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土地利用程度动态变化及区域差异分析
2015-01-20董廷旭绵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工程学院四川绵阳621006
刘 鹏, 董廷旭 (绵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工程学院,四川绵阳 621006)
阿坝州土地利用程度动态变化及区域差异分析
刘 鹏, 董廷旭 (绵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工程学院,四川绵阳 621006)
阿坝州地处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西部高山峡谷区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研究阿坝州土地利用程度动态变化和区域差异,可为土地合理开发战略的制定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运用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模型、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等对阿坝州土地利用程度的变化状况和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5~2009年阿坝州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增长量较大,说明此期间阿坝州城镇化和经济发展较快,但全州普遍存在城镇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草地退化等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
阿坝州;土地利用程度;动态变化;区域差异
土地利用是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土地变化的重点研究内容[1]。土地利用包括土地利用结构、布局、方式、程度和效果等5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土地利用程度主要反映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它不仅反映了土地利用中土地本身的自然属性,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因素与自然环境因素的综合效应[2]。展开区域土地利用程度评价并揭示其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寻找存在问题,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阿坝州土地利用程度发生了较大变化,分析该区域土地利用程度的动态变化对阿坝州各县土地合理开发战略的制定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阿坝州地处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西部高山峡谷区的过渡地带,同时,也是中国第一级地貌阶梯与第二级地貌阶梯的过渡区域,其地貌类型以高原和高山峡谷为主。阿坝州土地资源面积为 8 300 240.69 hm2(占四川省土地资源总面积的17.11%)。阿坝州是一个以林业和牧业为主要产业的自治洲,在其所辖各地类中,林地面积最大,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45.31%,草地次之,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44.59%。林地和草地两地类面积所占比例高达89.90%。其余用地类型(耕地、园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未利用地等)所占比重相对很小。
1.2 数据来源该研究所采用数据为阿坝州第二次土地调查汇总数据(2009年完成)和阿坝州土地利用详查数据(1995年完成)。
1.3 研究方法在统计出阿坝州各用地类型的具体面积后,参照蒋梦倩等[4]和刘纪远[5]关于土地利用程度的研究方法,分别计算出阿坝州下辖13个县的土地利用程度值及1995~2009年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值,进而对土地利用程度动态变化的原因进行探讨。
1.3.1土地利用程度值测算方法。将土地利用程度按照土地自然综合体在社会因素影响下自然平衡的保持状态分为4级,并分级赋予指数,具体赋值见表1[1]。如前所述,阿坝州林地和草地这2类自然再生利用级土地类型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89.90%,表明阿坝州仍有大量土地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表1 土地利用程度分级赋值
以土地利用程度分级指数和阿坝州各类土地面积为基础,根据计量地理模型可计算出阿坝州各县土地利用程度动态变化值。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为[1]:
(1)
式中,La为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La∈(100,400);Ai为研究区域内第i级土地利用程度分级指数;Ci为研究区域内第i级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百分比;n为土地利用程度分级数。
一个特定范围内土地利用程度的变化是多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结果,土地利用程度及其变化量和变化率可定量地揭示该范围土地利用的综合水平和变化趋势,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可表达为[1]:
(2)
式中,La和Lb分别为a时间和b时间的区域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Ai为第i级土地利用程度分级指数;Cib和Cia分别为研究区b时间和a时间第i级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百分比。
1.3.2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方法。为了反映各种类型用地面积的变化幅度、变化速度以及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中的类型差异,使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分析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可以真实地反映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剧烈程度,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的表达式为[6]:
(3)
式中,K为研究时段内某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Ua和Ub分别为研究期初、研究期末某一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T为研究时段长,当T的时段设定为年时,K值就是该研究区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年变化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地利用程度值测算根据表1赋值及相关土地利用数据,利用公式(2)计算得到阿坝州2009和1995年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及14年间该区域土地利用程度动态变化量(表2),具体分布见图1。
表2 阿坝州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变化量
图1 阿坝州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变化量等级分布
由表2和图1可以看出,1995~2009年阿坝州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降低了1.85。汶川县和若尔盖县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值降低最为显著,其变化量分别达到-11.89和-10.19,其次是马尔康县(△L2009-1995值为-4.59),理县、茂县、黑水县、红原县、壤塘县综合指数变化量相对较小,为-1.83~-0.72。阿坝州其余各县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值均有上升,但上升量都不大。相对而言,金川县综合指数值增加量最大,与1995年相比,综合指数值提高了3.17,其次为九寨沟县、阿坝县、松潘县,增加值为1.23~2.67,小金县增加量最小,为0.79。一般来说,若△Lb-a为正值,则该区域处于社会经济发展期,否则处于衰退期和调整期。但阿坝州是一个以林、牧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草地面积和林地面积之和几乎达到全州土地总面积的90%,该州各县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值与草地面积和林地面积的变化密切相关,草地、林地面积的变化与退耕还林、还草等国家政策有关,因而,不能笼统地认为全州及下辖部分县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变化量为负值,这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就处于衰退期。由于真正反映经济发展状况的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等用地类型在全州所占比重较小,其增长量在综合指数值的变化上体显得并不明显。因而,有必要对阿坝州各地类的动态度作进一步分析。
2.2 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根据土地利用数据,利用公式(3),计算得到阿坝州1995~2009年各类土地的利用动态度(表3)。
表3 1995~2009年阿坝州土地利用动态度 %
从表3可以看出,就全州而言,除耕地和林地之外,其余地类土地利用动态度均为正值,表明相对于1995年,其余地类的面积均有所增加。特别是能真正反映一个地区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村及工矿用地这一用地类型增长量最大,达到7.46,即该地类年平均增长率为7.46%,而且每一个县该地类的动态度均为正值,再加上全州交通运输用地的动态度也为正值,表明全州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特别是理县、小金县、壤塘县、阿坝县,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动态度均达到10%以上。另外,阿坝州园地年增长率也较大,达到6.27%,主要是为适应市场和城镇发展的需要,当地居民将部分耕地、林地、其他土地改造成了茶园和果园。
值得注意的是,阿坝州耕地和草地面积在逐年减少,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其下辖各县这2种地类的动态度几乎都为负值。耕地的减少应该与城镇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和退耕还林等国家政策有关。草地面积的减少应归因于生态环境恶化、人类过度放牧等因素。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川西北地区普遍增温,导致该区域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加大,草原产草量下降。另外,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过度放牧使草地逐渐退化,水草丰美的草原逐渐变成荒凉的沙地。总之,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使阿坝州的草地面积逐年减少。
3 结论
总体来看,阿坝州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值14年来略有下降,其下辖大部分乡镇综合指数变化量也为负值,但不能简单地认为阿坝州经济发展水平处于衰退状态。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的分析可以看出,真正反映一个地区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等用地类型增长量较大,再加上全州交通运输用地的动态度也为正值,表明全州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城镇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草地退化、草原面积减少等现象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1] 杨玉婷,石培基,潘竟虎.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程度差异分析—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2):102-107.
[2] 刘正恩,孙双印,高建民.河北省怀来县土地利用程度及其区域差异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11):125-128.
[3] 吴金华,李园媛,李纪伟.延安市土地利用程度评价及政策建议[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12):132-136.
[4] 蒋梦倩,刁承泰.重庆市各区县土地利用程度差异及其动态变化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0,27(1):33-38.
[5] 刘纪远.西藏自治区土地利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6] 鲁春阳,齐磊刚,桑超杰.土地利用变化的数学模型解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1):25-27.
Reg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 of Dynamic Change of Land Use Degree in Aba Prefecture
LIU Peng, DONG Ting-xu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Mianyang, Sichuan 621000)
Aba Prefecture lies in the transition zone betwee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Sichuan Basi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fragile. Reg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 of dynamic change of land use degree in Aba Prefecture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land development and land planning. The comprehensive index model for land use degree and dynamic degree model for land utilization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changing condition and regional difference of land use degre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esident and industry land has been increasing rapidly in Aba Prefecture during 1995-2009, indicating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rapid, but existed problems of the construction taking up the cultivated land and grassland degradation.
Aba Prefecture; Land use degree; Dynamic change; Regional difference
刘鹏(1966- ),男,四川绵阳人,讲师,从事自然地理与土地资源管理研究。
2015-03-30
S 29;F 301.2
A
0517-6611(2015)14-3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