范的核心人物。这样的学生,从平时的锻炼中养成了一种自我思考的习惯,有主张,有见地,能把这种思想带入到写作中,写出的作文也是有条理有思想的。而这也是一种可以慢慢培养的从生活到写作的能力。
在理想遭遇了现实的作文教学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我们都应以一种平常的心态来对待写作这件事,就像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所说的,文学写作指导不以培养文学天才为目标,但至少可以发现天才,并通过系统的写作训练来释放学生的写作潜能。能成为作家的是一小部分人,能在升学考试中得高分的也仅仅是一小部分人,我们大部分人通过训练和培养学会基本的写作就可以了,真正的写作可以延伸到我们的生活中,做到“因为有情感,因为在思想,所以拿起笔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