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豆腐渣工程”
2015-01-20薛涌
薛涌
最近,我发了数条微博,要大家警惕美国本科的商学教育,并且开始在报纸上发表系列的专栏文章,分析美国商学本科的种种问题。我在大学教历史,按说是个门外人。不过,美国本科教育在专业上并非界限分明。许多商科学生跑到我的课堂上来。他们的问题,我在日常教学中已经领教不少。另外,本科商学教育的问题,早已引起美国高等教育界的重视。更为重要的是,如今中国留美潮越来越高,中国学生纷纷到商科扎堆,乃至许多班上有半数甚至80%以上的中国学生。指出美国本科商学教育的问题,对中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对美国大学本科商学教育的抨击,立即引起一片网络谩骂。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现在中国留美的学生中商科比例最高。这些人已经构成一个既得利益集团,希望借“留关商科”的牌子抬高自己的身价。其中我遭到的最典型的人身攻击之一是:“你一个文科助教,嫉妒商科的高收入,所以要刻意贬低人家。”我随即把关国最权威的薪金网站PayScale上大学本科毕业生日后的起薪和年薪表贴出来,证明学商科专业的毕业生的日后收入很低,甚至比我的本行历史专业的收入还低。你可以说我对商科有偏见,但说我对商科的钱嫉妒,在数字上实在说不过去。
美国那些经济学教授或商科教授,本科大部分都不是读商科。本科的商学教育,除了沃顿和MIT的Slaon等几个例外,整体水平比较低。这早有一系列的数据证明:商科学生入学时的SAT成绩普遍低于大部分学科的学生;日后深造,无论是考法学院还是商学院,成绩都低于大部分学科;虽然美国本科生中读商的比读普通文科的数量多一倍左右,但哈佛、斯坦福、沃顿等著名商学院录取的MBA学生中,本科文科出身要比商科出身的比例高一倍左右……
整体而言,商学本科是美国高等教育中最大的豆腐渣工程之一。早在半个多世纪前,福特基金会就有专门报告提出警告:美国本科生学商科盲目性太大!如今此风愈演愈烈,有21%CA上的美国大学本科上到商学院扎堆。中国留关的学生,读商科的比例恐怕远远超过一半以上,有着更大的盲目性。面对这种盲目的拜金主义教育观和留美商科热,我们这些在外面有些经历的人当然有泼冷水的责任。
中国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古训。意思无非是说教育是_个漫长的过程,切不可急功近利。在美国这样一个高度商学化的社会,从事商务、法律等等实际工作的人,收入比起从事历史、文学研究的要高得多。这也是不争之事实。但是,有两点我们需要注意。第一,虽然是在这样高度商业化的社会,钱并非衡量一切的尺度。在顶尖大学的文科博士课程中就能看到,许多年轻学子放弃高薪,宁愿苦哈哈地读博士。社会对此有着充分的尊重。第二,即使是想从事实业赚钱,也不能过于急功近利。更聪明的办法,是接受好的教育、提高素质。比如,当经济学或商学教授,从金钱回报上看,比当历史学教授高得多。但这不意味着你本科就要读商科,也许读历史更有助于你达到目标。《华尔街日报》就曾报道过一项研究:商科大学生毕业时起薪也许比文科的高一些,但中年后被后者反超。这是因为那些文科生接受的本科教育更靠谱儿些,日后投入实业,甚至研究生时读了商学院,成就比商科学生更高。
中国的商科热如今可谓高烧不退。其根源是急功近利的拜金主义。年轻人涉世不深,长辈有教育的责任。我的微博发出后,有位网友发了这么一段留言,让我特别受感动:“薛老师,看你的微博,感触很深。我有最想哭!出国前在省重点高中读生物,去美国也是想读生化。父母却硬要我读商,最后选了金融和会计!暑期intern也有在香港和澳门的银行实习,至今回国工作了,始终还不能对商科或者自己的工作提起真正的兴趣!如果当时有人指点一下那该多好!”看看国内多少家长逼着孩子学商科!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这些做长辈的,难道不应该有说几句真话的责任吗?遗憾的是,如今的长辈,他们为了自抬身价,不看显而易见的事实,为拜金主义抬轿子,忽悠年轻一代。教育上的铜臭气,很多就是这样的前辈一点一点涂上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