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西南山区休闲观光果业优势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2015-01-23柳旭波徐象华曹鹏飞周慧娟

中国果业信息 2015年3期
关键词:南山区果业观光

文/柳旭波 徐象华 杨 继 曹鹏飞 周慧娟

浙西南山区休闲观光果业优势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文/柳旭波 徐象华 杨 继 曹鹏飞 周慧娟

【导读】休闲观光果业是农业发展的新途径,也是旅游发展的新领域,传统的果业生产已经呈现兼顾观光旅游的兼业经营和转型经营,休闲观光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一种高级形式。本文分析了浙西南山区发展休闲观光果业资源的优势,并提出了创新发展浙西南山区休闲观光果业的策略。

休闲观光果业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它以果园景观和自然资源为依托,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经过规划设计与建设,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健身、娱乐、体验、购物和科普的一种农业经营活动。

浙西南山区 (主要指丽水市及其周边地区)保存着浙江省最完整的生态系统,境内森林覆盖率达 80.4%,青山绿水,空气清新,江湖溪流水质优良,生态环境良好,是浙江省重要的生态屏障,被誉为“华东最大的生态休闲旅游地”。

目前浙西南山区有果树面积 6.78万 hm2,产量 65.8万 t,产值 15.9亿元,果树产业已成为当地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这也为发展休闲观光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推进浙西南山区休闲观光果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发挥各海拔梯度[1]地域气候优势,制定产业发展策略,促进传统果业朝着休闲观光旅游方向转型发展,加快推进“浙西南全国山区科学发展先行区”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的步伐。

一、发展休闲观光果业的优势

区位优势明显浙西南地处长三角和海西经济区的交集区,地形以中山、低山地貌为主,地势高差显著,构成了绵延起伏的秀美自然景观。境内气候条件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差异性[2],各海拔区段热量、降水及辐射资源随海拔变化。海拔从 200~1200m每增加 100m,年活动积温减少 182.5℃,1月平均气温下降 0.38℃,坡地极端最低气温下降 0.59℃,7月平均气温下降0.55℃,年降水量增加38.7㎜,年太阳总辐射降低 2.1kJ/cm2。中低海拔区段早春回暖早,果树生长发育快;中高海拔区段冬季低温累积时数高,昼夜温差大。本区成土母质以流纹岩、凝灰岩、花岗岩为主,其次为云母片岩、片麻岩,山地土壤以红壤和黄壤为主,红壤分布在海拔 800m以下区域。该区的地理气候条件适宜猕猴桃、蓝莓、樱桃、桃、果桑、枇杷等多种果树生长发育,可根据不同海拔梯度生态环境特点,发展多层次、多品种的休闲观光果树。

社会经济条件较好生态休闲养生经济的定位[3]、新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生活消费方式的转变,为浙西南休闲观光果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浙西南山区把绿色生态作为考核导向,树立绿色GDP理念,努力打造“秀山丽水、养生福地、长寿之乡”,并出台了生态休闲养生经济发展政策。二是基础设施改善为休闲观光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近十年来,浙西南山区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实现了村村通康庄公路,高速公路已覆盖各县市区,“金(华)丽(水)温(州)”高速铁路和“(浙江)衢(州)(福建)宁(德)”铁路正在建设中,为休闲观光果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三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为休闲观光果业发展提供了需求动力。观光果园是现代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的必然产物[4],而2013年浙西南山区人均生产总值达7490美元,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已提升到休闲观光旅游层次。四是城乡居民对休闲生活的需求快速增长。城市居民疲于环境污染和快节奏的生活压力[5],渴望幽静乡野、返璞归真的休闲生活需求正快速增长,对旅游的消费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景区旅游,个性化休闲体验渐成新宠,结合果园生态景观的各种果树观光采摘游受到特别青睐。

二、发展休闲观光果业的意义

有利于推动当地现代果业的发展休闲观光果业的发展对于拓展山区果业的经营范围、延伸生态产业链、减少果品运销环节、提高果农综合素质和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发展休闲观光果业,创造新的山区经济增长点。休闲观光果业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它打破了一、二、三产业[6]的界限,拓展和延伸了果业功能,带动果品物流、保鲜、加工、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减少利润流失的中间环节,使果品的附加值大大增加。二是拓宽山区果业的功能和空间,转变山区果业的增长方式。休闲观光果业拓展了山区果业的发展领域,使果业不再依靠单纯的果品生产,而是通过增加果业发展空间,促进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以及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三是促进资源要素的有效整合,克服土地利用限制等瓶颈制约。休闲观光果业有效利用土地、生态、劳力、资金等资源,以特色果树基地为依托,采取“果旅合一”的发展模式,克服旅游业发展受土地资源制约的现实问题。

有利于丰富当地乡村旅游活动的内容近年来以“农家乐”[7]为主的乡村度假休闲旅游在浙西南山区快速兴起,但现在乡村旅游中“乐”的功能欠缺,过分依赖餐饮,项目建设出现同质化倾向。应该充分发挥果业的观光休闲功能,协调好果业与旅游的关系,树立“以果助旅”“果旅合一”的开发理念,通过在乡村旅游开发区域建设休闲观光果业基地,为城市居民提供走进农村、亲近自然、体味游园之乐的好去处,增进乡村农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实现城市乡村相互交融,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创新发展休闲观光果业的策略

区位选择浙西南山区休闲观光果业在区域位置上可以优先选择以下类型:一是城市或乡镇与郊区的结合部及其延伸地带,这一区域由于受城镇的辐射影响,基础设施较好,已有一批以“农家乐”为主题的休闲山庄,目前这类山庄普遍存在活动内容单一、难以吸引游客的现实问题,这类地带适宜配套建设果树观光采摘园[8]类项目,在果树挂果期开放游客观赏、采摘、品尝,体验游园乐趣,带动果品直销;二是通达性较好的旅游景区附近[9]或沿线,能够与当地的旅游景区景点连线联网,依托原有的景区或景点,增建观光果业项目,丰富活动内容,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促进观光果业与生态旅游业融合发展[10];三是田园风光、山水风光等自然景观优美的山区村落,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配套养生观光果树园区;四是交通方便快捷、周边景色独特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新建适度规模的养生观光果树园区,可以多树种、分小区配置,拉开果品观光采摘期;五是适合发展休闲观光果树项目的现有果树基地,通过改建或扩建特色观光果树,改造现有果园基础设施,促进传统果树生产基地朝休闲观光果园转型发展。

规划原则要求浙西南山区应加强休闲观光果业整体规划,结合生态城市、小镇、村落建设,把观光果业的发展列入区域统一规划当中,作为农村生态环境向城市的延伸。要求充分依托区域山水风光和特有的小气候、农业生态和乡村风情等特色资源,根据观光主体的差异性,设计个性化观光果业项目。将发展休闲观光果业与丰富乡村旅游活动内容[11]、建设农家乐综合体、发展新型家庭农场等有机结合起来,要求休闲观光果树园区生态优美、交通便捷,通过开发利用乡村蕴藏的特色资源,丰富休闲观光内容和活动形式,达到果树园艺景观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打造以生态休闲养生为特色的山区果树生态旅游产业。

选种及配套措施观光果树种质资源是区域观光果园建设的基础,要求选择树冠姿态优美、花果色泽艳丽、鲜果风味独特或适宜设施调控栽培的特色果树品种作为开发的重点。农业科研部门应开展区域观光果树种质资源的引选示范、适用技术的创新研究、现代装备设施的引进应用等工作。通过主要观光果树种质资源引进、观察、评价,筛选出一批适宜浙西南山区的观光果树主要品种,通过区域适用果树品种配套技术研究,形成一套观光果树开发利用创新栽培技术,通过园艺设施在观光果树调控栽培中的应用研究,改变传统果树开发利用模式,展示现代装备设施的应用成果,让果树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成为浙西南休闲观光园区中的聚焦亮点[13]。目前,浙西南山区适宜开发利用的主要观光果树包括桃、李、樱桃、蓝莓、猕猴桃、果桑、树莓、枇杷、葡萄、杨梅、柑桔等 20余种,根据不同品种的果实成熟期,观果期可从 4月延续到12月。

开发主体的培育发展休闲观光果业,投资主体是关键,应该培育机制灵活、形式多样的休闲观光果业开发主体。把发展休闲观光果业与培育家庭农场、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发展农家乐综合体等结合起来,促进传统果树产业朝着休闲观光旅游方向拓展延伸,架起一家一户小生产与休闲观光旅游大市场之间的衔接桥梁,逐步推进个性化、集约化、规模化的新型休闲观光果业生产经营模式。

总之,休闲观光果业是农业产业化的新选择,是山区农业发展的新途径,也是旅游发展的新领域。通过发展休闲观光果业,在为城乡居民拓展休闲度假第二空间的同时,将潜在的果业和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并可就地销售果品,规避市场风险,带动乡村餐饮、交通、加工、住宿等服务行业的发展。这是提高果业效益、增加果农收入、促进果业向多元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传播果业科技知识、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14]的重要措施。

[1]潘红丽,李迈和,蔡小虎,等.海拔梯度上的植物生长与生理生态特性[J].生态环境学报,2009,18(2):722-730

[2]蔡建池,黄昌鹍,丁土南.凤阳山区农业气候区划及述评[J].浙江农业科学,2010(3):635-639

[3]叶方长,罗根香,郑素云.丽水市休闲养生产业发展研究[J].绿色科技,2012(6):39-40

[4]吴雁华,傅 桦.关于观光农业发展的若干问题之探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3(2):71-74

[5]王兴水,尚志海.国外观光农业研究综述[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18(6):75-78

[6]王斌华,姚忠华,陈思思,等.临安市山区休闲观光果园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9):382-383

[7]杨炳照.闽北地区发展都市型休闲观光农业的思考[J].台湾农业探索,2011(6):65-69

[8]任雅清,李子海.观光采摘果园生产经营模式[J].河北林业科技,2013(3):71-72

[9]邱云美.东部欠发达地区观光农业发展研究——以丽水市为例[J].农业经济,2004(2):5-6

[10]边有刚,周群演,周建涛.无锡阳山水蜜桃产业风光带建设规划[J].江苏农业科学,2006(4):29-32

[11]林军波,于 行,陈嘉尚.浙江温岭市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2013(2):48-53

[12]柳旭波.丽水高山地区水(干)果开发潜势分析及对策建议[J].中国果业信息,2010,27(9):19-21

[13]杨 乐,胡希军,谢祝宇.我国观光农业园分类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8):1721-1724

[14]兰宗宝,秦媛媛,俸祥仁,等.广西观光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3(4):225-228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323000)

柳旭波(1964-),男,研究员,从事果树种质资源及适用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工作。

2014-11-20

浙江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养生观光果树开发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2013C02004)资助。

特约编辑:艾 华

猜你喜欢

南山区果业观光
读迷作品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果业电子商务营销体系构建研究
深松耕对宁南山区马铃薯田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我当“官”了
新媒体时代下广告策划在果业推广中的应用研究
适合观光采摘的主要果树品种
盐城地区观光果园增值对策探讨
荡秋千
山西:果业安全生产督查工作有序开展
欢迎订阅2017年《果农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