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干预在工作相关肌肉骨骼功能失调中的应用

2015-01-21陈今尧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4年6期
关键词:综合干预依从性

陈今尧等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工作相关肌肉骨骼功能失调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骨科门诊及其他门诊选择以颈肩上肢、腰背下肢疼痛为主的300名肌肉骨骼功能失调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均进行西药和物理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干预。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能有效的缩短患者疼痛时间,降低疼痛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工作相关肌肉骨骼功能失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综合干预;肌肉骨骼功能;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68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2-0079-02

与工作相关肌肉劳损(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WMSDs)常发生在肌肉骨骼系统,与工作环境和工作状况相关,又称为工作相关的肌肉骨骼功能失调[1]。在中国,肌肉骨骼功能失调逐渐成为最普遍的职业病症。常见的有下背疾患和颈肩疾患,其临床特征为疼痛和活动受限。本研究旨在对工作相关肌肉骨骼功能失调患者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并探讨其成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骨科及其他门诊患者321例,诊断标准为《慢性疼痛临床诊疗指南》中颈部和腰部疼痛的评估方法[2],主要包括病史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CT、X线、MRI检查等)。其中颈肩上肢疼痛为主患者168例,年龄为(358±129)岁,女性82例,男性86例;病程为(26±13)年;腰背下肢疼痛为主患者153例,年龄(362±131)岁;女性78例,男性75例;病程为(28±15)年。具体的纳入排除标准为:A主要为政府机关人员,主诉为颈、肩、背、腰部反复疼痛,或伴随有上肢麻木、疼痛等,病史大于3个月;工龄至少1年,并且每天连续坐着工作时间3小时以上。B试验前,向患者介绍本次研究基本内容,获得其知情同意。C有严重器质性病变(如原发性或转移性骨肿瘤等)者排除。最后符合条件的患者共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颈肩上肢疼痛为主85例,腰背下肢疼痛为主65例,对照组颈肩上肢疼痛为主76例,腰背下肢疼痛为主7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西药和物理治疗,西药以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为主,理疗以热疗为主。

122综合干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综合干预,具体如下: A辨证的中药治疗。具体证型,对症给药。B中医特色疗法,包括针刺、推拿、艾灸等。联合使用多种治疗手段来缓解或解除肌肉系统的挛缩。C营养膳食指导,分为中医辨证施膳指导和临床营养指导,由营养师负责。D心理咨询和疏导,由心理咨询师指导患者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等。E运动锻炼指导,由运动治疗师针对患者具体病情指导其运动,养成主动锻炼的好习惯。F由专业护士进行个体健康教育,使其了解疾病的发生、治疗、康复及预后等,提高疾病自我管理能力。

13观察指标颈肩上肢疼痛为主的患者:上下肢的运动功能、感觉、膀胱功能;腰背下肢疼痛为主的患者: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度、膀胱功能。

14 疗效判定

141颈椎JOA评分标准1上肢运动功能:0分-不能持筷或勺进餐;1分-能持勺,不能持筷;2分-手不灵活,但能持筷;3分-能持筷及完成一般家务,但手笨拙;4分-正常。2下肢运动功能:0分-不能行走;1分-平地行走也需支持物;2分-平地行走可不用支持物,但上楼需要;3分-平地或上楼行走不用支持物,但下肢不灵活;4分-正常。3感觉:上肢:0分-明显感觉障碍;1分-轻度感觉障碍;2分-正常。下肢和躯干与上肢评分相同。4膀胱功能:0分-尿潴留;1分-高度排尿困难,尿费力,尿失禁或淋漓;2分-轻度排尿困难,尿频,尿踌躇;3分-正常[3]。

142腰椎JOA评分标准1主观症状:A下腰背痛:3分-无任何疼痛;2分-偶尔轻微疼痛;1分-频发轻微疼痛与偶发严重疼痛;0分-频发或持续的严重疼痛。B腿痛兼/或麻刺痛:与A相同。C步态:3分-正常;2分-即使肌肉无力,也可步行超过500米;1分-步行小于500米,出现腿痛,刺痛,无力;0分-步行小于100米,出现腿痛,刺痛,无力。2临床体征:A直腿抬高试验:2分-正常;1分-30度-70度;0分-小于30度;B感觉障碍:2分-无;1分-轻度障碍;0分-明显障碍。C运动障碍:2分-正常;1分-轻度无力;0分-明显无力。3日常活动受限度:2分-正常;1分-轻度受限;0分-明显受限:a平卧翻身;b站立;c洗漱;d前屈;e坐位;f举重物;g行走。4膀胱功能:0分-正常;-3分-轻度受限;6分-明显受限[4]。

15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肌肉骨骼功能失调是一种慢性疼痛,主要的特点是身体活动受限和临时或永久性丧失工作能力[5]。工作相关肌肉骨骼功能失调是在一定工作环境和条件下表现为与多组肌肉骨骼系统相关的疾病,最普遍的有职业性下背疾患和颈肩疾患,主要表现有下背痛、肩痛、颈痛、前臂痛、手痛、僵硬、痉挛、麻木等。它影响半数以上的职业人群,工业发达国家瑞典、德国、美国等已承认它为职业病[6]。

本研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了试验组患者一定的综合干预措施,包括:①健康教育,促使其养成健康的生活和工作习惯;②针对症状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特色疗法等;③心理干预,消除精神紧张,达到身心平衡;④营养膳食指导:指导患者合理补充营养,并进行中医辨证施膳,指导患者调理身体;⑤运动锻炼指导,使机体各运动器官和系统协调、平衡。结果显示,这一系列的综合干预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疼痛频次、缩短疼痛时间。此外,本次研究发现,患者的依从性对疗效也有很大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该正确的引导,尽量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以便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星,郑玉新,王瑞生.骨骼肌肉功能失调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活动和健康影响的研究[J].2007,36(3):333-335.

[2]汪受传,虞舜,赵霞,等.询证性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研究的现状与策略[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11):2759-2761.

[3]彭宗泽,孙波,李麟平,等. 中医药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VAS、FRS、改良JOA评分和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2:(6):28-30.

[4]赵金彩,赵莉,丁俊琴,等.JOA评分在下颈椎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8(5):407-409.

[5]马超.不同干预措施对与工作有关的颈肩痛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09.

[6]肖元梅,王治明,王绵珍.化工工人肌肉骨骼功能及其与工作能力的关系[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5,31(1):18-21.

(收稿日期:20140421)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工作相关肌肉骨骼功能失调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骨科门诊及其他门诊选择以颈肩上肢、腰背下肢疼痛为主的300名肌肉骨骼功能失调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均进行西药和物理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干预。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能有效的缩短患者疼痛时间,降低疼痛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工作相关肌肉骨骼功能失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综合干预;肌肉骨骼功能;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68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2-0079-02

与工作相关肌肉劳损(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WMSDs)常发生在肌肉骨骼系统,与工作环境和工作状况相关,又称为工作相关的肌肉骨骼功能失调[1]。在中国,肌肉骨骼功能失调逐渐成为最普遍的职业病症。常见的有下背疾患和颈肩疾患,其临床特征为疼痛和活动受限。本研究旨在对工作相关肌肉骨骼功能失调患者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并探讨其成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骨科及其他门诊患者321例,诊断标准为《慢性疼痛临床诊疗指南》中颈部和腰部疼痛的评估方法[2],主要包括病史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CT、X线、MRI检查等)。其中颈肩上肢疼痛为主患者168例,年龄为(358±129)岁,女性82例,男性86例;病程为(26±13)年;腰背下肢疼痛为主患者153例,年龄(362±131)岁;女性78例,男性75例;病程为(28±15)年。具体的纳入排除标准为:A主要为政府机关人员,主诉为颈、肩、背、腰部反复疼痛,或伴随有上肢麻木、疼痛等,病史大于3个月;工龄至少1年,并且每天连续坐着工作时间3小时以上。B试验前,向患者介绍本次研究基本内容,获得其知情同意。C有严重器质性病变(如原发性或转移性骨肿瘤等)者排除。最后符合条件的患者共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颈肩上肢疼痛为主85例,腰背下肢疼痛为主65例,对照组颈肩上肢疼痛为主76例,腰背下肢疼痛为主7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西药和物理治疗,西药以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为主,理疗以热疗为主。

122综合干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综合干预,具体如下: A辨证的中药治疗。具体证型,对症给药。B中医特色疗法,包括针刺、推拿、艾灸等。联合使用多种治疗手段来缓解或解除肌肉系统的挛缩。C营养膳食指导,分为中医辨证施膳指导和临床营养指导,由营养师负责。D心理咨询和疏导,由心理咨询师指导患者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等。E运动锻炼指导,由运动治疗师针对患者具体病情指导其运动,养成主动锻炼的好习惯。F由专业护士进行个体健康教育,使其了解疾病的发生、治疗、康复及预后等,提高疾病自我管理能力。

13观察指标颈肩上肢疼痛为主的患者:上下肢的运动功能、感觉、膀胱功能;腰背下肢疼痛为主的患者: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度、膀胱功能。

14 疗效判定

141颈椎JOA评分标准1上肢运动功能:0分-不能持筷或勺进餐;1分-能持勺,不能持筷;2分-手不灵活,但能持筷;3分-能持筷及完成一般家务,但手笨拙;4分-正常。2下肢运动功能:0分-不能行走;1分-平地行走也需支持物;2分-平地行走可不用支持物,但上楼需要;3分-平地或上楼行走不用支持物,但下肢不灵活;4分-正常。3感觉:上肢:0分-明显感觉障碍;1分-轻度感觉障碍;2分-正常。下肢和躯干与上肢评分相同。4膀胱功能:0分-尿潴留;1分-高度排尿困难,尿费力,尿失禁或淋漓;2分-轻度排尿困难,尿频,尿踌躇;3分-正常[3]。

142腰椎JOA评分标准1主观症状:A下腰背痛:3分-无任何疼痛;2分-偶尔轻微疼痛;1分-频发轻微疼痛与偶发严重疼痛;0分-频发或持续的严重疼痛。B腿痛兼/或麻刺痛:与A相同。C步态:3分-正常;2分-即使肌肉无力,也可步行超过500米;1分-步行小于500米,出现腿痛,刺痛,无力;0分-步行小于100米,出现腿痛,刺痛,无力。2临床体征:A直腿抬高试验:2分-正常;1分-30度-70度;0分-小于30度;B感觉障碍:2分-无;1分-轻度障碍;0分-明显障碍。C运动障碍:2分-正常;1分-轻度无力;0分-明显无力。3日常活动受限度:2分-正常;1分-轻度受限;0分-明显受限:a平卧翻身;b站立;c洗漱;d前屈;e坐位;f举重物;g行走。4膀胱功能:0分-正常;-3分-轻度受限;6分-明显受限[4]。

15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肌肉骨骼功能失调是一种慢性疼痛,主要的特点是身体活动受限和临时或永久性丧失工作能力[5]。工作相关肌肉骨骼功能失调是在一定工作环境和条件下表现为与多组肌肉骨骼系统相关的疾病,最普遍的有职业性下背疾患和颈肩疾患,主要表现有下背痛、肩痛、颈痛、前臂痛、手痛、僵硬、痉挛、麻木等。它影响半数以上的职业人群,工业发达国家瑞典、德国、美国等已承认它为职业病[6]。

本研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了试验组患者一定的综合干预措施,包括:①健康教育,促使其养成健康的生活和工作习惯;②针对症状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特色疗法等;③心理干预,消除精神紧张,达到身心平衡;④营养膳食指导:指导患者合理补充营养,并进行中医辨证施膳,指导患者调理身体;⑤运动锻炼指导,使机体各运动器官和系统协调、平衡。结果显示,这一系列的综合干预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疼痛频次、缩短疼痛时间。此外,本次研究发现,患者的依从性对疗效也有很大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该正确的引导,尽量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以便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星,郑玉新,王瑞生.骨骼肌肉功能失调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活动和健康影响的研究[J].2007,36(3):333-335.

[2]汪受传,虞舜,赵霞,等.询证性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研究的现状与策略[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11):2759-2761.

[3]彭宗泽,孙波,李麟平,等. 中医药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VAS、FRS、改良JOA评分和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2:(6):28-30.

[4]赵金彩,赵莉,丁俊琴,等.JOA评分在下颈椎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8(5):407-409.

[5]马超.不同干预措施对与工作有关的颈肩痛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09.

[6]肖元梅,王治明,王绵珍.化工工人肌肉骨骼功能及其与工作能力的关系[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5,31(1):18-21.

(收稿日期:20140421)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工作相关肌肉骨骼功能失调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骨科门诊及其他门诊选择以颈肩上肢、腰背下肢疼痛为主的300名肌肉骨骼功能失调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均进行西药和物理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干预。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能有效的缩短患者疼痛时间,降低疼痛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工作相关肌肉骨骼功能失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综合干预;肌肉骨骼功能;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68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2-0079-02

与工作相关肌肉劳损(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WMSDs)常发生在肌肉骨骼系统,与工作环境和工作状况相关,又称为工作相关的肌肉骨骼功能失调[1]。在中国,肌肉骨骼功能失调逐渐成为最普遍的职业病症。常见的有下背疾患和颈肩疾患,其临床特征为疼痛和活动受限。本研究旨在对工作相关肌肉骨骼功能失调患者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并探讨其成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骨科及其他门诊患者321例,诊断标准为《慢性疼痛临床诊疗指南》中颈部和腰部疼痛的评估方法[2],主要包括病史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CT、X线、MRI检查等)。其中颈肩上肢疼痛为主患者168例,年龄为(358±129)岁,女性82例,男性86例;病程为(26±13)年;腰背下肢疼痛为主患者153例,年龄(362±131)岁;女性78例,男性75例;病程为(28±15)年。具体的纳入排除标准为:A主要为政府机关人员,主诉为颈、肩、背、腰部反复疼痛,或伴随有上肢麻木、疼痛等,病史大于3个月;工龄至少1年,并且每天连续坐着工作时间3小时以上。B试验前,向患者介绍本次研究基本内容,获得其知情同意。C有严重器质性病变(如原发性或转移性骨肿瘤等)者排除。最后符合条件的患者共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颈肩上肢疼痛为主85例,腰背下肢疼痛为主65例,对照组颈肩上肢疼痛为主76例,腰背下肢疼痛为主7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西药和物理治疗,西药以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为主,理疗以热疗为主。

122综合干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综合干预,具体如下: A辨证的中药治疗。具体证型,对症给药。B中医特色疗法,包括针刺、推拿、艾灸等。联合使用多种治疗手段来缓解或解除肌肉系统的挛缩。C营养膳食指导,分为中医辨证施膳指导和临床营养指导,由营养师负责。D心理咨询和疏导,由心理咨询师指导患者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等。E运动锻炼指导,由运动治疗师针对患者具体病情指导其运动,养成主动锻炼的好习惯。F由专业护士进行个体健康教育,使其了解疾病的发生、治疗、康复及预后等,提高疾病自我管理能力。

13观察指标颈肩上肢疼痛为主的患者:上下肢的运动功能、感觉、膀胱功能;腰背下肢疼痛为主的患者: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度、膀胱功能。

14 疗效判定

141颈椎JOA评分标准1上肢运动功能:0分-不能持筷或勺进餐;1分-能持勺,不能持筷;2分-手不灵活,但能持筷;3分-能持筷及完成一般家务,但手笨拙;4分-正常。2下肢运动功能:0分-不能行走;1分-平地行走也需支持物;2分-平地行走可不用支持物,但上楼需要;3分-平地或上楼行走不用支持物,但下肢不灵活;4分-正常。3感觉:上肢:0分-明显感觉障碍;1分-轻度感觉障碍;2分-正常。下肢和躯干与上肢评分相同。4膀胱功能:0分-尿潴留;1分-高度排尿困难,尿费力,尿失禁或淋漓;2分-轻度排尿困难,尿频,尿踌躇;3分-正常[3]。

142腰椎JOA评分标准1主观症状:A下腰背痛:3分-无任何疼痛;2分-偶尔轻微疼痛;1分-频发轻微疼痛与偶发严重疼痛;0分-频发或持续的严重疼痛。B腿痛兼/或麻刺痛:与A相同。C步态:3分-正常;2分-即使肌肉无力,也可步行超过500米;1分-步行小于500米,出现腿痛,刺痛,无力;0分-步行小于100米,出现腿痛,刺痛,无力。2临床体征:A直腿抬高试验:2分-正常;1分-30度-70度;0分-小于30度;B感觉障碍:2分-无;1分-轻度障碍;0分-明显障碍。C运动障碍:2分-正常;1分-轻度无力;0分-明显无力。3日常活动受限度:2分-正常;1分-轻度受限;0分-明显受限:a平卧翻身;b站立;c洗漱;d前屈;e坐位;f举重物;g行走。4膀胱功能:0分-正常;-3分-轻度受限;6分-明显受限[4]。

15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肌肉骨骼功能失调是一种慢性疼痛,主要的特点是身体活动受限和临时或永久性丧失工作能力[5]。工作相关肌肉骨骼功能失调是在一定工作环境和条件下表现为与多组肌肉骨骼系统相关的疾病,最普遍的有职业性下背疾患和颈肩疾患,主要表现有下背痛、肩痛、颈痛、前臂痛、手痛、僵硬、痉挛、麻木等。它影响半数以上的职业人群,工业发达国家瑞典、德国、美国等已承认它为职业病[6]。

本研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了试验组患者一定的综合干预措施,包括:①健康教育,促使其养成健康的生活和工作习惯;②针对症状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特色疗法等;③心理干预,消除精神紧张,达到身心平衡;④营养膳食指导:指导患者合理补充营养,并进行中医辨证施膳,指导患者调理身体;⑤运动锻炼指导,使机体各运动器官和系统协调、平衡。结果显示,这一系列的综合干预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疼痛频次、缩短疼痛时间。此外,本次研究发现,患者的依从性对疗效也有很大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该正确的引导,尽量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以便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星,郑玉新,王瑞生.骨骼肌肉功能失调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活动和健康影响的研究[J].2007,36(3):333-335.

[2]汪受传,虞舜,赵霞,等.询证性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研究的现状与策略[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11):2759-2761.

[3]彭宗泽,孙波,李麟平,等. 中医药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VAS、FRS、改良JOA评分和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2:(6):28-30.

[4]赵金彩,赵莉,丁俊琴,等.JOA评分在下颈椎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8(5):407-409.

[5]马超.不同干预措施对与工作有关的颈肩痛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09.

[6]肖元梅,王治明,王绵珍.化工工人肌肉骨骼功能及其与工作能力的关系[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5,31(1):18-21.

(收稿日期:20140421)

猜你喜欢

综合干预依从性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药学服务与用药依从性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应用连续护理模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综合干预效果的探讨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新生儿血糖水平影响
综合干预对青年人高血压病的治疗作用及预后影响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