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防疫失败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2015-01-23张国成
张国成
(辽宁省建昌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125300)
猪瘟防疫失败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张国成
(辽宁省建昌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125300)
猪瘟病是养猪业的第一大敌,搞好猪瘟病的防控至关重要,我国研制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为全世界防控猪瘟做出了巨大贡献,许多国家用我国的疫苗消灭了猪瘟。但是我国仍依赖猪瘟疫苗的持续免疫在控制着猪瘟疫情,并时常出现免疫失败,导致猪瘟病情发生。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和临床实践,就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和改进措施谈谈自己的意见。
1 免疫失败的原因
1.1 免疫抑制病的干扰
目前猪群普遍存在着多病原隐性感染,蓝耳病、圆环病毒、伪狂犬、附红细胞体、霉菌毒素等均可导致猪群免疫力低下,免疫活性细胞受到抑制,对猪瘟疫苗的免疫应答反应薄弱,不能产生有效的保护抗体来抵抗野毒的侵袭。这是造成很多猪场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
1.2 免疫时机欠妥,造成抗体中和
目前基层免疫有很多盲目性,不能通过抗体检测来确定最佳的免疫时机,母源抗体水平不易确定,哺乳期免疫易受母源抗体干扰,断奶后免疫时,母源抗体殆尽,易形成免疫空白期。二免间隔时间过短,易造成抗体中和,导致注苗后4~10d,出现猪瘟。
1.3 疫苗的保护时间缩短
目前的疫苗免疫期根本达不到一年,甚至仅能维持两个月的有效保护,因此育肥猪的60日龄2免后,不能确保到出栏。
1.4 免疫时应激反应的干扰
有些养殖户在断奶、换料、去势、疾病、外购刚引进时就同时做疫苗,有的甚至几种疫苗同时做,由于多种强应激的因素干扰,导致免疫失败。
1.5 免疫方法错误
有些养殖户使用的针头不标准,针头不够长,且针头过粗,打在脂肪层,有时针一拨出,疫苗就流出来,起不到免疫效果。
1.6 储运、稀释不当导致疫苗失效或效价降低
应该冷冻的放在冷藏室,运输过程中失温光照,多环节转手,在不同温度下多次冷热交替,使疫苗的有效活毒减少,有些人没有使用专用稀释液,也会影响疫苗的效力。
2 如何改进免疫措施
2.1 解除免疫抑制,提高疫苗的免疫应答反应
养猪讲究综合防治措施,在环境和营养上给猪群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免疫基础,做好蓝耳病等其它免疫抑制病的防疫措施,不用霉变饲料,确保猪群脱离亚健康。
2.2 通过抗体检测,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频繁出现猪瘟病情的猪场,应该对不同群体均要进行一次抗体检测,目前各县级疫控中心都能进行该项目的检验,根据检测结果,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并对有明显症状的猪尽快淘汰,减少病原传播。
2.3 散养户按优化规程办
母猪产后20d和仔猪同时免疫,并且剂量要足,一般是正常用量的4~5倍,以后母猪跟胎,每胎免疫一次;仔猪50日龄2免,100日龄3免。
2.4 不在强应激环境下做疫苗
一定等猪群稳定应激反应一小时再做疫苗。
2.5 减少疫苗的周转环节,严格按规程使用
大猪场可以直接到县里取苗,自己操作,根据猪的大小选择不同长度的针头,确保打入肌肉层,并且一头猪一个针头。
总之,猪瘟的免疫工作仍然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消灭猪瘟的路还很长,猪瘟疫苗毒株几十年来在多代猪的体内繁殖适应,最终毒力能否返强,单靠疫苗免疫,不搞野毒净化,也是难以消灭猪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