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陆游:命运多舛 养生为上

2015-01-20郗效

大众健康 2014年1期
关键词:唐婉沈园陆游

郗效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时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从小爱读书,且好学,并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20岁时与唐琬结婚,后被其母强行拆散。这种感情伤痛终其一生,《钗头凤》、《沈园》等名作即是为此。他的家乡绍兴沈园因此出名,成为人们旅游观光必去的景点之一。

陆游29岁时,赴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应锁厅试,名列第一,因居于秦桧孙子之前,又与当朝有不同的政治主张,竟在复试时被除名。中年到了四川,投身军旅生活。后来,因他写的诗广为流传,名声大噪,受到了当朝皇上宋孝宗的召见,但并未真正得到重用,宋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在江西任职期间,当地发生了水灾,他“草行露宿”,亲自到灾区视察,并“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不料却因此触犯当道,竟以“擅权”罪名罢职还乡。

陆游在家闲居6年后,又被起用为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州。淳熙十五年,陆游在严州任满,卸职还乡。不久,被召赴临安任军器少监。次年,光宗即位,改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于是他连上奏章,谏劝朝廷减轻赋税,结果反遭弹劾,以“嘲咏风月”的罪名再度罢官。此后,陆游长期蛰居农村,于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年1月26日)与世长辞。

陆游一生坚持抗金主张,虽多次遭受投降派的打击,但爱国的志向始终不渝,死时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勤于创作,一生写诗60年,保存下来就有9300多首。他一生写诗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不仅有抗金报国的作品,还有歌颂爱情、养生保健的诗篇,所以他的词风多以雄放悲慨为主,兼有柔婉清逸之美,素有“小太白“之称”。

从陆游的生平可以看出,他的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反而是多有动荡,但他竟能享年85岁,且背不驼、腰不弯,腿不颤,耳聪目明,齿牙完坚,还能坚持到田间劳作,那么,他有什么养生秘诀吗?

老无声色娱,戒惧在饮食

答案就在他的诗里,“老无声色娱,戒惧在饮食。”陆游十分注意饮食调理。他对饮食讲求“粗足”,多吃蔬菜,力求清淡,笃信粥为养生佳品。在《食粥》诗中写道: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诗前还有一小序:“张文潜有食粥说,谓食粥可以延年。予窃爱之。”张文潜是指北宋诗人张耒,字文潜。从此诗的小序便可知,陆游的《食粥》是秉承北宋诗人张耒的食粥说的。全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肯定食粥是一种长寿之道,这颇有见地。

粥,俗称稀饭,古代有多种叫法:如厚粥、糜、酏、薄粥等。我国人民有食粥的习惯,且花色品种相当多,冬夏不同,功用各异。尤其是早餐,老人们还是习惯喝粥。从古至今,粥的品种是越来越多,有大米、小米、八宝、紫米、绿豆、赤小豆、玉米粥等,此外还有在粥里加进一些药食两用的物品,如山药粥、南瓜粥、核桃粥、桂元粥、枸杞粥、莲子芡实薏米粥等等不胜枚举,可根据自己不同体质变换着熬不同的粥。

对于药粥这一古老疗法,2000多年前,汉代医圣张仲景已把它应用于医学,他对米、药合用有极为丰富的经验,在其《伤寒杂病论》中就有很多米药同用或药后食粥的论述;据统计,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及宋代官方编的《太平圣惠方》,共收集药粥129方,如杏仁粥治疗老年人咳嗽,酸枣粥治疗失眠等。以后的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也收了药粥62方,

药粥属温热的软食,不仅吸收快,而且可以养胃气,粥与药相得益彰,对体弱者与老年人尤为适宜。药粥既可长久服食,又可根据病情灵活加减药量,因而服用方便,花钱不多,易于推广。

陆游一生视粥为养生之妙品。他最爱喝的就是山药粥。山药原名薯蓣,因唐代宗名李豫,为避讳改称薯药。至宋代因宋英宗名赵曙,为避讳又改名山药,以后一直沿用至今。山药是我国卫生部公布的药食两用原料之一,它不仅可入药,还可作为药膳服食,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之作用。《神农本草经》记载山药可“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陆游深知山药的妙用,有诗云:“久缘多病疏云液,近为长斋煮玉延。”玉延是古代秦楚之间对山药的叫法。从陆游的经验中,体弱多病的人食山药能增强体质,有利健康。

陆游还有一首写山药的诗《菘芦服山药芋作羹》:“老住湖边一茅,时沽村酒具山药,年来传得甜羹法,误为吴醋作解嘲。山厨薪桂软炊粳,旋洗香蔬手自烹,从此八胗俱避舍,天苏防味属甜羹。”可见他对山药的偏爱。

陆游酷爱读书,常常在烛光陪伴下读至深夜,听着窗外树叶“哗哗”的响声,肚子也饥肠辘辘了,于是吃上一碗山药粥,就如同琼浆玉液一样满足。陆游终生把粥视为养生妙品。他做的粥可谓品种多样,他写的一首诗叫《采菱》,我们也可以推断他喜欢做菱角粥。

菱又叫菱角、菱实,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实。菱角皮脆肉美,蒸煮后食用,亦熬粥食。菱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味甘、平、无毒。具有利尿通乳,止消渴,解酒毒的功效。

身如病鹤长停料,心似山僧已弃家

除了爱食粥外,饮食有节,生活有规律,心胸豁达、注重劳动锻炼,更是陆游长寿的直接原因。我们知道,在古代由于生活条件和卫生条件的限制,70岁以上的人已很少见,所以说“人活七十古来稀”,陆游的一生可以说心胸开阔、志趣高洁,有诗为证。

《自诒》

愈老愈知生有涯,此时一念不容差。

身如病鹤长停料,心似山僧已弃家。

高枕时时闻解箨,卷帘片片数飞花。

饭余解带摩便腹,自取风炉煮晚茶。

此诗写诗人年老体弱多病,饮食少了,“长停料”,而心却像山僧一样“已弃家”。他在病魔面前,不是郁郁寡欢,垂头丧气,而是笑对疾病,豁达开朗,躺着的时候常常听到“解箨”的声音,透过“卷帘”悠闲地数着飞花;“饭余”,解开腰带,以手按摩腹部;自己生风炉来煮晚茶。从中,人们根本看不出诗人是“身如病鹤长停料”之人,看到的却是一个慈眉善目的老人形象。诗人在《养生》一诗中写到:“陋巷藜羹心自乐,傍观虚说傲公卿”,写自己身处“陋巷”,食用的是“藜羹”,但心里却怡然自乐,将诗人陆游达观的人生观、独特的养生观发挥到了极致。endprint

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

诗人保持了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有节,这在他诸多养生诗中都有反映。他十分强调“少饱即止”。他劝世人不要贪一时口福,恣意进食,致生诸病,追悔莫及。这跟我们现代养生讲究进食要八成饱不谋而合。陆游睡觉还有一套“睡功”,适于中老年人消遣养生。他主张数息入睡,每晚睡前必用热水洗脚。此外,他还非常注重劳动锻炼、强身健体。请看《小园》中的两首诗:

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阴阴一径斜。

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

另一首为:

村南村北鹁鸪声,水刺新秧漫漫平。

行遍天涯千万里,却从邻父学春耕。

这两首诗都描写了诗人的田园生活,突出其躬耕劳作的情景。诗人还经常背着箩筐外出采药,并以此为村民们治病,因而,受到村民们的欢迎和爱戴。其组诗《山村经行因施药》便对此作了反映。平时他还爱扫地、种花、赏花。到了高年,还和曾孙一起游玩,享天伦之乐。

陆游以“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动者不衰”为座右铭,“学剑四十年”。年纪大了仍坚持运动肢体,常做力所能及的劳动。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一代诗人除了生活有节外,写诗更是他养生的独特方式。中医认为:“郁发百病”、“忧伤脾”,人人胸中都可能有积郁、痛苦不快、苦闷忧郁或愤怒之情,在胸中积蓄日久易致人得病。这些不良的情绪一定要诉之于人,或发之于物,而陆游是用诗歌来抒发情感。

陆游的一生主要有两件事情让他尤其郁闷,一件是他和唐婉有情人终被迫分离,一件是他的报国之志始终无法实现。

唐婉与陆游分开后,常常是一夜哭泣到天明,又怕被人知晓,还要咽下泪水,强颜欢笑,将对陆游的一往情深和矢志不渝珍藏在心底,此时她心境之痛苦是可想而知的。久而久之,病魔缠身,不长,她就去世了。

陆游得知唐婉去世的消息,悲痛不已,常常以诗言情来忆念唐婉。在他74岁时,还作了《沈园》诗两首悼念唐婉: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可见陆游对唐婉的感情始终如一,那“惊鸿照影”从不曾忘记。

陆游的“一片丹心”始终得不到报国的机会,所以他常常感到压抑和愤慨,在诗中也就表现为在激昂的基调中又鸣响着悲怆。这从他的诗《书愤》可见一斑: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气如山”的雄心壮志与“空自许”的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郁结在心的郁闷、失意、悲怆化做了滔滔江水狂泻而出,有着非常强的感染力。

陆游正是借助写诗直抒胸臆,使得痛苦、烦闷、不得志的情绪得以宣泄。可以说,写诗,成为了陆游非常重要和有益的养生方式。

所以,建议大家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爱好,琴、棋、书、画、收藏、体育运动等不限,以使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不快,用转移法排解,使内心的压抑得到很好的调节。个人爱好不仅使人产生一种收获的喜悦,还会带给您一种心灵上如释重负的轻松,此时人们可以转悲为喜,使身体气血流畅,少生疾病,现代医学认为,许多疾病都与心情郁闷相关,尤其是癌症、冠心病、高血压无一例外都与负面情绪密切相连。诗歌、琴、棋、书画等无疑是一种有益健康也有助长寿的好方法。endprint

猜你喜欢

唐婉沈园陆游
因为爱情
沈园的故事
钗头凤
名人吃喝那些事儿
雨送黄昏花易落
除夜雪
绝招
初夏绝句
三个人的沈园
缘字诀·沈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