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波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2015-01-21刘岩杨姝寇冰苑建英
刘岩 杨姝 寇冰 苑建英
超短波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刘岩 杨姝 寇冰 苑建英
目的 观察超短波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1-01—2013-01期间收治的80例盆腔炎患者,按门诊单双号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抗生素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超短波联合抗生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75.0%,治疗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95.0%。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3个月复发率为12.5%,6个月复发率为30.0%;治疗组3个月复发率为5.0%,6个月复发率为12.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短波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安全实效。
超短波;抗生素;盆腔炎
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疾病,主要指盆腔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等发生的炎症,其包括输卵管卵巢炎、子宫炎、盆腔腹膜炎、盆腔结缔组织炎等。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下腹部坠胀、月经量增多、白带增多、浑身乏力等[1]。部分病程较长的患者甚至出现神经衰弱等症状,严重影响到患者生存质量。我院在常规抗生素治疗基础之上,给予患者超短波治疗,效果显著,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1-01—2013-01期间收治的盆腔炎患者,经相关检查均符合盆腔炎诊断标准[2]。按门诊单双号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3~49岁,平均年龄(36.2±2.8)岁;病程2~16个月,平均病程(11.6±3.1)个月;合并盆腔积液者9例,合并有附件囊实性包块者12例。治疗组患者年龄22~47岁,平均年龄(36.4±2.1)岁;病程2~19个月,平均病程(11.9±3.5)个月;合并盆腔积液者7例,合并有附件囊实性包块者1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前对两组患者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参照结果给予患者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取青霉素800万单位,溶入250 mL氯化钠以及250 mL甲硝唑注射液对患者实施静脉滴注。同时口服左氧氟沙星药片以及妇科千金片,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患者所用药物剂量进行适当调整,7 d为1个疗程。在抗生素治疗基础之上,给予治疗组患者超短波治疗。取仰卧位,于患者腹部下方两侧分别放一个电极片,1次/d,30 min/次,7 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第3、6个月时对其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复发现象,统计患者复发率[3]。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经治疗,患者下腹部坠胀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经妇科、B超、血常规等检查未见异常现象;显效:经治疗,患者下腹部坠胀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经妇科检查发现明显改善,经B超检查发现包块等明显缩小;有效:经治疗,患者下腹部坠胀等临床症状等有所好转,经妇科检查发现有所改善,经B超检查发现包块等稍微缩小;无效:经治疗,患者下腹部坠胀等临床症状没有消失,经妇科、B超、血常规等检查依旧异常[4]。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治愈11例(27.5%),显效12例(30.0%),有效7例(17.5%),无效10例(25.0%),总治疗有效率为75.0%;治疗组患者治愈15例(37.5%),显效16例(40.0%),有效7例(17.5%),无效2例(5.0%),总治疗有效率为95.0%。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复发率对比 对照组患者3个月复发5例,复发率为12.5%,6个月复发12例,复发率为30.0%;治疗组3个月复发2例,复发率为5.0%,6个月复发5例,复发率为12.5%。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第3、6个月复发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症,可严重影响到患者生活、工作、学习等,同时给患者带来精神压力。与其他内脏相比,盆腔炎多数由逆行感染造成,导致病菌感染子宫内膜后[5],逐渐发展到肌层、浆膜层等,最终导致结缔组织、输卵管内膜等出现感染。同时因女性生殖器官位置较为特殊,一旦发生炎症不易被吸收,极易形成慢性炎症。临床多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因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且多产生一定的耐药性、副作用等,因此在推广中受到一定的限制。超短波属于高频,经加热可有效扩张毛细血管、小动脉等,充分改善局部营养物质、抗体等,且及时移除代谢产物,同时通过振荡运动,促进细胞膜蛋白通道、离子通道等,增强细胞新陈代谢,在一定程度上显著增加了盆腔部位的防御能力,痛苦小、效果佳,同时还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可充分弥补抗生素治疗的不足。不管是急性盆腔炎还是慢性盆腔炎,超短波均可通过均匀加热,深入作用,快速吸收炎症。在本次研究中,通过给予治疗组患者超短波联合抗生素治疗,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5.0%,且治疗结束后3、6个月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
综上所述,超短波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见效快,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1]龚清华,柳晓莉.脉冲超短波衬中药垫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体会[J].中国优生优育,2013,19(8):665-666.
[2]周向秀.抗生素联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3):1952-1953.
[3]张萍,陈瑞兴.腹腔灌注联合外用中药结合超短波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68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217-218.
[4]白华,贾亚楠,李明静,等.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120例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0,19(7):646-647.
[5]任杏春.超短波结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临床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3(15):78-79.
2014-06-12)
1005-619X(2015)01-0074-02
10.13517/j.cnki.ccm.2015.01.038
125105沈阳军区兴城疗养院信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