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水、湿澄源
2015-01-20许琳陈烨文龚一萍
许琳+陈烨文+龚一萍
[摘要] 痰、饮、水、湿既有同为阴邪共性,又有其个性,即发病和证候的规律。由于致病因子的不同,所以适用的治法治则也不同,故亟需澄源求本,深入研究《内经》和《金匮要略》,抓住三者的共性,深刻地认识三者的个性,加强证候的鉴别比较,提高临床辨治能力。
[关键词] 痰;饮;水;湿;内经;张仲景
[中图分类号] R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35-0052-04
饮病、水病、湿病之名,始见于《素问》,而对痰病则少有论述。《金匮要略》之《痉湿暍病篇》和《痰饮病篇》对湿病和饮病的辨治发展起到奠基式的作用,《伤寒论》作为《金匮要略》的姊妹篇,则对痰[1]、饮、水、湿均有论述。
痰、饮、水、湿同源,但又各有区别,是学界之共识[2],其相同处是基于津液代谢共同的脏腑功能失调,其相异处在于病理产物的形态和临床证候。《伤寒论》[3]中阐述痰饮病和水病是由外感病误治失治,以及汗、吐、下法滥用,戕害后天之本脾胃。因为中焦是水液代谢的枢纽,更是人体饮食吸收、运化精微的核心环节。误治导致脾胃功能的失调,从而引发脏腑功能失调和津液代谢紊乱,造成痰、饮、水、湿的发生和积结。张仲景将痰饮病、水气病和湿病作专篇专论,补充了理法方药,对临床实践产生重要的影响,无疑是将《素问》形而上的理论具体化。宋以后医家弥补了前人论述痰病的不足,促进了痰病辨治的发展,所以有“宋以前详于饮而略于痰,宋以后则详于痰而略于饮”之说[4],此是痰、饮、水、湿中医学术发展的宏观脉络[5]。
1 《素问》论痰饮、水、湿的特点和治法启示
见表1。
1.1 《素问》论饮病的特点[6]
饮病的病名由《素问》[7]发端,并将其发生和发展置于五运六气的模式下进行论述,如“岁土太过,饮发,中满食减”(《气交变大论》);“太阴在泉,湿淫所胜,民病积饮”,“太阴所胜,饮发于中”(《至真要大论》);“土郁之发,饮发注下”,“太阴司天,湿气变物,水饮内积,中满不食”(《五常政大论》);“太阴所至,为积饮否鬲”(《六元正纪大论》)等等。
从上述的条文来说,可以总结为:一,环境变化是饮病发生的外因;二,脾胃功能失调是饮病发生的内因;三,饮病属于六气之“湿”的范畴;四,饮病的病变特点是留积在中,即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主;五,痰、饮统一论。
疾病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自然界的大环境通过个体的小环境产生影响,导致人体代谢津液脏腑的失常,饮病涉及到胃的受纳,脾的运化,肺的宣发,以及三焦水道系统,此即“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经脉别论篇》)所勾划的津液代谢模式。通过梳理《素问》论述饮病的条文发现,饮病发生的第一因是生存于自然界的个体“食饮不节,起居不时”(《太阴阳明论》),即“食饮居处,为其病本”(《痹论篇》)。失于饮食规律,或得于寒饮冷食,又能导致“食饮不下”,所以痰饮病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互为因果。
1.2 《素问》论水病的特点
《素问》提出“石水”、“肾风”、“风水”、“涌水”等概念,其相通处有两个方面,第一是病理产物之水属阴邪,并积结于人体属阴的部位,如“水者阴也,目下亦阴也,腹者至阴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肿也”(《评热病论》);第二是水病的病机属于本虚标实,本虚是阳气虚,标实是水的留积,如“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三阴结,谓之水”(《阴阳别论》),如“水循津液而流”(《逆调论》),则“颈脉动喘疾咳”、“目裹微肿如卧蚕起之状”(《平人气象论》),或“不能正偃,正偃则咳”《评热病论》)。另外,《素问》又揭示了水病可导致“月事不来”(《评热病论》)。
综上所述,下焦阳虚,不能司其开阖,聚水不化,阴邪留滞不散,发为“石水”,证候表现为腹肿,目下肿;由外感风邪诱发者,素体肾阳不足,因于肺失宣降而发作,如“风水”、“肾风”,证候表现为浮肿、咳喘;与肺相关者,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为“涌水”,其证候表现为肠鸣、月事不行等。
1.3 《素问》论湿病的特点
湿邪作为六淫之一,随运气变化,受到“太阴”的调控,《素问》对其论述较多。从人体内环境的角度而言,湿与脾系统密切相关,这就是除了外淫“客气”之外,更应重视内淫“同气”。
历来中医对湿邪致病十分重视[8],认为外湿通过內湿内外相引发病,侵犯人体肌肉、筋脉、关节,或导致脾系统健运和升清功能的失调,如“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驰长。緛短为拘,驰长为痿”(《生气通天论》),“湿气胜者,为著痹也”(《痹论》),“洞泄寒中”(《金匮真言论》),“湿胜则濡泻”(《阴阳应象大论》)。归结到底,此为“中气之湿”(《脉要精微论》),又“湿客下焦,发而濡泻,及为肿隐曲之疾”(《至真要大论》);湿与寒合,则为寒湿,如“肾痹,得之寒湿”(《五脏生成论》),“跖跛,寒风湿之病”(《通评虚实论》),“民病寒湿,发肌肉萎,足痿不收”(《六元正纪大论》);湿邪久郁化热,或与热合,则为湿热,“太阴之胜,湿气内郁”(《至真要大论》),“溽暑湿热相薄,民病黄疸”(《六元正纪大论》)。
综上所述,湿性下趋,黏滞;湿邪有內湿与外湿之分别,内外湿相引;又有湿热和寒湿之分,寒、热、湿三者纠合发病;同时,湿邪致病又受气候变化影响[9]。
1.4 《素问》气味配伍用药法[10]对治疗痰饮水湿的启示
虽然《素问》并没有对痰、饮、水、湿给予具体方药运用的指导,但是《至真要大论》详论了治疗六淫之气味配伍理论[11]。痰饮病、水病属于“湿淫”的范畴,治疗的方药可参考“湿淫”的气味配伍,如“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和“湿上甚而热,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汗为故而止”,可以得到如下启示:第一,以温热性药为主治疗属于阴邪的痰饮、水、湿,如附子、桂枝、白术等;第二,以苦味药燥湿,如厚朴、陈皮、苍术等;第三,以淡味药渗湿,如茯苓、薏苡仁、猪苓等;第四,以甘味药补益,如党参、黄芪、甘草等。当然,这只是对于辨治此三种病所用药的初步认识,其具体化还需要参考张仲景辨证论治的临床原则。endprint
2 张仲景论痰饮、水、湿的特点和治法要点
见表2。
2.1张仲景论痰饮病的特点及治法
相对于《素问》所论述痰饮病重在“天人模式”的原则性,张仲景则详细补充了痰饮病相关证候和辨治该病的理法方药。根据痰饮所在的部位和所表现证候的不同,分为“水在五脏”和“四饮”;根据饮邪留伏的时间和深浅层次,又分为“留饮”和“伏饮”。值得一提的是[12],痰饮作为病理产物,并不仅仅局限于《痰饮病篇》[13],而涉及了厚朴麻黄汤证、泽漆汤证(《咳嗽上气篇》)、茯苓杏仁甘草汤证、橘枳姜汤证(《胸痹篇》)、枳术丸证(《水气篇》)、半夏麻黄丸证(《惊悸篇》)和妇人杂病之吐涎沫(《妇人杂病篇》)等,这表明痰饮之为病是无处不在的,其所引发的证候更是复杂多变的,因此难以为临床中医师所深刻认识。
在治法治则方面,“温药和之”是治疗痰饮病的基本大法[14],如桂苓五味甘草汤类方、苓桂术甘汤、《外台》茯苓饮都属于此范畴。在“温药和之”的前提下,还须参合其他治法,如运用属于攻逐法的甘遂半夏汤、十枣汤、已椒苈黄丸、厚朴大黄汤;如运用属于解表、宣肺、蠲饮法的青龙汤类方;如运用属于渗利法的泽泻汤、五苓散;如运用消法的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汤等。
2.2 张仲景论水病的特点及治法
张仲景将水病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里水和“五脏水”,“五水”和“五脏水”皆属于水分范畴[15]。如水气侵犯胞宫,或素有瘀血阻滞,或在此基础上发生水气病,即为血分范畴,其深浅层次正与水分相对应[16]。由于水气病与肺、脾、肾的功能直接相关,且涉及人体的营卫和气血的循行,所以治疗的原则务必令人体营卫、气血、三焦脏腑通畅条达。因此之故,张仲景论治水气病是建立在《素问》的脏腑经络生理基础上的,运用了“开鬼门,洁净府,去宛陈莝”(《汤液醪醴论》)和“转大气”的治疗大法以祛水邪,使人体营卫气血循行通畅,令阳气恢复固有的流通[17]。
如风寒闭肺诱发之风水,则可以运用“开鬼门”(玄府、汗孔)之麻黄汤类方和越婢汤类方进行治疗;如脾阳虚所引发之皮水,则以“洁净府”之防己黄芪汤和蒲灰散进行治疗;如属于瘀血留滞引发之水气病,则需加入活血化瘀药,以“去宛陈莝”;如营卫不利,则以“转大气”之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方治疗,并可参合麻黄附子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等。
2.3 张仲景论湿病的特点及治法
通过对《痉湿暍篇》条文的梳理发现,张仲景将湿病分为外湿和內湿进行辨治,所谓外湿即是湿邪初中人体皮毛,其所表现的证候与太阳病相似。虽同为侵犯太阳之表,其差异处是风、寒与湿三者的性质不同,虽然均会出现恶寒、发热等太阳表证,但另有关节疼痛、日晡发热等证,如湿邪所痹阻的层次逐渐深入,则留着肌肉关节,而成为痹病,此是与“中风”和“伤寒”之不同处。
根据湿与风、寒、暑、热结合的不同,又细分为风湿、寒湿、暑湿、湿热,基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疾病观(《六元正纪大论篇》),“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至真要大论》),当责之脾不健运,外湿通过内因而成为病理意义上致病因子,正所谓“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灵枢·百病始生篇》)。
从人体邪正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治疗湿病的方剂具有明显的层次感,如寒湿偏于表浅,则以麻黄加术汤主治;如湿郁化热偏于表浅,则以麻黄杏仁薏苡汤主治,如风湿偏于表浅,且卫表虚,则以防己黄芪汤主治;如寒湿偏于里,则以桂枝附子汤和白术附子汤主治,在此基础上加重,则以甘草附子汤主治之。
外湿和內湿都与脾系统密切相关,所以上述方剂均有斡旋脾胃之白术、甘草,但是两者的辨治原则却是不同的,治疗外湿重在温经扶阳、健脾渗湿,或取“微发汗”,使邪从表解,治疗內湿重在健脾渗湿,通利小便,使三焦阳气流通,使湿从下解。
3 讨论
《素问》将痰饮、水、湿的病因归之于外感六淫,属于广义的“湿淫”范畴,三者均是津液代谢的疾病。具体地说,痰饮影响人体的消化系统,以脾系统受病为主,水气则影响人体的肺、脾、肾系统,以水肿为主要证候,而湿邪则以侵犯人体肌肉关节为主,与脾系统密切相关;在治法方面,提出“开鬼门,洁净府,去宛陈莝”治疗水病,以辛、苦、温热、淡渗的气味配伍理论治疗湿病。由于《素问》并没明确提出饮病之治法,所以具体的治疗方法可参合水病和湿病。
《素问》的相关论述强调了天地运气对人类的作用,然而理法方药体系并不完备,直到东汉时期张仲景对痰饮病、水气和湿病作分篇详细讨论,既揭示疾病的脉证和病因病机,也创立了新的治法治则,提出具体的方药,又注重各病鉴别比较,这无疑成为后世医家辨治痰饮、水、湿的圭臬。张仲景通过对三种不同疾病病因、病机、证候的归类,深刻理解脏腑经络的生理,将疾病落实到具体的病位,从而开示治则治法,如治痰饮病有解表、蠲饮、攻逐、软坚、渗利之法,以温药运通阳气,如治水气病有开鬼门、洁净府、去宛陈莝、转大气之法,使人体营卫气血条达通畅,如治湿病有通阳利小便、温经扶阳、健脾、渗湿之法,以祛湿“通阳”为主。
另外,湿淫为病不仅见于《痉湿暍篇》,又见于狐惑病、黄疸病、黄汗病等篇章,有其自身的病变特点和规律,并非仅仅能够以“湿为水之渐”简单地分别的;如痰饮作为病理产物无处不在,咳嗽上气病、胸痹病、心痛病和妇人杂病都存在痰饮作为病理产物作祟;水气病以面目、四肢、肌肤和大腹水肿为主,但是黄汗、溢饮、湿淫肿胀亦会出现水肿的证候,所以鉴别诊断是必不可少的;如治疗风湿表虚之防己黄芪汤,又可治疗风水水肿,此为张仲景异病同治法之妙手,提示了湿病和水气病的关联,其实质是两者津液代谢的共同脏腑基础。既然痰饮、水、湿作为病理产物具备了相同的津液代谢的脏腑基础,只要仔细斟酌,正确把握疾病的邪正关系,随证应用“通阳利小便”法、“转大气”法或“开鬼门,洁净府,去宛陈莝”法,自然左右逢源了。endprint
[参考文献]
[1] 柳亚平,王新佩. 《金匮要略》“痰饮”非“痰”刍议[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1):51-53.
[2] 唐瑜之. 析痰饮水湿异同及其临床意义[J]. 光明中医,2006,21(5):9-11.
[3] 张仲景. 伤寒论[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7.
[4] 姜德友,陈强. 痰饮病源流考[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2):149-151.
[5] 曹桂琴. 痰饮水湿临证鉴别浅识[J]. 中医药学刊,2004, 22(4):699.
[6] 何绍奇. 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0.
[7] 田代华整理. 黄帝内经·素问[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1.
[8] 李连成,刘秉昭. 湿病源流[J]. 中国医药学报,2001,16(5):5-9.
[9] 胡小勤,陈利国. 《黄帝内经》对湿病的认识[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7):1321-1322.
[10] 程昭寰,王永炎. 论方剂气味配伍理论及应用[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3,5(4):50-51.
[11] 黄丽璇. 《内经》“湿淫”治法的性味配伍理论应用[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5):517-520.
[12] 李印珊. 痰饮的因机证治及其相关的理论探讨[J]. 光明中医,2006,21(5):11-13.
[13] 张仲景. 金匮要略[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4.
[14] 徐艳玲. 论《金匮要略方论》痰饮的证治析“病痰饮者 当以温药和之”[J].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1):2147-2149.
[15] 刘玉金,孟静岩. 水气病气分、水分、血分之涵义与关系[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7):1569-1571.
[16] 叶太生,陈国权. 《金匮要略》水气病气、血、水三分辨证探析[J]. 国医论坛,2004,19(5):1-2.
[17] 吴潜智. 《金匮要略》痰饮、水气和湿病的辨证论治特色[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11):165-168.
(收稿日期:2014-08-05)endprint
[参考文献]
[1] 柳亚平,王新佩. 《金匮要略》“痰饮”非“痰”刍议[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1):51-53.
[2] 唐瑜之. 析痰饮水湿异同及其临床意义[J]. 光明中医,2006,21(5):9-11.
[3] 张仲景. 伤寒论[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7.
[4] 姜德友,陈强. 痰饮病源流考[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2):149-151.
[5] 曹桂琴. 痰饮水湿临证鉴别浅识[J]. 中医药学刊,2004, 22(4):699.
[6] 何绍奇. 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0.
[7] 田代华整理. 黄帝内经·素问[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1.
[8] 李连成,刘秉昭. 湿病源流[J]. 中国医药学报,2001,16(5):5-9.
[9] 胡小勤,陈利国. 《黄帝内经》对湿病的认识[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7):1321-1322.
[10] 程昭寰,王永炎. 论方剂气味配伍理论及应用[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3,5(4):50-51.
[11] 黄丽璇. 《内经》“湿淫”治法的性味配伍理论应用[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5):517-520.
[12] 李印珊. 痰饮的因机证治及其相关的理论探讨[J]. 光明中医,2006,21(5):11-13.
[13] 张仲景. 金匮要略[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4.
[14] 徐艳玲. 论《金匮要略方论》痰饮的证治析“病痰饮者 当以温药和之”[J].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1):2147-2149.
[15] 刘玉金,孟静岩. 水气病气分、水分、血分之涵义与关系[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7):1569-1571.
[16] 叶太生,陈国权. 《金匮要略》水气病气、血、水三分辨证探析[J]. 国医论坛,2004,19(5):1-2.
[17] 吴潜智. 《金匮要略》痰饮、水气和湿病的辨证论治特色[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11):165-168.
(收稿日期:2014-08-05)endprint
[参考文献]
[1] 柳亚平,王新佩. 《金匮要略》“痰饮”非“痰”刍议[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1):51-53.
[2] 唐瑜之. 析痰饮水湿异同及其临床意义[J]. 光明中医,2006,21(5):9-11.
[3] 张仲景. 伤寒论[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7.
[4] 姜德友,陈强. 痰饮病源流考[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2):149-151.
[5] 曹桂琴. 痰饮水湿临证鉴别浅识[J]. 中医药学刊,2004, 22(4):699.
[6] 何绍奇. 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0.
[7] 田代华整理. 黄帝内经·素问[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1.
[8] 李连成,刘秉昭. 湿病源流[J]. 中国医药学报,2001,16(5):5-9.
[9] 胡小勤,陈利国. 《黄帝内经》对湿病的认识[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7):1321-1322.
[10] 程昭寰,王永炎. 论方剂气味配伍理论及应用[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3,5(4):50-51.
[11] 黄丽璇. 《内经》“湿淫”治法的性味配伍理论应用[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5):517-520.
[12] 李印珊. 痰饮的因机证治及其相关的理论探讨[J]. 光明中医,2006,21(5):11-13.
[13] 张仲景. 金匮要略[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4.
[14] 徐艳玲. 论《金匮要略方论》痰饮的证治析“病痰饮者 当以温药和之”[J].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1):2147-2149.
[15] 刘玉金,孟静岩. 水气病气分、水分、血分之涵义与关系[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7):1569-1571.
[16] 叶太生,陈国权. 《金匮要略》水气病气、血、水三分辨证探析[J]. 国医论坛,2004,19(5):1-2.
[17] 吴潜智. 《金匮要略》痰饮、水气和湿病的辨证论治特色[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11):165-168.
(收稿日期:2014-08-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