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会计基础》课程实训改革探讨

2015-01-21夏小鸿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36期
关键词:会计基础实训高职院校

夏小鸿

摘 要:《会计基础》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课程实训如何开展更加关系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在这一方面积极探索,最终形成了“阶段实训+课程综合实训”的模式,并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基础》课程;实训;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6-0248-02

快速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力量(付强,2013)。随着近几年高职教育的探索与发展,实训课程在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受到了一致的认可。由于行业的特殊性,财经类高职院校开展实训类课程相对于工科类院校遇到了更多的困难,四川财经职业学院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探索。

对于财经类院校的会计专业来说,《会计基础》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向学生传授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它是后续其他专业课的基础。那么,这么重要的一门专业启蒙课程,应该如何去开展实训,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呢?在经历了近几年高职教育的改革后,几乎所有高职院校的会计基础课程都打破了原有的纯理论教学模式,形成了“理论+实训”的新的教学模式。不可否认,这一改革大大地提升了高职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但仍然存在着一些显著的问题。

首先,“理论”与“实训”的截然分开导致理论教学过于枯燥。理论教学部分本就涉及到凭证、账簿和报表的介绍,纯理论的教学模式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教师讲得枯燥,学生学得痛苦。其次,“理论”与“实训”的截然分开导致实训技能掌握得不扎实。增加课程实训是希望学生能扎实地掌握操作技能。可是,技能是通过一次操作就能熟练掌握的吗?显然不能。原有的“理论+实训”教学模式忽略了这一最简单的规律。最后,理论教学部分教学方法单一,学生被动学习。即使引入了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看到了凭证、账簿和报表,也无异于“隔靴搔痒”。这样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参与其中,学习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基于以上具体问题,我院会计专业对该课程实训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和改革。

首先,我们尝试着让学生在第一时间接触到会计资料。以往的做法通常是在“凭证”、“账簿”和“报表”这些章节让学生见见相关的会计资料,之前的章节或情境则是纯理论的学习。改革以后,在学生掌握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后,即掌握了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后,马上让学生接触到原始凭证。根据教学情境的安排,“借贷记账法”结束后是“借贷记账法的应用”。这部分的内容通常是划分为筹资、采购、生产、销售和财务成果核算等五个过程,旨在让学生熟练地运用借贷记账法对这五个过程中的常见经济业务进行核算。我们对每一个经济业务进行文字描述的同时,还配好对应的原始凭证。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进行阅读了解,学生可以毫无负担地与原始凭证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待后面教学“会计凭证”这一情境时,学生已经对“凭证”有了一定感官上的认知。更重要的是,筹资、采购、生产、销售和财务成果核算教学结束后,我们设计了一套由二十几个业务组成的小实训资料。这套资料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其业务内容包含了从筹资到财务成果核算的全过程,旨在让学生复习所学知识。二是这些业务全部用原始凭证取代文字。事实证明,有了前面“文字+原始凭证”的培训后,学生已经完全可以摆脱文字,仅从原始凭证阅读出经济业务的内容。三是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这二十几笔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写出对应的会计分录即可,并将会计分录保存留至后续情境使用。

其次,我们用一套资料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情境的教学串联成一个整体。这里的“一套资料”就是前面提到的由二十几个业务组成的小实训资料。比如当学习到“会计凭证”里的“原始凭证”时,教师不再空洞的解释原始凭证的概念、作用、分类以及基本要素等。因为早在正式学习原始凭证前,学生已经见过为数不少的原始凭证,并且已经能通过识别原始凭证解读所表示的经济业务。既然如此,难道学生还不知道何为原始凭证?难道学生还不明白原始凭证的作用?这样的实训融入到教学中,使得教学过程变得生动且有效。接下来是“记账凭证”的学习,教师也不必再多费唇舌去解释记账凭证的填写要求。只需要为学生提前准备好充足的空白的记账凭证,在介绍完基本情况后,引导学生把上次小实训所写的二十几个分录正确地填写在记账凭证上。教师只需要引导少数几张记账凭证的填写,余下的学生完全可以独立完成。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实现了“做中学”,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形成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的完整逻辑。接下来的“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等情境,思路都如出一辙。我们全部沿用那一套小实训资料的数据信息。学习到账簿时,教师给学生提供各种账页,学生根据期初余额建立总账、日记账、明细账。然后根据事先登记好的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最后再结账。“财务报表”环节,同样由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之前登记的账簿信息,编制出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整个过程下来,学生不仅按情境学习到了各会计工作各环节的知识,关键还不只是“听到”,而且是真正的“做到”;而且在学习完理论知识时,眼前已经有一套自己做完成的账。这种“实实在在做过且留下资料”的印象一定会比仅仅“听过”的印象要深刻得多。

最后,在这样的教学过程结束以后,我们还设计了一个课程综合实训,因为技能的掌握必须通过反复的练习和进一步的夯实。所谓课程的总实训,它的业务量比小实训多一至两倍。最关键的是整个过程教师不再一步步的指导,而是由学生为主体独立的完成,教师只是在必要的时候提供帮助。学生独立的完成从凭证到账簿再到报表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单项技能得到反复的练习,整个会计工作的工作流程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所以实训的效果也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付强.高职会计专业自考课程体系构建研究——基于职业能力形成的角度[J].财会通讯,2013,(8).

[责任编辑 王玉妹]

猜你喜欢

会计基础实训高职院校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PBL教学法在会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强化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基于ERP下的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
浅谈施工企业会计基础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