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化三醇应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骨病的临床分析

2015-01-23王艳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1期
关键词:三醇肾性骨病

王艳华

骨化三醇应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骨病的临床分析

王艳华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应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肾性骨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血清钙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前, 血清磷含量、甲状旁腺素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血尿素氮含量、血清肌酐含量和治疗前相比下降不明显,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化三醇应用于CRF肾性骨病的治疗中, 有着较为明显的疗效, 值得推广。

骨化三醇;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骨病;临床分析

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骨病又被称之为肾性骨营养不良,是肾病终末期发病率较高的一类并发症。本院最近几年将骨化三醇应用于CRF肾性骨病的治疗中, 取得较为明显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4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100例CRF肾性骨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62例(62.00%), 女38例(38.00%), 患者平均年龄(30.3±3.71)岁。58例CRF肾性骨病患者的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占本组CRF肾性骨病患者的58.00%; 6例CRF肾性骨病患者的原发病为多囊肾, 占本组CRF肾性骨病患者的6.00%; 20例CRF肾性骨病患者的原发病为高血压肾损害, 占本组CRF患者的20.00%; 10例CRF肾性骨病患者的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 占本组CRF肾性骨病患者的10.00%;6例CRF肾性骨病患者的原发病为狼疮性肾炎, 占本组CRF肾性骨病患者的6.00%。其中, 74例CRF肾性骨病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 占本组CRF肾性骨病患者的74.00%, 6例CRF肾性骨病患者行腹膜透析治疗, 占本组CRF肾性骨病患者的6.00%, 20例行非透析治疗, 占本组CRF肾性骨病患者20.00%。所有CRF肾性骨病患者在用药之前均没有进行维生素D制剂以及补钙降磷制剂的相关治疗。

1.2 方法 所有CRF肾性骨病患者除去相应的基础疾病治疗外, 还行相应的血液净化治疗, 并同时通过口服骨化三醇和钙剂补充的方式进行治疗, 服用剂量控制在0.25~1.0 μg/d之间。结合本组CRF肾性骨病患者血清磷以及血清钙的动态检测结果进行剂量的动态调整, 治疗疗程为90 d。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治疗前后CRF肾性骨病患者血清总钙、血磷及碱性磷酸酶、尿素氮以及血肌酐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血清钙含量(2.37±0.65)mmol/L明显高于治疗前血清钙含量(2.01±0.32)mmol/L;血清磷含量(1.48±0.32)mmol/L、甲状旁腺素含量(6.03±0.62)μg/L明显低于治疗前血清磷含量(2.07±0.64)mmol/L、甲状旁腺素含量(13.11±3.71)μg/L,治疗前后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72.3±3.96)U/L、血尿素氮含量(17.5±2.2)mmol/L、血清肌酐含量(323.3±70.3)μmol/L和治疗前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74.3±6.00)U/L、血尿素氮含量(17.7±2.86)mmol/L、血清肌酐含量(313.3±70.1)μmol/L相比下降不明显(P>0.05)。

3 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于不同因素而引起的慢性进行性的肾实质性损害, 当患者伴随此病症时, 大多会伴随肾脏逐渐萎缩, 使其基本功能得不到维持, 在临床上表现为伴随代谢废物潴留、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失衡等情况, 主要的临床综合征就是患者全身各系统受累[1,2]。肾性骨病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伴随异常的骨代谢, 此症大都并发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 在肾功能恶化的整个过程中贯穿, 具体包括纤维囊性骨炎、骨生成不良、骨软化症、肾质疏松症等。此病的致发原因有很多, 如血甲状旁腺激素(PTH)过高或血PTH浓度相对偏低引起磷潴留、骨化三醇不足或铝中毒、伴随低钙血症、伴随慢性代谢性酸中毒等情况时, 都可能使得患者肾性骨病进展[3]。

在临床上治疗肾性骨病时, 多从控制患者的异常钙磷代谢入手, 从而使患者骨骼的最大生长潜得以保证, 进而使患者软组织钙化现象以及血管钙化现象得以避免。骨化三醇作为一种维生素D3的活动物质, 能够在患者小肠、骨、肾以及甲状旁腺中进行作用, 从而使患者小肠吸收钙的能力得以推动[4]。在本研究中, 治疗后血清钙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前;血清磷含量、甲状旁腺素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这充分表明, 骨化三醇应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伴随的低钙血症以及其伴随的高磷血症有着较好的效果。

而对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来说, 其指的是当患者伴随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情况, 当患者伴随缺乏维生素D的情况, 或者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的时候, 其甲状旁腺因为在低血钙以及低血镁和高血磷的刺激下, 就很容易伴随过量的甲状旁腺素, 如此也就伴随了血钙、血镁提高, 血磷降低的慢性代偿性临床综合征。而在本次研究中, 经过治疗, 患者甲状旁腺素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 有着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 可见骨化三醇能够降低血中的甲状旁腺素。同时,在本次研究中, 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血尿素氮含量、血清肌酐含量和治疗前相比下降不明显(P>0.05), 这表明, 骨化三醇应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骨病患者, 不会使得患者氮质血症伴随加重的情况。

综上所述, 骨化三醇应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骨病患者, 能够缓解患者的低钙血症以及高磷血症, 还能使得患者伴随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得以减轻, 并且也不会使得患者氮质血症伴随加重的情况, 值得继续推广和研究。

[1]温泉, 蔡先姣, 易莉芬. 骨化三醇治疗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 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6):1122-1124.

[2]姜鸿, 徐志宏, 张凌, 等. 慢性肾脏病3~5期透析前患者矿物质及骨代谢紊乱的调查分析. 中国血液净化, 2012, 11(7):360-364.

[3]林海如. 骨化三醇联合碳酸钙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性骨病疗效观察.中国伤残医学, 2013(8):66-69.

[4]肖相如. 肾性骨病的治疗经验. 辽宁中医杂志, 2004, 31(2):98-9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1.107

2015-08-03]

114000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

猜你喜欢

三醇肾性骨病
刘光珍治疗肾性蛋白尿临床经验
付滨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及验案举隅
窄谱紫外线联合阿维A胶囊和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国家发明专利 六十分钟见效 专治颈腰骨病 记者二次专访——中医外治 快速见效 快速治愈 持久稳定
国家发明专利 六十分钟见效 专治颈腰骨病 记者二次专访——中医外治 快速见效 快速治愈 持久稳定
国家发明专利 六十分钟见效 专治颈腰骨病 记者二次专访——中医外治 快速见效 快速治愈 持久稳定
两种风湿骨病中药候选组方的急性毒性研究
特拉唑嗪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人参三醇酸酐酯化衍生物的制备
骨化三醇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