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内民主向何处去
2015-01-20徐青
徐青
2014年12月24日,台湾台南县佳里区好望角公园内的蒋介石铜像遭泼漆,还留有“二二八凶手”、“真戒严、假行宪”等字样,铜像的嘴上甚至被套上情趣用品。蒋介石铜像被污事件在台湾屡见不鲜,特别在选举年、“二二八”纪念日更是屡屡发生。一段沧桑史,一尊旧人像,何以仍会引发今日如此的愤恨情绪?
“铜像悲歌”打着“民主”反民主
2013年3月25日,“独派”团体“台湾国家联盟”等与八个地方团体举办“纪念二二八,勿忘三月大屠杀”游行,游行民众打着“中正公园改名、蒋介石铜像迁移”的诉求,赴中正公园向园内的蒋介石铜像泼洒油漆,“独派”人士甚至扮成蒋介石演行动剧下跪“向人民道歉”。2014年2月28日,台湾政治大学图书馆内的蒋介石坐姿铜像被喷上白色的“威权遗害,历史凶手”八个字; 8月27日,基隆中正公园内蒋介石一整身铜像及半身铜像均被泼漆。整身铜像涂上红色漆,令人毛骨悚然。身上还有斗大红字脏话,基座也被喷上“杀人凶手”、“下地狱吧”、“匪”等字样。
孙中山铜像也屡有同样的遭遇。2014年2月22日,“独派”团体“公投护台湾联盟”出动两百多人群聚台南市汤德章纪念公园,五十多名成员合力用绳子将三公尺高、六百多公斤重的孙中山铜像扳倒,并在铜像背面喷上“ROC OUT!KMT DOWN”!(“中华民国”滚蛋,国民党下台)
盘点污损蒋、孙像当事人的说法,基本都归结为,这些铜像是“威权统治的象征”,台湾落实民主容不得威权象征存在。如基隆中正公园蒋介石铜像泼漆者称,“蒋介石威权统治下,基隆是经历惨痛屠杀压迫之地,现在台湾回归民主,台湾人民不能接受该铜像”,并呼吁马当局尽速拆除所有铜像,扬言未来不排除在各地的蒋介石铜像上“持续创作”!而在台湾解严27周年纪念日,全台多所高中学生以“反对威权、追求转型正义”为诉求,拍摄的“7/14 近代民主的开始 蒋介石铜像退出校园”影片,也是主张“1987年7月14日是解严令颁布的日子,是台湾近代民主的开始,也是威权时代的结束,然而威权时代的遗留物‘蒋介石铜像仍然在各校伫立着。我们认为是时候请蒋介石铜像移驾、撤出校园,落实转型正义”。还有人将泼漆行为冠上“进行装置艺术与粉刷,是宪法保障的言论自由”的名义。
虽然国民党当局认为经过台湾民主化,铜像已不具政治色彩,但从上述行为和理由,分明呈现了潜藏在部分民众包括学生的史观,以及反国民党、“反中”、“台独”的意识形态,且都打着“民主、自由、正义”的旗号。岛内《联合报》社论明白指出:“这出‘铜像悲歌,恐怕只是凸显了‘台独的反民主心态吧!”
与“台独运动”结合、“反中”、
“反国民党”——台湾民主的
显著特征和宿命
台湾发起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民主运动,目标在于反对国民党坚持“中华民国法统”而导致的岛内政治资源分配不公,而当民进党所获政治资源已经转质为执政资源后,民进党则利用民主运动成果进行了首次“台独”实践,虽然实践证明了“法理台独”之路行不通,但却收到“台湾主体意识”的成果。在民主运动与“台独”运动的实施过程中,一方面两者获得结合,“台独”成功地嫁接在了民主运动的根基之上;另一方面则不同程度出现滞碍,“法理台独”运动虽完全碰壁,但“台独”势力并不甘心,“台独”理念也并未消失,“台独”要重新寻找新的达成目标的可行路径。而以获取政治资源为目标的民主运动则完成了阶段性目标,同时也看到阶段性成果并未能根本解决统“独”矛盾、蓝绿恶斗,需要获得新的“深化民主”的动能。
在这种背景下,2008年国民党的重新执政,中断了民进党“法理台独”的运动进程,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也推进到大陆对台湾社会全方位的影响不断彰显,到了经济整合必须碰触政治层面的阶段,并已经影响到台湾最高领导人的选举。这大大加深了“台独”势力的恐惧和焦虑,而多年来民进党的路线转型尝试更让“独派”不满与担心。此时,作为2016年“大选”前哨站的2014年地方选举、国民党执政满意度的低落,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初期不可避免地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以及奠基其上的岛内新的社情民意,都让“台独基本教义派”寻到了新的动能。因此,2014年开年,“台独”势力借选举年进行了强势反扑,并以一些具有“台独”理念的年轻世代为先锋,打着“民主”的旗号,开启第二波岛内“民主运动”。而这波“民主运动”的目标直指“中华民国”的“宪政体制”,其内涵则是“公民对台湾前途走向”的“政策参与”和“监督”。如果说岛内第一波民主运动要治的是政党政治资源分配不公的“表”,则未来岛内第二波民主运动要达成的目标则是要改变“中华民国的体制”之“本”。蒋、孙铜像被污损,正是循此“台独民主运动”的脉络而发生。
站在中国大历史的角度上看,台湾民主与“反中”、“反国民党”有着紧密关系,这是台湾民主运动的历史发源决定的,可以说,“反中”、“反国民党”是台湾民主运动难以摆脱的历史宿命。
台湾民主的本源一是党外势力反对国民党“中华民国法统”以及与台湾实际统治权的不相符而造成的政治资源分配不公,二是全社会在国民党专制高压统治下人生自由与言论自由的桎梏,这些导致了国民党与党外势力民意的敌对状态。这一敌对状态虽然随着国民党的解除戒严、开放政治资源给台籍人士,以及本土化、七次“修宪”而有所改变。但迄今,在“民主”的旗号下,有关“中华民国法统”的有或无,国、民两党仍然进行着“不独”与“独”的路线斗争,而这两条路线又都针对着大陆坚持的统一之路;加之国、民两党都要迎合西方“普世价值”以换取国际支持,于是,“民主”、“反共”(“反中”隐藏其后)遂成为一体两面。这一合体始终是岛内民主的底色,堪称台湾民主难以摆脱的宿命。
蔡英文将“台独”、“反中”、“民主”相结合而“公民路线”化
“反中”与“民主”的紧密结合也历来是“台独”团体与民进党共同的斗争策略。在“法理台独”已被边缘化的情况下,民进党不敢昭示“台独”目标,但以“民主、自由、人权”来暗渡陈仓,并将这些“普世价值”与“反中”、反国民党紧密结合,成为一体两面。于是“民主、自由、人权”遂取代“台独”成为台湾社会的神主牌,也成为一切政党政争、统“独”斗争操作的幌子。
民进党核心人物蔡英文与王丹等大陆“民运分子”合作,在岛内大学校园就展开了多年的“民主反中”教育。王丹在2009年5月赴台期间,与蔡英文两人针对“两岸民主与人权发展现况”交换意见,双方不仅在“反共”、“民主”的理念上契合(只是蔡英文在“反共”与“民主”的幕后隐藏着“反中”),而且都重视以两岸“公民社会”交流“促成中国民主化”。为此,2010年年底“五都”选举后,蔡英文捐资在民进党“新境界文教基金会”成立智库,专责研议两岸交流的“第二轨道”。接着,民进党中生代重要人物罗文嘉与王丹成立了策划已一年的“两岸民主与文化交流研究室”,作为每年一次推动两岸民间社会对话的平台。王丹强调,“接触共产党,是接触中国的今天;接触公民社会,是接触中国的明天”,认为两岸交流“不能被国与国、党对党垄断”,而是要“加入公民对话声”。2011年王丹在台创办杂志《公共知识分子》,并成立“华人民主书院”,赴各大学举办讲座,宣扬“反共”、“民主”理念,还对岛内学运提供其自身的“大陆经验”予以指导。长年宣导,对学生的影响极大。从2012年岛内大学生团体组成“反媒体垄断巨兽同盟”、发起反“旺中案”学运,到2014年3月以学生为先锋的“反服贸运动”,都彰显着“民主”、“反中”、“反国民党”的观念诉求。
可以说,蔡英文宣布竞选民进党主席,承接的正是“台独”实践与岛内第二波“民主运动”的进程。“台独”运动与岛内第二波“民主运动”的目标不仅是一致的,而且与蔡英文的理念相合,两者可以自然而然地有机衔接,加上“民主、反中”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新世代展现的政治能量,因此她对承接第二阶段的“民主运动”信心满满,也就在2014年4月宣布竞选民进党主席时,蔡英文抛出了“公民路线”。“公民路线”的抛出预示着在蔡英文主导下的民进党完成了“台独”、“民主”、“反国民党”、“反中”多面一体的“民主台独”路线,它将严重阻碍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超越蓝绿”——台湾民主的深化?
2014年11月27日的台湾地方选举,台北市长无党籍参选人柯文哲大胜国民党候选人连胜文,柯文哲这一“政治素人”迅速在岛内卷起偶像般的政治旋风,岛内媒体冠之以“柯文哲现象”,其中,柯文哲拒绝加入民进党却保持与民进党的暧昧关系,并在选举中打出“超越蓝绿”的口号、 表示期望“九合一”选举中更多无党籍人士当选等,衍生出蓝绿之外的“第三势力崛起”的话题。
笔者认为,与其说“柯文哲现象”是“第三势力的崛起”,不如说它极具绿营内部政治生态变化的指标意义来得更为贴切。它不仅折射出绿营内部铁杆“独派”的最新动向,更考验着未来蔡英文“公民路线”的实效。
跟踪考察“台独”势力未来的政治布局,在目标上,是要先彻底打垮国民党,同时扶植民进党壮大,并对民进党的“台独”立场进行严格监督,严防民进党政治精英层被两岸红利“引诱”而丧失“台独”立场,最终建构“本土”的具有“台独”理念的两党政治格局和政治生态。在策略上,一方面以“台湾主体性”引领岛内民意,重塑岛内民意共识——“台湾共识”,以占据选举及未来执政的道德高地,进而强化其正当性、号召力。另一方面则要扩大并深化所谓的“公民运动”,其目标与蔡英文的“公民路线”相向而行。但作为“公民路线”所追求的双方的“合作伙伴关系”,未来“台独”势力在与蔡英文的合纵连横中,谁能掌握主导权,却是值得进一步观察的。以柯文哲的“台独”理念及其以“一五共识”(指柯文哲认为2015年两岸可能达成的取代“九二共识”的共识)谋求与大陆的城市交流来看,“柯文哲现象”正在此观察点上。
由此观之,所谓“超越蓝绿”不过是绿营满足民众厌恶蓝绿长期恶斗心理而祭出的一颗裹着糖衣的绿药丸而已,与真正意义上的第三势力风马牛不相及,也因此,以“公民运动”为特征的所谓岛内“第二波民主运动”可谓换汤不换药。如此所谓的“民主”,蒋、孙铜像仍难有免于污损的待遇。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