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依法审计 服务改革发展

2015-01-23李健

现代企业 2014年12期
关键词:违纪问责法律法规

李健

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对审计工作的要求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审计的高度重视,给审计监督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审计机关要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理念,坚持依法履职尽责,服务改革发展,不断开创审计工作新局面。

一是充分认清审计监督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为审计监督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充分发挥作用的平台。审计是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审计机关要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使用好国家的法律法规,行使好手中的权力,确保审计监督始终在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上运行;另一方面,通过审计监督,既要促进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又要发现现行法律法规存在的漏洞和问题,提出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的意见建议,以实际行动促进依法治国的实现。

二是坚持依法审计,确保政令畅通。依法审计是确保政令畅通的重要保障,必须把促进重大政策落实列入审计的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审计机关按照法律的授权和法定的职责、权限、程序,用政策、法规这把尺子对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审计,对一些合情、合理而不合规或因政策缺陷造成的违纪违规问题,既要按照规定对违纪违规的人和事进行处理或移交相关部门处理,又要找出政策、制度方面的缺陷,提出改进完善的意见建议,促进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是创新方式方法,努力实现审计全覆盖。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现审计全覆盖,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审计机关提出的新要求。实现审计全覆盖,不是一年内把所有的审计对象都审完,而是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不留死角和盲区,力争对单位的审计三五年一个轮回,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任期内必须开展一次。在立足现有审计力量的基础上,采取突出审计重点、提高审计能力、发挥内审作用、聘任社会审计力量等方法达到全覆盖。确实有困难的,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给予支持,既要做到审计覆盖范围广,还要做到反映情况准、查处问题深、原因分析透、措施建议实。

四是完善公开和问责机制,狠抓审计整改工作落实。审计发现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而彻底的整改,就会形成屡审屡犯的恶性循环,审计就会失去公信力。对此,要加大审计整改结果公开的力度,只要审计机关已经向社会公开了发现的问题,被审计单位就要公开整改结果,审计机关还要督查整改的效果。要加大追究问责的力度,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整改“第一责任人”应承担整改的全部责任,每年审计机关要将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况通报给同级党委、政府和纪检部门、组织部门及其主管单位,对整改不落实、不到位的,提出对被审计单位“一把手”的责任追究建议,该行政问责的行政问责,该法律问责的法律问责。

五是发挥审计监督在改革发展中的作用。围绕深化改革的一系列举措,及时发现、纠正影响改革进行的问题,提高宏观把握和统筹分析的能力,积极提出深化改革的建议,促进改革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重大决策部署,有效预防和化解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各类风险,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围绕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民生等方面的改革确定审计重点、安排审计项目,深入揭示体制机制制度性问题,推动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围绕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促进领导干部审慎对待和正确使用权力,不断提升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六是坚持廉洁从审,打造审计铁军。为更好履职尽责,审计机关要进一步创新方式、深挖潜力、强基固本,构建牢固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惩戒的廉政防线。要教育审计人员坚守党纪国法,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要用职业操守、廉政纪律、过硬作风规范和约束审计人员,树立审计良好形象;要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警钟长鸣,加大对违规违纪审计人员的处罚力度,打造让党和人民群众满意放心的审计铁军。

猜你喜欢

违纪问责法律法规
让事故问责生威
7月起将施行新的法律法规
监督执纪问责如何“备豫不虞”
“滥问责”的6幅画像
法律法规与民生新闻
海外房屋出租市场法律法规
对“数字脱贫”要问责
高中体育专业生的违纪心理分析
官员三类形式办喜酒算违纪
广安区节后一上班 开展违纪线索“回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