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凯先院士:从国家战略高度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

2015-01-23文图中国医药导报

中国医药导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陈凯慢性病院士

文图/《中国医药导报》记者刘志学

陈凯先院士:从国家战略高度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

文图/《中国医药导报》记者刘志学

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科协和科技界联组讨论在北京会议中心展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和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万钢、罗富和出席会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教授作为科技界别代表在联组会上作了题为《把发展中医药摆到国家科技战略高度,推动我国科技原始创新》的发言。在发言中陈凯先院士指出,当前,把发展中医药摆到国家科技战略高度,推动我国科技原始创新,发挥好中医药科技资源的原创优势,意义重大。

陈凯先院士说:“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也是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一个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正在向科技强国进军。把中医药科技创新摆到国家科技战略高度,推动我国科技原始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陈凯先在发言中谈到,当代我国和全球面临的健康挑战呼唤医学模式的变革和创新。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己成为严重影响人民健康与社会和谐的重要威胁;而慢性病是多因素导致的复杂疾病,无法通过直接清除“病原体”而治愈。许多慢性病迄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上世纪下半叶以来,以征服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病为目标的“第二次卫生革命”进展严重受阻,显示以“治病”为目标的医学模式不足以遏制慢性病蔓延的趋势,以“还原论”为指导、针对单一靶点的治疗思路不足以攻克多因素导致的复杂疾病。“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局部医学”向“整体医学”转变势在必行。

陈凯先院士指出,应对慢性病带来的全球健康挑战,是当代面临的世界性难题。它呼唤对医学的理念、模式和核心价值进行深刻反思。李克强总理在去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卫生工作时提出要“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好这个世界性难题”。中医药的科技创新就可以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陈凯先介绍说:“中医药的‘治未病’‘辨证论治’‘经络和脏腑’等理论、治则和诊疗方法体系,都具有我国特有的原创思维,蕴含系统生物医学和化学生物学等科学前沿的思想,许多方面走在西方医学前面。如青蒿素类抗疟新药的研究于2011年9月获美国拉斯克奖;砒霜治疗白血病,使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成为全球第一种可被治愈的白血病;汉防己碱可能成为治疗埃博拉出血热的有效药物等。这些例子都证明,大力开展中医药科技创新研究,可能产生原创性的、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重大科研成果。”

陈凯先认为,我国科技虽有快速发展和长足进步,但多属于跟踪国际潮流研究,引领国际发展趋势和方向的成果很少。为促进我国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转变,需要从国家科技战略层面加强部署和支持原创性的研究。

因此陈凯先院士在发言中建议:“把中医药科技创新摆到国家科技战略高度,推动我国科技原始创新。”他认为,要促进我国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需要从国家科技战略层面上加强部署和支持原创性的研究,而中医药正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领域。为此他建议:在国家重大科学计划中,加强中医药创新研究的布局和支持。要打破行业和单位界限,加强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技的交叉融合,加强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同时还要开展“治未病”研究,引领“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的转变。实现中医健康状态辨识、检测、评价和干预的客观化、数字化,与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等紧密结合,实现移动互联和大数据背景下的“云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保健与医疗网络。

陈凯先院士接着说:“针对重大疑难疾病,发展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和技术,在疗效上取得国际水平新突破。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整体化、个性化特色和中药复方多靶点、多层次作用的优势,针对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老年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疑难疾病,发展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技术和药物,在疗效上取得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的新突破。”

陈凯先院士的发言结束后,科技界别不少委员表示,国家对中医药的关注、支持很重要,很多委员对中医药创新研究很感兴趣,希望能打破行业、学科界限,吸纳相关领域人员参与到中医药科学研究中,协同合作,进行跨学科研究。

猜你喜欢

陈凯慢性病院士
追思本刊前主编茆智院士
院士寄语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院士寄语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种七彩颜色的太阳
清朝花瓶
离婚,婚姻的一次“手术”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院士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