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规模鸡场新城疫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2015-01-23王仲挺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533900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2期
关键词:活苗养鸡场鸡场

王仲挺(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533900)

小规模鸡场新城疫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王仲挺(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533900)

在养鸡生产中,存在规模养鸡场给鸡群接种鸡新城疫疫苗后仍然发病的情况,文中结合从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的疫情情况分析主要原因,提出解决方法和措施。

鸡场;小规模;免疫鸡群;鸡新城疫;免疫失败;原因;对策;那坡县

在养鸡生产中,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免疫接种的普遍开展,鸡新城疫的典型发作和暴发流行已经很难见到,但是免疫鸡群发生非典型新城疫的情况随之增多,并成为威胁养鸡业健康发展的头号杀手。从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根据那坡县9个乡镇45个林下养鸡场上报的疫情和本中心深入调查处理的情况分析,发现15家养鸡场的26群鸡接种鸡新城疫苗后,仍然发生鸡新城疫病。根据对这些养鸡场发病的调查研究,初步掌握鸡群发生非典型鸡新城疫免疫失败的原因,本文通过分析原因,提出今后养鸡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

1 鸡新城疫免疫失败原因分析

1.1 鸡苗的质量问题

小规模养鸡场由于资金不足,进鸡时,贪图便宜,不看种鸡场种鸡的质量、管理情况、饲养及孵化条件,不了解种鸡疫病的净化程度,往往引进处于亚健康的雏鸡;有的则从禽苗市场买或者让禽苗贩子送来,如2014年4月,有一养鸡场自己懒得出去,让禽苗贩子送过来,5000羽雏鸡不到2周死亡1560多羽。引进处于亚健康状态或有病的雏鸡,增加了后期防疫的难度,往往导致免疫失败。

1.2 饲养管理及环境污染因素的影响

有些养鸡场条件、设备简陋,饲养环境达不到鸡的生长、生理要求,通风不良,舍内的温度湿度不适宜,过度拥挤等应激因素,可造成鸡群抗病力降低。大部分养鸡场不注重对环境卫生的保护,如病死鸡到处乱丢,鸡粪便不作任何消毒处理随地丢放,接种完的疫苗空瓶随手乱扔,舍内、场地、饲养用具及进出的车辆、人员等不做消毒。这些不仅会引起病原的传播,而且为鸡新城疫病毒的生存和变异创造了条件,增加了鸡新城疫的发生几率。同时,鸡群在这种环境不卫生、生长条件不适宜,有害微生物过量的生存环境条件下,造成鸡群体质差,从而使免疫的效果差,容易出现免疫失败。

1.3 饲料品质方面的原因

饲料日粮中,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缺乏,饲料营养不平衡,特别是VA、VD、VB、VC,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如锌、硒、锰、铁等缺乏或者超量,都会影响机体免疫器官的发育及免疫应答的产生。农村大多养鸡场为了降低饲养成本,饲料都是自己配制的,都选用价格便宜的原料,用这样的原料配制出来的饲料,营养根本达不到要求,用这样的饲料来喂鸡,导致鸡群营养不良,生长不好,体质弱,免疫后,导致鸡群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力,或者产生的抗体水平参差不齐,使鸡群极易受到新城疫病毒的攻击而导致鸡新城疫病的发生。

1.4 母源抗体对雏鸡免疫的影响

母源抗体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疫苗免疫接种的效果,如果不经过母源抗体检测,盲目接种疫苗。若母源抗体水平太高,那么母源抗体就会中和疫苗抗原,导致免疫失败;若母源抗体水平很低的话,按照常规免疫时间来做初免,那么很可能会接种在野毒感染的潜伏期里,而引发新城疫。在养鸡生产实践中,由于缺乏抗体检测条件或者不重视抗体监测,无目的接种导致免疫效果不佳。首免效果不好是导致鸡新城疫免疫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

1.5 疫苗方面的原因

疫苗的质量、保存与运输疫苗的种类以及不同疫苗间的相互作用都是影响鸡新城疫免疫成功与否的因素。

1.5.1 疫苗种类不同,免疫效力不同

鸡新城疫疫苗有灭活苗和活苗两种。灭活苗可分为单纯灭活苗和油佐剂灭活苗。目前,油佐剂灭活苗的应用较为广泛,它对鸡安全,免疫效果好,雏鸡免疫一次能较活苗的免疫效力维持更长一些时间,成鸡在开产前注射一次,则整个产蛋期不需再接种。

活苗根据其对雏鸡的毒力强弱,可分为2种。一种属中发型毒力,对雏鸡的毒力较强,用苗可引起雏鸡出现临床症状,甚至造成死亡,但对2月龄以上的鸡则不会引起严重反应,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目前常用的Ⅰ系疫苗即属于此种疫苗之一。另一种活苗属于缓发型毒力的弱疫苗,可用于雏鸡。目前国内属于此种且常用的有Ⅱ系(B)、Ⅲ系(F)、Ⅳ系(lasata)和克隆-30疫苗。在实际应用中,对雏鸡的免疫效力较好者为克隆-30,其次为Ⅳ系、Ⅱ系、Ⅲ系。

1.5.2 疫苗之间的相互影响

据报道,雏鸡先接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1周之内再接种鸡新城疫苗时,则新城疫免疫力的产生受到抑制。若新城疫苗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同时接种,如果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比例大,就会可能干扰鸡新城疫病毒增殖,然而,如果鸡新城疫苗病毒比例大,则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却无抑制作用。1日龄的雏鸡接种禽痘弱毒疫苗时,则7d后使用鸡新城疫疫苗所产生的HI效价受到抑制。

1.5.3 疫苗未能正确的保存和运输

一是没有按照疫苗的种类采取不同的保存方式(灭活苗应在4℃条件下保存运输,弱毒、冻干苗应在-15℃至-20℃条件下保存运输),而是错误地把两种疫苗采用一种方式保存(冷冻或冷藏)造成疫苗效力降低或者失效;二是在运输过程中没有采取任何保温措施或保温措施不到位,造成疫苗反复融冻,效价降低或失效,导致免疫失败。

1.5.4 过期疫苗

在生产中,有些疫苗经销商将临近过期的疫苗,有的甚至将已过期的疫苗销售给一些养鸡场,用这些疫苗后往往导致免疫效果降低或失败。

1.6 免疫程序不合理

大多数养鸡场都按书本说的或套用其它养殖场的免疫程序,有的长期使用一种免疫程序不变,不能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鸡群状态及本场历年来疫病发生的情况来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不顾抗体水平,频繁免疫或盲目推迟免疫造成免疫效果不佳或出现免疫空白,也是导致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1.7 免疫接种方法的原因

疫苗接种途径不同对免疫效果的影响很大。在农村养鸡生产中,对鸡进行免疫接种时,经常出现以下3种错误。

(1)对疫苗稀释液使用不正确。一些养鸡场为了节约资金,疫苗不用生理盐水来稀释,而是冷开水来稀释,有的甚至用自来水来稀释,这样就会造成疫苗质量下降,导致免疫效果差或免疫失败。

(2)初免时,不采用点眼滴鼻的免疫方法,不能产生良好的粘膜免疫,或免疫时动作太快,疫苗未被完全吸入或被甩掉,鸡得不到足够的免疫剂量,产生了足够的免疫力造成免疫不均匀。

(3)在农村养鸡生产中,饮水免疫也是常用的免疫方法之一。但是具体操作时,由于有的断水时间过短或断水时饮水具内的水没有排净,稀释时用水量及饮水时间控制不好,无法保证整个鸡群全部饮用到足够剂量的疫苗,容易导致鸡群内个体间的抗体水平不一致,甚至有的鸡因无法饮到疫苗而不能产生抗体。

1.8 免疫抑制的影响

免疫抑制是指由于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导致机体对抗原的应答能力下降,对疾病的敏感性增强的一种免疫异常状态。免疫抑制也是导致鸡新城疫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许多因素能够使机体产生免疫抑制。如鸡群患有免疫抑制性疾病(传染性法氏囊、马立克、淋巴细胞白血病、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等);营养不良;霉菌毒素;长期喂饲或超量滥用抗菌素、抗病毒药物,均可造成免疫抑制。

1.9 受到野外强毒的入侵

由于免疫鸡群中部分个体对免疫应答的不整齐性,使得整个鸡群免疫水平有高有低,当遇到野外强毒入侵时,部分免疫水平较低或者根本没有产生免疫力的鸡就会感染发病,并成为传染源,使得整个鸡群发病。

2 防治对策

2.1 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1)购买鸡苗时应选择信誉度好,条件设备优良,管理规范严格,无特定病源的鸡场,确保鸡苗的优质健康。

(2)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按照饲养管理规程进行科学饲养,给鸡创造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使用优质全价饲料,保障鸡群的健康成长。

(3)加强日常的卫生管理,对病死鸡及排泄物要做到深埋或销毁等无害化处理和定期做好鸡场的消毒工作,防止一切带毒动物和污染物进入,切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4)严格控制其它疾病感染,特别是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感染;同时要保障饲料中不含霉菌毒素,慎用影响免疫力的药物。

(5)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及时挑出淘汰病弱鸡。

2.2 选择优质疫苗,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

有条件的根据抗体监测来确定免疫时间,没有监测条件的可根据本地疫病的流行情况,引进鸡苗时种鸡的免疫情况,鸡群健康状况,饲养管理情况及本场的环境条件来确定。决不能生搬别的鸡场或种鸡场推荐的免疫程序。

2.3 选择合理的免疫接种途径,操作方法准确

首先最好采用点眼或滴鼻免疫,同时注射油苗以便产生良好的粘膜免疫和全身免疫,缩短免疫空白期,降低野毒感染率,接种过程中操作要认真、细致、准确,要确保每只鸡都能获得足量的疫苗。以确保免疫效果。

3 小结

鸡新城疫是一种病毒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没有良好的治疗方法,在防治过程中要以科学为基础,贯彻落实“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方针,切实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生产效果。

王仲挺(1964-),男,大专,畜牧兽医师,从事动物疫病的防治。

猜你喜欢

活苗养鸡场鸡场
不同稀释液对鸡新城疫活苗免疫效果评价
一家“智慧”养鸡场De节粮账
外婆家的养鸡场
规模鸡场设施配置优化与创新
鹅副黏病毒病的防治
如何搞好鸡场消毒和病毒病免疫接种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规模化养鸡场蛋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浅谈养鸡场消毒
鸡场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