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盘活人才
2015-01-20叶丛
叶丛
保康县作为襄阳市唯一的全山区县,长期面临人才“引进难、留住难、流动难”问题,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近年来,该县立足实际,大胆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着力引爆人才内动力,为建设美丽幸福新保康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创新广纳英才的引进机制,让人才进得来
多种渠道引。坚持招才与引智相结合,引资与引人相结合,校园招聘与专场招聘相结合,合同引进与柔性引进相结合,以灵活多样的方式网罗天下英才。优化环境引。突出软环境建设,构建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为紧缺急需的专业人才提供“保姆式”服务,在工作报酬、住房保障、项目申报、职称评定、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开通“绿色通道”,吸引人才落户。搭建平台引。集中力量在县内磷化工、农业、旅游等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建设创新创业平台,以平台促进人才聚集,促进人才为发挥作用、展示才能向保康流动。
创新拴心留人的保障机制,让人才留得住
政治上多关爱。建立县“四大家”联系人才制度和走访慰问制度,定期开展人才座谈会,定期走访慰问人才;发挥高层次人才在重大决策中的咨询论证作用,通过领题调研等形式,让人才参政议政;优先推荐符合条件且个人有意愿的各类人才担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使人才得到更多的升迁、提高威信和获取政治权利的机会。生活上多关心。对引进的紧缺急需专业人才,发放一定数额的安家费和生活补助费,提供人才公寓,体现人本关怀;对从事相关科研的,安排科研经费,专款专用;建立人才休假疗养制度,定期组织人才开展健康检查。情感上多关怀。组织相关人才成员单位定期开展联谊会、座谈会、相亲会、俱乐部等活动,为各类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提供心理咨询、交友相亲、健康保健等个性化、亲情化服务,增强人才归属感。发展上多关注。积极搭建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让优秀人才有更多的用武之地,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聘用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快尧治河院士(专家)工作站、研发中心、创新实践基地等基础平台建设,推动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建立健全以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重奖作出贡献的各类人才,营造“四个尊重”的浓厚氛围。
创新重心下移的激励机制,让人才流得動
破壁垒,让人才自愿流。建立人才自由流动机制,以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为契机,打破瓶颈制约,促进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城乡之间专业人才有序流动;大力实施“能人治村”工程,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经商返乡创业人员、农村致富带头人、转业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等进入村“两委”班子,使各类“能人”向基层一线聚集。立规矩,让人才有序流。建立人才到基层挂职锻炼制度,对新招录、招聘的人员,鼓励到基层一线服务,到基层“接地气”、“墩墩苗”,在实践中经受磨砺,接受锻炼,丰富基层工作经历。建立农业、卫生、教育、磷化工等11大门类的专家库,每年由乡镇提出紧缺人才“菜单”,组织专家、志愿者到乡镇提供智力支援。重奖励,让人才愿意流。建立城乡人才互动互助机制,每年筛选一批农技师、教师、医生等专业人才到乡镇、农村站(点)开展对口帮扶、技术指导、学术交流等服务活动,期间工资待遇由原单位发放,县财政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表现优秀的,优先提拔重用。通过打通人才流通的“最后一公里”,最大限度地整合、盘活区域内人才资源。
(作者系保康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