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蒙医温病学的发展史

2015-01-23吴哈达白福贵包莉莉温都苏毕力格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马奶温病蒙医

吴哈达 白福贵 包莉莉 温都苏毕力格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65)

蒙医温病学与其他科目一样也是蒙医医生在长期防治热性疾病的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总结。它为蒙古民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的文化发展,健康事业做着不朽的贡献。温病学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逐步发展为一门独立的临床医学。古代蒙医专家们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发现了温病的原因条件、病理机制、临床表现都有共同的特点,它以其独特的规律有别与其他疾病。因此,经不断累积经验,不断加深理解,温病学逐步发展为一个有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学科[1]。

回顾它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关于温病的经验累积时期,温病向理论化发展的时期和理论系统化时期。

1 蒙医温病发展的初期阶段

12 世纪以前,没有关于温病的系统理论和诊疗记载,但是,蒙古民族的祖先在很久以前与疾病抗争的时候就已开始观察温病的发病原因、病理机制并开始累积预防、治疗的经验。蒙古民族已经观察到不同季节有多种热性疾病盛行,尤其在遇自然灾害时常常引发大范围的疫热。根据史料记载,早在汉景帝时期(公元前145年)现在的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发生瘟疫;东汉光武帝年间(公元46年)“訇奴地区连年干旱,草木皆枯,荒芜蔓延几千里。人兽均染瘟疫多大半消亡”;唐朝时期(公元636年)现在的内蒙古巴林旗及察哈尔旗盛行大规模的瘟疫。因此,古代蒙古民族在与热性传染病斗争的实践过程中对温病有了初步的认识并掌握了简便的防治方法。

蒙古民族从古以来就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他们建造蒙古包结构简单、干净、光照好、空气流通,冬夏季节室内气温易调节,保持了人与自然协调。蒙古民族垃圾扔在离家十几米远的东南方向固定地点;女士在家的东南方向方便,男士在家的西南方向方便。禁在西北范围内方便。这是根据西北风大的自然原因而形成的卫生习惯。早起饭前洗手洗脸,一人一毛巾,一人一碗。如出门,带上自己的毛巾和碗。蒙古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良好的饮食习惯,比如为尊敬的人献餐时为防止污染而佩戴面纱;禁止从牛奶等奶食品及锅碗瓢盆跨过去,如锅碗瓢盆已污染,会使用火烧消毒法。焚烧檀香、白云香等芳香物质可去除异味,驱蚊杀蝇,芬芳空气。由此可见,当时的蒙古民族已意识到瘟疫具有传染性并开始实施对策。

蒙古民族的祖先们常坠马、利箭伤而致伤热,有时也会因感染而发展为粘热。因生活条件差而食用潮、生、腐、烂的食物;因用力过猛,过于劳累,受风等原因患毒性热和骚热病。因此,他们很早以前便积累了防治伤热、骚热、毒热的经验。

灸疗法与放血疗法在很久以前就已形成,如《四部医典》[2]中记载了“蒙古灸疗法”。它的作用记载为:温病时可镇刺痛;可用放血疗法祛除脉热。不止如此,还有了关于药物的初步知识,这又进一步推进了温病的治疗。据史料记载,蒙古民族至少2000年以前就已经有关于药物的知识,“訇奴大夫使用毒性药物”被史册记载且“治疗寒性赫依交互时使用丸药”。

蒙古民族及其祖先自古以来便习惯于游牧生活并累计了丰富的饮食滋补身体和治疗疾病的经验。很早以前便开始制作奶食品,并且奶食品中的高级饮品马奶因具有镇热、正体、滋补身体的功效而成为治疗温病的不可少的饮品。13 世纪前的蒙古民族把马奶用于急救外伤、大出血昏迷等。据说:在一次战争中,成吉思汗受伤大出血难以止血时饮用马奶而迅速好转。这也证明了马奶可救治外伤大出血。酒的出现对温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伤热时,喷酒推拿对杀菌止痛有很好的疗效。12 世纪以前虽没有关于温病的系统的理论和治疗,但是已积累了不少防治温病的经验并为其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

2 蒙医温病学形成阶段

13 世纪初到16 世纪末,在此期间关于温病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关于预防和治疗传染性温病的经验越加丰富,虽简单且朴素,却也有了相应的理论指导。首先,蒙古民族认识到了传染性疾病的传染原则,并进一步了解了隔离病人和火烧消毒对温病的预防作用。

13 世纪时威廉在记载蒙古民族的习俗时写到:简单地说所有的东西都用火焚烧消毒,如怀疑外来人和外人送来的礼物不干净时会让外人穿过两丛火堆,是为防止他们带来灾害。因蒙古民族坚信,所有的东西都可用火焚烧消毒。所以得过瘟疫的人用过的器皿甚至连住所都一同烧掉。

蒙古民族很早以前就开始使用隔离治疗。这被记载在13 世纪的历史中。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帕拉卡尔皮在他的记录中写到:如有人得重病濒临死亡的时候,会在房旁插根矛,将矛用黑色毡子缠绕,那样就没有人敢靠近。威廉将此情况记为:患者告知他人已患病或为防止与他人碰面而在屋上做标记,有标记的家里除了护理人之外他人禁止进入。由此可见,那时的蒙医药对防治瘟疫和传染病已达一定程度。

蒙古民族很早就对食物的味、性、效有了较深的认识。元朝时期的御医,饮食营养学家胡思慧在《饮食正要》中写到,羊肉,味甘,大温,无毒,主要暖化脾胃。由此可见,当时已认识到羊肉性温,有益于脾胃的寒病。马奶,味甘,止渴,祛热,由此可见,当时马奶不仅用于滋补身体,且已成为主治温病的饮品。

对药物的认识和使用进一步加深并开始使用处方。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已认识并使用到牛黄。如《蒙古秘史》中记载到:布鲁克汗,浩图嘎知道吉达也。南宋时期记载蒙古人所用的“吉达”时解释到兽类腹中的石头,大的如鸡蛋,小的大小不一,从马腹中取出的尤为珍贵,想必是牛黄。后在明朝时期的中医中将“吉达”解释为“牛黄”。牛黄味甘苦,性凉,具祛热,解毒,安抚的功效。牛黄到现在也是祛热,尤其对祛除疫热、肝火的方剂中必不可少。

草药方面也有不少认识和使用,已开始使用大黄,并因其祛热、泻火功效在疫热时大为使用,如:在13 世纪孟和汗的妃子生病时让其服用大黄并进行大黄浴疗,不久便好转;1226年蒙古士兵染上瘟疫,使用大黄治好的历史记载。大黄味苦,微酸,性凉,具泻火功效,温病治疗中常用,如祛腑热的塔日驽-5 大黄为主药。

随着蒙古民族的临床实践经验的丰富,蒙医寒热的理论已形成。据史料记载:蒙医药将疾病本质分为寒、热两个方面,治疗疾病的措施也分为寒、温两种,形成了用寒施治疗热性疾病,用温施治疗寒性疾病的理论。它不仅成为了那时的临床实践的指导性理论,也是温病理论形成的开始。

3 蒙医温病学发展时期

16 世纪末至上世纪中期,蒙古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温病学也同其他科目一样在理论和经验方面得到很多发展。同时又吸取了藏、汉民族的医药经验,温病发展为具有系统的理论、丰富的经验、独特特点的近代蒙医温病学。

16 世纪末期,随着佛教在蒙古地区的盛行,《四部医典》等藏族书籍在蒙古地区盛行并为蒙医学的理论发展和系统化提供重要条件。蒙医温病学在其本身的基础上吸取不少其他民族医学的理论、经验,发展成为具有特色的传统医学。

蒙医温病学不仅有了系统的理论和治疗方法,进一步深入了解到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对于疫热的传染性,不仅有了消毒预防、隔离预防等方法,还有了口服制剂、佩戴治疗、熏疗法等。

在温病的病程方面分为未成熟热时期、盛热时期和寒热间期,它改善了温病的急救和治疗结果。不仅如此,从温病的变化规律角度了解到空虚热、隐热、浊热、陈热等不同的病理变化。不仅认识到了疫病的症状和治疗方面的共同特点,更因为掌握了治疗方法而使治疗结果更好。

18 世纪,伊希巴拉召尔的《甘露结晶》[3]中设立了《有关温病》的专题,将温病分为12 个部分,并详细记录了各自的原因、条件、症状和治疗。包括类似天花、麻疹、感冒、脑炎、白喉等现代病的原因、条件、分类、临床症状和治疗[4]。不仅如此,更提出了蒙医治疗包括类似现代病狂犬病、结核、鼠疫、梅毒在内的治疗方法。在《甘露点滴》[3]中最先记录了温病的《十大要病》,结合自己的手册较为清楚地记录了温病的综合诊治。19 世纪初蒙医占巴拉却吉丹森佛仁来的《秘诀方海》中除了详细地记录了一般温病与传染性温病的原因、条件、症状和治疗,更是加入了咳嗽在内的多种传染病,这进一步发展了温病的理论和实践[5]。

除此之外还有《蒙古医学古籍经典》、《珊瑚颈鬗》、《普济方集》等多个书籍中都记录了温病的诊治和预防方面的新经验。

综上所述,蒙古民族很久以前便有了关于温病的知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总结温病防治经验,最终发展为一个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较高的临床价值的独立学科。新中国成立以后,蒙医学获得了新生,蒙医药工作者悉心继承了温病理论并进一步归纳完善,推进了温病的发展进程。

[1]蒙医温病学[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1.

[2]宇妥·丹元贡布.四部医典[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8.

[3]伊希巴拉珠尔.甘露四部[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4]苏荣扎布.呼和浩特:蒙医临床学[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5]白清云.中国医学百科全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猜你喜欢

马奶温病蒙医
马奶营养品质及功能特性的发酵动态分析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基于温病古籍的寒疫辨治规律分析
蒙医蒙药十三味红花散对酒精性肝炎治疗的效果及药学体会
酸马奶片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街角清铃
传统酸马奶发酵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动态变化研究
论伤寒春变温病夏变热病
蒙医在治疗蜱传播性森林脑炎及其后遗症的可行性分析
蒙医特色疗法的传承与创新型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