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外债风险问题研究

2015-01-20肖贺波

经济师 2014年12期
关键词:外债控制对策

肖贺波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债规模迅速扩大,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与其他国家联系更为密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外债规模的扩大,我国面临的偿债压力也随之增大,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外债结构不科学,国际商务贷款占的比例太大。文章分析了我国外债风险情况和外债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控制外债的对策。

关键词:外债 外债结构 外债规模 外债风险 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F8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12-048-02

一、外债及其重要性

1.外债的涵义。外债,简单地说就是一国向其他国家举借的债务。但是理论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具体说法,主要是因为对外债债务主体、内外债务划分界限、外币种类和一国政府所承担的责任等方面有不同的理解。

2.外债的性质。以国家为主体,然后通过引进国外资源预支以后年度国内收入的分配关系,这是外债的本质。外债是属于财政范畴的。

3.外债的分类。“外债可分为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国际商业贷款”——《外债管理暂行办法》前面两类贷款一般都利率比较优惠、使用期较长具有援助性质贷款的特点,而国际商业贷款属于一般的国际信贷利息率。

(1)外国政府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又称官方信贷,是中国政府向外国政府举借。这种贷款利率很低,有时候甚至是无息贷款,而且贷款期限也很长,一般有20至30年。是一国政府用本国资金向外国政府提供的优惠贷款,有很多形式,如混合型贷款、软贷款、纯贷款等。

(2)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是指一国政府向世界银行、联合国农业发展基金会、亚洲开发银行和其他国际性、地区性金融机构所借取得非商业性贷款。我国现在是世界银行第一大借款国。世界银行主要的贷款对象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及其部门还有由政府担保的公私企业。现在可以说向世界银行贷款是我国对外借款的主要渠道。

(3)国际商业贷款。国际商业贷款是指境内机构向非居民举借的非商业性贷款。

二、我国外债风险情况的分析

1.外债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为了进一步的发展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因而,出现了资金不足的问题,所以我国就通过举借外债来解决资金不足,并且还能借此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设备还有管理经验,避免并推迟了通货膨胀、弥补了财政赤字。我国现在外债规模是非常大的,已成为世界主要的债务国之一。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最近几年外债规模增长非常迅速。2007年已达到3736.18亿美元(见图1)。

2.我国的隐形外债风险。这是一种违规违法的债务,游离于国家外债管理部门之外。主要有:(1)假投资真融资——外国借款人以投资名义将款项借入国内,再采用保本回报率这种方式偿还。(2)有些国内公司委托其在外国的子公司借入贷款再用上交公司利润的名义调回国内。有些地方政府不按规定办理借入外债和外汇转贷款的手续。(3)国内一些不法企业和外商勾结,以进货为名骗取银行信用证,然后用假的报关单、发票等办理承税贴现。

3.结构危险。

(1)期限结构。期限结构分为长期外债和短期外债,长期外债一般利率较高,易于管理但是成本相对也要高,而且审批手续复杂。短期外债举借简单,直接成本低但不易于管理,易被影响。

(2)来源结构。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使用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越来越少,这对我国经济发展会带来不利影响。国际上普遍认为国际商业贷款占外债总额的比重应低于60%,高于70%就会出现偿债困难。

三、国外控制外债风险的借鉴

1.希腊债务危机。希腊债务危机,2009年12月希腊政府公布政府财政赤字,之后希腊主权信用评级相继被全球三大信用银行调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财政赤字,由于欧洲大部分国家都存在较高的财政赤字,因此,相继引爆了欧洲债务危机。

(1)产生原因。当希腊刚刚进入欧元区。《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希腊债务危机不能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负债率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希腊为了在账面上符合成员国的标准便求助于美国投资银行“高盛”。高盛随之为希腊政府掩饰了一笔高达10亿欧元债务。到这笔债务到期时,就没有文章可做了。

(2)解决方法。欧盟积极应对希腊债务危机,2009年12月11日,欧盟愿意拿出300亿欧元救助希腊,从而暂时解决了希腊眼前的困难。此外,2010年4月23日希腊正式向IMF要求援助。2012年2月21日,欧盟批准对希腊的第二轮救助计划,总额为1300亿欧元。由此,希腊能够偿还3月份到期的145亿欧元国债,从而避免了无序违约。

2.俄罗斯债务危机。俄罗斯经历了由三次金融大风波构成的金融危机在1997年10月到1998年8月期间。1998年8月17日,俄罗斯联邦政府宣布卢布贬值并推迟所有外债偿还期,国际商业银行的大量金融债权难以收回,大量投资俄罗斯政府国债的投机资本损失惨重,引发俄罗斯债务危机。

(1)产生原因。这都是长期推行货币主义政策的结果。生产萎缩,经济虚弱,财政拮据,只能靠出卖资源、举借内外债支撑。

(2)解决方法。债务危机解决的两大手段,一是以货抵债,从而解决了对捷克的债务。自1994年起,俄罗斯主要用商品偿还债务利息,用价值2.1亿美元的商品(主要是用于核检测的专门设备、核燃料、冶金产品、电力、零部件及军用器材)偿还所欠捷克的部分债务。在偿还所欠哈萨克斯坦债务时,也是用这种方式。二是债务互换。2000年2月14日,俄罗斯政府与伦敦俱乐部的国际商业银行在经过长达18个月的谈判后终于达成债务重新结构化(restructure)协议。协议规定,西方国际商业银行将免去36.5%从前苏联以来的俄罗斯政府所累计欠下的债务,剩下的将进行两次转换,一是将承债主体由部分国有的Vneshekonom Bank转换为俄联邦政府,二是将债务本身转换成30年期的欧元债券,并有7年的宽限期。endprint

四、我国外债风险产生的原因

1.我国外债风险管理的微观基础比较薄弱。“窗口制”成为我国对外筹借中长期外债的主要原因。此外,财政部和金融机构对外筹措然后转贷给企业这种不科学的模式,会弱化企业对外债的责任约束防范风险的意识。

2.企业对外债管理意识淡薄,风险责任不强。主要原因是:第一,企业管理意识淡薄,没有把外债风险管理当重点抓好,对外债的管理意识不强、责任不强而且敏锐度不够,对国际资本市场变化反应迟钝。第二,外债风险缺乏统筹规划和系统、全面的管理,措施单一。不能达到优化外债结构的目的。第三,外债风险管理是一个技术难度较高的工作,和国际金融市场走势息息相关。但是多数企业缺乏人才——熟悉国际金融及国际资本市场运作的人。第四,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不高。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目前还没有根本转变,在资金来往、会计处理上对资金的使用效率处于起步阶段。

3.外债结构不合理。国际商业贷款在我国所占比例较高增加了偿还外债的风险。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国际商业贷款是我国借用外债的来源,前两类贷款利率比较优惠、使用期较长,而国际商业贷款属于一般的国际信贷利息率。

4.外债使用效益欠佳。外债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增强其偿债能力可以使外债可以有效、充分使用,但是我国对外债的使用效益不怎么好。

5.国际金融市场不断的波动增加了我国外债潜在的市场风险。金融变量的波动会导致我国借用外债的单位面临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增加。

6.不合理的监督机制增大了偿债风险。监督各部门之间缺少沟通和信息交换,此外管理的混乱,审批部门只注重向上级分管部门报项目跑批件而很少过问资金的使用情况。

五、控制外债的对策

外债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很重要的,运用的好的话,可以让这个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反之则会制约这个国家的整体发展。所以制定好如何规避或者消除外债风险的对策是当务之急。

首先,政府需要更深一步调整和完善外债统计的原则和口径,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外债全口径监控体系。一是逐步实行国民原则外债统计管理;二是建成全口径外债统计体系其中包含本币负债和外币负债;三是强化外债统计监测管理,应将贸易信贷和外商投资企业外国投资者的利润也纳入其中。

其次,加强对借用外债的使用和效益管理,加强对隐性外债的统计和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再次,控制外债规模和结构,贸易融资等短期外债对我国外债的影响很大,应特别关注。建立让汇率在近期浮动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性,在长期内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最后,调整外债数据采集方式、渠道和监管手段,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建立能够预测风险和精确量风险大小的科学方法,注重研究能够预测、规避汇率风险的软件。

六、总结

外资企业的外债余额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在地方外债中占据主要地位。所以国家应对国内企业的对外借款逐步放松管制,数额小的贷款可以让其自由办理,国家不承担还款的责任。在此基础上,国家对企业的外债管理逐步由事前计划审批转向事后的动态分析。此外在外债问题上,为了能减少我国的外债风险,我国还需多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

参考文献:

[1] W.W.Rost.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2] 世界银行.1985年世界发展报告[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47-48

[3] 梅德平.国际金融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317、322、360

[4] 李建英.财政债务风险研究[D].博士论文.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3.62.

[5] 陈志勇.公债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245-246

(作者单位:武汉博思都市规划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责编:玉山)endprint

四、我国外债风险产生的原因

1.我国外债风险管理的微观基础比较薄弱。“窗口制”成为我国对外筹借中长期外债的主要原因。此外,财政部和金融机构对外筹措然后转贷给企业这种不科学的模式,会弱化企业对外债的责任约束防范风险的意识。

2.企业对外债管理意识淡薄,风险责任不强。主要原因是:第一,企业管理意识淡薄,没有把外债风险管理当重点抓好,对外债的管理意识不强、责任不强而且敏锐度不够,对国际资本市场变化反应迟钝。第二,外债风险缺乏统筹规划和系统、全面的管理,措施单一。不能达到优化外债结构的目的。第三,外债风险管理是一个技术难度较高的工作,和国际金融市场走势息息相关。但是多数企业缺乏人才——熟悉国际金融及国际资本市场运作的人。第四,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不高。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目前还没有根本转变,在资金来往、会计处理上对资金的使用效率处于起步阶段。

3.外债结构不合理。国际商业贷款在我国所占比例较高增加了偿还外债的风险。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国际商业贷款是我国借用外债的来源,前两类贷款利率比较优惠、使用期较长,而国际商业贷款属于一般的国际信贷利息率。

4.外债使用效益欠佳。外债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增强其偿债能力可以使外债可以有效、充分使用,但是我国对外债的使用效益不怎么好。

5.国际金融市场不断的波动增加了我国外债潜在的市场风险。金融变量的波动会导致我国借用外债的单位面临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增加。

6.不合理的监督机制增大了偿债风险。监督各部门之间缺少沟通和信息交换,此外管理的混乱,审批部门只注重向上级分管部门报项目跑批件而很少过问资金的使用情况。

五、控制外债的对策

外债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很重要的,运用的好的话,可以让这个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反之则会制约这个国家的整体发展。所以制定好如何规避或者消除外债风险的对策是当务之急。

首先,政府需要更深一步调整和完善外债统计的原则和口径,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外债全口径监控体系。一是逐步实行国民原则外债统计管理;二是建成全口径外债统计体系其中包含本币负债和外币负债;三是强化外债统计监测管理,应将贸易信贷和外商投资企业外国投资者的利润也纳入其中。

其次,加强对借用外债的使用和效益管理,加强对隐性外债的统计和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再次,控制外债规模和结构,贸易融资等短期外债对我国外债的影响很大,应特别关注。建立让汇率在近期浮动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性,在长期内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最后,调整外债数据采集方式、渠道和监管手段,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建立能够预测风险和精确量风险大小的科学方法,注重研究能够预测、规避汇率风险的软件。

六、总结

外资企业的外债余额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在地方外债中占据主要地位。所以国家应对国内企业的对外借款逐步放松管制,数额小的贷款可以让其自由办理,国家不承担还款的责任。在此基础上,国家对企业的外债管理逐步由事前计划审批转向事后的动态分析。此外在外债问题上,为了能减少我国的外债风险,我国还需多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

参考文献:

[1] W.W.Rost.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2] 世界银行.1985年世界发展报告[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47-48

[3] 梅德平.国际金融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317、322、360

[4] 李建英.财政债务风险研究[D].博士论文.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3.62.

[5] 陈志勇.公债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245-246

(作者单位:武汉博思都市规划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责编:玉山)endprint

四、我国外债风险产生的原因

1.我国外债风险管理的微观基础比较薄弱。“窗口制”成为我国对外筹借中长期外债的主要原因。此外,财政部和金融机构对外筹措然后转贷给企业这种不科学的模式,会弱化企业对外债的责任约束防范风险的意识。

2.企业对外债管理意识淡薄,风险责任不强。主要原因是:第一,企业管理意识淡薄,没有把外债风险管理当重点抓好,对外债的管理意识不强、责任不强而且敏锐度不够,对国际资本市场变化反应迟钝。第二,外债风险缺乏统筹规划和系统、全面的管理,措施单一。不能达到优化外债结构的目的。第三,外债风险管理是一个技术难度较高的工作,和国际金融市场走势息息相关。但是多数企业缺乏人才——熟悉国际金融及国际资本市场运作的人。第四,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不高。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目前还没有根本转变,在资金来往、会计处理上对资金的使用效率处于起步阶段。

3.外债结构不合理。国际商业贷款在我国所占比例较高增加了偿还外债的风险。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国际商业贷款是我国借用外债的来源,前两类贷款利率比较优惠、使用期较长,而国际商业贷款属于一般的国际信贷利息率。

4.外债使用效益欠佳。外债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增强其偿债能力可以使外债可以有效、充分使用,但是我国对外债的使用效益不怎么好。

5.国际金融市场不断的波动增加了我国外债潜在的市场风险。金融变量的波动会导致我国借用外债的单位面临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增加。

6.不合理的监督机制增大了偿债风险。监督各部门之间缺少沟通和信息交换,此外管理的混乱,审批部门只注重向上级分管部门报项目跑批件而很少过问资金的使用情况。

五、控制外债的对策

外债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很重要的,运用的好的话,可以让这个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反之则会制约这个国家的整体发展。所以制定好如何规避或者消除外债风险的对策是当务之急。

首先,政府需要更深一步调整和完善外债统计的原则和口径,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外债全口径监控体系。一是逐步实行国民原则外债统计管理;二是建成全口径外债统计体系其中包含本币负债和外币负债;三是强化外债统计监测管理,应将贸易信贷和外商投资企业外国投资者的利润也纳入其中。

其次,加强对借用外债的使用和效益管理,加强对隐性外债的统计和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再次,控制外债规模和结构,贸易融资等短期外债对我国外债的影响很大,应特别关注。建立让汇率在近期浮动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性,在长期内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最后,调整外债数据采集方式、渠道和监管手段,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建立能够预测风险和精确量风险大小的科学方法,注重研究能够预测、规避汇率风险的软件。

六、总结

外资企业的外债余额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在地方外债中占据主要地位。所以国家应对国内企业的对外借款逐步放松管制,数额小的贷款可以让其自由办理,国家不承担还款的责任。在此基础上,国家对企业的外债管理逐步由事前计划审批转向事后的动态分析。此外在外债问题上,为了能减少我国的外债风险,我国还需多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

参考文献:

[1] W.W.Rost.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2] 世界银行.1985年世界发展报告[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47-48

[3] 梅德平.国际金融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317、322、360

[4] 李建英.财政债务风险研究[D].博士论文.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3.62.

[5] 陈志勇.公债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245-246

(作者单位:武汉博思都市规划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责编:玉山)endprint

猜你喜欢

外债控制对策
我国外债管理改革历程
起底中资房企海外债
合规视角下的外债业务
外债及其他信贷业务
我国高校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对策研究
论企业经营中的风险管控
焊接专业实训教学成本控制的对策
乌兰察布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外债风险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