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2015-01-21

月读 2015年1期
关键词:分类法礼记大道

编者按:“经史子集”分类法是我国传统的图书分类方式,称为“四部”:经部包括儒家经传和小学(训诂、字书、韵书)方面的书,史部包括各种历史地理著作,子部包括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今天,虽然西方的图书分类法已经普遍采用,但“经史子集”分类法仍是我们接近古籍的绝佳路径。据此,本栏目将从“经”“史”“子”“集”中分别选摘名篇名段,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全貌。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①,事毕,出游于观之上②,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③:“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④,与三代之英⑤,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

者⑥,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

注释:

① 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 蜡(zhà):年终举行的祭祀,又

称蜡祭。

② 观(guàn):宗庙门外两旁的楼。

③ 言偃:孔子的弟子,字子游。

④ 大道:指太平盛世的社会准则。

⑤ 三代:指夏、商、周三朝。

⑥ 矜(guān):同“鳏”,老而无妻的人。 寡:老而无夫或丧

夫的人。 孤:年幼无父的人。 独:年老无子的人。

废疾:残疾人。

大意:

从前,孔子曾参加鲁国的蜡祭。祭祀结束后,孔子来到宗庙门外的楼台上游览,不禁感慨而叹。孔子的感叹,大概是为鲁国而发的。弟子言偃在一旁问道:“老师为什么叹气呢?”孔子说:“大道实行的时代,以及夏、商、周三代明君当政的时代,我都没能赶上,而内心深怀向往。在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国家选拔任用贤能之人,人人都讲究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只赡养自己的父母,不只抚育自己的子女,而是使年老者能够安享天年,使年壮者能够发挥所能,使年幼者能够健康成长,使鳏寡孤独和残疾人都能够得到供养。男子人尽其用各有职业,女子及时婚配各有归属。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却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就不会有人搞阴谋诡计,明抢暗偷、作乱害人的事情都不会发生,所以人们不用关闭大门来彼此防范,这就叫作大同社会。”

【解读】

《礼记》又称《小戴礼记》,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礼记》中《礼运》一篇,主旨是记录孔子以前帝王时代的礼乐因革。不过,使此篇脍炙人口的原因倒不在于它的主题,而是冠于篇首的“大同”思想,为后世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社会图景。

“大同”思想不仅反映了儒家的政治历史观,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主流,特别是其中“天下为公”的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清末政治家、思想家康有为著有《大同书》,论及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阐释变法维新的政治主张。中国民主革命的开拓者和先行者孙中山,也推崇“天下为公”的政治理念,将之奉为中国革命事业的指导思想,以及毕生的追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深化。2014年6月28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援引“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用来表达中国人民追求公平正义、坚持和平发展的美好夙愿。(高希)

猜你喜欢

分类法礼记大道
《礼记》在经学史上的地位变迁及其当代价值
半途而废
“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
畅游飞艇大道
草原儿女心向党
幸福大道145号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