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融合是企业跨文化管理的必然选择

2015-01-21

中国有色金属 2015年19期
关键词:共通性文化冲突跨文化

企业文化存在差异,又具有共通性,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是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共同文化管理”体现不同管理文化的最佳融合,“整合同化理论”是共同管理文化的推广与提高,“文化融合”是跨文化管理的核心。跨文化管理要有创新策略。

文化管理是当代企业管理的理性选择。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各国、各地之间的企业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对于跨文化管理的讨论也日益备受关注。人企合一、相容互补的文化“杂交”优势在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使文化融合成为企业跨文化管理的必然选择。

文化融合是企业跨文化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

文化是人们解决问题、调解矛盾的方法和途径。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尽管企业文化千姿百态,存在差异和冲突,但文化的共通性为文化融合奠定了理论基础,使文化融合为企业跨文化管理开辟了新的通道。

1.文化的自然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虽然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已愈来愈使运营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企业面临着基本类似的境遇,但每一个企业还会因所在国家、所在地区、所在行业的不同而表现出在价值认同上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客观存在,对社会、企业、员工以及文化本身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在跨文化的环境中,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各方经理人由于不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习惯作风等差异,在企业经营的一些基本问题上难免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如:经营目标、市场选择、原材料的选用、管理方式、处事作风、作业安排以及对作业重要性的认识、变革要求等等,从而可能给企业的经营带来深层次的影响。

2.文化的共通性使文化融合成为可能

承认和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并不否认各种文化之间具有共通性。由于企业经营的目的、所处的环境和自然社会需求的相同性,使得各类企业的文化具有共通性,如: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对和平、公正的社会秩序的向往等等。文化之间的这种共通性使得多样性的文化相互学习、相互融合成为可能,并演变成为“普世文明”或“全球文化”。

3.文化融合是解决跨文化冲突的绿色通道

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走出去”的行列时,企业在境外的各种经济活动越来越活跃,各种不同的文化也开始了面对面的交流、碰撞和冲突。这种文化冲突是一种客观现象,谁都无法回避也无法制止。同时,文化冲突也促进着各种文化的发展,促进文化的交融。因此,从哲学的角度来讲,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是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文化融合是化解文化冲突的必然逻辑,是实现企业进步的阶梯,而跨文化管理,就是利用文化优势,消除文化冲突,实现文化融合,助推企业跨国、跨地区成功运营的战略选择。

文化融合是企业跨文化管理模式与理论的核心

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跨国、跨地区运营的企业如何在跨文化的背景下形成自己的核心动力,取决于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方法和能力。目前,我国研究跨文化管理的代表理论主要有“共同文化管理模式”和“整合同化理论”,二者的核心都在“文化融合”。

1.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模式——共同文化管理模式

笔者认为,在跨国、跨地区运营的企业中,“共同文化管理”就是能够体现不同管理文化的“最佳融合”,成员能够通力合作、和谐共事,使其潜能达到“最佳状态”,向着一致满意的方向迈进并达成终极目标。在实际运作中,文化融合是“内聚力”和“一致性”的体现,并由此形成良性、合理、高效的企业运营机制,以达到有效的跨文化管理。

“共同文化管理”要遵循三条基本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原则。跨国、跨地区运营的企业,只有针对当地的宏观环境、企业的微观特征和员工的接受适应能力,因地制宜地建立适合本企业的共同管理模式,才能取得跨文化管理的成功。二是完整系统原则。企业是一个开放系统,要达到不同管理文化的“最佳融合”,实现“一致满意”的目标,只有将共同管理文化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才能使企业运行有序,促进经营管理的完善与发展。三是和谐相处原则。企业只有努力适应当地的社会环境,尊重当地宗教和风俗习惯,积极开展文化交流,相互借鉴、增进理解,与当地人民和谐相处,才能将企业经营管理与当地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持续优化和丰富企业价值内涵。

2.企业跨文化管理理论——整合同化理论

“整合同化理论”是共同管理文化模式的进一步推广与提高,指跨文化企业主动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实现对文化环境与多元化员工的同化,促进跨文化企业取得经济与社会效益。

跨国、跨地区运营企业的文化整合同化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理性管理与人性管理相互整合。使企业既依靠法规纪律、组织模式进行管理,又以人的情感需求和价值归属感为基础,确定管理思想,制定管理原则,选择管理方法。二是法制管理与道德约束有机结合。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道德约束在一定程度上会超越法律的作用,而且可以达到不治而治的效果。将法治与德治有机地结合,法与情理相结合,整合同化企业文化,是管理科学的一大进步。三是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同步推进。既看重结果与事实、看重个人能力与实际工作业绩,注重以物质刺激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又关注员工思想动态,关注员工精神方面的满足,实施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同步激励。

跨文化管理创新策略

1.创建学习型组织,不断超越自我

在不断变化和开放的今天,每一个企业都需要适应新的环境,要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不断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便在跨文化管理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创建学习型组织,首先就要不断超越自我。对一个企业来说,学习是这个企业内部各个成员之间相互作用、企业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的过程。多个自主决策、独立经营的企业在市场中无序地运动,但由于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外部政策的影响,会产生一种自组织作用,使经济在宏观上朝一定的方向发展。自学习,就是一个组织在实践中遇到问题和挫折后,会从中吸取教训,改变自己的行为准则。自适应,就是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通过学习来更好地适应这一变化。

2.培养创新理念,把握市场先机

创新赢得未来,创新改变生活。美国麦道公司创新管理的指导思想就是非常值得我们企业学习的。迄今为止,麦道公司每四年就要进行一次“创造性的破坏”,再继续探寻新的方法,开辟新的途径。麦道公司对敢于创新的人,总是进行嘉勉。企业要想迅速发展,必须改变陈旧的经营思想,必须培养创新理念。

3.改变思维方式,精确工作描述

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一般重视直觉、内省,重经验理性与伦理精神。这种理性与实践相脱离的思维方式,导致了中国人重整体、轻个体,喜欢作定性研究,不善于做定量分析。而西方人则比较注重实证经验、逻辑推理,善于作定量化的分析。在企业管理上,如果工作描述不具体,不讲精确性,员工经常就会感到工作无所适从,不知道究竟应该怎么办,从而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4.建设新型企业文化,实现有机整合

新型企业文化是企业原有文化与当地文化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各种渠道促进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适应、融合,从而在企业原有文化和当地文化基础之上构建起来的一种新的企业文化,并以这种新的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管理基础。这种新型文化既保留着强烈的企业原有文化特点,又与当地的文化环境相适应,既不同于企业原有的文化,又不同于当地文化,是两种文化的有机整合。

5.加强制度建设,制定“根本大法”

企业要制定印发《员工手册》,把他作为员工基本的行为规范和行动指南,并把他作为对其他制度进行指导和制约的“根本大法”,类似于国家的宪法。制度要自成体系,明确各部分制度的效力,明确制度遵循的原则、适用范围、具体条款以及生效和废止时间等等。在建立实体制度的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程序制度,明确企业的“立法”(制定制度)和“执法”(执行制度)主体,明确那个部门有权制定制度、制定什么样的制度、制度由谁来执行与监督、执行与监督哪些制度等问题。当然,企业在制定制度时要依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不能让制度凌驾于国家的法律法规之上。

猜你喜欢

共通性文化冲突跨文化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冲突及应对策略
德彪西印象派钢琴音乐与中国音乐的共通性研究
传统皮影元素在现代动画的应用研究
高中人生规划教育与心理辅导课共通性的几点思考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青少年犯罪新趋势
民用飞机起落架系统设计共通性研究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中国有色金属的其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