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丝裂霉素在翼状胬肉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5-01-21姜锦花袁宝华

中国疗养医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丝裂霉素翼状胬肉

姜锦花 袁宝华

·临床研究·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丝裂霉素在翼状胬肉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姜锦花 袁宝华

目的 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近两年收治的86例翼状胬肉患者,根据平行对照法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观察组在术中同时接受丝裂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角膜散光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患者进行为期两年随访,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视力、角膜散光度改善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小于参考组(P<0.05)。结论 翼状胬肉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能够促进患者视力的恢复,有效缓解散光现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同时复发率较低。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丝裂霉素;翼状胬肉;应用价值

翼状胬肉是临床常见的眼科疾病,多是由于紫外线照射引起,患者出现视力下降、角膜散光等。临床主要通过手术治疗促进患者康复,然而单纯的切除后患者仍然可出现较高的复发率,报道显示在70%左右[1],这就要求临床不断探讨有效的方法提高治疗效果,预防术后复发,从而促进患者康复。羊膜移植术、带蒂结膜瓣转移术、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是临床主要的3种方法。为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现对我院收治的86例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07—2012-07收治的86例翼状胬肉患者,其中男50例,女36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60.16±4.47)岁;病程6~34年,平均病程(16.74±5.21)年;初发性45例,复发性41例;均为单眼,翼状胬肉头部侵入角膜缘内大于2 mm,超过瞳孔缘患者32例;根据平行对照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手术均由同一医生进行操作。采用结膜囊滴贝诺喜滴眼液进行局麻,采用开睑器开睑,之后胬肉体部结膜下注射2%利多卡因麻醉,并用刀片将胬肉头部剥离,胬肉体部采用纤维剪刀剥离,同时将胬肉头、颈及体部2/3剪除,将角膜表面残留的胬肉组织彻底清除;将巩膜表面新生血管进行烧灼止血,保证巩膜的充分暴露。观察组在以上操作上在裸露的巩膜及角膜缘上覆盖0.02%丝裂霉素C(MMC)浸泡棉片,持续5 min后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至少使用50 mL,将残留的MMC去除。取眼球上方带角膜缘干细胞球结膜瓣,并采用10/0尼龙线将其间断缝合,并在巩膜暴露区固定,手术完成后涂抹红霉素,覆盖纱布。手术后患者局部滴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4次/d,根据患者康复情况逐渐减少使用量,持续治疗1个月;术后1 d、1周、半个月、1个月、2个月及6个月患者接受复诊,对于突发状况患者可另行复诊。复诊时主要对患者前段、眼底及眼压情况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视力、角膜散光度进行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患者均接受两年随访,对患者术后复发情况进行观察,规定胬肉再次长入角膜超过角膜缘1.5 mm视为复发[2]。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视力、角膜散光度分别为(4.97±0.36)、(0.85±0.69),参考组治疗后视力、角膜散光度分别为(5.01±0.45)、(1.09±0.5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未出现并发症,参考组患者术后出现4例角膜浅层点状角膜炎,6例角膜轻度水肿,并发症发生率为2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两年内出现3例复发,复发率为7.0%,参考组两年内出现10例复发,复发率为2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多数眼科医生在治疗翼状胬肉时,无论初发、复发或者年龄较大患者,均盲目采用自体结膜瓣移植法移植治疗[3]。然而临床报道显示上述手术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同时部分老年患者结膜脆性较大,在进行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治疗时难度较高[4]。静止性初发性翼状胬肉通过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即可治疗疾病,同时复发率相应会较低。本次治疗中,给予患者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伤口受到炎症的刺激较小,复发可能性明显降低[5],同时手术相对快捷、简单,术中出血量较少,因此有着显著的效果。在手术中联合丝裂霉素与细胞DNA功能及结构产生破坏的作用,对细胞增殖产生抑制作用,并对手术取得血管再生形成阻止,术后复发率明显下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视力、角膜散光度均出现明显好转,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小于参考组,且患者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由此可知,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翼状胬肉能够促进患者视力恢复,效果显著,同时安全性高,具有推广价值。

[1]曾志成,彭清华.退翳明目汤对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基础泪液分泌和泪膜稳定性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4,55(3):218-221.

[2]陈士成,应文闯,章爱武,等.翼状胬肉逆行撕剥联合带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100例临床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4,19(1):123-124.

[3]墨丽娜,吴永会.贝复舒滴眼液及钝性剥离联合带蒂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业,2014,23(3):74-75.

[4]李双,付汛安,赵芳,等.自体血清滴眼液和小牛血去蛋白眼用凝胶对翼状胬肉角膜修复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4,32(3):368-370.

[5]张天资,韩立坤,于海娟,等.糖尿病患者应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4,32(3):286-288.

2017-07-18)

1005-619X(2015)01-0040-02

10.13517/j.cnki.ccm.2015.01.015

135000吉林省梅河口市友谊医院眼科

猜你喜欢

丝裂霉素翼状胬肉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逆行撕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应用
探究翼状胬肉的中医治疗方法
原发性与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指标及实验室指标差异
眼睛长胬肉要不要治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临床意义探析
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防治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的效果比较
翼状胬肉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口服中药治疗60例临床观察
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对高度近视患者LASEK手术后Haze的预防效果分析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丝裂霉素C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的联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