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2015-01-21
党建文汇·下 2014年12期
古人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被问什么是“死而不朽”。他回答:“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意思是,最高是树立德行,其次是树立功业,再次是树立言论。这些东西,即使在人的肉体死去后很久也不会被废弃,比起俸禄家财、子孙祭祀,这才是真正的不朽。当今社会,追求“不朽”者仍然广泛存在,包括为正义牺牲的战士、为理想献身的勇士、为真理奋斗的志士,还有数不胜数为社会进步兢兢业业工作的人们。
隋朝对突厥的分化战略——南北朝以来,北方突厥逐渐强大,时常攻扰中原。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没有沿袭用纳贡苟且偷安的做法,而是采取“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策略,对其进行分化离间,使突厥产生内讧。公元583年隋军取得白道川大胜后,突厥帝国更是由盛转衰,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并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内战。这一分化战略效果显著,此后也继续应用,使东、西突厥互相攻杀,消灭了不顺从的可汗,使权力掌握在承认隋朝宗主权的可汗手中,以极小的代价实现了最大的战略利益。
河伯观海——《庄子-秋水》中有个著名故事:秋水涨起,百川的水都汇入大河,河宽得望不清对岸的牛马。河神河伯沾沾自喜,自以为了不得。他顺流东下,到了北海,举目望去,无边无涯,海之壮美,非河可比。河伯非常惭愧,对海神说:如果我不到您这里开开眼界,就要贻笑大方了!这则故事说明,实践是社会的实践,不是离群索居的个人行为。只有真正懂得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才能在自己的社会实践中掌握知识、增长才干,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真正的有识之士,都会把自己看成“沧海一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