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2015-01-21谢明霞

关键词:溶栓心肌梗死我院

谢明霞

(武汉市武昌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谢明霞

(武汉市武昌医院 ,湖北武汉430000)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早期溶栓治疗,于溶栓前、溶栓中、溶栓后加强护理,并针对常见并发症进行预防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经及时救治及护理,完全符合冠脉再通标准26例,再通率为81.25%,余者6例中,未达再通标准住院继续接受治疗5例,出现急性左心衰竭抢救无效死亡1例。结论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早期溶栓治疗的基础上,需加强临床护理干预,以保证溶栓效果,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临床护理

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不仅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增加患者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早期溶栓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其治愈率,缓解患者生理及心理上的压力[1]。本研究选取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早期溶栓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干预体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56.5岁;所有患者均于发病后6 h内入院治疗;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检查及心肌酶检查结果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所有患者均无溶栓禁忌证;梗死部位:前间壁心肌梗死15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10例、下壁心肌梗死5例及下壁并侧壁心肌梗死2例。

1.2方法

1.2.1溶栓前准备

(1)加强心理护理。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具有突发性,患者易产生濒死感,因此会出现紧张、恐惧的心理;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并安抚患者。既要观察病情,也要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治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操作时以从容、镇定的态度,给予患者更多的安全感,消除其不良情绪,增强其配合治疗的态度。(2)做好溶栓前各项准备工作。患者进入急诊室后,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心电监护等;详细记录各项生命体征;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抽血急查各项指标;掌握溶栓的禁忌证及适应证;常规准备除颤器、心电图机、血压计及各类抢救药品等。

1.2.2用药过程中的监护

应用溶栓药物进行治疗时,加强患者体征观察,询问其胸痛是否得到有效缓解;定时检查凝血酶原时间,严密观察患者是否发生其它部位出血,包括口腔黏膜、鼻腔、便血、血尿等,是否有呕血倾向。口腔护理时,避免伤及牙龈而引起牙龈出血;用鼻导管吸氧,以免引起鼻腔出血;肌肉注射或静脉穿刺时,要保持操作轻柔,拔针后局部压迫2 min以上,以免局部出血[2]。注意溶栓治疗时,要求患者及家属配合,限制绿叶蔬菜及新鲜水果的摄入,以免维生素K过多,影响抗凝效果[3]。护理中若发现出血现象,及时报告医生进行止血处理;若发生出血过多,立即停止溶栓治疗。

1.2.3溶栓后护理

溶栓后要密切检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1周内保证绝对卧床,尽量减少翻身,避免出现消极情绪;护理人员要保证患者休息充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是否发生意识变化、血压降低、呼吸抑制等。患者卧床期间由于活动量下降,易发生便秘,指导其床上排便,排便时避免过度用力,导致血压骤升;日常饮食要以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素的食物为主,以缓解便秘症状;若有必要可遵医嘱给予缓泻剂进行通便。1周后病情稳定,可视病情在床上进行肢体活动,2周后可坐起,3周后可下床;若患者出现并发症,则要适时延长卧床时间。

1.2.4并发症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常见并发症包括以下几种:(1)出血。溶栓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意识、瞳孔、全身皮肤黏膜、大小便及痰液的颜色等变化,及时发现出血症状,以便医生及时止血;溶栓时要尽量避免进行动脉穿刺及肌肉注射。(2)再灌注心律失常。观察患者在溶栓治疗症状好转、ST段正常后,是否突发心律失常,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可能是再灌注心律失常,因此要密切进行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心律失常。(3)低血压。患者心肌大面积梗死后,其收缩力有所下降,心输出量减少导致低血压;护理过程中要严格监测患者血压变化,溶栓30 mim内,间隔10 min测量1次血压,血压平稳后要定期监测。

2 结 果

本组所有患者经及时的救治及护理,完全符合冠脉再通标准26例,再通率为81.25%,余者6例中,未达再通标准住院继续接受治疗5例,出现急性左心衰竭抢救无效死亡1例。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导致局部心肌缺血性坏死。其病死率高,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4]。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早期溶栓治疗,可使阻塞的冠状动脉血管再通,心肌血流灌注,缩小心肌梗死的面积,改善患者心功能及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首先,溶栓治疗中,优质的护理至关重要,需要在溶栓前、溶栓中及溶栓后等各个环节加强护理干预,并注意并发症的预防护理,以保证疗效,改善预后。其次,要加强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使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指导患者家属为患者实施科学的康复计划;保证患者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避免情绪过于激动。本研究选取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溶栓过程中采用精心护理,再通率为81.25%。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早期溶栓治疗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对保证溶栓效果、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高 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5例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9(17):160-162.

[2] 王 莉,林兰芳,邓新征,等.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15,1(19):131-132.

[3] 祝昭云.4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首发症状的观察与护理[J].当代护士,2014,7(5):39-40.

[4] 谭树宣,程颖谯,王莉华.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5,11(3):240-242.

本文编辑:孙春宇

R473.5

B

ISSN.2095-6681.2015.020.186.02

猜你喜欢

溶栓心肌梗死我院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CT灌注成像在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
自我保健在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