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阅读 让语文课堂充满韵味与张力
2015-01-20杨静
杨静
主题阅读是指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围绕主题,阅读一定数量的、具有关联的文本材料,在对相关文本阅读和对话中获得整体的阅读经验和情感体验。育才小学的语文课堂从现行语文教材出发,主题式统整多篇具有关联的文本材料,将阅读教学内容贯穿于主题创设的情境中,把拓展性的课外阅读建立在语文课堂教学之间,在多个文本的对话碰撞、相互交融中,实现主题化、开放性、大视野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模式的成功建构。
一、精美诗文开路,国学经典筑底
主题阅读从精美古诗文开始。古诗文历经岁月淘洗,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放射着璀璨的光芒,而小学生正处于十三岁以前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诵读精美诗文能让学生感受先贤的智慧和情怀,完善自身人格、提升自我修养。育才小学在1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努力营造满校尽是书卷气的文化氛围。从弘扬广陵文化的古诗文诵读,到童趣盎然的《月亮城诗会》表演,着力引导学生从豪情壮志中体悟民族风骨,从春花秋月中感受文韵悠长。
诵读国学经典,浸润美好人生。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民族精神,育才小学响应教育部号召,正式启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即让“经典进书包、经典进课堂、经典进头脑”。除开设国学课,将二十分钟早读定为经典诵读时间之外,学校还开展了“经典诵读”二十分钟微课型研讨活动,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与经典对话,亲近经典。
二、单元主题统率,校本教材扩容
在语文阅读的百花园内,育才小学始终独树一帜。2011年,学校建构“1+2”式的主题阅读课程体系。“1”指一套教材,即现行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2”指两套校本教材,即《主题式现代美文阅读》和《主题式古代诗文诵读》。“1+2”的主题阅读课程体系,从现行语文教材出发,以主题单元的形式学习课文,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教师对教材进行梳理,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年龄特征等,确定单元教学主题。围绕主题,选定教材当中的精读品悟篇目、略读感悟篇目,同时教师搜集现代美文阅读、古代诗文诵读的文本资料,细品佳作,对相关联的作品进行比较、整合,形成主题阅读教学资料包。
比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分七个单元,七个主题,分别是春光无限、科技之光、有志竟成、人杰地灵、亲情依依、英雄壮歌、生灵絮语。第五单元围绕主题“亲情依依”,选定精读品悟课文《我和祖父的院子》,略读感悟课文《爱如茉莉》《月光启蒙》《谈礼貌》,增编美文阅读篇目《迟到》《迎接母爱》《外婆叫我毛毛》《藏羚羊跪拜》和经典诵读篇目——古诗文《月夜》《商山早行》《岁末到家》《孟子》(节选),十二篇文章形成了一个主题阅读教学资料包。
主题阅读教学资料包是在教材基础上的扩容,它把课外阅读纳入了课程体系,增加了课堂阅读量,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课外阅读难以落实、阅读量不够、效果不佳的问题,切实保证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在主题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中,育才人把课程资源的研究定位到具体教学实践的微观层面上,在主题为线的基础上,串起相关联的文本,编写了校本教材《主题式现代美文阅读》《主题式古代诗文诵读》。并且在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建立起资源共享的平台,把教材主题单元有效地整合起来,从而构建充满生命力的、开放的语文阅读课堂。
三、教学行为迥变,精读略读结合
育才教师克服单篇阅读教学的习惯,整体把握教材,课堂上讲解精、提问少、阅读量大。原本需要十二课时完成的苏教版教材的单元教学任务,压缩在六七课时完成,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在课内组织学生阅读大量的具有关联的文本材料上。教师围绕主题,充分挖掘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入境”,通过对重点文本的推敲、感悟、反思,使学生感受同一主题、不同文本的多角度阐释主题内涵的语言魅力。
在教材阅读的处理上,分为精读品悟和略读感悟两类。每个单元围绕主题确定一至两篇精读品悟课文,按照“粗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课文,深入感悟→研读品读,深层体悟→熟读成诵,尝试运用”的范式,一篇课文的教学需要两三课时。“略读感悟”用于教材中的略读感悟课文、美文阅读篇目、经典诵读篇目。
一节课若略读感悟一篇课文,则采用“检查预习,梳理内容—抓住重点,感悟文本—情感诵读,升华主旨—推荐阅读,拓宽视野”的范式。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金子》。首先是检查预习,梳理内容。教师出示词语,指名横行读,要求读准字音,检查预习情况。再指名学生竖行读,要求想象画面,回忆课文内容。这样,学生就可以很轻松地用语言描述自己想到的画面,并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既降低了学生凭空说话的难度,又巩固了所学的字词,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其次是抓住重点,感悟文本。教师从课后习题入手,围绕“彼得的梦想是什么?彼得是如何实现梦想的?”这一中心问题进行指引,放手让学生边读边画、边注边批,体会文字背后的信息,在对文本的不断品读中感悟文章表达的内涵。再次是情感诵读,升华主旨。教师要抓住文章的精髓,让学生在文本精华处细细品味、感悟提升。最后是推荐阅读,拓宽视野。教师推荐学生阅读《牛仔大王——李维斯》,通过阅读,学生发现两篇文章具有相同的梦想、相同的品质,从而升华对文本的理解。
一节课若略读感悟多篇课文,则采用“围绕主题,提出问题—品读比较,处理信息—活动体验,交流展示—情感诵读,升华主题”的范式。如执教组诗《大海》,可以选取五首诗:金波的《我们去看海》、臧克家的《海》、刘饶民的《海水》《海上的风》、张歧的《天和海》。课前,师生怀着愉悦的心情欣赏大海的图片和歌曲,渐入佳境。课上,首先是围绕主题,提出问题。看着图片、视频中辽阔无垠的大海,学生交流汇报联想到的成语、诗句。教师提出问题“在诗人的眼中,大海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其次是品读比较,处理信息。学生自由读五首诗,重点品读《我们去看海》,悟出学法,即初读知诗意、再读想画面、三读悟诗情。再次是活动体验,交流展示。学生汇报自己感受到的画面,并把想象到的画面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最后是情感诵读,升华主题。学生体悟五首诗不同的表达方法,并练习背诵,把诗歌中简洁凝炼的语言牢牢地记在脑海里。课后,教师推荐阅读几篇关于大海的文章。
通过实践探索,育才教师欣喜地发现:主题阅读课堂教学是对传统的、固有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超越、提升与变革,不但改变了“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的单一的传输方式,也打破了语文教师认为“教语文就是教语文教材”的传统思维,学生的课堂阅读量由每学期二三十篇文章增加至百篇左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责任编辑 杨晶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