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

2015-01-23董闯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3期
关键词:住院费用负压骨科

董闯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

董闯

目的观察骨科临床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的效果。方法76例骨科治疗中需引流的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3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负压引流技术, 研究组采用VSD。比较两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住院时间(23.8±5.8)d, 住院费用(7324.6±278.1)元, 总有效率84.2%;研究组住院时间(18.2±5.1)d, 住院费用(5739.7±259.4)元, 总有效率94.7%;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临床中应用VSD具有创面愈合率高﹑操作简便﹑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等优点, 临床值得推广运用。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骨科;应用效果

骨科是医院常见的科室之一, 患者病情不一, 多伴有创面的复杂性损伤, 若无法及时有效的清理创面, 容易导致感染﹑骨外露﹑肌肉外露以及皮肤缺损等并发症, 延长骨折愈合时间的同时, 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威胁[1]。VSD是一种适用于治疗急﹑慢性创伤伤口和创腔, 处理各种复杂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新方法, 通过对创面实施持续性负压引流, 能有效排出脓性积液﹑坏死组织﹑异物等有害物质。为探讨VSD在骨科临床应用的效果,现以本院76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月于本院骨科治疗中需引流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38例。其中对照组男17例, 女21例, 平均年龄(45.2±4.6)岁, 踝关节溃疡8例, 创面感染12例, 胫骨骨髓炎9例, 股骨骨髓炎4例, 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5例。研究组男19例, 女19例, 平均年龄(45.8±4.2)岁, 踝关节溃疡6例, 创面感染9例, 胫骨骨髓炎11例, 股骨骨髓炎8例,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负压引流技术。研究组采用VSD, 具体如下:待伤口分泌物涂片﹑细菌培养后及药敏试验后严格清创, 反复冲洗创面, 清除坏死组织﹑异物和细菌。根据患者创面的长度﹑深度和形状, 将VSD敷料剪裁成合适形状, 内穿引流管, 小心仔细将边缘与创面皮缘缝合, 最后用半透性生物膜封闭伤口和VSD敷料[2]。生物膜覆盖时应超过皮肤边缘3 cm, 与周围正常皮肤密封, 使开放性伤口变成封闭伤口。根据需要用三通管将所有引流管合并为一个出口,引流管接负压装置。开放负压, 将负压调节-0.04~-0.06 MPa,以填入的VSD敷料明显瘪陷, 薄膜下无液体聚集作为负压有效标志。术后患肢抬高﹑制动, 常规服用抗生素抗感染。

1.3 疗效评价标准[3]痊愈:创面无分泌物﹑水肿及坏死,全部愈合;显效:创面无坏死, 轻度水肿, 创面面积显著缩小,分泌物明显减少;无效:创面保持原有甚至恶化加重。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住院时间(23.8±5.8)d, 住院费用(7324.6±278.1)元, 痊愈14例(36.8%), 显效18例(47.4%), 无效6例(15.8%),总有效率84.2%。研究组住院时间(18.2±5.1)d, 住院费用(5739.7±259.4)元, 痊愈21例(55.3%), 显效15例(39.5%), 无效2例(5.2%), 总有效率94.7%。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VSD是一种促进创面愈合的新型疗法, 利用生物半透膜使开放的创面封闭起来。利用负压机对创面产生负压, 再通过引流管和敷料作用于清洁后的创面。该技术加速创面的血液循环, 促进创面新生血管的重构, 刺激肉芽组织的生长。持续性的引流, 利于减轻水肿, 抑制细菌生长空间, 可直接加快创面愈合, 是一种高效﹑简洁﹑经济的纯物理技术。创口的敷料多为PVC材料, 独特的引流管通畅效果, 为引流效果的最优化提供最佳保障[4]。有效隔离效果, 可避免创面与外界或人员之间发生交叉感染。此外, VSD一般能维持7 d以上, 无需频繁更换敷料, 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 也为医护人员减轻了负担[5]。虽然VSD的敷料相对较贵, 但由于缩短了住院时间, 从而整体降低了患者的综合费用, 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 骨科临床中应用VSD具有创面愈合率高﹑操作简便﹑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等优点, 临床值得推广运用。

[1]刘翔飞.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基层医学论坛, 2014, 18(17):2195-2196.

[2]覃家永,陆耀宇,甘龙飞,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7(28):3697-3699.

[3]赵军法.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中的临床应用研究.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23):112.

[4]罗占云.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中国医学工程, 2013, 12(10):131.

[5]吴玉琪,冯治华,张建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 10(10):239-24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3.063

2015-08-03]

117002 本溪市第一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住院费用负压骨科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新生儿肺炎患者(日龄<1 天)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
新型门窗在负压医院设计中的运用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我国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第十期数字骨科技术(CAD-RP)应用学习班暨第六届南总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通知
北京市医保局:部分住院费用 4月1日起“无纸化”报销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