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妙散加减治疗痛风27例临床观察

2015-01-21龚黎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4年6期
关键词:临床观察痛风

龚黎明

【摘要】目的:分析四妙散加减治疗痛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秋水仙碱治疗,观察组采用四妙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妙散加减治疗痛风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四妙散;痛风;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2-0045-01

痛风长期发作可导致患者骨与关节破坏、畸形以及功能障碍,晚期还可能合并有肾炎、结石、高血压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现阶段西医保守治疗多采用秋水仙碱,虽可取的一定效果,但副作用较多。我院采用四妙散治疗痛风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4例患者均为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其中男性43例,女性11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419±26)岁,病程7天~20年,平均病程(86±42)年;受累关节位于第一跖趾关节患者为41例、踝关节6例、膝关节3例、腕关节2例、手指关节2例。合并高脂血症5例,高血压10例,冠心病4例,高血糖1例。54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采用四妙散加减治疗,组方:黄柏10g,薏苡仁30g,川牛膝10g,苍术10g,威灵仙10g,丹皮10g,赤芍10g,防己10g,茯苓10g,麦芽10g。如果为寒湿甚者去黄柏,加秦艽10g、独活10g,如果为湿热甚者加地龙10g、忍冬藤10g。用水煎服,每日服用1 剂,分早晚两次温服。对照组采用西药秋水仙碱治疗,首次口服lmg,之后患者可每隔1-2小时服用05mg,注意第一天总量应当控制在3mg以内,待患者疼痛缓解后每日剂量改为05mg。两组均连续治疗2 周为1 个疗程。

13观察指标症状积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主要症状,即疼痛、肿胀、发热以及皮色发红的情况。上述各项症状均根据无、轻、中、重四个类型分别计分0、1、2、3。观察期评分情况的各项症状评分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中药新药治疗痛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症状积分,并结合临床经验来制定。通过观察评分统计两组患者在服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进行拟定。治愈:患者的全部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临床检查显示血尿酸、血沉指标均恢复正常;显效:患者临床主要症状消失,同时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可以参加正常工作以及劳动,检查显示血尿酸值出现了明显降低;有效: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关节功能出现了较为显著的进步,生活可以自理,检查显示血尿酸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无效: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各方面均未出现明显好转或者恶化。

15统计学处理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痛风属中医“热痹”的范畴,祖国医学认为病机在于人体正气不足,阴阳失调,风寒湿热邪气杂合而至,痹阻经络;复因饮食劳倦或者房室不节、感受外邪等,导致气血凝滞不通而发为痛风,其中湿热又是造成本病的重要因素,故临床治疗时主要采用清热利湿、消肿止痛法[2]。

四妙散出自清代张秉成所著的《成方便读》,组方主要包括黄柏、苍术、薏苡仁、牛膝,诸药合用,能够起到清热利湿、舒筋通络的功效。本研究中,四妙散方中黄柏苦以燥湿,苦寒入下焦,苍术则苦温燥湿,薏苡仁除了甘淡利湿还具有清热之功效,牛膝可以补肝肾、强筋骨,同时还可以通血脉而利关节。本方将怀牛膝改为川牛膝,加强活血通经之功,同时还可以起到引药下行的目的,以便直达病所。此外,丹皮和赤芍在活血化瘀的同时,还能够起到凉血之效;威灵仙主要功用在于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尤其善治痛风顽痹;防己则可以祛风利水、消肿止痛,其他如茯苓、麦芽则可以起到健脾护胃的功效,防止用药带来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土茯苓、薏苡仁均能够起到降低血尿酸的功效;丹皮能改善微循环;川牛膝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增强代谢;威灵仙能够活血化瘀,达到活血通络之目的。诸药合用,疗效显著。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肿胀、发热以及皮色发红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轻微,与同类研究结果一致[3],进一步证实了四妙散加减治疗痛风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92-293.

[2]关战立,王红霞.四妙散加减治疗痛风关节炎38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12):1095.

[3]王跃旗,王义军,王磊等.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2012,5(11):873-877.

(收稿日期:20140504)

【摘要】目的:分析四妙散加减治疗痛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秋水仙碱治疗,观察组采用四妙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妙散加减治疗痛风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四妙散;痛风;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2-0045-01

痛风长期发作可导致患者骨与关节破坏、畸形以及功能障碍,晚期还可能合并有肾炎、结石、高血压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现阶段西医保守治疗多采用秋水仙碱,虽可取的一定效果,但副作用较多。我院采用四妙散治疗痛风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4例患者均为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其中男性43例,女性11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419±26)岁,病程7天~20年,平均病程(86±42)年;受累关节位于第一跖趾关节患者为41例、踝关节6例、膝关节3例、腕关节2例、手指关节2例。合并高脂血症5例,高血压10例,冠心病4例,高血糖1例。54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采用四妙散加减治疗,组方:黄柏10g,薏苡仁30g,川牛膝10g,苍术10g,威灵仙10g,丹皮10g,赤芍10g,防己10g,茯苓10g,麦芽10g。如果为寒湿甚者去黄柏,加秦艽10g、独活10g,如果为湿热甚者加地龙10g、忍冬藤10g。用水煎服,每日服用1 剂,分早晚两次温服。对照组采用西药秋水仙碱治疗,首次口服lmg,之后患者可每隔1-2小时服用05mg,注意第一天总量应当控制在3mg以内,待患者疼痛缓解后每日剂量改为05mg。两组均连续治疗2 周为1 个疗程。

13观察指标症状积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主要症状,即疼痛、肿胀、发热以及皮色发红的情况。上述各项症状均根据无、轻、中、重四个类型分别计分0、1、2、3。观察期评分情况的各项症状评分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中药新药治疗痛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症状积分,并结合临床经验来制定。通过观察评分统计两组患者在服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进行拟定。治愈:患者的全部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临床检查显示血尿酸、血沉指标均恢复正常;显效:患者临床主要症状消失,同时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可以参加正常工作以及劳动,检查显示血尿酸值出现了明显降低;有效: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关节功能出现了较为显著的进步,生活可以自理,检查显示血尿酸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无效: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各方面均未出现明显好转或者恶化。

15统计学处理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痛风属中医“热痹”的范畴,祖国医学认为病机在于人体正气不足,阴阳失调,风寒湿热邪气杂合而至,痹阻经络;复因饮食劳倦或者房室不节、感受外邪等,导致气血凝滞不通而发为痛风,其中湿热又是造成本病的重要因素,故临床治疗时主要采用清热利湿、消肿止痛法[2]。

四妙散出自清代张秉成所著的《成方便读》,组方主要包括黄柏、苍术、薏苡仁、牛膝,诸药合用,能够起到清热利湿、舒筋通络的功效。本研究中,四妙散方中黄柏苦以燥湿,苦寒入下焦,苍术则苦温燥湿,薏苡仁除了甘淡利湿还具有清热之功效,牛膝可以补肝肾、强筋骨,同时还可以通血脉而利关节。本方将怀牛膝改为川牛膝,加强活血通经之功,同时还可以起到引药下行的目的,以便直达病所。此外,丹皮和赤芍在活血化瘀的同时,还能够起到凉血之效;威灵仙主要功用在于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尤其善治痛风顽痹;防己则可以祛风利水、消肿止痛,其他如茯苓、麦芽则可以起到健脾护胃的功效,防止用药带来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土茯苓、薏苡仁均能够起到降低血尿酸的功效;丹皮能改善微循环;川牛膝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增强代谢;威灵仙能够活血化瘀,达到活血通络之目的。诸药合用,疗效显著。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肿胀、发热以及皮色发红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轻微,与同类研究结果一致[3],进一步证实了四妙散加减治疗痛风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92-293.

[2]关战立,王红霞.四妙散加减治疗痛风关节炎38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12):1095.

[3]王跃旗,王义军,王磊等.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2012,5(11):873-877.

(收稿日期:20140504)

【摘要】目的:分析四妙散加减治疗痛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秋水仙碱治疗,观察组采用四妙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妙散加减治疗痛风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四妙散;痛风;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2-0045-01

痛风长期发作可导致患者骨与关节破坏、畸形以及功能障碍,晚期还可能合并有肾炎、结石、高血压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现阶段西医保守治疗多采用秋水仙碱,虽可取的一定效果,但副作用较多。我院采用四妙散治疗痛风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4例患者均为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其中男性43例,女性11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419±26)岁,病程7天~20年,平均病程(86±42)年;受累关节位于第一跖趾关节患者为41例、踝关节6例、膝关节3例、腕关节2例、手指关节2例。合并高脂血症5例,高血压10例,冠心病4例,高血糖1例。54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采用四妙散加减治疗,组方:黄柏10g,薏苡仁30g,川牛膝10g,苍术10g,威灵仙10g,丹皮10g,赤芍10g,防己10g,茯苓10g,麦芽10g。如果为寒湿甚者去黄柏,加秦艽10g、独活10g,如果为湿热甚者加地龙10g、忍冬藤10g。用水煎服,每日服用1 剂,分早晚两次温服。对照组采用西药秋水仙碱治疗,首次口服lmg,之后患者可每隔1-2小时服用05mg,注意第一天总量应当控制在3mg以内,待患者疼痛缓解后每日剂量改为05mg。两组均连续治疗2 周为1 个疗程。

13观察指标症状积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主要症状,即疼痛、肿胀、发热以及皮色发红的情况。上述各项症状均根据无、轻、中、重四个类型分别计分0、1、2、3。观察期评分情况的各项症状评分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中药新药治疗痛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症状积分,并结合临床经验来制定。通过观察评分统计两组患者在服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进行拟定。治愈:患者的全部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临床检查显示血尿酸、血沉指标均恢复正常;显效:患者临床主要症状消失,同时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可以参加正常工作以及劳动,检查显示血尿酸值出现了明显降低;有效: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关节功能出现了较为显著的进步,生活可以自理,检查显示血尿酸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无效: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各方面均未出现明显好转或者恶化。

15统计学处理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痛风属中医“热痹”的范畴,祖国医学认为病机在于人体正气不足,阴阳失调,风寒湿热邪气杂合而至,痹阻经络;复因饮食劳倦或者房室不节、感受外邪等,导致气血凝滞不通而发为痛风,其中湿热又是造成本病的重要因素,故临床治疗时主要采用清热利湿、消肿止痛法[2]。

四妙散出自清代张秉成所著的《成方便读》,组方主要包括黄柏、苍术、薏苡仁、牛膝,诸药合用,能够起到清热利湿、舒筋通络的功效。本研究中,四妙散方中黄柏苦以燥湿,苦寒入下焦,苍术则苦温燥湿,薏苡仁除了甘淡利湿还具有清热之功效,牛膝可以补肝肾、强筋骨,同时还可以通血脉而利关节。本方将怀牛膝改为川牛膝,加强活血通经之功,同时还可以起到引药下行的目的,以便直达病所。此外,丹皮和赤芍在活血化瘀的同时,还能够起到凉血之效;威灵仙主要功用在于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尤其善治痛风顽痹;防己则可以祛风利水、消肿止痛,其他如茯苓、麦芽则可以起到健脾护胃的功效,防止用药带来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土茯苓、薏苡仁均能够起到降低血尿酸的功效;丹皮能改善微循环;川牛膝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增强代谢;威灵仙能够活血化瘀,达到活血通络之目的。诸药合用,疗效显著。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肿胀、发热以及皮色发红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轻微,与同类研究结果一致[3],进一步证实了四妙散加减治疗痛风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92-293.

[2]关战立,王红霞.四妙散加减治疗痛风关节炎38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12):1095.

[3]王跃旗,王义军,王磊等.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2012,5(11):873-877.

(收稿日期:20140504)

猜你喜欢

临床观察痛风
痛风的治疗
痛风了,怎么办?
雏鹅痛风“三步五防”更有效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
夏天,从第一次痛风开始预防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宣痹祛风合剂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