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流产应用黄体酮类药物治疗体会
2015-01-22李珍
李珍
【摘 要】 目的:本文就黄体酮类药物治疗先兆性流产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方法:观察64例先兆流产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服用孕康口服液治疗,观察组用黄体酮类药物治疗,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出血情况及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大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体酮类药物应用于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 先兆流产;黄体酮;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4.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6-0086-01
先兆流产妊娠28周前,先出现少量的阴道流血、继而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痛,盆腔检查宫口未开,胎膜完整,无妊娠物排出,子宫大小与孕周相符[1]。对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针对这种情况,我院对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64先兆流产患者分别予以服用孕康口服液治疗及黄体酮类药物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64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均出现了阴道少量流血及下腹疼痛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安排患者进行阴道检查、B超、妊娠试验及孕激素测定等检查,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确诊本组的64患者均符合先兆流产的诊断标准[2]。据统计,本组64例患者的年龄在21岁至45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为(28.5±3.5)岁;患者的孕周在14周至26周之间不等,平均孕周为(20.5±2.5)周;初产妇36例,经产妇28例。使用随机数表将本组的64例先兆流产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3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产次等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针对对照组的32例先兆流产患者,均行服用孕康口服液(江西济民可信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 10920062)治疗。具体的用法用量为:口服,20ml/次,3次/d。
观察组:针对观察组的32例先兆流产患者,均在服用孕康口服液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患者注射黄体酮类药物(山西晋新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 11020540)进行治疗。具体的用法用量为:肌肉注射,10mg/次~20mg/次,当孕产反应感到疼痛或出现出血症状时停止注射。予以患者服用维生素E胶囊(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国药准字H 20003539),具体的用法用量为:10mg/次~20mg/次,2~3次/d。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大出血发生情况以及分娩方式等方面的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需要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应的整理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大出血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共有1例患者出现了大出血症状,大出血发生率为3.13%;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共有6例患者出现了大出血症状,大出血发生率为18.75%,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分娩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黄体酮类药物治疗后,共有剖宫产7例,占21.88%;自然分娩25例,占78.13%;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服用孕康口服液治疗后,共有剖宫产15例,占46.88%;自然分娩17例,占53.13%;观察组患者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先兆流产指妊娠28周以前,阴道少量出血或同时伴有腰酸、腹痛、下坠等现象。现代女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先兆流产的发生率不断提高。据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先兆流产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胚胎发育异常、病毒感染、母体全身性疾病、内分泌紊乱以及生活习惯不健康都是导致先兆流产的主要因素[3]。黄体酮作为常用的保胎药物,是由卵巢黄体分泌的一种天然孕激素[4],它能促使子宫发育,使受精卵很好的附着于子宫内膜,并获取足够的营养,促使胎儿的正常发育[5]。医生在针对先兆流产患者予以治疗期间,应该仔细检查出血的原因,对于检查的结果要全面的综合分析后,决定是否使用药物进行保胎。在采用黄体酮对先兆流产患者予以保胎治疗期间,需要根据患者血清孕酮的检查结果及患者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注射的剂量及注射的途径。针对血清孕酮低于正常值的患者,可以适当增加黄体酮的剂量;针对血清孕酮与正常值差异较小的患者,可以先使用小剂量的黄体酮对患者进行保胎治疗。结合本次研究课题所得的相关数据,观察组的32例先兆流产患者在注射黄体酮药物治疗后,共出现大出血1例,自然分娩率为78.13%;对照组的32例先兆流产患者在接受服用孕康口服液治疗后,共出现大出血6例,自然分娩率为53.13%。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因此,笔者认为:采用黄体酮类药物作为一种保胎药物,为临床治疗先兆流产提供了更为安全和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值得更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马宏. 黄体酮类药物治疗先兆流产的效果研究[J].吉林医学,2013,19(24):226-227.
[2]许琼,刘常利,周虹. 斯帕丰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9,14(24):253-254.
[3]孙冬岩,段洁,廉红梅,等. 间苯三酚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2012,15(34):371-373.
[4]冯光荣. 浅谈运用中医药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2011,19(13):452-453.
[5]麦慧芬,沈丹婷,孙静. 间苯三酚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先兆流产98例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3,25(21):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