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乌头碱中毒的救治及护理

2015-01-23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2期
关键词:乌头毒物灌流

黄 红

急性乌头碱中毒的救治及护理

黄 红

目的 探讨乌头碱中毒的急救方法和护理要点, 以提高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乌头碱中毒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重症患者, 治愈35例, 死亡1例, 治愈率为97.22%。结论 实施早期彻底洗胃、导泻、血液灌流、纠正心律失常、严密观察病情, 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做好卫生宣教工作, 正确使用含乌头碱的制剂, 是预防乌头碱中毒的有效措施。

乌头碱;中毒;救治;护理

乌头碱类中药常被广泛应用于抗风湿等, 因而中毒也时有发生。乌头碱类植物内含乌头碱, 常因炮制不当或用量过大而致中毒, 重者甚至死亡。其致死的主因是循环系统和中枢系统等, 最主要的是室性心律失常[1]。本院自2010年10月~2015年1月共救治急性乌头碱中毒36例, 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6例, 其中男16例, 女20例;年龄25~ 72岁, 均为口服含乌头碱类中药后2~30 min出现临床症状;36例患者均有头晕、口舌发麻、四肢麻痹等症状;30例患者有恶心、呕吐、腹痛、流涎等消化道症状, 胸闷、呼吸困难10例;心慌、心悸、血压下降4例;室性心律失常31例。

1.2 急救措施 所有患者均给予催吐、温开水洗胃、利尿、导泻、补液防止毒物继续吸收及加速毒物排泄, 阿托品拮抗强烈兴奋的迷走神经治疗;31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利多卡因或胺碘酮静脉注射;15例患者给予血液灌流治疗。

2 结果

所有患者经上述处理后除1例死亡外, 住院1~ 5 d均痊愈出院, 无任何后遗症。治愈率为97.22%。

3 急救护理体会

3.1 备齐急救物品 抢救室要常规备齐监护设备、急救复苏物品及洗胃设备, 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施行。

3.2 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综合急救素质, 扎实的专业基础,对中毒的敏锐洞察力及应激能力, 具有高度责任心。

3.3 迅速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 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催吐、洗胃、导泻排出体内尚未吸收的毒物。少量服药者, 可给大量盐水催吐, 洗胃可选用盐水、1∶5000 高锰酸钾反复、彻底清洗, 直至洗出液澄清无味为止。清醒患者先采取催吐清除毒物, 然后用自动洗胃机持续洗胃;洗胃液为温开水, 水温25~28℃, 洗胃过程注意观察洗胃液出入量是否平衡, 洗出液的颜色、性质、气味及患者有无腹痛、腹胀现象。本组患者经过25~30个循环的自动洗胃机洗胃后, 洗出液澄清无色、无味, 遵医嘱停止洗胃, 同时向胃管内注入硫酸镁15~30 g导泻。洗胃后可给予20%甘露醇250~500 ml导泻,以清除进入肠道的毒物。但催吐、洗胃、导泻必须在无惊厥、无呼吸困难、无严重心律失常的情况下进行, 洗胃过程中患者保持左侧卧位, 防止胃液返流导致窒息。对严重呕吐、腹泻者不必再催吐和洗胃。洗胃后用甘草、绿豆汤配合治疗。

3.4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表现为:①迷走神经强烈兴奋, 减慢心率和传导阻滞;②对心肌的直接毒性作用, 使心肌兴奋性增高产生异位心律, 可致心律失常, 甚至出现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颤而死亡[2]。必要时建立双通道大量补液可稀释毒素, 加速毒素排出;同时增加血容量, 纠正血压下降症状。快速有效地对症用药,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了时间。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遵循早期、足量、减量维持的用药原则, 用药个体化。抢救的关键是保证静脉通路的通畅、抢救药品的应用及毒物的排出。

3.5 持续心电监护 乌头碱对心脏的损害主要表现为各种心律失常, 其中以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最多见, 其次为房性早搏和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 偶见心房颤动。室性早搏为多源性、多形性, 二联律、三联律也较常见;严重者可出现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而危及患者生命[3]。抢救过程中要严密观察心律、心率、血压及心电图等, 持续心电监护, 监护生命体征, 严密监测患者心率、心律的改变,根据出现的各种心律失常, 准确及时应用抗心律失常药, 必要时电击除颤, 还应观察体温、脉搏、呼吸。护士要掌握各种异常心电图特别是恶性心律失常的识别, 及时向医生提供可靠治疗依据。抗心律失常药物既可治疗心律失常又能导致新的心律失常, 因此, 大量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 观察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 同时还应注意有无新的心律失常发生。

3.6 血液灌流的护理 早期血液灌流及预防性血液灌流能有效清除毒素, 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等致死并发症。灌流过程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防止出血及凝血、空气栓塞等并发症, 注意出入量平衡[4]。血液灌流后卧床休息, 穿刺部位沙袋压迫6 h, 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及穿刺侧肢体足背动脉搏动。

3.7 做好宣教工作 乌头碱中毒关键是预防, 健康教育要指导患者服用乌头碱类药物的正确泡制、使用方法、了解中毒机制、症状及危害。乌头类草药使用时严格掌握剂量。乌头类药物需久煎, 即煎煮>1 h, 服药间隔时间应≥24 h, 禁生服, 避免空腹服用, 按医嘱服药, 减少中毒发生。忌用药过量和服用炮制不当的乌头类药物。

4 小结

通过对36例乌头碱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发现乌头碱中毒者病情重、进展快, 因此对此类患者及时催吐、洗胃、纠正室性心律失常及血液灌流及中药治疗,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做好卫生宣教工作, 正确使用含乌头碱的制剂, 是预防乌头碱中毒的有效措施。

[1] 周友红, 呼海涛.浅述乌头碱类药物的功效及毒性.河南中医, 2008, 28(7):89-90.

[2] 周永红.25例急性乌头碱中毒的临床总结.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3, 10(2):95.

[3] 曹占勋.急性草乌和川乌中毒10例临床分析.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3, 10(6):371.

[4] 彭丽珍.乌头碱药物中毒的救治与护理.黑龙江医学, 2005, 29(7):55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2.131

2015-01-30]

451191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乌头毒物灌流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快跑!有毒物 绝密毒药报告
毒物——水银
含乌头碱中成药理论中毒风险的数学分析
德钦乌头块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加热法在无肝素血液灌流护理中的应用
高乌头的研究进展
AMDIS在法医毒物分析中的应用
血液灌流治疗戊巴比妥钠中毒1例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