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度视角下学生工作研究

2015-01-21魏佳妮

2014年34期
关键词:学生工作研究

魏佳妮

摘 要:伴随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工作也受到了教育专家以及社会民众的普遍关注。本文立足于传统维度、现实维度、跨文化维度、乡土视野四个方面,针对当前我国教育领域学生工作的相关问题做出一番简要的分析,旨在明确学生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提炼其中可供借鉴的先进意义,促进我国学生工作的进步,以供参考斧正。

关键词:多维度视角;学生工作;研究

当前的学校学生工作备受考验,这是因为在社会转型的时代大背景下,价值观念趋向多样化,其中不乏偷窃、自杀等极端现象。在新时代之中,学校的学生工作团队的角色应当由“命令者”向“消防员”的方向转变。

1.基于传统维度下的高校学生工作

整体而言,基于传统维度下的高校学生工作呈现出由工具性到价值型的发展脉络,始终是在本土进行实践,其优点为基本上保留了我国传统教育理念当中“仁、义、礼、智、信”五常的优良思想,但是缺乏与外界的沟通,导致其固步自封,停滞不前。一般认为,我国的高校学生工作是革命根据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升华,因此带有非常浓厚的政治色彩。

1.1组织结构

约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学生工作的领导核心与直接负责人均为学校团委,其最大的弊端在于权力过于集中。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高校的学生工作的组织形式开始逐渐趋向合理化,践行“分权而治”的基本工作原则,学生工作主要由学校团委、党总支、团组织、人事处四方共同负责。1970年前后,即是“文革”期间,增设了后勤、政工两个组织,高校学生工作的组织结构被严重扰乱。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高校的学生工作机构开始趋向多样化,出现了大量不同类型的门学生工作机构,管理体制也不再像从前那样单一,主要呈现出三种管理体制,分别是行政负责制、党委负责制、党政双轨制。当前我国主要采用的是党政双轨制,该管理体制的领导核心为校党委,直接负责人为校长,具体事务主管为副校长。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两大特点:一是功能增多,二是日渐细化。

1.2工作内容

自二十世纪起,直至今天,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内容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其整体的趋势为教育拓宽——教育、管理、服务三维一体。教育拓宽的形式比较单一,仅以单纯的思想灌输为主,而集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的工作内容则更加合理,更能满足学生的多元化诉求。专业学者普遍认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叶,高校学生工作的主线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行集约化管理,而到了九十年代后期,则在原基础上添加了学生管理的功能模块。由此可见,高校学生工作当中的事务管理与思想教育逐渐相互独立,工作内容的主体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教育——管理——服务是其主要的工作内容,旨在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1.3发展阶段

1.3.1对学生进行思想改造

传统维度下的高校学生工作的发展阶段可划分为两个:一是建国初期至文化大革命期间,其工作的核心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改造,高校学生依旧被冠以“革命青年”的身份,思想改造的重点多具有“左倾色彩”,鉴于当时的政治形势严峻,这种思想改造还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前期,思想改造的形式依旧存在,但是内容却发生了变化,逐渐承认了学生的特异性与个人价值观念的合理存在,史昱锋[2]等人认为,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政治与教育尚未完全分离,高校的学生工作带有非常强烈的政治色彩。

1.3.2为学生提供管理服务

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叶,高校学生“革命青年”的身份为“自由青年”的身份所替代,单纯的思想改造也逐渐向管理服务的方向转变。整体而言,高校学生工作的发展阶段与组织结构的发展历程基本上是一直的。鉴于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学生工作采用的都是党政共管体制,并行行政管理以及思想教育两种运行系统,带有刚性的色彩,并且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往往存在着主、客体颠倒以及供求难以对称等负面问题,对高校学生工作的进步形成妨碍。

2.基于现实维度下的高校学生工作

现实维度下的高校学生工作旨在转变传统维度下的弊端,弱化其刚性,由工具性向价值性的方向转变,但是其科层制形式以及“保姆式”思维却广为社会人士所诟病。笔者认为,基于现实维度的高校学生工作其问题可概括为如下几点:

2.1科层制形式

科层制形式的突出特点为直线职能,在这种形式之下,高校的学生工作过分偏向于直接性的服务,对学生的发展有害而无益,导致思想政治工作长期与学生的培养计划相互背离,难以协调一致。尤其是一线学生工作人员,在上级指示与学生诉求两者之间难以寻照到合适的平衡点,继而出现敷衍了事的现象。高校学生工作流于形式,长期处于泛华的状态,学生的思想水平与实践能力均无得到明显的提高。鉴于此,科层制形式应当废除,变直线职能式为曲线职能式,培养为主,服务为辅。

2.2“保姆式”思维

“保姆式”思维即是“包办模式”,过分偏重管理而忽略了服务方面的内容,在经验主义的影响之下,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理念为“管好学生”,在这种工作理念之下,学校对于学生的关怀只是出于“事务性”的目的而已,这是学生所难以接受的。缺乏心灵层面的关怀,导致高校学生工作似是而非。此外,针对培养目标而言,学校压抑了学生的个性,直接套用社会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其工作方式也多为“说教式”,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过分强调共性而忽略了差异性。在本位主义的影响之下,学校的“保姆式”思维又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盲目性,二是灌输性。有学者认为,“保姆式”思维的根源在于封建教育理念以及传统整体主义两个方面,教育模式的局限性是其主要的诱因。

2.3职责重叠

学生工作的相关机构的职责出现了重叠的问题,这是学生工作机构行政化的直接体现。学生工作的职责重叠集中表现在管理的面积过大,而出现了部分的真空问题。当前,在社会变迁的大环境当中,高校的教育模式正由大众教育向精英教育的方向轉变,社会性以及实践性也在不断增强,但是职责重叠的问题依据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高校学生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的角色定位与其具体的工作内容难以匹配,适应性不强。基于现实维度下的高校学生工作整体呈现出科层制形式,“保姆式”思维以及职责重叠等问题,与学生真实的心理诉求相去甚远,应当对学生工作机构进行简化,弱化其行政色彩,进行更加合理的角色定位,避免出现什么都管,但是什么都管不好的问题。

3.基于跨文化维度下的高校学生工作

经上文可知,基于实维度下的高校学生工作存在着各方面的局限性,部分学者将归咎为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过失。本节立足于跨文化维度,探讨高校学生工作的服务性、专业化、以及管理民主化,以期为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进步出谋划策,具体如下:

3.1服务性

所谓的服务性,指的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功能由管理向服务的方向转变,虽然我国在此方面有所涉及,但是服务性的程度尚有所欠缺,明确学生在学生工作当中的主体地位,而非工作者。在具体的措施方面则为实施心理咨询、提供心理辅导等服务,以切实满足学生不同的心理诉求。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员李永山先生曾将我国的学生工作意识与英国高校进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大部分高校学生工作的服务意识远不及英国高校,服务理念尚停留在以往的范畴之内,有待提高。李永山先生之指出,英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工作理念为大众化教育,与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理念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价值取向方面基本上完成了社会本位价值观向个人本位价值观的改变,这是英国高校学生工作水平领先于我国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发展而言具有高度的借鉴意义。

3.2专业性

高校学生工作的专业性特指学生工作团队的专业性,重在将相关的先进理论合理应用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强化高校学生工作的专业性需要从高校内部着手开始进行,首先,明确各个管理部门的权责。其次将功能重叠的管理部门加以合并,以避免当管理事故发生的时候,各部门之间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的不良现象。最后,提高各管理部门的专业服务能力,以强化学生服务的力度,提高其效果,继而将学生工作的影响力加以扩大,引起学校管理阶段的高度重视。有学者表示,中国与美国高校学生工作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后者的学生工作是一项具体而详细的专业工作,从业人员均接受过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培训,而前者与其对比则显得非常任意,专业性亟待加强。

3.3民主化管理

除了服务性以及专业性,民主化管理也是国外高校学生工作可供我国借鉴的重要内容之一。人的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而这种差异性在高校学生的身上被无限放大,学生的个性化也是指导学生工作理念的重要因素。经分析,笔者认为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公民教育,精英教育反而退居次席,其人才培养可供选择的空间远胜于我国。此外,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在进行学生工作之时,承认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存在,尊重多元化以及差异性,在对弱势学生群体的关怀方面更多是出于真实情感,与我国的刚性色彩以及政治意味有着明显的区别。基于跨文化维度下的高校学生工作,西方发达国家有其先进性以及自身的潜在规律,我国高校在借鉴的过程当中,需要在我国基本国情的指引下加以本土化,提高学生工作的整体水平。

4.基于乡土视野下的高校学生工作

经上文可知,基于跨文化维度我国可向下国外高校学生工作借鉴的经验是多方面的,但是限于经济水平与教育水平,我国高校的学生工作还需要在乡土视野下进行深入的分析,主要表现为契合学生诉求、社会工作介入、“治疗型”学校等方面,具体阐述如下:

4.1契合学生诉求

整体而言,高校学生工作属于社会工作的范畴,学生的诉求也带有明显的社会性,乡土视野下学生诉求跟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比较,存在非常显著的区别,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服务性方式以及灌输性方法,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在乡土视野之下,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整体环境尚未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其工作的重点为契合学生合理的诉求,在此过程当中,相关的从业人员总结其规律,继而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高校学生工作方案,契合学生的差异性以及特质性,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主体期望。

4.2社会工作介入

“介入理论”本为医学专业理论,将其应用在高校学生工作方面也是合适的,针对高校学生工作的整体理念而言,笔者认为当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切入口,引导学生的人格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转变集体教育方式,缩小教育与管理的范围,实行小范围管理,可切实提高学生工作的水平。解放学生的思维方式,改变约束性的工作方法,促使学生工作者的职能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针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工作方法而言,学校的社会工作模式也应当做出相应的调整,在保留学校特色的基础上,可尽量向社会工作的方向转变,对比个体教育与团体教育两者的差异性。

4.3“治疗型”学校

“治疗型”学校可视为社会工作介入理论当中的工作方法的延伸。学生受自身的原因,包括家庭因素、学业因素、就业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容易存在心理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的舒缓,容易造成其价值观发生扭曲的现象。高校学生工作可尝试将学校打造为“治疗型”学校,拓展学生倾诉自我情绪的途径,教师可酌情帮助其排解内心的负面情绪。高校学生工作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利于社会,利于人民,其最终的归宿也是也提高学生工作的水平为载体,帮助学生全面发展。除了“治疗型”学校之外,“变迁型”学校以及“社区型”学校也是高校学生工作理想的发展方向。

5.结语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高校的学生工作,早在2010年,国家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于全国教育工作座谈会上便指出学生的发展与学校学生工作的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然而,当前层出不穷的学生全体的极端现象并不能全面反映出学校学生工作的整体水平,我国高校学生工作最为突显的问题就是理念模糊不清,学生的地位没有摆放正确,因此需要从传统维度、现实维度、跨文化维度、乡土视野出发,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的整体水平。(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任初明,付清香.树立专业化视角:高校学生工作研究的必然选择——1997年以来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研究述评[J].煤炭高等教育,2008,06:38-41.

[2] 史昱锋,董海军.多维度下高校学生工作研究综述[J].社会工作,2012,08:94-96.

[3] 蒋莉.和谐校园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D].湘潭大学,2012.

[4] 汤莺.生态哲学观视域下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生工作研究[D].合肥工業大学,2013.

[5] 吴真真.独立学院学生工作精细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

[6] 陈晓晖.高校学生管理中的知识共享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

[7] 刘成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本旨归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4.

[8] 张冠鹏.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学生工作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探究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的发展
如何做好职业学校学生的实习管理
浅析新媒体推广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咨询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