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有猛虎 细嗅蔷薇

2015-01-21张芮

2014年34期
关键词:欲望平衡信仰

张芮

摘 要:欲望伴随着人类自始至终,欲望先天合理性、个人与社会原子性共同构成大众文化现代性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影片中主人公别具深意的名字、择善固执的信仰以及四种平衡的解读浅析欲望的先天合理性及其与理性的平衡关系。

关键词:理性;信仰;欲望;平衡;

在大众文化的现代性中,有关讨论人类获取资源的方式有很多种,首先来自于平等竞争。竞争无处不在,不断的竞争导致优胜劣汰。其次是通过相关的法律与道德制度,无疑,在竞争中胜出者是先进制度的代表,而落后则成为了竞争失败者的归宿。正如斯特劳斯在《忧郁的热带》中提到原始部落中的一个习俗——进入青春期的少年人,必须经过严峻的历练才能在社会中取得位置。他们必须孤独,遇险,逢难,濒临绝望,从而进入精神恍惚的状态。这样,他们才能与另一个世界沟通,遇到命定的神。而我以为的这个世界,就是用理性思考来冲破欲望束缚的世界。影片正是通过这样一个故事来拷问信仰、反思人性。

欲望维持着人的生存,无时无刻不发生着作用,欲望先天合理性构成大众文化现代性的基础。欲望存在于人体各个器官与大脑的协调之中,既受内部调节,也受外部刺激影响,饥则食渴则饮,春天来临时还要谈谈爱情。恩格斯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也表明,人类首先要追求生存、繁衍、安全等欲望,然后才会产生追求情感、名誉、修养等道德属性,跨越多个层次,才能到达自我实现的需要境界。在中,杨·马特尔巧妙地运用虚实相生的两个故事,在奇异的畅想与残酷的现实中诠释精彩纷呈的故事与其背后深刻的寓意,正如米兰·昆德拉曾在《小说的艺术》中提及,小说考察的不是现实,而是存在,它展现人类的可能领域。

若干年后,导演李安成功地将其搬上荧幕,通过展现少年派与一只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在救生船上不断周旋谋求共生而后获救的励志故事,将人类对本能欲望的约束与人类社会属性最高层次的集合——道德与信仰一览无遗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一)“π”

“π”——担任名字时,即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为了区别与“pissing”(小便)有着相似的发音,主人公巧妙地选择了“Pi”作为自己名字的缩写。从此,提到少年派,那个圆周率中的符号——无理数“π”总是让人心有余悸。当他在最后一节数学课上写满了整个黑板的小数点后面无穷尽的π值时,全体师生为之雀跃,人类此刻对未来的渴望、对科学的探索与追求毫无保留地寄予派在黑板上添加的每一个数字,如他父亲所言,科学引领人类所探求的深度远远超过宗教信仰几千年的成果,人类无休止的欲望正如小数点后的π值一样,无限延伸,恒无尽头。

(二)关于“信仰”

影片开头家庭餐桌上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派曾真诚地以为个体可以同时信仰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正如一幢楼房里有很多个房间一般),然而父亲却向派明确提出:与其在各种宗教中举棋不定,不如选择信奉理性;母亲补充到:科学能帮助我们了解外在的事物,但却无法穷尽我们内心的世界。看似有着无理数特征的派是否能穿越种种林立的信仰来完成自身对理性思考的过渡呢?

派回忆时说过:这是一个听完之后能让人相信神的故事。其中还暗含人类盲目的信仰及其做出的违背神祗的事。与之前人类无尽的欲望相连,隐藏在人内心的欲望,有着兽性般的贪婪与始终不满足。影片并非批判宗教信仰而宣扬绝对理性,但是在狂风暴雨中,纵使执着宗教信仰的派还是咆哮着仰天怒吼:“上帝啊……我已经失去了我的家人,我已经失去了一切,我完全屈服了,你还想怎样?”道德是在人类本能欲望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正如宗教信仰需要建立在物质条件相对丰富的基础之上,影片中佛教徒千方百计说服素食主义者吃肉汁、派为了争取一只大鱼而与帕克殊死搏斗,这些场景让读者很难想象跟一个生如草芥、食不果腹的人谈信仰会得到什么结果。出人意料的是影片笔锋一转,表现派在对神的困惑、质疑后又重建信仰——当然,最终让他相信神的旨意的,是那只在童年时给他留下过阴影的老虎——帕克,在竞争中的胜者(隔栏咬死了山羊)。这也照应了片中的经典台词——“怀疑作用巨大,它使信仰永葆活力”。

(三)四种平衡

片中经历暴风雨后幸存于救生船上的动物是:一只斑马、一只鬣狗、一只猩猩和一只孟加拉虎,鬣狗先后咬死了斑马和猩猩,最终被老虎咬死。最终留在船上的就是派与帕克,影片的高潮也即派与帕克在海上漂流共生的227天。最初的几天,派与帕克处在桅杆的两极,非此即彼。派只能够想方设法地远离帕克,保全性命。之后的几天在派运用智慧、巧借救生船上的帷幔、桅杆、皮筏与帕克划清界限,二者在浩渺的大海中得到了短暂的和平。当帕克难耐饥饿跃入水中吃鱼时,派并没有借机逃跑,而是把威胁重新亲手安置在了唯一的救生船上,在巨大的困窘面前,求生欲是最为本能的,有了帕克,派才能时刻保持高度清醒、继续求生的尝试,派需要老虎帕克,需要在此过程中谋求平衡。

再次遇到暴风雨时,派与帕克不再针锋相对,而是共同与死亡对抗,老虎象征着权利与占有,引申义即控制欲,而对于派来说,在强大的欲望面前,重建对上帝的信仰则急需比之更加强大的理性与信念。正如片中导演一再暗示观众那样,帕克就是派的镜像,因此当生死一线时,对生的欲望和对死的恐惧激发了派身上的原始动力,那种强大、坚韧和绝对性的力量,正是理性与欲望平衡的产物。

再次说到结尾,当派与帕克终于能够和平相处获得救赎时,帕克所携带的兽性依然没能完全离去,兽性帮助人类在危难关头生存下来,这种救赎与神父所解释的圣子不同,不夹带怜悯与情感,随同老虎帕克一起,头也不回地消失在丛林中。派也终于明白,神性与兽性是不能相融的。“它就那么头也不回的走了,但在我内心深处,它永远与我同在”——神性与兽性的平衡由此体现。

结合弗洛伊德关于“本我”“自我”“超我”的讨论,如果说老虎帕克代表无理性无道德的本我,那么派无疑是常识、理性的自我代表,这体现在童年时的派伸手喂食幼虎帕克。在遭遇暴风雨之后帕克逐一杀死船上的其他动物时,派的本性与冲动被激发并暴露无遗,此时的帕克占据了派的内心。获救后的老虎回归丛林,派的兽性也随即消失,本我再次复活,完成与自我的平衡。

派与老虎的平衡、理性与欲望的平衡、神性与兽性的平衡、自我与本我的平衡——四种平衡穿插叙述、交替演绎着奇幻的漂流故事。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猛虎,派的故事启示我们,如果你信神,那事情就会变得像西格夫里·萨松说的那样:“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着蔷薇,审视我的心灵吧,亲爱的朋友,你应战栗,因为那里才是你本来的面目。”只要人活着,欲望就不会消失,与理性相比,欲望具有先天性,可以在特定的情况下得到抑制,不再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和最高准则。我们基于各种经验与假设形成的理论其实很容易被新理论所取代,在哲学中,理性往往是通过知识、道德、文明等來规训欲望的冲动,而欲望可以不断更新交替,衍生出更多理论。笔者以为,影片更多地展现了如何达到理性与欲望的平衡。我们首先要承认欲望先天合理性,并且要保有一定的欲望,然后适度地控制,最终完成二者的转化与升华。(作者单位: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 谭立铸.穿过欲望的海洋[N].中国民族报.2013.007.

[2] 邝安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人性主题分析[J].电影文学.2014-07-05.

[3] 郑李春.信仰的力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启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4-20.

猜你喜欢

欲望平衡信仰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信仰
铁的信仰
论奥尼尔剧作《榆树下的欲望》的死亡主题
电影的幻象与欲望的辩证关系查鸣
庄之蝶:欲望激流中的沉沦者
斯新政府想“平衡”与中印关系
希拉里释放“平衡”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