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猪场的引种技术
2015-01-23马敏彪
规模猪场的引种技术
马敏彪
(浙江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310021)
近年来,随着猪场规模化程度的发展,种猪更新日趋频繁,一般情况下,公猪的更新率在35%左右,母猪的更新率在30%以上。
引种是猪场进行血缘更新、生产性能改良和生产率提高的关键措施之一。目前浙江省种猪场日趋增多,引种日益频繁,但在引种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给猪场造成了潜在的危险和损失。
因此,规模猪场引种时,引种前必须进行科学评估,引种后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以免给猪场带来潜在的危险和损失。
1 引种准备
1.1引种计划为达到引种目的,根据猪场自身特点和需求,制订引种计划,确定引进品种和数量,以及引种时间、运输方式和隔离地点和措施。隔离场所应远离种猪舍或猪群,隔离舍与其他猪舍间隔距离至少在500 m以上,隔离期至少6周以上。
1.2隔离措施种猪引入前应对隔离舍进行彻底清洗和严格消毒,消毒时应使用不同种类的消毒液。检查各种饮水和饲喂用具、通风设备及其他养殖设施是否完善,空舍闲置时间应在1周以上。种猪隔离期间,应专人负责和饲养,尽量避免与其他工作人员接触,减少交叉感染机会。
1.3引种评估引种前应详细评估,了解引种场情况,考察和调查种猪(供种场)的生产性能、健康状况。生产性能调查主要包括遗传和育种工作开展情况、生产性能指数(如体型外貌、生长速度、产仔数、饲料转化率等)。最好实地查看生产记录和健康状况,确认生产与健康管理数据的真实和有效性,确认符合要求的引种场再签订引种合同。
2 种猪选择
2.1种猪首先要健康,活泼,体型和外貌符合品种特征,无遗传缺陷,生长发育正常,营养状况良好,四肢强健有力。种公猪要求性欲旺盛,活泼好动,睾丸发育匀称,包皮无较多积液;种母猪要求生殖器管发育良好,有效乳头6对以上,分布均匀对称。
2.2预选好的种猪应采用PCR/RT—PCR或血清学检验,对猪瘟、口蹄疫、伪狂犬、蓝耳病等进行检测,并由当地兽医检疫部门提供检疫合格证明,确保引种安全,同时要记录所选种猪的耳牌号、耳刺号,并在体表做好标记。
2.3要求引种场(供种场)提供预选种猪的免疫程序和实际免疫情况(包括疫苗种类、注射日期、剂量等记录),以及三代系谱,如引进已经测定的种猪,则需供方提供详细的测定资料。
3 种猪运输
3.1运输种猪的车辆和用具必须经彻底清洗和严格消毒,并空置7 d以上,运猪当天再消毒一次,并出具车辆消毒证明。
3.2种猪运输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应激。长途运输时,车上还应铺上垫料(如木屑、稻草),车辆可分隔成数个栏圈,装猪数量不宜过多,每个栏圈最多不超过4头,防止互相挤压或打架。运输途中要提供充足饮水,夏季应避免高温时段,冬季应避免寒冷的雨雪天气。
3.3运输途中要时刻观察猪群状况,发生异况时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随车应备用部分物品如绳子、铁丝、钢丝钳、抗生素、镇静剂等。
4 隔离饲养
4.1种猪到场后应首先对车辆和猪群进行消毒,根据不同品种、日龄、性别、体重分栏隔离饲养,及时供给清洁饮水,水中可加入多维、电解质等营养物质,降低运输途中应激,休息6 h后方可饲喂少量饲料,第2 d开始逐渐增加饲喂量。
4.2经过7 d观察与适应,确定猪群未出现异常后,再根据免疫程序实施免疫。当疫苗接种全部完成后,再全面驱虫一次,确保猪群的健康状况。
4.3经6周以上隔离饲养后,若猪群未出现异常情况,并根据血清学检查,确认无疾病侵入风险时方可结束隔离,同时再次对猪群进行全面消毒,然后正式进入适应期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