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导向的组织学习教学体系构建——基于现代服务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视角
2015-01-22□王丽沙润
□ 王 丽 沙 润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现代服务管理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亟待更新,本文提出的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组织学习体系是对这一需求的积极回应。
一、“组织学习”研究综述
(一)组织学习的概念。组织学习的概念首先由March和Simon于1958年提出[1],这一概念已被广泛运用于不同的研究领域,但学界对其定义尚未形成统一的表述。国外学者对组织学习的定义可以分为三类,即以Argyris和Schon为代表的系统和行为观点、以Huber为代表的信息加工观点以及以Senge为代表的社会互动观点[2]。概括三种观点的基本思路,可将其表述为,组织学习法是不同规模的学习组织通过有效的协作学习,不断完善自身,使组织的学习、知识的行为转化、成员的沟通协作与目标的实现保持动态均衡的关系。
(二)国外研究状况。国外学者提出了多种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组织学习过程模型。Argyris和Schon(1978)从“行为学”角度提出了四过程模型,将组织学习过程划分为发现、发明、执行以及推广四个阶段[2]。发现是组织学习的动因,指组织能够感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发明是指组织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提出新的应对方法;执行是指在组织内部可顺利实施新的应对方法;推广是指从个人学习扩展到团队学习。Huber(1991)从“信息论”角度划分了组织学习四过程模型,即知识获取、信息分发、信息解释和组织记忆这四个阶段。其中,知识获取即组织获取知识的过程;信息分发即组织内部成员通过分享不同来源的信息形成新的知识;信息解释即组织成员共同理解应用这些新知识;组织记忆即组织将知识以一定的形式储存起来以备将来使用。彼得·圣吉(1990)从“合作学习”的角度提出了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模型,即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团体学习(Team Learning)、系统思考(Systems Thinking)这五项修炼模型[3]。Kim(1993)从“系统论”角度提出了整合个体学习与组织学习的OADI-SMM模型,把学习循环分为与“框架”和“程序”相联系的两组,第一组是“概念性学习”,第二组是“操作性学习”。
(三)国内研究状况。我国学者陈国权和马萌改造了Argyris和Sehon(1978)四过程模型,提出了组织学习的“6P—1B”过程模型,认为组织学习过程是由“6P”和“1B”组成,“6P”即发现、发明、选择、执行、推广、反馈这六个阶段,“1B”即一个知识库,通过反馈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用以调整进而改进组织的运作方式、学习过程和方法本身,使组织学习不断改进和深入[4]。
组织学习方法已在国内许多大型企业和培训机构得到成功的运用,MBA智库文档中也有研究,但目前尚未见到国内高校对组织学习法进行的深入研究及其应用成果的推广。
二、组织学习体系回应了现代服务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
组织学习的概念是从个人学习的概念发展而来的,相对于个人,组织是一个系统,组织学习的目的就是通过对个人认知与行为的改变,使组织的智慧大于个人智慧之和。因此,组织学习包含三个内容:一是组织成员通过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能力,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二是组织成员通过主动学习和讨论,将知识转化为行为,有效提高了综合分析和知识运用的能力。三是通过学习,组织成员的沟通协作、管理执行都得到了改善。
在社会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现代服务管理业开始迈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将表现出新的特征,标准化的理论教育将转向网络完成,而网络学习的关键是有效信息的获取和信息的合理利用,学习小组的讨论交流,协同合作显然更适合网络学习。而人才培养和个性化将主要由学校承担,班级越来越小、学校越来越近、教育支持越来越聚焦、培养方式越来越个性。在这种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加大了与企业合作的力度。任务和项目导向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的“干中学”,显然更有利于学生在企业实践时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训练,“组织学习”冠以“创新导向”更适应时代诉求,代表着应用型本科教改的一种走势,显示出极大的发展空间。经行业调研,现代服务业所需的主要能力素质包括主动学习力、综合思维力、协调沟通力和任务执行力。
对于现代服务管理产业的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国际贸易、广告等行业,应用型本科的教学组织基于行业管理逻辑展开,其教学内容、实践要求在办学转型前提下均有很大变化,在这种背景下,相关的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显然不能照搬以前的教学方法。组织学习法提供学习、思考、沟通、执行一体化的协同学习模式,是一种对应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可以预见,以创新为导向的组织学习法在应用型本科高校有很大的运用空间。应用型本科面对的现代服务业多数是中小微企业,创业门槛较低,提倡团队精神的创新导向的组织学习法将十分有利于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可以在大众创业背景下发挥一定的作用。
三、创新导向组织学习教学体系三大模块的构建
基于前人研究组织学习法的相关理念和思路,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特点以及现代服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能力要求,提出了“创新导向的组织学习教学体系”。总体上冠以“创新导向”是强调要在前人提出的组织学习法基础上,突出组织创新、思维创新、协同创新,并以此统领下属教学模块的构建。该体系包括“三个导向”的次一级组织学习模块,即以知识点为导向的理论学习;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实践、实习;以项目为导向的创新创业训练。
(一)知识导向的理论教学组织学习模块。在知识点导向中,借鉴Huber从“信息学”角度划分的组织学习四过程模型,即知识获取、信息分发、信息解释和组织记忆这四个阶段,学生主动利用教材、网络等各种资源学习讨论,学习组就知识点上台交流,对知识点重新组织,深化理解,以此方式重点对应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与知识的选择性记忆能力,研究思路参见图1。
(二)任务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块。在任务为导向的教学实践、实习中,借鉴Argyris和Schon的四过程模型,即发现、发明、执行以及推广四个阶段,以及陈国权和马萌的“6P-1B”过程模型,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规范组织完成实践教学或实训实践,实践结束后大组交流,重点发展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执行能力,研究思路参见图2。
(三)项目导向的实践创新项目训练模块。以项目为导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借鉴彼得·圣吉关于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模型,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系统思考,学生自组项目组,项目组在课题酝酿、申报、调研、研究、结项的过程中,发挥组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项目组可以吸收其他班级或不同专业的学生参加,还可以自己选请校内外指导教师,完全是开放的,重点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思路参见图3。
图1 知识导向的理论学习模块
图2 任务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
图3 项目导向的创新项目训练模式
四、创新导向的组织学习体系的集成和运行机制
图4 创新导向的组织学习模式运行机制
在三个教学模块基础上,以创新导向进行集成,并以教学目标达成的程度进行反馈,适时调整相应模块的运行,以达到相应模块的运行机制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动态平衡,研究思路参见图4。要指出的是本文仅是借鉴前人的研究思路,结合应用型本科教学特点,针对现代服务管理类专业提出改革性教学体系,尽管已经在实施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但还需在实践中进一步优化完善细节,并使之更有操作性。
[1]于海波,方俐洛,凌文辁.组织学习整合理论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2):246 ~255
[2]焦晓芳.组织学习研究综述[J].价值工程,2010,13(3):135~136
[3]Argyris C,Schon D A.Organizational Learning:A Theory of Action Perspective[M].Reading,Massachusetts:Addison Wesiey,1978
[4]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务实[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267~237
[5]陈国权,马萌.组织学习——现状与展望[J].中国管理科学,2000,8(1):66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