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台安肉鸭的管理措施
2015-01-23杨劲枫辽宁省台安县西平动物卫生监督所114100
杨劲枫(辽宁省台安县西平动物卫生监督所 114100)
冬季台安肉鸭的管理措施
杨劲枫(辽宁省台安县西平动物卫生监督所 114100)
“台安肉鸭”是由国家农业部于2013年4月颁发“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依法实施保护。台安县位于辽宁省中部、辽河三角洲腹地,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气温较低,冬季饲养台安肉鸭存在通风和保温矛盾。冬季由于鸭舍需封闭保温,舍内有害气体浓度会升高,新鲜空气缺少,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大肠杆菌病等。因此,冬季台安肉鸭管理要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管理,减少应激
鸭雏进舍后要立即饮水,促进胎粪排出和缓解疲劳,肉鸭冬季最好饮用20℃左右的温水,以减少饲料消耗。饮水后2h及时开食。饲养员要经常接触鸭群,对鸭群进行调教。冬季育雏舍,要注意防火。
加强冬季夜间值班,一旦一氧化碳中毒,要马上通风,并在水中加葡萄糖和VC,减少应激;肉鸭胆小,夜间容易发生堆积,造成伤残,夜间补暗光即可为鸭雏壮胆,又便于采食和防鼠;给雏鸭播放音乐可减少由声音造成的应激。肉鸭饲养要实施“全进全出”制。
2 控制温度
鸭为水禽,有较强的抗寒能力,但雏鸭抗寒能力较差,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前三天温度要求32~30℃,4d以后,每天降1℃,一直降到15℃。雏鸭舍的温度不可忽高忽低,要平稳降温,前期昼夜温差不能超过5℃,中后期温差不超7℃。
雏鸭舍控制温度的基本原则:前期比后期高,弱雏比健雏高,夜间比白天稍高,雨雪天比晴天高,冬春育雏比夏秋高,免疫期比平常高。
3 控制湿控
鸭雏饮水多,粪便稀,加上通风不良,易使鸭舍潮湿,潮湿环境使雏鸭消耗热能较多,病原体在潮湿环境中生存期也较长,使雏鸭感染球虫病、肠炎、大肠肝菌病,腹水症等疾病的机会增加,不利于雏鸭生长。所以管理上要特别注意保持育雏环境干爽,应采取加强通风或舍内放生石灰块降低舍内的湿度;空气中湿度过低,雏鸭容易出现皮肤干燥,脚趾干瘪、精神不振等轻度脱水症状,影响雏鸭的健康和生长,用加湿器增加湿度。1周龄以内,育雏室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70%;2周龄起维持在50~55%左右。
4 加强通风
饲养人员进入肉鸭舍要是感到轻度呼吸困难、刺眼流泪、刺鼻时,在保证舍内温度的情况下,缓慢通风。排出舍内有害气体,让新鲜空气流入舍内,要注意通风换气前要将舍温提高2~3℃。每天无风且中午气温高的时候,放大通风口;早晚或天气变冷时,缩小通风口,这样通风不易使鸭舍内温度下降太大,并节约了燃料。防止穿堂风、贼风直接吹到鸭子身上,否则会造成鸭体热量迅速下降,容易引起感冒。
肉鸭20d以前以保温为主,兼顾通风,21d以后,以通风为主,兼顾保温。掌握好保温和通风关键是勤观察鸭群,若鸭群靠近热源并堆在一起,就说明鸭舍内的温度低,就要适当缩小通风口。
5 降低饲养密度
冬季肉鸭舍温度高,湿度大,鸭体免疫力下降,患病率增大,由于饲养密集鸭群呼出的二氧化碳增高,鸭舍内氧气含量下降,肉鸭患传染性鼻炎、传染性喉气管炎、慢性呼吸道病等病的机会就会增加。若降低饲养密度,单位面积的鸭只少,耗氧量少,呼出的二氧化碳减少,使空气的污染指数下降,减少了发病率。
一般鸭群休息卧在地面有1/3左右的地面空闲,密度是适宜的。为了很好地控制肉鸭饲养密度,在鸭舍里应使用移动式围栏,便于随雏鸭的日龄增加而降低肉鸭饲养密度,小鸭可按500~800只为一群,中大鸭可按300~500只一群。
6 做好卫生消毒、防疫工作
鸭舍要勤打扫,及时清除粪便,以免造成氨气中毒。鸭舍周围环境每周消毒1次;每周带鸭喷雾消毒1~2次,消毒易用热水,提高消毒效果;定期对料槽、饮水器等一些用具消毒,加强车辆和人员的消毒。商品肉鸭出栏后,要对用具彻底清洗消毒;鸭舍要进行药物熏蒸。要做好鸭肝炎、浆膜炎、流行性感冒和曲霉菌病的预防和免疫接种工作。
总之,加强台安肉鸭饲养管理,杜绝饲喂霉变饲料;在保证温度的同时,利用阳光充足的时间适当通风,增加舍内的新鲜空气,减少饲养密度;做好消毒防疫工作,对保证鸭体健康大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