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河口市水果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2015-01-23文/罗

中国果业信息 2015年8期
关键词:老河口市汉水果业

文/罗 玮

特约编辑:艾 华

【导读】 湖北省老河口市通过实施“梨下滩、桃上山”发展战略,采取水果基地板块建设、品牌打造、标准果园建设、扶持龙头企业、订单销售等措施大力发展水果产业,现已形成了以梨、桃为主的百里汉江水果走廊,赢得了“中国大仙桃之乡”和“梨花之乡”的美誉。

湖北省老河口市地处鄂西北汉水中游东岸,紧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的丹江口水库,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经过多年发展,当地已形成了以梨、桃为主的百里汉江水果走廊。

一、产业概况

2015年老河口市水果栽植面积为0.73万hm2, 其中沙梨0.47万hm2、桃0.2万hm2。2000年“汉水”牌优质沙梨被评为“湖北省十大名果”;2001年“汉水”梨和“仙仙”牌大仙桃双双荣获中国国际博览会金奖;2003年湖北省政府把老河口市确立为全省8个优势农产品板块基地县市之一;2004年“汉水”梨荣获湖北省名牌产品称号;2005年8月21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老河口市水果基地时,给予了“既治沙、治水、绿化美化,又让农民致富,一举多得”的高度评价;2008年全国唯一一家设在县级的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落户当地;2009年3月成为全国44个梨生产重点区域重点县市之一,同年4月梨、桃分别进入全国40个标准梨园和30个标准桃园创建之列;2009年在全国首届早熟桃评比会上,老河口市选送的“中国砂红桃”获得金奖,“西未红蜜桃”“春雪桃”“辐油20”“早凤王”等获得优胜奖;2011年,老河口市在第二届全国桃学术研讨会暨桃果实鉴评会上共获7个奖,即1个最高奖项风味皇后奖、2个金奖、1个银奖和3个铜奖。2014年“汉水”荣获中国驰名商标,2015年7月“汉水”沙梨在杭州第一届“中华杯”南方早熟梨评比活动中荣获最佳风味奖 (最高奖项)及金奖。

二、发展措施

一是以水果项目建设为支撑,抓果业发展。老河口市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展的品种以黄花、湘南为主,由于品种老化和消费升级,老果园效益逐年下滑。近年来,为了优化品种结构,促进果农增收,当地通过水果板块建设项目,扶持果农对老品种进行高接换种改造;通过巩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营造水果项目新发展水果面积,主推市场畅销的 “圆黄”“翠冠”“丰水”等新优品种,2014年圆黄平均价格卖到了7元/kg。采取的措施:宣传动员果农栽植水果新品种;政策扶持,提供资金、苗木、化肥等补贴;成立技术专班,指导果农品改、栽植、套种。

二是以“湖北三大名果”宣传为契机,抓品牌打造。老河口市水果产业发展始终坚持以品牌促销售、增效益、保增收的发展战略。2011年“汉水”沙梨被评选为“湖北三大名果”之一,老河口市主要利用中央电视台、《湖北日报》《湖北卫视》等媒体进行宣传。当地多措并举,通过建立梨花村、梨广场、梨展厅,打造桃花浔景区,举办各类观光采摘旅游活动等,赋予品牌文化内涵,打造品牌。通过参加全国、省级组织的农业博览会,在襄阳电视台、老河口电视台播放专题宣传片等多种方式,提高了“汉水”沙梨、“四和香”桃、“仙仙”牌大仙桃等品牌的知名度,实现品牌销售。

三是以标准果园创建为载体,抓示范带动。老河口市按照标准果园建设要求,引进新品种,推广果园生草、轻简化栽培等高效栽培新模式;沼液、滴灌等水肥一体化新技术;杀虫灯、黄板、诱芯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疏花疏果、果实套袋、采后处理等商品化处理技术,确保标准果园建设取得成效。目前,老河口市光化办事处贾沟村创建73.3 hm2桃标准果园,园区商品果率达到95%以上,优质果率达到80%以上,平均每667 m2增收3 000元以上,起到良好示范带动作用。

四是以人才培养为保障,抓科技“兴果”。

为提高果农种植水平,定期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到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农科院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进行学习深造。2012年,老河口市委市政府出台 “小汉口人才计划”,全市引进多名园艺、植保、土肥等专业技术人才,从而达到以科技提高果品质量目的。

五是以政策扶持为抓手,抓产业升级。当地始终把水果产业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2013年,老河口市政府拿出水果以奖代补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用于以梨、桃为主的高接换种。新建果园,标准园建设,生产管理,销售加工,科研推广,品牌打造,专家指导,学术交流等各项工作,达到考核要求的,实施以奖代补激励,调动了企业和果农积极性,促进生产各个环节发展。市政府还鼓励企业在技术推广服务和辐射示范带动,水果订单销售,残次果收购加工,以及市场品牌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通过信贷扶持、贴息补助、融资担保、税收优惠等方式支持企业自身发展,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延长水果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带动产业快速发展。

三、取得的成效

一是产业效益日益突出。随着老河口市果业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增长,沙梨订单效益十分突出,新、老品种实现双增收。单果重150 g左右的残次果收购价为1.00元/kg,用于加工罐头;鲜销用大果的市场收购价为4.00~7.00元/kg,每667 m2收益最高可达1万元。

二是种植管理技术日益提高。目前,老河口市形成了以湖北省农业厅经作处、省果品办、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襄阳市农科院为依托,老河口市果品办、水果龙头企业、果业合作社为纽带,广大农村技术骨干为补充的技术体系,新品种推广、标准化生产等方面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同时,整合各种项目建设和培训平台,包括国家梨综合试验站、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武汉试验站科技示范县、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巩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营造水果项目、湖北省院市科技合作共建大院等。通过示范园建设示范带动,聘请省内外专家开展培训,每年免费为果农发放科技书和技术资料,有效地提高了果农的科技水平。

三是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仙仙果品公司和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春雨苗木果品专业合作社均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仙仙果品公司已集精品果销售、残次果加工为一体,延伸了产业链。自“汉水”沙梨入选“湖北三大名果”以后,公司每年鲜果销售量增加2万t,增加超市配送销售1万t,增加梨产品深加工订单量5 000 t。春雨合作社自主选育的 “春雨黄桃1号”“春雨黄桃2号”已通过审定。合作社辐射全市水果面积达2 000 hm2,覆盖 8 000 农户。

四是市场体系日益完善。老河口市现有华晟食品公司和湖北香园食品公司等两个水果加工企业,年处理果品6万余t。省级重点专业合作社——春雨苗木果品专业合作社,建有6个水果专业批发市场,延伸了水果产业链条。目前,“汉水”沙梨、“仙仙”桃等水果在湖北、湖南、河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建立了稳定的销售网络。

四、持续发展建议

一是因地制宜,规划好产地。结合老河口市汉江沿线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统筹整个产业布局,打造百里汉江水果走廊和特色丘陵岗地观光果业风景线。在汉江上游,在洪山嘴镇大面积发展桃树梨树,建设春花夏果秋收获的生态果园,打造洪山嘴万亩梨园精品旅游景点、桃花浔景点、红河谷生态旅游度假区;在汉江中游,以赞阳街办王甫洲为基地,利用独特的生态环境,发展沙梨,打造集有机果蔬种植、农业旅游观光、乡村休闲度假等综合型农业区域;在汉江下游,主要在仙人渡镇发展果树,力争把梨花大道以西汉江沿岸打造成为有机水果观赏采摘旅游区。另外,在李楼、竹林桥、张集等乡镇有条件的发展梨桃面积,对有水果发展基础及潜力的村镇,还可加大扶持力度,融合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休闲观光、科普体验、养生度假及农家乐等产业,提升水果产业档次。

二是优化品种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优化品种结构方面,老河口市现有桃品种中,有“鄂桃一号”“春雪”“曙光”“早丰王”等。 梨主栽品种中,沙梨老品种“黄花”“湘南”需要逐步淘汰;“翠冠”口感较好,但果面有斑点;“黄金”要求较高的栽培管理技术,一般果农难以掌握;中熟品种“圆黄”品质较好。当前老河口梨和桃的早、中、晚熟品种比例,分别约为3︰6︰1和4︰5︰1。根据气候条件和市场优势,通过新发展和高接换种,加大早熟桃品种和中熟梨品种的引进。引种应做到发展一代、储备一代、试验一代,减少盲目发展造成的损失,使果业与市场同步发展。

三是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提高辐射带动力。品质是果业发展的基础,执行标准化生产是保障果实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产业效益的重要举措,也是今后果业发展方向。应借助国家政策和项目扶持,加大标准化果园建设力度,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市果农大力推进水果标准化生产,促进果业提档升级。

四是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提升果业档次。

如利用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老河口综合试验站引进国内外新优品种,先进技术;对于果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及时咨询体系内专家,并开展相关的培训;依托省农科院专家大院建设,加强果农和省、市本土专家的联系,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借助襄阳市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平台,提高果农科技水平、市场意识,促进技术推广。

五是打造水果品牌,扩大销售力度。目前,老河口市“汉水沙梨”等品牌效应已逐步显现。在提高果品质量的同时,还应通过参加农业博览会、推介会等方式宣传品牌。加强果品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及时准确地向果农和企业提供国内外果品市场产销形势、新品种、新技术及标准化等信息,构建一条完整的产、销服务体系。加大直销、代销、联销网络建立,开设销售服务热线,建设带动力强的水果交易批发市场,促进农超对接。

六是加大政策扶持,提供产业发展保障。

结合“中国有机谷”、巩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营造水果等项目,整合涉农资金扶持发展水果产业。老河口市作为“中国有机谷”项目的项目区之一,积极争取襄阳市有机谷产业发展奖励专项资金和产业发展基金,以及市政府设立的老河口市“中国有机谷”产业发展奖励专项资金和产业发展基金,从2015年开始,对辖区内“三品一标”(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新型经营主体、土地经营权流转、电子商务销售新模式、品牌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进行以奖代补。鼓励战略投资者采用PPP模式参与有机果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用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实施产业链招商,着力引入和推进具有带动作用的大项目,为水果企业在我市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猜你喜欢

老河口市汉水果业
碧血丹心铸青史 汉水浩荡祭英魂
日出
宇宙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新媒体时代下广告策划在果业推广中的应用研究
歌曲:龟山苍苍汉水汤汤
山西:果业安全生产督查工作有序开展
重读抗战家书
新疆天昆百果果业股份有限公司
言论的诗意化表达——以湖北日报“汉水北上”言论写作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