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人的生命科学和医学工作者必须坚持整体观*
2015-01-23孙兴国
孙兴国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心血管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 100037)
服务于人的生命科学和医学工作者必须坚持整体观*
孙兴国△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心血管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 100037)
在还原论、简化论的背景下,生理学和医学已经背离人体整体而从系统、器官、疾病等角度逐步细化,在带来医学科学进步的同时也显现出明显的缺陷和限制。从医学基础到临床各学科和分支学科之间亟需整合,人体健康管理、慢病预防、临床诊疗和功能康复等医学分支领域也亟需整合。人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作者以氧气需供代谢平衡为纲,以呼吸、血液循环、神经、代谢等系统联合一体化调控为基础,提出整体整合生理学医学新理论。唯物辩证地看待医学的专业细化和整合,以人为本,两者并重。医师应在继续强化专业化技术知识的同时,树立整体整合医学理念,以便为中国人民提供更优质和优化的防治医疗服务,并使之领先于世界。
医学;医师;患者;专业化;整合;整体论;预防;诊断治疗;康复
临床医学唯一的服务对象——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近现代科学在以还原论为主潮流的大背景下,现代西医学和生理学以系统、器官和细胞甚至基因等为主线,建立了各自的理论体系及相应的精细分支学科。由此带来了医疗进步和医学知识剧增,但同时也伴随着分科过细、过窄,使医生特别是年轻医生,可能只了解人体的某个/些局部,导致片面、机械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然限制了“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而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从整体上“治病救人,救死扶伤”和“减少疾病发生,提高健康水平”的防治疾病的根本职责[1-6]。
探索生命本质及其相关问题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虽然系统生理学,细胞、分子和基因生物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生命本质及其调控机制仍然像“黑盒子”一样不明。近三个多世纪以来,各种医学科学分支的相关知识在广度和深度上逐渐展开,医生却陷入一种尴尬的困境:一方面,明知要把所有已有的知识综合成为一个整体,而医生才刚刚开始获得可靠的信息资料;另一方面,一个人想要充分掌握比一个狭小的专业领域(专家)再多一点的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必须有人要敢于去综合这些理论和事实,即使有些理论和事实是第二手的和不完善的资料,还要敢于承担使自己成为蠢人的危险,否则医生永远不能探索到生命本质[7]。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著名现代生理学家JB West教授在《呼吸生理学:人们和理念》一书“肺血流和气体交换”一章的附言中指出“……肺血流和气体交换等许多重要的问题被忽略了。目前历史的钟摆正远离整合生理学的现状使整个年轻一代的生理学家基本上对此毫无所知,不幸的是在这些领域,无论是在基础还是在应用方面,都存在着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仅举一个应用方面的事例,我们仍然未注意到在ICU治疗的严重肺疾病患者是如何调节肺血流的分布和气体交换的,并且会失望地看到,大学医院里年轻的ICU医生对这类病人的处置是那样的无知和不当。毫无疑问,在历史前进的长河中,钟摆终将从目前的这种错误状态摆回去找到更佳的平衡。”[8]
近年来,学科交叉、医学的整合趋势和转化趋势已非常明显,仅关注局部研究难以取得突破,“围墙文化”和固步自封的旧观念终将被人唾弃,现已提出多种多学科整合和转化模式。医学整合就是基于医学发展整体化的客观趋势,基于克服专科体制弊端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基于慢性病的防控而提出的[1,5,8]。而且,临床医疗实践表明,将学科性质相似的专科融合在一起,或针对同一器官的不同治疗手段的整合,一方面有利于开阔临床医疗、科学研究和学术思想的视野,同时也使医师更透彻地理解疾病和生命,为患者找到最佳的防治方案[6,9,10]。
1 人体各系统的调控并非各自为政
概括而言,整体整合生理学医学的基本概念即在整体论指导下,将医学各领域最先进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各专科最有效的实践经验及科学技术分别加以有机整理与整合,并根据社会、环境、心理的现实进行调整,使之成为更加符合人体健康和疾病防治所需的新的医学体系;并更加适宜于为人们的健康管理、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功能康复提供更好的服务。整体整合生理学医学是在将人体看作一个有机整体的基础上,将所有功能活动和功能系统联系一体化,对时间、空间观念上的连续、动态、复杂过程的调控机制进行有机综合分析的学科,而不仅仅是以其他系统相对稳定或不变为前提描述的系统生理学各个系统的机械整合[11-16]。
追溯整体整合生理学医学的历史渊源,我国传统中医和古代哲学的整体观即与整体整合生理学医学观念有诸多相通之处。中医一直是从哲学的角度将人体(生命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借助于经验和正确思辨进行讨论。这种正确的思辨分析方式,由于未与特定实体和实验方法相对应和佐证而表现为“务虚”的特性,因此在以“唯物”为基础的现代科学和医学体系中,难以被接受和认可,很难实现真正的中西医结合。同时,西方也有一元和二元的“活力论”,即生命体兼具物质和活力的双重属性。他们认为,生命体由纯粹的物质和活力或灵魂两个分离的部分组成。在人体的器官中,以心肺为主联合完成“生命灵气(元气)”的维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古代西方医学和哲学体系,这个过程持续了约1700年。
医学史上“系统生理学”的系统观可追溯到1628年出版的《心血运动论》[17]。英国国王御医、医学家、解剖学家、生理学家和胚胎学家哈维(William Harvey),首创了实验观察、定量计算等方法和简单机械类比的思路,抛开整体生命体和血液循环的功能,系统地描述了心脏、脉搏、血液、血管和瓣膜的生理活动规律,并提出了血液循环理论。幸运的是,仅仅在30多年后的1661年,另一位学者马尔比基(Marcello Malpighi)用显微镜证实了动、静脉之间的组织中存在着毛细血管连接,并由此确立了血液循环的系统概念。血液循环的系统概念一经确立,广大生命科学家和医生便效仿哈维的方法和思路,建立起身体其他系统的系统生理学,并依此建立了现代西医学。毋容置疑,哈维的科学贡献是巨大的,但从整合的理念上看,他依据粗浅、片面的经验——“脉搏快而有力跳动时呼吸(应该是指呼吸频率)却可以保存平稳,发烧时脉快而呼吸反慢,足见呼吸和脉搏(指循环)不是一回事。心脏和肺脏的解剖结构迥然相异。心脏和动、静脉流动的都是同一种物质——血液,而非空气(指元气)”武断地否定了盖仑理论的多个精髓部分:循环和呼吸之目的都是为了吸入元气;右、左心之间有孔隙(胚胎时期)传递元气;动脉开放后收缩促进止血等。导致后来逐渐发展起来的系统生理学和西医几乎抛弃了生命整体观。如此,中、西医的分歧必然无法调和,现代西医学及其基础科学无论在亚整体及以下层面有多么大的进展,都不可能使整体层面的生命探索取得突破。但是,从现已掌握的知识看来,当时西方学者的科学知识和认知仍是非常有限的。
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体各个系统的调控不是独立进行的,需要各系统相互联系才能共同完成调节生理状态平衡的任务。所以,将人体看成一个生命整体进行分析,必将成为未来医学发展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所必需的一种趋势;而生命整体调控新理论体系就是这种趋势发展的产物[11-16]。
2 不能将人体“碎片化”,现代医学亟需整合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学者率先提出“转化医学”和“整合医学”的新概念[18],希望在现代医学体系中重新整合传统医学的精髓,以此突破医学发展的“瓶颈”。进入21世纪,WHO明确提出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要从以疾病为中心过渡到以健康为中心,更加强调疾病的预防、预测和个体化治疗[9]。另一方面,过去十几年临床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心血管学科和其他学科分得越来越细,专家视野变得越来越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极大的反差。如何以人的整体化角度进行疾病预防与个体化治疗,是临床医学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进行卫生体制改革,应对慢病爆发性递增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很多专家聚首在这里,就如何从现代临床医学和整合医学的角度看待医学发展问题进行探讨,以便为推动中国整合医学的发展,为中国未来慢病防控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专科化体制的弊端只能靠整合来弥补,医疗机构应探索临床学科间的整合,以寻求最佳诊疗效果。比如,围绕单病种组建疾病诊疗中心,对功能相近的科室进行合并,建立多学科松散型的结合体——某某中心;或者恢复大内科、大外科等。目前,国内一些医疗机构正在探索不同的学科整合模式,如阜外医院建立的心内心外联合手术的杂交手术室,解放军总医院在门诊建立多学科会诊中心,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建立全科医学模式下的内科诊疗体制等。我国的某些医院尚存在令人忧虑的专科化热潮,某些医院专科化的直接目标是谋求医院的名声和医生的权威,这种定位非常危险[6]。
从客观的生理现象到逐步发展的医学学科,“分化”与“整合”从来都是对立统一的,贯穿于科学发展的全过程,体现在每一个科学发展阶段之中。由于长期受“技术至上”思想的影响,使一些医生对技术本身产生迷恋,而他的服务对象——患者反而变得无足轻重。手术中,医生关注的是手术难度的大小、被切除的组织面积和重量,而对患者本身关心不足。在医生专业化的小天地中,病人早已蜕变为器官、组织,尽管有血有肉却无情无感。在拿起手术刀的那一刻,闪着令人心寒的、冰冷的光芒。
目前,不少医生特别是年轻医生,缺乏整体观念,只注重器官和病变,这对医学发展很不利。临床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其客观原因主要是过于专的专科医生——“专家”缺少人体的其他相关专业的知识或存在误解;主观上主要是不上心、不用心,缺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态度。目前,在以专业执照医师从事临床服务为主体的大格局下,提倡整体整合医学的观念和知识的传播教育,强调有机整体人的生理学功能是整体整合一体化调控的,对以人为本的医学是十分必要、也是迫在眉睫的。而所谓“整体整合”,顾名思义就是将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彼此衔接,将其视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讨论。当代医学界的许多有识之士也一直呼吁医学各科亟需整合[1-6,18]!人体健康管理、疾病预防、临床诊疗和功能康复等医学分支也亟需整合!年轻一代医师的培养教育更是亟需正确的整合理论和理念!
临床医学的整体整合绝不是简单的临床科室的合并与融合,任何专业、专科的医生都必须明白,医生临床服务的对象是整体的人,决不仅仅是系统、器官与疾病。医生必须认识到并坚持优化临床服务,以最有利于患者整体身心健康为核心、为纲、为本,是战略问题;而疾病诊疗解决系统、器官、细胞、分子乃至基因问题为目、为标,是战术问题。
3 建立新理论体系,在正确理念下培养新时代的医师队伍
生命是自然界最复杂的现象,即使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对生命现象的认识依然很少很少,只有很少一部分是人类认知的。因此,学术界有人形容生命现象就像是一个“黑盒子”,盒子里究竟装着多少奥秘,至今谁也无法解释清楚;或许在久远的将来,人类仍然不能全部打开这个“黑盒子”。但是,关于生命现象的整体观念,无论东、西方文化的认识,基本上是趋于统一的,即人和任何生命体都不是简单的机器。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时时刻刻与环境进行着交换与联系,又随时连续、动态地进行功能调控。而人或其他动物的生命,只能从整体水平分析时间和空间观念:由“点”到“面”,再由“多点、多面”到“立体实体”连续、动态变化与调控。简言之,生命是非恒、非稳态平衡系统的一种连续动态观念。
自2011年以来,我们已经以中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名义,分别在国际会议上推介新认知“生命定义”的呼吸如何调控,循环如何调控等不同组成部分,并首先以中文较全面地对外发表“以呼吸为表征,血液循环为基础,组织代谢为前提,氧化能量物质供应能量为核心,在神经体液联合调控下,在所有其他功能系统的协助之下,实现的一种动态地趋向于平衡,而永远达不到真正的平衡的一种功能状态[11,12]”。在此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生命整体整合调控新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框架,并对此理论体系从整体整合生理学、整体整合生物学、整体整合病理生理学到整体整合医学、数字医学和个体化医学诸层面进行了描述[11,12], 以便用于指导临床医学实践[16]。我们描述的这种整体整合生理学医学理论体系,从本质上不同于上世纪80年代在欧美形成的“整合医学(integrated medicine)”。传统“整合医学”是在系统生理学基础上,强调系统生理学的各个系统需要整合,临床上主要指整合非主流医学分支来补充西方医学的不足,往往又被称为complementary medicine[18]。
与此不同,我们创立的整体整合生理学医学理论体系首先是与系统生理学中单独讨论各个生理学系统调控机制的静态和线性相关分析不同,同时考虑了时间、空间、非线性和动态平衡等方面的因素对呼吸调控机制、血液循环调控机制的影响,血液循环在呼吸调控中的决定性作用、神经在呼吸和循环调控中的调控模式及呼吸循环代谢等联合一体化自主调控机制进行革命性的重新解释[11,12]。比如说,人在出生前后呼吸、循环功能和结构的改变。众所周知,人或其他哺乳动物在出生前是不呼吸的。出生后呼吸的出现,会导致心血管结构和功能上的巨大改变:肺血流量递增10多倍,经房间隔卵圆孔和动脉导管的右向左分流立即关闭和停止。这些变化可以通过自主调节循环血流动力学,进行合理、完善的解释。而且,在此生理现象中,其他系统的参与也是不可或缺的。从这一点上讲,我们在强调核心主轴时,只提心肺血液代谢等为主体方面的生理系统,但我们并不能忽略其他的生理系统[11,12]。就是说,人或其他哺乳动物在体内环境从动态趋向于稳态的维持过程中,其他系统的参与也是不可或缺的,人体所有系统的一体化自主调控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换言之,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临床医学本来就是整体的[10]!
更新整体整合生理学医学——生命整体整合调控理论体系的最大障碍,就是已经牢牢地印在我们记忆中的,被当作“真理”而教授下来的已经有长达近400年历史的“系统生理学”[17]。所以,我们必须强调系统生理学的系统只是整体的一个侧面,而非完整的有机整体。在系统生理学的基础上,将整体整合生理学医学——生命功能整体整合调控的概念推广到所有临床医生的继续教育以及医学生的在校教育中,就可以使医学生在走上临床之前就能够认识到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得医生不论是全科医生还是某专业的专家或者专科医生,能更好地服务于以整体人为本的疾病防治和健康事业。对于新的整体整合理论体系,还需要做更多的试验,获取更多的实验和临床数据与验证,亟需得到国家行政机构、医疗科研教学机构及单位的大力支持,更需要所有医教研同仁的共同努力。
整体整合医学并不排斥医学专科化,与之相反,专科医学的进步恰恰是创立和发展整体整合医学的先决条件。整体整合医学反对的是医学专科过度细化,尤其是在医学人才培养上忽视通科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从而导致医生对患者整体状态的把握和综合处理能力低下。比如,从整体整合医学角度看,心血管专科医师首先是一名善良和富有爱心的人,同时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能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能倾听患者的心声,而绝不是冷冰冰地将患者物化,将病人仅仅视为器官、组织或者疾病。其次,他还必须是一名医生,能正确理解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疾病的发生是环境、遗传和自身生活方式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体各个系统、各个脏器的功能环环相扣不可分割,对疾病能进行整体的理解和处理,从而做出真正有利于病人有机整体的防治康复决定。最后,他才是一名心血管专科医师,甚至可以有自己的亚专业方向(如心脏移植、先心病外科、肺血管病、超声、功能检测等)的专家,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专业的优势和缺陷,绝不迷恋于自己的技术和名利。患者在他心目中永远是第一位的,他随时可以打破学科的界限,与其他医师联手为患者提供最适宜的防治方案[5]。
经过20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人体整体生理学/生命整体调控的整体理论体系的构架构建(彩图页III图1),但迄今为止,生命整体整合调控新理论体系还是纯理论性的。展望未来,“整体整合生物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完整理论体系尚需要进一步细化、调整、纠错和完善,使人类对生命和各种生理功能整体性整合的发生、发展、调节控制的认知得到突破性进展,这将为人体的生长发育与衰老,健康与亚健康,各种疾病的预防、诊治、评估、预后预测和功能康复等提供正确的理论依据,继之创立“整体整合医学”、“数字医学”和“个体化医学”的新理论体系,更新提高“运动生理学/医学”、“睡眠生理学/医学”、“高原生理学/医学”和“康复医学”理论知识。并可能有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即在传统中医整体论指导下的现代医学实践,使国人的健康保护、健康管理和疾病的防、治、康、养得到更为全面优化的有利支持,在不忽视疾病诊疗的前提下,真正实现国人健康生命的最大化延长,使生命真谛的探索有所突破,使我国科学研究和健康服务的水平真正领先于世界。
4 生活方式、体力活动和运动康复不仅是健康管理手段,更是医学临床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21世纪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取代传染病成为人类的主要杀手,2008年慢性病所致死亡率已占全部死亡率的63%,占全部费用负担的50%以上[19]。我国2010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高达2.3亿[20],两年后的2012年达2.9亿,每年有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而且患者数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1]。从国家层面上看,人文精神心理、文化文艺、体育运动、人体健康管理、疾病预防、疾病诊疗、功能康复和养病、养生、养老更是相互分离[5,6],虽然各种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疾病诊疗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慢性病的发生率、死亡率和医疗费用却递增更快。慢性病的发生与许多危险因素密切相关,控制这些危险因素才可以极大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仅仅依靠强化“高难度”技术来提高临床诊治效果和降低死亡率显然不是上策。重治疗、轻预防造成了当前医疗诊疗技术快速发展、医疗经费大幅度上涨,但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患者数量却急剧递增;疾病的防治必须整合,否则多么富裕的国家和社会都不堪重负且人民没有真正的健康。
5 优化顶层设计,从整体上整合疾病的防、治、康、养,使服务于中国人的医疗卫生事业真正超越并领先于世界
数年前,胡盛寿等率先在国际上提出了“一站式冠心病复合技术治疗”的理念(one-stop hybrid therapy),用作心血管疾病整合治疗的模式,取得了优异的效果。近5年随访结果表明,这种整合治疗模式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单学科治疗模式,说明内外科紧密结合的整合医学理念在临床实践上的重要性[5,22,23]。内外科携手合作对患者来说非常有利,可以为患者找到一个最佳治疗方案。阜外医院将学科性质相似的专科融合在一起,或将针对同一器官疾患的不同治疗手段进行整合,一方面有利于开阔临床医疗、科学研究和学术思想方面的视野,也使医生更透彻地理解疾病。比如,阜外医院打破学科界限成立“胸痛中心”,改变传统急诊“逐一分科就诊”模式,使胸痛患者在接诊的第一时间就按医疗常规和指南进入诊疗程序,从而挽救了更多患者的生命。医学整合不仅是科室以及治疗手段的融合,还体现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转化及疾病预防、治疗前移和分析评估。
从学科发展层面看,无论是医学的哪个学科,深入研究到微观层次均涉及分子水平的问题,这是普遍的、共性的问题,需要多学科共同进行探讨。因此,联合、融合和整合是一种必然趋势,也是科学研究共同体的一种基本规则和发展范式[9]。
从外部动力来看,社会现实的需求对于医学的联合、融合和整合也十分重要。这突出表现在对功能整合的需求,如国家健康发展战略要重点实现卫生服务体系的整合;再如为了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适应学科发展和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医药院校的课程必须整合等。这些整合都是社会需要在医疗服务结构变革和医学教育改革中的反映,是医学整合的重要外部动因。
只有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从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的角度出发,优化顶层设计,实现国人疾病的预防、诊治、康复、养生、养老、养病一体化的健康管理。这需要环境、饮食、民政、社保、文化、教育、体育 、卫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协作,建设无污染的清洁环境、清新空气,无污染的水源、土壤环境。推广普及健康知识教育,提倡健康的文化娱乐方式,放松心情、合理安排作息、避免过度疲劳,保持足够的睡眠。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禁烟限酒,提倡均衡饮食,多种食物合理搭配,少食多餐,控制热量摄入,避免暴饮暴食,减少含糖碳酸饮料及各种添加剂的饮品和食品。坚持每天适量运动、体力活动和劳动,减少和扭转亚健康状态。预防和减少高血糖、高血脂及高血压的发生,防患于未然。注意养生和养老。当身体逐渐倾向于疾病状态时,应尽可能早诊断、早治疗,合理选择药物、器械、手术和运动康复治疗,扭转疾病进程甚至痊愈,或减缓疾病进展速度,减轻疾病程度,减少再发作、再入院和并发症发生;在不能有效改善功能和缓解病情的终末期状态时,应减轻病人精神和肉体痛苦,在临床医疗基础上实施养病,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防治康养一体化健康管理。
1. 樊代明. 医学与科学[J]. 医学争鸣, 2015, 6(2): 1-19.
2. 胡大一. 现代医学发展探寻多学科整合之路[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 30(2): 8-9+13.
3. 樊代明. 整合医学初探[J]. 医学争鸣,2012, 3(2): 3-12.
4. 樊星,杨志平,樊代明. 整合医学再探[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3, 34(3): 6-11.
5. 胡盛寿,张浩. 从整合医学视角看心血管学科未来发展[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3, 34(3): 19-21.
6. 杜治政. 医学的转型与医学整合[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3, 34(3): 14-18.
7. Schrödinger E. What is lif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44.
8. West JB. Respiratory physiology. People and Ideas[M]. New York: American Physiology Society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166.
9. 俞梦孙. 系统生命疾病路线[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3, 34(3): 1-5.
10. 陈可冀,刘玥. 临床医学本来就是整体[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3, 34(3): 12-13.
11. 孙兴国. 整体整合生理学医学新理论体系: 人体功能一体化自主调控[J]. 中国循环杂志, 2013, 28(2): 88-92.
12. 孙兴国.生命整体调控新理论体系与心肺运动试验[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3, 34(3): 22-27.
13. 孙兴国. 整体整合生理学医学新理论体系概论I:呼吸调控新视野[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5, 31(4): 295-301.
14. 孙兴国. 整体整合生理学医学新理论体系概论II:循环调控新视野[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5, 31(4): 302-307.
15. 孙兴国. 整体整合生理学医学新理论体系概论Ⅲ:呼吸循环代谢一体化调控环路中神经体液作用模式[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5, 31(4): 308-315.
16. 谭晓越,孙兴国.从心肺运动的应用价值看医学整体整合的需求[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3, 34(3): 28-31.
17. 哈维(英)著,田洺译. 心血运动论[M]. 科学素养文库·科学元典丛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18. Collins FS. Reengineering translational science: the time is right[J]. Sci Transl Med, 2011, 3(90): 90cm 17.
19. 世界卫生组织. 2010世界卫生统计(中文版)[R].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 2011.
20. 胡盛寿.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0 [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1: 1-4.
21. 胡盛寿.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 [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3: 1-4.
22. Hu SS. One-stop hybrid approach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from conception o practice[J]. Anna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08, 14(6): 345-346.
23. Hu SS. The surgical and interventional hybrid aera: experiences from China[J].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11, 141(6):1339-1341.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
国家心血管疾病重点实验室 心血管疾病国家临床医学中心
《学习班和会议信息》
心肺运动试验是目前唯一的人体整体功能检测手段,它能连续动态记录病人静息-运动-恢复过程中以氧代谢为核心的气体交换、全导联心电图、血压、氧饱和度等指标,反映人体整体的功能活动,有望实现为人体整体功能状态评价、健康管理、疾病诊断、病情评估、运动康复、治疗效果评估和预后转归预测等方面提供科学的客观定量依据。在我国心肺运动的深入探讨还几近盲区,亟待以人体整体整合调控为理论基础与临床相结合向广大医务工作者介绍和推广。心肺运动试验正确应用必须以精确定标、规范化操和整体正确判读为前提!如果我们不统一,就会造成不同仪器生成的报告缺乏可比性。本学习班将由整体整合生理学医学新理论体系创立者和心肺运动试验的临床实践者孙兴国教授亲自主讲,亲自指导目前国内外所有常用心肺运动系统的各种定标和规范化临床应用实践操作,特别是邀请国内外知名教授讲解医学前沿新理念。欢迎各级各科临床医师、心肺功能学工作者参加,期待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共同提高。
1. 《心肺运动理论和实践》学习班和《心肺运动试验规范化操作学习班》,每年度举办2期,分别为每年的五月劳动节后一周和每年十月国庆节后一周。学习班记全国继续教育I类学分8分和北京市继续教育I类学分6分。
2. 每年11月份举办《心肺运动试验客观定量评估指导个体化心肺康复》。学习班记北京市继续教育I类学分6分。
3. 每年12月份举办《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电图与心脏功能学习班》。学习班记全国继续教育I类学分6分。
4. 每年8月初的心脏大会,有孙兴国教授主办的“心肺运动论坛”、“心电图论坛”、“整体整合高峰论坛”、“院士专场”等专题论坛。中国心脏大会记全国继续教育I类学分10分。
5. 如有对以上学习班和会议有兴趣者,咨询详细信息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E-mail:gnjczx@163.com; Tel:010-88398763;联系人:翟文轩13716281911、谭晓越18610965284。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继续教育基地
Establishing the idea of holistic integrative medicine, optimizing the quality of health care service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UN Xing-guo△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Fuwai Hospital, National Cente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of Clinical Medicine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037, China)
Under background of reductionism in the modern science, physiology and medicine are stepwise ref i ned into system, organ, disease, cell and gene etc. Although clinical medicine, only service in whole human object, obviously brought tremendous progress, it also appeared obvious defects and limits at the same time. Professionalized and specialized medicine not only needs to be integrated from basics to clinical fields, but also from prevention, health management, clinical treatment and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People are indivisible organic whole. Professionalization, translation and integration must be combined.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best quality and optimized medical service for the Chinese people and to lead in the world, we have to strengthen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knowledge, and have to establish the holistic integrative medical philosophy for physiology and medicine too.
medicine; physicians; patients; specialization; integration; holism; prevention; treatment; rehabilitation
R459.9
A
1000-6834 (2015) 04-289-006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科学部面上项目(81470204);
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2012AA021009);中国
医学科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科研开发启动基金(2012-YJR02)
2015- 01-13
2015-06-05
△【通讯作者】Tel: 010-88398300 ;E-mail: xgsun@labiome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