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BIM人才培养模式

2015-01-23张金玉

项目管理技术 2015年7期
关键词:工程项目工程造价院校

张金玉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上海 200438)

0 引言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建设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是继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之后,建设工程领域迎来的又一次重要的技术革命。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形式、建筑形体,以及对建筑物功能的要求越来越复杂,单纯使用CAD技术进行工程项目的设计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建设工程领域快速发展的需求。BIM技术的使用从建设工程设计阶段开始,以三维实体模型的形式承载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的设计、建造、费用、物业管理等全方位的数字化信息,有效集成了建设工程各方的信息共享,成为建设工程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BIM技术的最早应用起源于欧美国家,并且得到了政府和行业的大力支持。我国当前对于BIM技术在建设工程项目领域的研究也十分重视,支持并推动了多项对BIM技术理论、应用及标准研究的科研项目,并且在《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多次提到BIM技术的应用,明确发展目标,要求在我国“十二五”期间加快BIM技术、基于网络的协同工作等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快速推动信息化标准建设,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等研究并应用BIM技术,实现基于BIM技术的4D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在大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应用,从而实现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可视化管理。从《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可以看出BIM技术在我国建设工程领域的应用必然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而建设工程造价工作受BIM技术的影响,工作方式必然要做出较大的转变,因此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应及时与建筑行业的需求进行有效对接,及时做出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

1 BIM技术概述

建筑信息模型被定义为:创建并且利用数字模型,对项目进行设计、建造及运营管理的过程。采用BIM技术建立的BIM三维实体模型较采用CAD技术建立的二维模型承载了更多的建筑信息,BIM技术已经在多数发达国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比如当前美国约有60%的建筑设计及施工企业都在应用BIM技术。BIM涉及建设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中不同的应用主体,将建筑师、土木工程师、结构工程师、业主、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物业管理师等多主体的工作进行有效集成,实现了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的3D甚至是5D的信息表达,能够做到在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甚至是概念阶段进行多维信息的表达,帮助业主方、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工程造价咨询方等直观地对建设工程项目情况进行分析,以便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的事前控制,及时优化施工过程,将建设工程项目设计、工程造价控制、施工过程管理等有机结合在同一平台上,为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发展保驾护航。

BIM技术被视为继CAD技术之后,建设行业信息化进程中的第二次革命,通过数字化方法支持建筑工程的集成管理环境,有效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率,同时大幅减少项目风险。目前,BIM技术在我国建设工程项目中已经进入了实际应用阶段,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项目即采用BIM技术进行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方案,通过BIM模型实现在建设设计阶段的绿色建筑性能分析、碰撞检测和深化设计,在施工阶段实现项目的4D施工动态管理以及项目的综合管理等,通过建筑信息模型,可以实现建设工程项目的虚拟建造,立体展现建设工程项目的每一个细节。此外,在建的上海迪士尼项目中也采用了全面系统的BIM技术,为实现设计、施工、造价控制等一体化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和解决思路,为实现建设工程项目整体性协调提供了保障。BIM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已经不仅局限于上述大型知名项目中,而且很多国内实力雄厚的开发商也逐渐开始重视BIM技术的应用,在业主方的推动下,一些建设工程项目也在设计阶段进行了BIM模型的建立,并逐步培养出了自己的BIM团队。相信在业主方的带动下,上游产业会逐步影响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BIM技术在我国建设工程领域的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

2 BIM技术的发展带来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

建设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通常被划分为概念阶段、设计阶段、建造阶段、运营维护阶段、拆除阶段等。当前BIM技术一般应用在设计阶段,使用者以设计单位为主,即设计图将不再是传统二维图的形式,因此,设计阶段作为“龙头”,将会给施工方、工程造价咨询方、工程监理等各方带来工作方式的转变。就工程造价行业领域来讲,在二维图时代,设计文件以平面图的形式展现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在设计阶段编制建设工程项目概算或者修正概算,通常建设工程项目概算的准确程度受设计图深度等因素的影响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招标投标阶段编制招标控制价及投标报价,之后确定合同价,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存在设计变更等各方面的因素,需要及时对工程价款进行调整,以确定工程结算价;竣工阶段进行竣工图备案工作以及竣工结算的编制工作等(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也就是说,工程造价技术人员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各阶段均依据二维图进行工程量的计算,进而确定项目工程造价,如涉及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变更等问题,设计单位需要重新绘制修改图样,而且由于二维图各平面图之间是独立的,二维图各构件之间的关联以及图样的修改需要设计人员逐一在各个平面图中进行,由于工程规模较大、图样数量较多,同时受设计人员专业技能等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图样信息不一致等错误。而设计阶段作为“龙头”阶段如果出现上述问题,会给工程造价咨询方以及施工方带来诸多不便,同时又受到专业技术人员自身知识技能等方面的限制,会造成参与各方对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理解不一致,造成信息不对称,阻碍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给建设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带来不便。

图1 工程造价控制工作领域流程图

BIM技术的出现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可能,建筑信息模型以三维建模的形式建立一个统一的平台,用一个数据库存放建设工程项目的所有几何信息,以及各构件的相关信息,诸如构件的型号、规格、空间位置,甚至生产厂家等信息。由于三维模型承载了更多更详尽的建筑信息,这对建设工程项目工程造价的确定是十分有利的因素,因此对建设设计阶段编制建设工程项目概算的准确程度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随着项目的进行,发生设计变更等情况之后,对工程造价的调整也会较为便利,避免了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在层层流转过程中产生的理解偏差。通过BIM三维实体模型的展现,设计单位可以通过对组成模型的构件进行调整,以及对构件信息的修改等方式及时更新建筑信息模型,同时由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关联性,当对建筑信息模型进行调整之后,不需要设计人员单独绘制相关二维图形,即可根据相关参与方的需求生成相应的二维图,这样可以保证项目参与各方共享唯一知识库,做到建设工程项目信息连续、即时、可靠、一致,也可以将工程造价专业技术人员从繁重的“看图、算量”等工作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造价人员的工作效率(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并受到各高职院校的追捧,工程造价专业成为土建类高职院校的热门专业,招生规模呈逐年扩大趋势,据调查,各高职院校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大多侧重于施工图预算或者工程量清单计价两个方面,也就是对学生在招投标阶段以及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控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主要就业岗位多以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和施工单位的造价员岗位为目标。而BIM技术的使用,使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在设计阶段的设计概算就达到一定的准确程度,在后续工程造价控制工作中,无论是编制施工图预算,还是进行工程价款的结算工作,都能从BIM模型中较为方便地获取相关的数据信息,这对工程造价技术人员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不能适应BIM技术发展的工程造价人员将会遭到市场的淘汰。

3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BIM技术人才培养途径

(1)学校层面要关注BIM技术发展,理解BIM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工程造价专业建设离不开学校层面的支持,推动BIM技术人才培养的第一步应该是从学校的层面时刻关注BIM技术的发展动态,主动学习并且交流BIM技术在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应用,通过参加研讨会、学习班、参观交流等活动,主动了解BIM技术,从思想形态上认识BIM技术对于建设工程领域将起到的重大变革作用,保持敏锐的市场观察力,不断通过调研访谈等形式,重新界定当前形势下工程造价行业人才需求规格,做出准确的人才培养定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源头上形成一股推力,促进工程造价专业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图2 BIM技术对工程造价控制领域工作的影响

(2)双师素质培养,校企合作,进行技术引领,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优秀的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优秀人才培养的最有力保障,一支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对于专业建设来讲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推动BIM技术人才培养,必须以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主要生力军,先从教师队伍抓起,产学研相结合共同推动BIM技术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高职院校的双师素质队伍不应仅仅依靠校内专业教师的力量,还应包括校企合作的企业专家、行业能手等。高职院校应通过不同方式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多参与行业展会或者相关研讨会,保持自身专业素质的先进性,同时要调动教师积极性,鼓励教师“走出去”,避免安于现状,造成知识陈旧,引领教师到企业一线进行挂职锻炼,或者进行见习学习。让校内专业教师在企业行家里手的带动下,通过切实参与BIM技术相关项目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深入体会BIM技术在建设工程领域的应用现状,以工程实践活动带动课堂中的理论教学。只有通过脚踏实地地对企业一线行业发展状况的接触,真实感受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才能把握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脉搏,做出适应市场发展方向的正确判断。

专业教师与企业的BIM技术工程师相互交流。一方面,可以带动一批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通过参与建设工程项目实践,丰富工程项目经验,使他们将工程实践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这对于促进专业建设改革,实现课堂教学与工作岗位的有效衔接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可以邀请企业的BIM技术工程师进校园,以开展专题讲座等方式,对学生的视野进行拓展,并且在开展校内实训等环节,企业的BIM技术工程师可以被聘为指导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思维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专业教师与企业、科研院所的产学研结合,不仅能够大幅度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又能让教师有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接触BIM技术的发展前沿,深刻体会BIM技术发展对工程造价专业建设的相关要求,而且可以通过产学研的结合催生出一批科研成果,并且迅速向市场推广,这对于促进建筑业的发展又是一股积极的力量。

(3)与时俱进,调整课程体系,适应市场需求。工程造价专业BIM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之后,需要通过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完成对BIM技术人才的培养,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做好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是需要认真研究的主要问题。在调整现有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时,必须紧密结合BIM技术在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应用现状,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调整教学内容,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共同促进BIM技术人才的培养。

在理论教学方面,首要任务应该是尽快开发适应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BIM技术相关教材。相对来讲,CAD技术的应用已经趋于成熟,适应高职教育的CAD教材开发也比较丰富,但是目前有关BIM技术发展的课程在高职院校中开设得还较少,课程体系设置尚处在起步探索阶段,而适应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特色的较为成熟的BIM技术教材更是凤毛麟角,这会导致教学内容的滞后,造成校园人才培养赶不上技术发展的进程,学生毕业之后不能马上胜任工作岗位,造成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脱节。在缺少BIM技术成熟教材的现状下,工程造价专业开设BIM技术相关课程,就要求专业教师具备较多的BIM技术相关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培训、挂职锻炼等方式获取BIM技术专业知识,科学设计教案,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向学生进行BIM技术理论知识部分的讲授。

在实践教学方面,结合建设工程项目设计阶段使用较为广泛的BIM技术软件,诸如Autodesk公司的Revit系列软件,开设软件实际操作课程,一定程度上可以借鉴传统CAD软件操作课程的成熟经验,采用案例教学、课程设计、大作业等方式培养学生动手建模的能力。当然,BIM技术软件操作课程不能照搬CAD软件教学经验,必须结合工程造价专业特点以及工程造价工作岗位,对于建筑信息模型中建设工程项目各构件有关信息,例如构件所用的材料性能、型号、市场价格等信息,从工程造价控制的角度进行相应处理,掌握从建筑信息模型中提取各构件工程量的技术,并根据我国现行的GB 50500—2013《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以及相应工程量计算规范,进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同时根据构件的属性及相应的价格确定该建设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当然,BIM技术不单纯是某一个软件,而且在现阶段相关软件之间的结合还缺少一个共同的平台,这就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4)加强BIM技术实训基地建设,培养动手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做中学,学中做”是高职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已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BIM技术人才的培养也必须遵循这一育人规律,要重视实训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应从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两个方面开展。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一方面是硬件方面的建设,即实训场地、实训机房、专业软件的购置等必须满足BIM技术人才培养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内涵建设,即BIM技术课程标准的设置,培养目标定位,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工作,产学研结合工作的开展等。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要更好地结合新技术发展的特点,弥补校内实训条件的不足,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高效的训练。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建设行业领域将出现新兴的BIM技术咨询公司,以BIM技术咨询公司作为BIM技术人才的培育基地,使学生在参与真实建设工程项目的同时,将BIM技术以及BIM技术在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有机结合,这将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能力的形成创造良好的条件。

(5)依托技能大赛,全面提升学生BIM技能。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是建筑类相关专业中接触BIM技术较早的专业之一,这主要是受工程造价知识领域快速发展的工程量计算软件推动的影响,当前工程造价专业发展比较成熟的工程量计算软件,如广联达算量、斯维尔、鲁班等软件,对于建设工程项目三维实体建模技术都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并且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受到了业界的认可,极大地提高了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因此,BIM技术的发展无疑受到了各大软件公司的高度重视,成为软件公司发展策略的“必争之地”,这直接刺激了软件公司推动BIM技术发展的热情,比如受到普遍关注的全国高等院校“广联达杯”工程算量大赛,以及全国高等院校学生“斯维尔杯”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技能大赛等重大赛事均不断调整比赛方案,除了考核学生传统软件算量技能之外,均不断调整比赛规则,逐步引导学生,对他们进行BIM技术以及BIM技术在工程造价方面应用技能的考核。因此,工程造价专业可以借技能大赛这个契机,一方面,在校园内营造一种比赛的积极而紧张的氛围;另一方面,可以借助技能大赛这个平台对教师进行师资方面的培训,拓展视野增强技能,这对于在工程造价专业中推广BIM技术教学大有裨益,工程造价专业应紧跟形势发展,迎接这种机遇与挑战。

4 结语

BIM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推广,一方面,要依靠国家政策的导向;另一方面,离不开BIM技术人才的推动作用,当前阶段BIM技术人才正是市场急需的高等专业技术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培育高等职业技术人员的基地,应积极调研BIM技术发展态势,了解行业对于BIM技术人才规格的需求,结合工程造价行业领域工作方式的转变,尽快完成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依托工程造价专业特点,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发挥资源优势,培养出适应BIM技术发展潮流的工程造价行业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

[1] 程建华,王辉.项目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与推广[J].施工技术,2012(16):18-21,60.

[2] 张建平,李丁,林佳瑞,等.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2(16):10-17.

[3] 张建平,余芳强,李丁.面向建筑全生命期的集成BIM建模技术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2(1):6-14.

[4] 何清华,钱丽丽,段运峰,等.BIM在国内外应用的现状及障碍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2(2):12-16.

[5] 李恒,郭红领,黄霆,等.BIM在建设项目中应用模式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0(5):525-529.

[6] 张耀冬,杨民,龚海宁.浅析上海迪士尼奇幻童话城堡BIM技术的应用[J].给水排水,2014(7):62-66.

[7] 刘照球,李云贵.土木工程专业BIM技术知识体系和课程架构[J].建筑技术,2013(10):913-916.

[8] 龙文志.建筑业应尽快推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J].施工技术,2011(1):9-14.

猜你喜欢

工程项目工程造价院校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工程造价之旅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成套集团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