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为什么会好奇?人际好奇的概念、功能及理论解释

2015-01-23李天然俞国良

心理科学进展 2015年1期
关键词:社会性人际个体

李天然 俞国良

(1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北京 100872) (2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 北京 100872)

1 引言

好奇(curiosity)是人类探求新知识和新信息的内在动力(Berlyne, 1954; Loewenstein, 1994;Kashdan, Rose, & Fincham, 2004; Litman & Jimerson,2004), 它能够激发人的兴趣并缓解不确定感(Litman, Collins, & Spielberger, 2005)。好奇心也是人类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是人类进行探索性和创造性活动时所具备的重要心理特征, 因此近些年来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Loewenstein,1994; Litman & Spielberger, 2003; Kashdan, Rose,& Fincham, 2004; Rotgans & Schmidt, 2011; Jirout& Klahr, 2012)。

Berlyne (1954)将好奇划分为知觉性好奇(perceptual curiosity)和认识性好奇(epistemic curiosity)。知觉性好奇是由新异的视觉或听觉上的刺激引起的, 通过新的刺激引发个体探索性的行为, 例如仔细听一个不寻常的声音。认识性好奇是由知识上的不确定性所引发的, 激发个体提出疑问, 寻找答案, 最终获取知识(Berlyne, 1966)。Litman等人在此分类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感官性好奇(sensory curiosity)。感官性好奇是由新的感官体验引发的好奇(Collins, Litman, & Spielberger,2004; Litman & Pezzo, 2005)。

但以往对好奇的研究多以探索客观环境的好奇为主, 是对“物理性”世界的好奇进行的研究。而人类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 获得社会性的信息同样重要。因此个体不仅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产生好奇, 也会对周围的人产生好奇, 例如对他人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想法感受等产生好奇。事实上个体对人的好奇是普遍存在的(Farley, 2011;Farley, Timme, & Hart, 2010; Michelson, Van Iterson,& Waddington, 2010)。Dunbar (2004)指出人们在谈话中三分之二的内容都是社会性的话题。

那么, 这种对他人的信息产生的好奇是怎样的心理特质或状态?英国有一句谚语“好奇害死猫”, 其含义是指个体对他人的事过分好奇最终害了自己。而有研究表明, 对他人信息产生的好奇在个体的人际交往中有一定的积极作用(Kashdan, McKnight, Fincham, & Rose, 2011 ), 过分的好奇则与负性情绪相联系(Litman & Pezzo,2007)。那么在社会生活中, 这种好奇心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究竟有什么影响?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其生理机制是怎样的?是如何测量的?本文将分别从概念界定、理论解释、测量方法、生理机制和社会功能等方面对社会性的好奇进行阐述, 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展开讨论。

2 人际好奇的概念

2.1 人际好奇的定义

Renner (2006)把在社会生活领域产生的好奇称之为社会性好奇(social curiosity)。他认为社会性好奇是个体希望获得关于他人行为、想法、感受等新信息的愿望, 在这种愿望的驱动下个体产生探索性行为。社会性好奇是一种本能的动力—行为系统。而Litman和Pezzo (2007)则将这种好奇称之为人际好奇(interpersonal curiosity, IPC)。人际好奇是对他人的新信息产生好奇, 其中包括他人的生活经历、生活习惯和细节, 以及内在的想法、感受、兴趣等的信息。

虽然这两种定义命名有所不同, 但其内涵相一致。本文将采用“人际好奇”这一命名。因为“社会性”的含义太广, 不仅包含人际水平上的互动,还包含群体水平上的互动。在此处使用“人际好奇”更为合理, 因为对人产生的好奇是较小范围的人际互动。

2.2 人际好奇的结构

人际好奇作为好奇的一种类型, 可以从好奇的角度来理解它的结构。好奇可以分为特质型好奇和状态型好奇。那么, 人际好奇可以分为特质型人际好奇(trait interpersonal curiosity)和状态型人际好奇(state interpersonal curiosity)。特质型人际好奇是指个体希望获知他人信息的倾向性, 是一种持续稳定的人格特质。而状态型人际好奇是指由情景引发的人际好奇体验, 是一种变化和波动的主观感受(Berlyne, 1966)。

研究发现, 特质型人际好奇与积极的人际关系呈正相关, 其作用机制是个体处于人际好奇状态时与他人能够产生良好的人际互动(Kashdan &Roberts, 2004)。此外, 特质型人际好奇与开放性和外向性呈中等程度正相关(Renner, 2006;Hartung & Renner, 2011)。

2.3 人际好奇的概念辨析

“八卦”(gossip) 在日常生活常被提及, 我们经常把爱说三道四的人称之为爱八卦。目前较为公认的对八卦的定义是:以评价的方式(积极的或消极的)对不在场的第三方进行谈论(Foster,2004)。这似乎与人际好奇有很大的重叠之处, 人际好奇和八卦均是关注他人的信息, 而且都可以通过交谈的方式获取信息。但人际好奇和八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Hartung & Renner, 2013)。

第一, 人际好奇与八卦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同。八卦是在第三方不在场时,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通过谈话, 以间接的方式了解他人的信息;而高人际好奇的个体可能会以非常具有侵犯性的,直接的方式问当事人的感受和私人问题, 也可能以非常隐秘的方式了解他人信息, 例如通过窗户观察邻居的行为。第二, 生活中人们对八卦的评价比较消极, 而对人际好奇持较为积极的评价。Hartung和Renner (2013)的研究发现, 被试对自己社会性好奇和八卦的自我评价中, 大多数被试认为自己的社会性好奇高于中等水平, 而只有少数被试认为自己更八卦。因为自我评定常常具有社会赞许性, 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人们对人际好奇的态度是较为积极的。第三, 研究者对社会性好奇和八卦量表的得分与人格量表进行相关分析发现, 社会性好奇与外向性和开放性呈显著正相关,而八卦则与外向性和神经质呈显著正相关。

此外, 八卦通过谈话传播信息, 有时甚至是散布流言, 传达了不真实的信息; 而人际好奇并没有传播的功能, 只是当事人希望获取信息的愿望和探索的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当事人并没有主观臆造信息。

3 人际好奇的理论探讨

人际好奇作为好奇的一种类型, 下文将从好奇的理论出发, 探索人际好奇的原因。主要从本能论、信息缺口理论、兴趣-剥夺理论和社会比较的视角解释人际好奇出现的原因。

3.1 本能论

本能论认为好奇是人类的原始动力, 是人类的本能(Day, 1971)。好奇就像饥饿一样, 当个体体验到饥饿时会寻求食物, 而当个体体验到好奇时,就会探索周围的环境。一旦这种状态得以缓解,个体就体验到满足和愉悦感。这与Kang等(2008)的研究相一致, 即好奇与预期奖赏的脑区有关。从本能论的角度来理解, 人际好奇可能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生存的本能。

3.2 信息缺口理论

Loewenstein (1994)中提出了好奇的信息缺口理论(information-gap theory)。当个体当前的知识与想要获得的知识存在差距时, 即个体意识到自己在知识或理解上存在信息缺口时, 就会产生好奇, 并去探索新信息, 以弥补信息上的缺口。其中个体当前的知识是客观存在的, 而个体想要获取的知识是主观的。个体主观想要获取的信息与个体的参照对象和个体当前的知识背景有关。

个体与他人的信息进行比较时, 发现自己在某方面信息缺失时就会产生相对剥夺感, 因此个体会产生好奇, 并探索新知识, 以缓解剥夺感。另外, 个体当前的知识背景会影响个体对哪些信息更好奇。个体对与自己的知识背景更相关的新信息更容易产生好奇。例如, 一个人只知道一个国家50个州名中的3个, 而另外一个人知道50个州名中的47个, 那么后者更容易对剩下的不知道的州名更好奇。这也可以解释在人际好奇中, 个体对与自己比较了解的人更感兴趣, 而对跟自己比较陌生的人的信息好奇程度并不高。

3.3 兴趣-剥夺理论(interest-deprivation theory)

Litman (2005)提出了好奇产生的兴趣-剥夺模型(见表1)。他认为好奇的产生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解释, 分别是喜好(liking)和需要(wanting)。当个体对某件事喜好的水平高, 需要的水平低, 好奇是由兴趣所引发的的; 而当对某件事既喜好又需要的时候, 好奇是由剥夺感引发的; 当喜好和需要的水平都很低时, 好奇是由无聊引发的。由于个体感到无聊, 想要寻求新鲜事物的刺激(Fowler,1965); 当个体的喜好水平低, 而需要水平高时, 只是希望缓解不确定性, 有可能是一种病态的好奇。

表1 产生好奇的兴趣-剥夺模型(Litman, 2005)

由此模型推论到人际好奇, 可以从好感和人际关系的紧密程度来解释人际好奇(见表2)。当个体对他人有好感, 但是人际关系紧密程度低时,人际好奇是由兴趣引发的。例如对社会名人、明星等的关注; 当对他人有好感, 而且人际紧密程度很高时, 人际好奇由剥夺感引发。例如对恋人的兴趣、行为等产生的好奇; 当对他人的好感低、人际紧密程度也低时, 人际好奇由无聊引发。例如无聊状态下个体会在网络上随意的浏览他人的微博; 当对他人的好感低, 紧密程度比较高时,人际间的好奇可能仅仅是缓解由认知的不确定性引发的焦虑, 这种人际好奇可能是畸形的。例如窥探邻居。

表2 产生人际好奇的兴趣-剥夺模型

3.4 社会比较

个体在进行社会比较时, 会通过关注比较目标、关注自身、以及关注自身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展开比较(邢淑芬, 俞国良, 2006)。而在社会比较的驱动下, 个体会产生人际好奇。因为个体为了与他人进行比较, 首先需要获知他人的有关信息。Gibbons和Bunnk (1999)也发现社会比较倾向高的个体对他人的信息更感兴趣, 希望获知他人的想法和行为, 并把他人的特点和经历与自己的进行比较。因此社会比较也可能是人际好奇产生的原因。

4 人际好奇的测量

目前, 我国没有对人际好奇进行测量的量表,而对好奇的测量也仅限于对儿童好奇心的测量(张日昇, 胡克祖, 杨丽珠, 2005; 刘云艳, 张大均,2004)。国外对人际好奇的测量主要是运用自陈量表进行测量。以往研究中对特质型人际好奇进行了测量。此外, 有研究者还对人际好奇的生理机制进行了探索。

4.1 人际好奇的自陈量表

Singer和Antrobus (1972)在研究白日梦(day dreaming)时, 对人际好奇进行了测量。在此研究中, 人际好奇量表IPCS (interpersonal curiosity scale)包含12个项目。在这些题目中测量了个体对他人个人生活所表现出的兴趣。例如“当我注意到餐厅或酒吧里的人时, 我常想他是什么样的人,靠什么生活?”该量表中的项目没有考察个体对他人想法、感受产生的好奇, 而且也没有考察个体由于好奇而产生的行为。

Litman等人在IPCS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人际好奇量表共15个项目, 是四级评分量表。该量表包含三个维度:情绪好奇(CE,curiosity about emotions),侦探意愿 (SP, spying and prying), 窥探行为(Sn, snooping)。其中, 情绪好奇是指个体想要获知有关他人感受的信息, 例如个体关注他人的非言语信息, 例如观察他人的表情以推测情绪感受; 侦探意愿则是个体希望参与侦探活动的意愿, 人际好奇高的个体可能考虑过将采访作为自己的职业; 窥探行为是指个体对他人的兴趣爱好、生活很好奇, 个体会通过有意无意的来回走动, 从他人的生活环境中获知信息(Litman & Pezzo, 2007)。被试在该量表上的得分与八卦倾向(tendency to gossip)呈正相关, 而且侦探意愿维度与特质型焦虑呈正相关。

Renner (2006) 编制的社会性好奇量表SCS(social curiosity scale) 包含两个维度:一般社会性好奇(general social curiosity)和隐秘社会性好奇(covert social curiosity)。一般社会性好奇是指个体对他人的生活习惯、感受和想法产生的好奇; 而隐秘社会性好奇是个体暗中观察他人的行为或听他人交谈, 例如在火车上听他人的谈话。该量表由10个项目组成, 是4级评分量表。被试在该量表上的得分与特质型好奇、人格外向性、社交能力(social competence)等均呈正相关; 一般社会性好奇与社会焦虑呈负相关, 而隐秘社会性好奇与社会焦虑呈正相关; 有趣的是, 隐秘社会性好奇与还与神经质呈正相关, 这反应了隐秘社会性好奇有一定的负面性。

我国对以上人际好奇的自陈量表也没有修订版本, 而且目前对人际好奇的测量缺乏实验研究。

4.2 人际好奇的神经生理机制

目前, 学术界对人际好奇的神经生理机制的研究较少。Kang等(2008)等人的fMRI研究发现,认识性好奇与有关奖赏预期的脑区有关。在这一研究中, 实验材料是40个知识性的问题, 例如:地球属于哪个星系?什么乐器的声音最像人类的歌声?向被试呈现这些问题后, 让被试对该问题的好奇程度从1到7进行评定, 然后对自己评定的确信度打分, 然后再次呈现问题, 最后呈现问题的答案。根据被试对好奇程度的评分, 划分为高好奇试验和低好奇试验。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发现, 高好奇试验比低好奇试验更多的激活了侧前额叶(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尾状区(caudate regions)等脑区, 而侧前额叶和尾状区在以往研究中被证明与预期奖赏有关。而且, 在答案出现时, 高好奇试验比低好奇试验被试的瞳孔放大水平更高, 说明被试处于高好奇状态时, 会使用更多的认知资源去探索问题的答案。

在此基础上, 韩春慧(2011)对人际好奇的神经生理机制进行了探索。在这一研究中, 让被试与一个陌生人、计算机同时做一个砸蛋的赌博游戏, 被试可以在电脑屏幕上看到另外一个人和计算机也参与游戏。在游戏过程中, 共360次试验,有一半的试验给予反馈, 另一半则没有结果反馈。在不给予反馈的试验中, ERP的波幅更大。具体来说, 给予反馈和没有反馈条件下LPC (late positive component)波幅的差异显著程度不同, 被试对自己的结果有反馈和没有反馈时, LPC波幅差异程度最大; 当他人的结果有反馈和没有反馈时, LPC波幅差异显著, 但程度减小; 而当电脑的结果有反馈和没有反馈时, LPC波幅差异不显著。而且人际好奇心强的个体LPC的波幅更大(Han et al., 2013)。LPC的波幅反映了个体的资源分配程度。这表明高人际好奇的个体, 或者个体产生人际好奇状态时, 会用更多的认知资源去探索环境,弥补自己目前的信息与想要获知的信息之间的缺口(gap)。

5 人际好奇的影响因素

影响人际好奇的因素有性别、年龄、个体状态、人格和文化价值观等因素。以下将分别从这几个方面分别探讨人际好奇的影响因素及其原因。

5.1 性别

在日常生活中, 女性常常被认为比男性更爱八卦, 对人际间的关系更加敏感, 那么女性是否比男性的人际好奇心更强呢?研究发现, 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女性人际好奇水平都高于男性, 而在非人际的好奇(impersonal curiosity)上都低于男性(Giambra, Camp, & Grodsky, 1992)。

这是因为女性本身就对人际方面的信息关注比较多。一项对男性和女性语言的文本分析发现,女性的对话内容多与心理与社会过程有关, 在对话中常谈论人际关系, 表达自己的内在想法与感受; 而男性的对话内容多是对外在客观事物和事件的讨论(Newman, Groom, Handelman, &Pennebaker, 2008)。女性的人际敏感性更高(Hall &Marianne, 2008), 而且从儿童期就有体现(Rose &Rudolph, 2006)。女孩之间的活动多是关系指向的,自我暴露较多, 倾向于寻求支持, 表达情感。所以,女性会对他人的信息, 特别是关于内在感受的信息更容易产生好奇。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人际好奇性别差异的原因, 主要有两点:第一, 女性在繁衍和抚养后代中投资更多(Buss, 1999), 而怀胎和哺育后代的过程对环境的稳定性要求很高, 因此女性需要与周围的人建立长期稳定的人际关系, 这样才有利于自己和后代的生存。第二, 由于女性身体条件和社会地位上处于弱势地位, 对周围的人和环境的依赖性高。例如, 有研究发现女性更容易寻求情感上的社会支持(Ryan, La Guardia, Solky-Butzel, Chirkov, & Kim, 2005), 因此, 女性有更强的人际敏感性, 更需要建立紧密的人际关系。而人际好奇可以帮助女性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例如, 人际好奇会驱动个体探索他人的想法感受、兴趣爱好, 当个体获知这些信息之后可以做出相应的回应, 在此基础上与他人形成良好互动。

5.2 年龄

Giambra等人对成年人的人际好奇和非人际好奇分别进行了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 其中纵向研究持续了6到8年(Giambra et al., 1992)。在纵向研究中发现, 女性随年龄增长人际好奇呈现下降趋势, 而非人际好奇呈上升趋势; 而男性在两种好奇上并没有随年龄变化呈现出系统的变化趋势, 但男女之间的差异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小。这可能是男性和女性由于不断成熟有向中性性格靠拢的趋势有关。但是在纵向研究中, 参与第一次测量的被试年龄范围是24~71岁, 没有对儿童的人际好奇进行测量。而在这一研究的横断研究中,被试的年龄范围是17到92岁, 研究发现, 女性在人际好奇和非人际好奇上年龄差异不显著, 男性在这两种好奇上的年龄差异显著, 但没有呈现出随年龄变化的系统的趋势。

此外, Renner (2006)也发现, 年轻的成年人(平均年龄24岁)比年长的成年人(平均年龄47岁)人际好奇水平更高。这说明随年龄增长, 当个体获得更多关于社会规范的知识, 更熟练的运用社交技巧之后, 对他人的信息兴趣降低。

5.3 个体状态

我国研究者发现, 个体当前的状态会对人际好奇产生影响。在赌博任务中, 处于优势地位的个体比处于劣势地位的个体, 人际好奇更为强烈;相对于男性, 女性的人际好奇更为强烈。而当个体为满足人际好奇而付出代价时, 男性与女性的人际好奇差异并不显著(韩春慧,李鹏, 冯廷勇, 李红, 2012)。

个体控制感也会影响人际好奇的水平。有研究者运用实验研究探索了个体的控制感与社会性信息获取之间的关系(Swann, Stephenson, & Pittman,1981)。在这一研究中, 研究者首先对实验组被试进行了控制感剥夺实验, 其目的是让被试感到对环境的控制感降低。其实验程序是:让实验组的被试参加一个概念形成的测试, 被试根据主试的反馈来确定预先设定的概念模型。但是主试的反馈是完全随机的, 不一致的, 因此被试完全无法从主试的反馈中获得正确的答案, 但被试需要完成所有的六个问题。这个范式在以往研究中被证明可以让被试感到抑郁和习得性无助。

之后, 让被试参加一个看起来相互独立的另外一个实验, 就是让被试当“面试官”向面试者提问。这些问题的来源是一些亲密量表中的陈述,把这些陈述改成问题让心理学学生评价:如果你对一个大一新生问这个问题, 从这个问题中你能多大程度上了解他?从少到多, 用1到6进行打分。通过评价, 将这些问题的诊断性(diagnostic)水平划分为三个等级, 其中, 了解更多信息的问题是诊断性的问题, 而几乎了解不到个人信息的问题是非诊断性(non-diagnostic)问题。挑选其中的方差较小的30个问题作为实验材料, 然后让“面试官”从中选取10个问题提问, 研究发现控制感被剥夺的被试比控制组的被试更多地选择更具诊断性的问题, 例如:什么样的事会深深的伤害你?而控制组的被试比实验组问更多的非诊断性的问题, 例如:你认为共产主义者对美国的影响有多大?

5.4 人格

人际好奇的个体表现出对他人信息的关注和探索, 表明他们对周围的人呈开放和接纳的态度,渴望接触信息。研究发现人际好奇与人格开放性和外向性呈正相关(Renner, 2006; Hartung &Renner, 2011; Hartung & Renner, 2013)。另外, 韩春慧(2011)研究表明, 乐群性与人际好奇呈正相关。人格和人际好奇可能是一个相互影响的关系。如果个体对外界信息更开放, 性格更外向, 那么他可能人际好奇水平更高, 更希望接触新信息,而了解他人的信息又可以进一步促进人际关系,增强人格的开放性、外向性和乐群性。

5.5 文化价值观

不同文化条件下, 个体的人际好奇水平可能不同。在集体主义国家, 个体重视人际之间的关系, 强调整体、和谐的观念, 而在个体主义国家,则强调独立、自主和独特性。因此集体主义文化下, 个体的人际好奇的水平可能更高。Strong(2013)的研究发现, 个体主义者和集体主义者在人际好奇上有不同表现。集体主义者比个体主义者情绪好奇水平更高, 即更关心他人的情绪; 而个体主义者比集体主义者更多有窥探行为。另外,集体主义者一般社会性好奇水平高于个体主义者,而在隐秘社会性好奇的水平上, 个体主义者更高。这说明, 集体主义者对他人的情绪、想法和行为的关注更多, 但不会采用不适当的方式窥探他人的隐私。而个体主义者的一般性社会性好奇水平不高, 但会用窥探的方式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此外, 个体的人际好奇水平还可能与依恋类型有关。因为研究发现回避型依恋与社会性探索呈负相关(Green & Campbell, 2000)。但人际好奇与依恋的关系尚未得到实证研究的证实。

6 人际好奇的社会功能

个体获得关于他人的信息有利于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例如, 个体获得关于他人兴趣爱好的信息可以投其所好, 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而获取他人情绪感受的信息, 可以与他人分享快乐或排忧解难, 从而收获友谊; 当个体获取关于他人生活经历的信息, 可以丰富个体的社会经验, 有利于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以下将从社会交往、攻击行为、社会学习、以及人格判断等方面对人际好奇的社会功能进行讨论。

6.1 社会交往

高人际好奇的个体对他人的行为、情感、经验等持开放和接纳的态度, 从而促进个体与他人之间产生积极的社会交往,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Hartung (2010)认为, 与高人际好奇的个体交流会有更积极的体验。高人际好奇的个体在与他人交流时会表现出更多的探索性和反应性的行为,例如询问问题、作出回应、目光交流等(见图1)。但是打听他人的秘密, 问一些隐私性的问题并不能预测高质量的社会交往。另外, 有研究者也发现, 人际好奇高的个体更容易理解社会性行为,在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中具有积极作用(Kashdan,McKnight, Fincham, & Rose, 2011 )。

图1 人际好奇在社会交往中的作用机制(Hartung, 2010)

6.2 攻击行为

Kashdan等人(2013)分别用问卷和实验的方法研究了高低好奇个体在面对挑衅时的攻击性反应。研究发现, 高好奇个体比低好奇个体在面对挑衅时, 攻击行为更少。研究者还考察了处于恋爱关系中个体的攻击行为。在该实验中, 被试分别是刚进入恋爱阶段的情侣, 和已经处于长期恋爱关系中的情侣。研究发现, 恋爱初期的情侣们,如果是高好奇的, 那么他们对游戏失败的一方施加的惩罚更少。因为高好奇的个体更希望了解对方的行为及其原因。

而且当个体的世界观遭到威胁时, 高好奇的个体比低好奇的个体攻击性低(Kashdan, Afram,Brown, Birnbeck, & Droshanov, 2011)。这是因为当个体面对一些偏离行为或与自己的价值观不符的言论时, 高好奇的个体不会将之理解为有威胁的,而是希望发现其行为或言论背后的原因。因此,高好奇的个体攻击行为更少。相应地, 具有好奇人格的个体在与人交往时会有更多的积极情绪反应(Kashdan, Sherman, Yarbro, & Funder, 2013)。

6.3 人格判断准确性

有研究者发现, 高人际好奇的个体对他人的人格判断更加准确, 特别是在人格外向性和开放性两个维度上尤为准确(Hartung & Renner,2011)。这是由于高人际好奇的个体在社会情境中更擅长察觉有效的言语和非言语的社会性线索,例如动作、姿势、说话的声音和穿着等, 而且他们能够运用这些社会性线索做出判断, 使得对他人的人格判断更加准确。在Hartung等人的研究中, 研究者从以往有关人际知觉和人格判断的研究中提取出63个线索。这些线索包括听觉线索(例如:声音微弱还是有力), 静态视觉线索(例如:发型是否时尚), 动态视觉线索(例如:头部活动是否频繁), 和对话交流线索(例如:是否经常谈起关于自己的事)。高人际好奇的个体在人格判断中使用的线索更多, 而且研究者对线索有效性进行评估之后发现, 高人际好奇的个体对有效性高的线索使用率更高, 其作用机制见图2。但这种人格判断的准确性在宜人性、神经质和责任心三个维度上没有体现。

图2 人际好奇在人格判断中的作用机制(Hartung & Renner, 2011)

6.4 文化学习

人际好奇也是个体进行文化学习的有效途径(Baumeister, Zhang, & Vohs, 2004)。人际好奇具有社会和文化适应性。个体可以通过了解他人的成功的或失败的生活经验, 获得在复杂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技能; 而且当个体进入新的生活环境时,通过人际好奇可以学习关于社会文化的知识, 有利于融入新的社会文化环境。有研究者发现, 在组织的新员工中, 好奇心高的个体在工作中有更好的表现(Harrison, Sluss, & Ashforth, 2011)。这是因为个体会在新环境中主动学习新知识和行为规范, 了解组织中的人际关系, 这将有助于新员工的适应。同理, 人际好奇可能在个体加入新的团体或组织, 变换生活环境时(例如, 新生入学、移民、换新工作等)起到积极的适应作用。

6.5 维护社会规范

Dunbar (2004)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了“八卦”在维护社会规范, 制约“搭便车”(free rider)行为中的作用。他认为, 语言为人类提供了自由交流的工具, 但有的人利用语言进行欺骗, 影响了社会秩序和规范。而人际的交流, 在控制欺骗行为, 惩罚欺骗者有重要的进化意义。人际好奇在维护社会规范中也有相似的社会功能。个体在人际好奇的驱动下获得社会规范的信息, 不仅使个体规范自己的行为, 而且对搭便车的人做出回避, 间接地维护了社会规范。人际好奇心强的个体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发现搭便车行为。首先, 由于人际好奇心强的个体对周围的人具有敏感性,善于发现新信息, 因此他们会通过探索行为发现搭便车的人, 并与这些人保持距离。另外, 人际好奇心强的个体还会通过他人的生活经历, 间接了解到哪些人是搭便车的人, 从而做出回避。

此外人际好奇还可能有其他社会功能。例如个体通过人际好奇获取关于社会环境的有效信息(Foster, 2004), 从而减少由不确定感所带来的焦虑, 增加对社会环境的控制感; 高人际好奇的个体对社会性信息具有高敏感性, 因此与他人交往时, 可能更容易产生共情(Jensen & Moran, 2012);由于人际好奇与开放性、外向性呈正相关, 对他人的信息开放性和接纳性更高, 其情商也可能会更高(Pankratova & Zyryanova, 2014); 人际好奇还可能会帮助个体建立人际依恋, 获得归属感;Hartung (2010)还发现人际好奇与社会胜任力之间具有高相关。

7 未来研究方向

目前, 对人际好奇的研究相对较少, 未来还有很大研究空间。未来对人际好奇的研究可以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目前, 我国对好奇的研究不仅只局限于对知识的好奇, 而且在年龄阶段上也局限于对婴幼儿、中小学生等儿童的好奇心研究。而国外对人际好奇的研究多以成年人为主, 对儿童的研究较少。儿童在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中, 对知识的好奇和社会性好奇的发展过程可能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人际好奇是习得的还是与生俱来的?如果是习得的, 那么儿童是从什么时候发展出人际好奇的?其发展过程是怎样的?未来需从毕生发展的角度研究人际好奇。

第二,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快速发展, 获得他人信息方式不仅限于现实中的观察和面对面的交谈。目前在中国, QQ、人人网、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媒体都提供了关于他人的信息。研究发现, 经常使用社交网络个体比不使用社交网络的个体对他人的生活更加好奇(Zeynep, 2008)。因此, 未来对于人际好奇的研究也应考察网络中的人际好奇行为。

第三, 目前对人际好奇的测量方式主要是自陈量表, 缺乏实验方面的测量方法。由于自陈量表有社会赞许性, 在人际好奇测量的方式上有待进一步探索。此外, 以往研究中对状态型人际好奇研究很少, 未来研究中可以尝试使用启动实验进行研究, 状态型好奇可能与个体的兴趣、需要、和对某件事的卷入程度有关。

第四, 以往对人际好奇社会功能的探索中实证研究较少, 而且关于影响机制的研究也很少。许多与社会性有关的概念, 例如安全型依恋、社会拒绝、归属感、同情心与人际好奇的关系缺乏实证研究, 而且其中的机制也有待进一步探索和验证。此外, 对人际好奇的探索应加强基础研究,进一步了解人际好奇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五, 在本文中较多讨论了人际好奇的社会功能, 但从Renner (2006)的研究中不难发现隐秘社会性好奇与神经质存在正相关。因此, 人际好奇的水平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人际好奇的类型有待进一步细化。

最后, 中国是集体主义的国家, 在社会生活中对人际关系的依赖更强。中国人的人际好奇水平可能更高, 但是在人际好奇的驱动下, 中国人了解他人信息的方式与西方可能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未来对人际好奇的研究中需进一步考虑文化差异的影响, 探索我国, 一个典型的集体主义国家中人际好奇的特点, 以及人际好奇与其他前因变量、后果变量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

韩春慧. (2011).人际好奇的电生理证据及其影响因素(硕士学位论文). 西南大学, 重庆.

韩春慧, 李鹏, 冯廷勇, 李红. (2012). 个体当前状况对人际好奇的调节作用.心理科学, 35(6), 1435–1439.

刘云艳, 张大均. (2004). 幼儿好奇心结构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心理科学, 27(1), 127–129.

邢淑芬, 俞国良. (2006). 社会比较: 同化效应还是对比效应.心理科学进展, 14(6), 944–949.

张日昇, 胡克祖, 杨丽珠. (2005). 3-6岁幼儿好奇心结构探索与验证性因素分析.心理发展与教育,(2), 7–10.

Baumeister, R. F., Zhang, L. Q., & Vohs, K. D. (2004).Gossip as cultural learning.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8, 111–121.

Berlyne, D. E. (1954). A theory of human curiosity.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45, 180–191.

Berlyne, D. E. (1966). Curiosity and exploration.Science,153, 25–33.

Buss, D. M. (1999).Evolutionary psychology: The new science of the mind. Needham Heights, MA, US: Allyn &Bacon.

Collins, R. P., Litman, J. A., & Spielberger, C. D. (2004).The measurement of perceptual curiosity.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6, 1127–1141.

Day, H. I. (1971). The measurement of specific curiosity. In H. I. Day, D. E. Berlyne, & D. E. Hunt (Eds.),Intrinsic motivation: A new direction in education. New York: Holt,Rinehart & Winston.

Dunbar, R. I. M. (2004). Gossip i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General Review of Psychology,8, 100–110.

Farley, S. D., Timme, D. R., & Hart, J. W. (2010). On coffee talk and break-room chatter: Perceptions of women who gossip in the workplace.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50(4), 361–368.

Farley, S. D. (2011). Is gossip power? The inve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ssip, power, and likability.European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1, 574–579.

Foster, E. K. (2004). Research on gossip: Taxonomy, methods,and future directions.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8,78–99.

Fowler, H. (1965).Curiosity and exploratory behavior. New York: Macmillan

Giambra, L. M., Camp, C. J., & Grodsky, A. (1992).Curiosity and stimulation seeking across the adult life span: Cross-section and 6-to-8 year longitudinal findings.Psychology and Aging, 7(1), 150–157.

Gibbons, F. X., & Buunk, B. P. (1999).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ocial comparison: Development of a scale of social comparison orient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6, 129–142.

Green, J. D., & Campbell, W. K. (2000). Attachment and exploration in adults: Chronic and contextual accessibility.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6, 452–461.

Hall, J. A., & Mast, M. S. (2008). Are women always more interpersonally sensitive than men? Impact of goals and content domain.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4(1), 144–155.

Han, C., Li, P., Warren, C., Feng, T., Litman, J., & Li, H.(2013). Electrophysiological evidence for the importance of interpersonal curiosity.Brain Research, 1500, 45–54.

Harrison, S. H., Sluss, D. M., & Ashforth, B. E. (2011).Curiosity adapted the cat: The role of trait curiosity in newcomer adaptation.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96(1), 211–220.

Hartung, F. M. (2010).Social curiosity and its functions(Unpublished doctori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Konstanz,Konstanz.

Hartung, F. M., & Renner, B. (2011). Social curiosity and interpersonal perception: A judge × trait interaction.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7(6), 796–814.

Hartung, F. M., & Renner, B. (2013). Social curiosity and gossip: Related but different drives of social functioning.Plos One, 8(7), 1–9.

Jensen, R. T., & Moran, D. (2012). Introduction:Intersubjectivity and empathy.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 11, 125–133.

Jirout, J., & Klahr. D. (2012). Children’s scientific curiosity:In search of an operational definition of an elusive concept.Developmental Review, 32, 125–160.

Kang, M. J., Hsu, M., Krajbich, I. M., Loewenstein, G.,McClure, S. M., Wang, J. T., & Camerer, C. F. (2008). The wick in the candle of learning: Epistemic curiosity activates reward circuitry and enhances memory.Psychological Science, 20(8), 963–973.

Kashdan, T. B., Rose, P., & Fincham, F. D. (2004). Curiosity and exploration: Facilitating positive subjective experiences and personal growth opportunitie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82, 291–215.

Kashdan, T. B., & Roberts, J. E. (2004). Trait and state curiosity in the genesis of intimacy: Differentiation from related constructs.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3(6), 792–816.

Kashdan, T. B., Afram, A., Brown, K. W., Birnbeck M., &Drvoshanov M. (2011). Curiosity enhances the role of mindfulness in reducing defensive responses to existential threat.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0,1227–1232.

Kashdan, T. B., McKnight, P. E., Fincham, F. D., & Rose, P.(2011). When curiosity breeds intimacy: Taking advantage of intimacy opportunities and transforming boring conversations.Journal of Personality, 79(6), 1369–1402.

Kashdan, T. B., DeWall, C. N., Pond, R. S., Jr, Silvia, P. J.,Lambert, N. M., Fincham, F. D., … Keller, P. S. (2013).Curiosity protects against interpersonal aggression:cross-sectional, daily process, and behavior evidence.Journal of Personality, 81(1), 87–102.

Kashdan, T. B., Sherman, R. A., Yarbro, J., & Funder, D. C.(2013). How are curious people viewed and how do they behave in social situ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elf,friends, parents, and unacquainted observers.Journal of Personality, 81(2), 142–154.

Litman, J. A., & Spielberger, C. D. (2003). Measuring epistemic curiosity and its diversive and specific component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80(1), 75–86.

Litman, J. A., & Jimerson, T. L. (2004). The measurement of curiosity as a feeling of depriv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82, 147–157.

Litman, J. A. (2005). Curiosity and the pleasures of learning:Wanting and liking new information.Cognitive and Emotion, 19(6), 793–814.

Litman, J. A., Collins, R. P., & Spielberger, C. D. (2005).The nature and measurement of sensory curiosity.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9, 1123–1133.

Litman, J. A., & Pezzo, M. V. (2005).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attitudes towards gossip.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8, 963–980.

Litman, J. A., & Pezzo, M. V. (2007). Dimensionality of interpersonal curiosity.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43, 1448–1459.

Loewenstein, G. (1994). The psychology of curiosity: A review and reinterpretation.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6(1),75–98.

Michelson, G., Van Iterson, A., & Waddington, K. (2010).Gossip in organizations: contexts, consequences, and controversies.Group & Organization Management,35(4),371–390.

Newman, M. L., Groom, C. J., Handelman, L. D., &Pennebaker, J. W. (2008).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use: An analysis of 14,000 text samples.Discourse Processes, 45(3), 211–236.

Pankratova, A., & Zyryanova, N. (2014). The relationship of emotion intelligence with intelligence and personality.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60, S75.

Renner, B. (2006). Curiosity about people: The development of a social curiosity measure in adult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87, 305–316.

Rose, J. A., & Rudolph, K. D. (2006). A review of sex differences in peer relationship processes: Potential trade-offs for the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evelopment of girls and boys.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2(2), 98–131.

Rotgans, J. I., & Schmidt, H. G. (2011). Situational interes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the active-learning classroom.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21, 58–67.

Ryan, R. M., La Guardia, J. G., Solky-Butzel, J., Chirkov, V.,& Kim Y. (2005). On the interpersonal regulation of emotions: Emotional reliance across gender, relationship and cultures.Personality Relationships, 12, 145–163.

Singer, J. L., & Antrobus, J. S. (1972). Daydreaming,imaginal processes and personality: A normative study. In P. W. Sheehan (Ed.),The function and nature of imagery.San Diego, CA: Academic.

Strong, R. L. (2013).Cultural relationship: Curiosity and openness to experience(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University of Hawaii, Honolulu.

Swann, W. B., Stephenson, B., & Pittman, T. S. (1981).Curiosity and control: On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search for social knowledg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0, 635–642.

Zeynep, T. (2008). Grooming, gossip, facebook and myspace.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11(4), 544–564.

猜你喜欢

社会性人际个体
“社会性死亡”:青年网络暴力新趋势及治理路径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the Walking Dead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搞好人际『弱』关系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民生新闻采访中的人际互动心理
How Cats See the World
社会性软件在网上交互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