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性护理对静脉留置针患儿并发症的干预

2015-01-22姜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静脉炎套管输液

姜丽

预防性护理对静脉留置针患儿并发症的干预

姜丽

目的 掌握静脉留置针的正确使用方法,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 将2 40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 200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对于并发症采取对症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预防性护理。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5%(63/1 200),对照组为10.00%(120/1 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静脉炎30例、液体渗漏20例及套管堵塞5例,明显低于对照组61例、33例和12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做好预防措施及宣传教育,能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儿科护理学; 静脉留置针; 预防措施; 并发症; 儿童

静脉留置针因具有对血管刺激小、留置时间长、用药方便、避免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了一些护患纠纷,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广泛应用于临床,已成为儿科临床输液的重要工具,由此也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因此在静脉留置期间做好并发症的干预就非常重要。经过临床观察,总结经验,及早进行护理干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本人结合多年在儿科的工作经验,介绍一下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07/2013-08锦州市妇婴医院儿科收治住院的应用静脉留置针患儿2 400例,按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 200例。观察组为2011-07/2012-07的住院患儿,其中男631例,女569例;年龄为3个月至6岁。对照组为2012-08/2013-08的住院患儿,其中男617例,女583例;年龄为2个月至6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年龄为2个月至6岁;(2)使用B-D公司生产的24G型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3)患儿家属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1)患严重疾病、先天畸形者;(2)过敏体质者。

1.4 穿刺方法 对较大的患儿选择四肢较粗、弹性好的血管,避开关节易于固定的浅静脉,对婴幼儿通常选择头皮静脉如正中静脉、双侧的颞浅静脉,头皮静脉置管时,需先剃去局部毛发,范围要大于固定范围,一人固定患儿头部及肢体,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8 cm×8 cm[1],绷紧皮肤以15°~30°进入,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将套管送入血管,拔出针芯,用透明胶贴固定穿刺点,调节输液速度,标好穿刺时间。

1.5 固定方法 常规用3M透明敷贴固定,标记穿刺时间,为防止婴幼儿套管针脱落,延长静脉留置时间,改良了常规的固定方法,穿刺成功后,先用3M透明敷贴固定,再用两条输液贴分别贴在针眼处、针座处,延长管U型固定,再用胶布缠绕头部一圈,此法固定减少了敷贴松动而导致留置针移动脱落。

1.6 封管方法 每次输液完后,消毒肝素帽,抽取配好的肝素盐水3 mL,注入肝素帽,推注2 mL后,余液采用边推边退的方法,针头拔出仅剩针尖,胶管内无回血,将小夹子卡住,拔出针头,以使留置针内充满封管液,推注封管液速度不要太快,过快可使血管压力骤增,血管通透性增加[2]。

1.7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对于并发症采取对症护理。(1)穿刺部位感染:发现后立即更换输液部位,局部保持干燥,用0.5%的碘伏消毒,脓点可用注射器刺破,并涂上百多邦软膏,一般2~3 d可痊愈。(2)液体渗漏:一旦出现渗漏立即拔针,抬高患肢,局部给预热敷[3],如应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可用33%的硫酸镁湿热敷。(3)导管堵塞:每次输液结束后要彻底冲洗管道,封管时根据时间长短选择封管液(生理盐水、稀释的肝素液),保持正压封管。(4)静脉炎:发生静脉炎后立即停止此处输液,抬高患肢并固定,局部用硫酸镁热敷。(5)贴膜造成的皮肤过敏:发现上述情况用浸有生理盐水的棉签蘸湿敷贴,轻轻撕掉,拔针后更换穿刺部位,局部涂碘伏,保持干燥,更换透气性好的透明敷贴。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1)穿刺部位感染:在静脉穿刺时严格注意无菌操作,消毒范围要大于所用敷贴范围,尽量使用碘伏消毒2次,贴敷贴时一定要擦干局部皮肤,小孩平时经常哭闹,皮肤多汗,所以在输液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发现局部有问题立即更换注射部位,不能因穿刺困难而继续输液。(2)液体渗漏:根据小孩的年龄特点选择血管粗大、弹性好易于固定的血管,针与血管成15°~30°,动作轻稳,进血管后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沿血管走向将软管送入血管内,固定外套管,轻轻取出针芯,用套管针敷贴固定,因小儿好动,再用两条胶布固定针尖及针栓处,输液前后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穿刺尽量做到一次成功,避免反复穿刺,损伤血管。(3)导管堵塞:因小儿哭闹、输液速度较慢,常常造成回血后导管堵塞,可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3~5 mL连接输液,回抽无凝血块再注入,以防发生栓塞,若考虑静脉痉挛,可局部热敷,处理无效时,拔出导管,选择其他部位重新穿刺。(4)静脉炎: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留置时间最好不超过3~5 d[4],禁止在一根血管上多次穿刺,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减少留置时间。(5)皮肤过敏:处置前详细询问患儿有什么过敏史,尽量保持穿刺部位皮肤清洁干燥,选用透气性好的敷贴,每天必须观察穿刺部位皮肤,发现有皮疹、水泡,立即更换穿刺部位,改用钢针穿刺,用布类胶布固定。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并发症情况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aχ2=10.98,4.19,4.30,19.22,P<0.05。

表1结果说明,观察组发生静脉炎、液体渗漏、套管堵塞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静脉穿刺是儿科的一项重要操作,应用静脉留置针减轻了患儿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避免反复穿刺再给患儿带来的伤害,静脉留置针针座成圆形,体积大,质地坚硬,固定时很难和针尖呈一水平,长时间留置对小儿皮肤易造成刺激,小儿活动度大及不合作,易造成脱管,留置针的套管为硅胶材料制成,韧性好,可随血管形状弯曲,不妨碍患儿头部和四肢活动,对血管刺激小,降低刺破血管的风险。

静脉炎是输液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不仅增加患儿痛苦,还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甚至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经济负担。导致静脉炎的原因很多,如药物pH值[5],小儿血管较细,长期输注液体,护士无菌操作不严格等。液体渗漏虽然是临床常见的护理问题,但也可给患儿造成严重后果,引发医疗护理纠纷。所以穿刺尽量一次成功,在穿刺过程中针尖穿破对侧血管壁,同时新生儿凝血功能较差,易出现浸润发生,套管不能全部置入血管内,药物滴入时间过长,血管通透性增加[6],患儿太闹等,都能造成渗漏发生的比率。套管堵塞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为导管冲洗不彻底、操作不规范及患儿凝血机制异常等造成。正压封管是留管成功的关键,如没有禁忌证,通常用肝素液封管,肝素封管优于生理盐水[7]。本研究中观察组通过预防性护理,在静脉炎、液体渗漏、套管堵塞及并发症的发病率方面均较对照组低。而皮肤受损和皮肤过敏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静脉留置对患儿造成损害或儿童好动特点及体质有关,有待进一步观察。

因此要想真正减少静脉留置针输液的并发症发生,护士一定要做好宣传教育,提高输液技术,严格无菌操作,加强临床巡视,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降低护理风险。

[1] 宁素花.婴幼儿使用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J].中外医疗,2012,31(34):132.

[2] 傅月霞.儿科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方法及护理[J].临床医学,2012,32(8):124-125.

[3] 安淑君,邵彩霞.减少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发症的护理干预[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8):127-128.

[4] 朱俊霞.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干预[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4):55.

[5] 王敏.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护理[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4,6(3):264-266.

[6] 崔惠娅.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1(3):39-40.

[7] 饶庆华,元凤,李宝丽,等.小儿浅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相关问题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5):329-331.

(本文编辑:刘颖)

121000 辽宁 锦州,锦州市妇婴医院儿科

姜丽(1969-),女,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减少应用静脉留置针出现并发症的护理。

10.3969/j.issn.1674-3865.2015.04.048

R473.72

B

1674-3865(2015)04-0411-02

2015-02-11)

猜你喜欢

静脉炎套管输液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从炎症细胞因子浅析血栓性浅静脉炎病因病机及治疗经验
大宇弃置井ø244.5mm套管切割打捞作业实践与认识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浅谈地质钻探过程中套管事故的原因及处理
塔河油田套管坐挂异常原因及对策分析
PICC导管所致静脉炎的早期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