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按摩联合神经促通技术治疗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40例临床观察

2015-01-22张永福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4年3期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

张永福

【摘 要】 目的:探讨中医按摩联合神经促通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中医按摩及神经促通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生理学疗法。在治疗结束之后依据 Ashworth 痉挛等级评定、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性评定、集体运动能力等级、自理能力等四个数据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5%,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按摩及神经促通技术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状态,在改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提高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亦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医按摩;神经促通技术;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6-0055-02

在患者康复的过程中,痉挛是评定患者康复进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对偏瘫患者恢复过程中运动能力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1],偏瘫患者在康复的过程可以大致分为如下几个阶段:肌肉呈弛缓状态;肌张力增加,出现痉挛;可随意引发共同运动;进行脱离共同运动模式的分离动作;随意运动。大部分脑卒中患者因为锥体束休克,而低位中枢尚未表现出作用所致的弛缓性完全瘫痪期。运动控制能力下降主要是在机体的自主运动恢复后出现了痉挛和共同运动,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表现出的机体的功能缺陷。上肢表现为主要以屈肌痉挛为主的“屈肌模式”、下肢则表现为主要以伸肌痉挛为主的“伸肌模式”,表明了上、下肢体运动功能在卒中偏瘫后恢复过程也存在着不平衡的状态。长期以来笔者应用中医按摩手法和神经促通技术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6月我院针灸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式将其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中男性25人,女性15人;年龄最小47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58.2±2.6)岁;对照组中男性22人,女性18人;年龄最小51岁,最大82岁,平均年龄(60.4±3.1)岁。所选患者均符合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病症的诊断[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按摩及神经促通技术治疗,具体操作是按摩时患者取功能位( 或仰卧位) ,患侧下肢腘窝处垫高 10cm 左右;上肢置体旁,尽量伸直,掌心向床面。每日治疗 1 次。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生理学治疗方法,应用神经发育促进技术,采取一对一的办法,其主要内容有健康肢体的位置处理;肌体按摩;主、被动集体全方位运动;坐姿训练;尽量减少非正常运动;站立、行走练习;下肢负重练习;日常生活活动训练(ADL 训练)等。治疗频率为每日1次,每次的治疗时间大约为1h。

1.3 疗效评定标准[3]显效:病人的肢体运动、智力、反射、意识均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超过5级;有效:病人的肢体运动、智力、反射、意识都有所好转,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超过3级;无效:病人的智力、反射、意识都情况没有好转,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为2级。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数据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数数据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患者显效14例、有效1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7.5%。对照组患者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现代康复医学的观点认为,脑卒中后偏瘫恢复期运动神经元受损后导致了脊髓的兴奋性变得活跃,对外界的刺激功能异常增高,主要表现在肌张力异常和控制紊乱,上述的机制导致在脑卒中后偏瘫恢复期出现了痉挛现象。根据现代康复医学原理和偏瘫的恢复发展规律,治疗的重点应该放在协调运动的平衡,促使肌肉的联合反应更快更好的转化为分离运动,运动模式重新恢复和建立[5]。本研究在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下,结合肢体痉挛的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的运动模式特点和生物力学原理,将局部取穴与辨证取穴的思想和方法相结合,选取一些合适的穴位,能够拮抗痉挛肌群的兴奋性,稳定神经元通路,达到抑制运动神经元的兴奋过程。通过抑制痉挛肌的活性,异常的运动模式终止,痉挛也得以控制。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均能改善患者病后的痉挛状况和运动功能,随着随意活动的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也得到不少的提升[6]。除此之外,患者的跟踪采访也证明了无论是痉挛状态的改善和运动功能的恢复亦或是自理能力的提升,均显示实验组治疗疗效相对较好。但两组差异并不如预期明显,其结果很可能与患者本身锻炼身体的情况以及患者自身神经系统的修复功能有着较大的关联,亦可与治疗的时间长短及患者的个体差异有关。

参考文献

[1] 杜光月,鲁守银,张化凯,等.中医按摩机器人人体穴位寻找功能设计[J].科技通报,2011,27(5):637-640.

[2] 高焕兵,鲁守银.中医按摩治疗脑卒中神经偏瘫的临床观察[J].机中医学报,2011,33(5):553-562.

[3] 李漾.脑卒中临床试验疗效判定现状及趋势[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22(14):335-338

[4] 申茂玲,贾玉玲,申智慧,等.抗肢体痉挛康复模式在脑卒中致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5):473-475.

[5] 李伟民,郭琛军,叶磊,等.牵引及中医按摩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对经颅多普勒超声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5):124-125.

【摘 要】 目的:探讨中医按摩联合神经促通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中医按摩及神经促通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生理学疗法。在治疗结束之后依据 Ashworth 痉挛等级评定、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性评定、集体运动能力等级、自理能力等四个数据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5%,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按摩及神经促通技术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状态,在改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提高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亦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医按摩;神经促通技术;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6-0055-02

在患者康复的过程中,痉挛是评定患者康复进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对偏瘫患者恢复过程中运动能力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1],偏瘫患者在康复的过程可以大致分为如下几个阶段:肌肉呈弛缓状态;肌张力增加,出现痉挛;可随意引发共同运动;进行脱离共同运动模式的分离动作;随意运动。大部分脑卒中患者因为锥体束休克,而低位中枢尚未表现出作用所致的弛缓性完全瘫痪期。运动控制能力下降主要是在机体的自主运动恢复后出现了痉挛和共同运动,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表现出的机体的功能缺陷。上肢表现为主要以屈肌痉挛为主的“屈肌模式”、下肢则表现为主要以伸肌痉挛为主的“伸肌模式”,表明了上、下肢体运动功能在卒中偏瘫后恢复过程也存在着不平衡的状态。长期以来笔者应用中医按摩手法和神经促通技术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6月我院针灸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式将其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中男性25人,女性15人;年龄最小47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58.2±2.6)岁;对照组中男性22人,女性18人;年龄最小51岁,最大82岁,平均年龄(60.4±3.1)岁。所选患者均符合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病症的诊断[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按摩及神经促通技术治疗,具体操作是按摩时患者取功能位( 或仰卧位) ,患侧下肢腘窝处垫高 10cm 左右;上肢置体旁,尽量伸直,掌心向床面。每日治疗 1 次。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生理学治疗方法,应用神经发育促进技术,采取一对一的办法,其主要内容有健康肢体的位置处理;肌体按摩;主、被动集体全方位运动;坐姿训练;尽量减少非正常运动;站立、行走练习;下肢负重练习;日常生活活动训练(ADL 训练)等。治疗频率为每日1次,每次的治疗时间大约为1h。

1.3 疗效评定标准[3]显效:病人的肢体运动、智力、反射、意识均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超过5级;有效:病人的肢体运动、智力、反射、意识都有所好转,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超过3级;无效:病人的智力、反射、意识都情况没有好转,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为2级。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数据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数数据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患者显效14例、有效1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7.5%。对照组患者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现代康复医学的观点认为,脑卒中后偏瘫恢复期运动神经元受损后导致了脊髓的兴奋性变得活跃,对外界的刺激功能异常增高,主要表现在肌张力异常和控制紊乱,上述的机制导致在脑卒中后偏瘫恢复期出现了痉挛现象。根据现代康复医学原理和偏瘫的恢复发展规律,治疗的重点应该放在协调运动的平衡,促使肌肉的联合反应更快更好的转化为分离运动,运动模式重新恢复和建立[5]。本研究在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下,结合肢体痉挛的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的运动模式特点和生物力学原理,将局部取穴与辨证取穴的思想和方法相结合,选取一些合适的穴位,能够拮抗痉挛肌群的兴奋性,稳定神经元通路,达到抑制运动神经元的兴奋过程。通过抑制痉挛肌的活性,异常的运动模式终止,痉挛也得以控制。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均能改善患者病后的痉挛状况和运动功能,随着随意活动的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也得到不少的提升[6]。除此之外,患者的跟踪采访也证明了无论是痉挛状态的改善和运动功能的恢复亦或是自理能力的提升,均显示实验组治疗疗效相对较好。但两组差异并不如预期明显,其结果很可能与患者本身锻炼身体的情况以及患者自身神经系统的修复功能有着较大的关联,亦可与治疗的时间长短及患者的个体差异有关。

参考文献

[1] 杜光月,鲁守银,张化凯,等.中医按摩机器人人体穴位寻找功能设计[J].科技通报,2011,27(5):637-640.

[2] 高焕兵,鲁守银.中医按摩治疗脑卒中神经偏瘫的临床观察[J].机中医学报,2011,33(5):553-562.

[3] 李漾.脑卒中临床试验疗效判定现状及趋势[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22(14):335-338

[4] 申茂玲,贾玉玲,申智慧,等.抗肢体痉挛康复模式在脑卒中致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5):473-475.

[5] 李伟民,郭琛军,叶磊,等.牵引及中医按摩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对经颅多普勒超声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5):124-125.

【摘 要】 目的:探讨中医按摩联合神经促通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中医按摩及神经促通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生理学疗法。在治疗结束之后依据 Ashworth 痉挛等级评定、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性评定、集体运动能力等级、自理能力等四个数据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5%,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按摩及神经促通技术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状态,在改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提高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亦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医按摩;神经促通技术;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6-0055-02

在患者康复的过程中,痉挛是评定患者康复进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对偏瘫患者恢复过程中运动能力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1],偏瘫患者在康复的过程可以大致分为如下几个阶段:肌肉呈弛缓状态;肌张力增加,出现痉挛;可随意引发共同运动;进行脱离共同运动模式的分离动作;随意运动。大部分脑卒中患者因为锥体束休克,而低位中枢尚未表现出作用所致的弛缓性完全瘫痪期。运动控制能力下降主要是在机体的自主运动恢复后出现了痉挛和共同运动,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表现出的机体的功能缺陷。上肢表现为主要以屈肌痉挛为主的“屈肌模式”、下肢则表现为主要以伸肌痉挛为主的“伸肌模式”,表明了上、下肢体运动功能在卒中偏瘫后恢复过程也存在着不平衡的状态。长期以来笔者应用中医按摩手法和神经促通技术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6月我院针灸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式将其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中男性25人,女性15人;年龄最小47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58.2±2.6)岁;对照组中男性22人,女性18人;年龄最小51岁,最大82岁,平均年龄(60.4±3.1)岁。所选患者均符合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病症的诊断[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按摩及神经促通技术治疗,具体操作是按摩时患者取功能位( 或仰卧位) ,患侧下肢腘窝处垫高 10cm 左右;上肢置体旁,尽量伸直,掌心向床面。每日治疗 1 次。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生理学治疗方法,应用神经发育促进技术,采取一对一的办法,其主要内容有健康肢体的位置处理;肌体按摩;主、被动集体全方位运动;坐姿训练;尽量减少非正常运动;站立、行走练习;下肢负重练习;日常生活活动训练(ADL 训练)等。治疗频率为每日1次,每次的治疗时间大约为1h。

1.3 疗效评定标准[3]显效:病人的肢体运动、智力、反射、意识均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超过5级;有效:病人的肢体运动、智力、反射、意识都有所好转,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超过3级;无效:病人的智力、反射、意识都情况没有好转,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为2级。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数据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数数据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患者显效14例、有效1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7.5%。对照组患者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现代康复医学的观点认为,脑卒中后偏瘫恢复期运动神经元受损后导致了脊髓的兴奋性变得活跃,对外界的刺激功能异常增高,主要表现在肌张力异常和控制紊乱,上述的机制导致在脑卒中后偏瘫恢复期出现了痉挛现象。根据现代康复医学原理和偏瘫的恢复发展规律,治疗的重点应该放在协调运动的平衡,促使肌肉的联合反应更快更好的转化为分离运动,运动模式重新恢复和建立[5]。本研究在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下,结合肢体痉挛的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的运动模式特点和生物力学原理,将局部取穴与辨证取穴的思想和方法相结合,选取一些合适的穴位,能够拮抗痉挛肌群的兴奋性,稳定神经元通路,达到抑制运动神经元的兴奋过程。通过抑制痉挛肌的活性,异常的运动模式终止,痉挛也得以控制。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均能改善患者病后的痉挛状况和运动功能,随着随意活动的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也得到不少的提升[6]。除此之外,患者的跟踪采访也证明了无论是痉挛状态的改善和运动功能的恢复亦或是自理能力的提升,均显示实验组治疗疗效相对较好。但两组差异并不如预期明显,其结果很可能与患者本身锻炼身体的情况以及患者自身神经系统的修复功能有着较大的关联,亦可与治疗的时间长短及患者的个体差异有关。

参考文献

[1] 杜光月,鲁守银,张化凯,等.中医按摩机器人人体穴位寻找功能设计[J].科技通报,2011,27(5):637-640.

[2] 高焕兵,鲁守银.中医按摩治疗脑卒中神经偏瘫的临床观察[J].机中医学报,2011,33(5):553-562.

[3] 李漾.脑卒中临床试验疗效判定现状及趋势[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22(14):335-338

[4] 申茂玲,贾玉玲,申智慧,等.抗肢体痉挛康复模式在脑卒中致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5):473-475.

[5] 李伟民,郭琛军,叶磊,等.牵引及中医按摩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对经颅多普勒超声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5):124-125.

猜你喜欢

脑卒中偏瘫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金伯华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经验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