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鞅变法与企业管理

2015-01-23丁伦义

现代企业 2014年12期
关键词:商鞅变法流星

丁伦义

那是五年前的一个日子,大型历史题材剧《大秦帝国》在陕西电视台以全景展现大秦帝国兴衰史。那气势恢宏的场面,那波澜起伏的剧情,那感人至深的片段,虽几年过去了,但记忆犹在,弥久常新。近期,它又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重播了,再静静观之,内心的感慨渐而由愤恨不满到平静理解,渐而由狂躁不安到回归现实。

我们毕竟不能站在现在的立场去评判那段历史,也不能以现在的眼光诅咒那段历史,更不能笑谈那段历史。因为,那不仅是一段人类文明开启法治先河的历史,也是一段国与家、君与臣、长与幼、传统与现实的演进史,更是一段法治与人治抗争、国家与家国共起、革新与革命互遏的发展史。每一段历史渐进过程,无不对我们当代推进管理与被管理、释放生产力与束缚思想力的历史进程产生深刻的现实启示。

贯穿《大秦帝国》的主线是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核心是国无二法,凡是以帝国的名义制定的法治标准,只对事不对人,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沿袭了几百年的传统势力,都必须臣服在法治的框架内。我们设计的管理制度恰恰与其精要不谋而合。我们完全可以在感慨商鞅被五牛车裂的同时,感悟我们的管理制度是否被走样了、被执行了。

改革就是变法,变法就是改革。改革势必要打破一些传统势力的期望,变法势必会触及一些陈旧观念的纠缠。在那个变法的历史格局中,上有秦孝公鼎力支持,下有一群文武百官和殷殷百姓积极参与,商鞅以诚信取信于民,以与民同等融合了百姓,做到了一呼百应。

回首现代化管理制度,历经百年完善,可谓细致入微,然成效如何,无需明言。然原因何在,不可不去探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建章立制的初衷遵循的是法治,执行的过程落实的是人治。预防问题不是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像预防被盗那样,用五精管理的各项技术预警防范问题出现,而是凭借感觉、经验和差不多预知着问题的走向;出了问题不是第一时间去规章制度里面找不足,而是想方设法在规章制度的间隙中发现游刃有余的空子;处理问题不是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落实责任吸取教训,而是挖空心思规避规章制度中应承担的责任,甚至还有一种事不关己却遭受责罚产生的敢怒不敢言的心理。凡此种种现象,无不警醒我们,我们的规章制度在执行过程既有被曲解被应对的空子,也有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尴尬,更有被阳奉阴违束之高阁的危险。

现代企业管理讲求的是以人为本,这个初衷是好的,而其实质应该是站在法治的框架内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维护大多数遵章守纪的人的利益为根本的以人为本。宛如商鞅变法的本质也是激发和调动全体赳赳秦人共赴国难建立大秦帝国的热情的。面对极少数家族势力和陈旧势力,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采取了毫不容情的杀手锏,谁不支持变法就摘下谁的顶戴花翎,让他让位子、缺票子、丢面子;谁阻挡变法谁就下台,让他成为旁观者、忏悔者、羡慕者;谁反对变法就要谁付出生命的代价,让他成为大秦人的唾弃者、落伍者、遗忘者。一时间,绝大多数秦人开始了真正意义上雄赳赳气昂昂的建国史;一时间,气吞八荒,统领六合成为了绝大多数秦人梦寐以求的梦想。

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任何变革和变法都饱含管理者对管理的高瞻远瞩,任何管理理念的提出都蕴含管理者对被管理者切身利益的深思熟虑。我们不妨把停留在大秦帝国的镜头拉回来,拉到我们脚下这片赖以生存的土地上,重新审视管理与被管理的现实意义。不难发现,问题的重心不在全体员工,也不在顶层设计,恰恰出在了我们自认为牢不可破的中间环节,其承上启下横亘东西纵贯南北的作用,在这个环节上被人为的弱化了。此时我们再勇敢地把镜头推到大秦帝国,不正是身处变法洪流之中的商鞅在悲怆的仰天长叹吗。

兴秦者,法也,亡秦者,亦法也。商鞅只不过是这场伟大变法时空中的一颗流星,虽然消逝的那么急切那么令人心痛又那么让人难以忘怀久久回味,但是充分说明了这样的流星太少了。如果一颗又一颗商鞅式的流星此消彼长接踵而至,那么,一场变法的流星雨定会绽放在星空。如果我们能在这场伟大变革中吸取一些营养,强健我们的体魄,那么,我们企业的发展也一定会在困难中逆势飞扬,闪耀煤海。

(作者单位:陕煤化集团神南柠条塔公司)

猜你喜欢

商鞅变法流星
Brass tacks on iron: Ferrous metallurgy in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商鞅方升:一升量天下!
流星小古灵精怪
商鞅变法的是与非
29
商鞅取信秦孝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