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2015-01-21许慧莉杜琬崟
许慧莉,杜琬崟
(1.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2.长春中医药大学2012级中医一班,吉林 长春 130117)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许慧莉1,杜琬崟2
(1.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2.长春中医药大学2012级中医一班,吉林 长春 130117)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三虫益肾饮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 经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68.75%,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2型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临床观察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多发的一种代谢性疾病,随着我国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变化,本病的发生率呈逐年升高趋势[1]。T2DM极易引起一些并发症,如感染、糖尿病性心脏病、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及肾脏改变等,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即是T2DM引起的严重的微血管病变[2],如病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病情不断进展至后期可引起肾功能衰竭,给人们造成严重的危害。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Ⅲ期及Ⅳ期)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45~65岁,平均51.9岁,T2DM病程8~13年,平均病程10.8年,2型糖尿病肾病病程1~3.5年,平均病程2.6年,Ⅲ期12例,Ⅳ期36例;对照组男29例,女19例,年龄47~64岁,平均年龄52.3岁,T2DM病程9~14.5年,平均病程11.2年,2型糖尿病肾病病程1.5~4年,平均病程2.8年,Ⅲ期13例,Ⅳ期3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T2DM及肾病病程、2型糖尿病肾病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及分期标准
参照《中国肾脏病学》[3]中的有关标准拟定:①有明确的T2DM病史。②临床表现:乏力,下肢浮肿,血压升高,视网膜病等。③实验室检查:血糖升高,尿蛋白增加,肾功能正常。④2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标准: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在30~300 mg/24 h。⑤2型糖尿病肾病Ⅳ期标准:尿白蛋白排出量>300 mg/24 h,或24 h尿蛋白总量>0.5 g。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低盐、糖尿病、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配合适当运动;积极控制血糖水平,均给予皮下注射长效胰岛素治疗,并给予辛伐他汀片以降血脂;降血压,药物选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氯沙坦、贝那普利、依那普利等;给予注射用阿魏酸钠0.3 g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以改善肾脏微循环。4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予中药三虫益肾饮治疗:熟地黄15 g,杜仲15 g,山药30 g,黄精20 g,地龙10 g,蝉蜕15 g,僵蚕10 g,薏苡仁25 g,炒白术25 g,益智仁15 g,乌梅15 g,五味子9 g。1剂/d,水煎取汁300 mL,150 ml/次,分早晚2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4]
①痊愈:临床症状、体征均消失,血糖恢复至正常,24 h尿蛋白定量恢复至正常。②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消失或显著改善,血糖基本正常,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50%,或总量<0.3 g。③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血糖水平下降,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30%且≤50%。④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中,痊愈21例(43.75%),显效13例(27.08%),有效11例(22.92%),无效3例(6.25%),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中,痊愈7例(14.58%),显效12例(25.00%),有效14例(29.17%),无效15例(31.25%),总有效率为68.75%;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根据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点,其可属于中医学“消渴肾病”、“腰痛”、“水肿”等病证范畴,其病位在肾,但与脾脏关系密切,其病因病机主要是由于消渴病日久,失治误治,或年高体衰,或饮食不节,或劳逸失常,或情志不遂,均可导致脾肾两虚,肾藏精,脾主水,脾肾两虚则水液不寻常道,日久生成痰湿、瘀血,阻于脉络,不利于气血运行,进而导致出现乏力、水肿、腰痛等临床症状;精关不固,精微物质由尿漏出而发生蛋白尿。由此可见2型糖尿病肾病的病机特点是以脾肾两虚为本,瘀血阻络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故在治疗时应注意标本同治。
基于此,笔者在西医降血压(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降压药物具有一定的降尿蛋白作用)、降血脂、降血糖、改善肾脏微循环等治疗的基础上,自拟三虫益肾饮一方,方中以熟地黄、杜仲、山药、黄精四味药物以补肾填精,山药同薏苡仁、炒白术又可健脾益气,利水消肿,地龙、蝉蜕、僵蚕等虫类药物具有搜剔肾脏脉络、活血化瘀、降低尿蛋白的作用,益智仁、乌梅、五味子等味酸,具有较好的收敛固涩作用,可以减少精微物质、尿蛋白的漏出。全方共奏补肾健脾、活血化瘀、利水消肿、降低蛋白尿的功效,故而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可收到满意的疗效。
综上所述,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及体征,治疗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并发症,同时又可显著降低蛋白尿水平,疗效满意,故值得推广。
[1] 史耀勋.美迪康联合力平脂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3):382.
[2]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76.
[3] 黎磊石,刘志红.中国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61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15.
R587.2
A
ISSN.2095-6681.2015.07.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