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馆员外文书评系统建设探究

2015-01-20花香

图书馆界 2014年6期

[摘要]

公共图书馆通过书评达到推广中文图书阅读量的做法已经小有成就,但通过书评促进外文图书利用率的工作仍做得不够。外文图书有其特殊性,建立图书馆馆员外文书评系统对推广外文阅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外文图书;馆员书评;外文阅读;书评系统

1图书馆馆员外文书评的定义及其特征

1.1 图书馆馆员外文书评的定义

图书馆馆员外文书评属于大众书评的范畴,是馆员根据本馆的馆藏特色、读者的阅读需求、阅读欣赏水平,摘选语言精美或有励志思想的外文图书进行阅读、分析、思考、整合后对“所评图书的思想、内涵、内容成就、意识特色、学术造诣及其社会意义”[1]等方面形成自己独到的看法和判断,并将之撰写、编辑、编译成书评,呈现给读者,旨在推广外文阅读。馆员书评不仅仅指馆员亲自阅读外文图书后形成的书评,还应包括馆员从图书情报专业角度,编辑或编译所形成的书评。从事书评工作的馆员人数有限,而原版图书涉及众多学科,若要馆员一一涉猎才写出书评,将远远不能够满足读者导读的需求。

1.2 图书馆馆员外文书评的特征

1.2.1 公益性。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质决定了图书馆馆员外文书评不以盈利为目的,是站在外文知识交流和传播的高度,向读者进行的外文阅读指导和外文读物推广行动。

1.2.2 难度大。公共图书馆外文图书不可能做到全面采购,其馆藏都是根据自身的功能定位和经费状况来构建的。纵观各大公共图书馆语种丰富的外文资源馆藏,其中不乏精品佳作和镇馆之宝。以上海图书馆纸质外文馆藏资源为例,截至2000年底,拥有英、法、日、德等10多种语种共1 141 165册,专利文献收藏有美、法、英、日、瑞、俄、中、欧洲、世界专利及台湾地区专利29 014 546件[2]。丰富的馆藏资源提供读者以大量的阅读机会。但毕竟外语对于国人来说不是母语,大多数读者在阅读外文图书过程中受到词汇、语法、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存在阅读困难。如何针对读者的阅读困难提供内容广泛、语言通俗易懂的相关背景知识介绍和词汇注释的书评,是图书馆馆员阅读推广工作的一个难题。

公共图书馆大部分外文读者是中国人,母语是中文,用中文撰写外文图书书评,一来表达比较顺畅,二来读者容易阅读和接受。但考虑到公共图书馆推广外文阅读的目的之一是提升读者的外语欣赏水平,所以用外语撰写书评也应是图书馆馆员书评的一大特色和难点。语种的多样性决定了馆员书评必须不拘于形式,撰写,制作,编辑出图、文、音并茂的书评,以便让读者关注或了解到该书的价值,进而刺激读者的求知欲和阅读欲望。

公共图书馆外文读者主要是各行各业的在职人员,其次是在校的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和老年人读者比较少,年龄特点呈中间重、两头轻的现象。成年读者的外语阅读心理成熟,目标明确,能集中注意力,抓住重点,自觉接受、储存和加工外语信息。成年读者精力的重心在专业、工作和家庭生活,能支配的大块时间很少,忙里偷闲来到图书馆借阅,最大的愿望是能在学习氛围浓厚的环境里愉悦地阅读,并借助图书馆提供的外语信息平台,和馆员互动、和更多的外语读者互动,进行实时的切磋和交流,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这对馆员的知识储备要求很高。

公共图书馆的外文读者流动性大,很难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的读者群。以公共图书馆周边大学生为主的读者群,经常利用公共图书馆的时段多集中于周末、寒暑假或撰写毕业论文阶段,毕业后这一读者群基本消失。以外籍读者为主的读者群随着他们离开中国而流失。由于工作调动远离当地公共图书馆而流失的外文读者数量也不少。随着外文读者频繁的流动,社会关注热点的千变万化,外文阅读需求也在不断地调整,呈现出不稳定状态。动态的阅读需求要求图书馆馆员具有很强的应对能力。

2外文图书需要馆员书评的支持

公共图书馆外文图书阅读量偏少,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2013年图书借阅人次达222万,其中外文图书借阅人次大约只占1%,这使外文导读显得格外重要。

2.1 外文阅读促进外语学习

据相关研究表明,阅读对外语学习非常重要。阅读在感官刺激、文章意思的整体把握等方面决定了阅读可作为促进外语学习的一种常规性手段来实施[3]。

全球化的浪潮让人们意识到文化差异的存在,跨文化交际的不断推进让外语学习成为很多国人的一种学习习惯。阅读能力是外语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技能之一,掌握一门外语需要大量的阅读,而大量的阅读也是广泛猎取知识的最佳途径。通过外文阅读可不停地感知、探索外语知识这个全新的领域,了解国外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学、教育、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家庭生活、社会福利等情况,培养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缩短文化距离,逐渐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进而提高读者的外语交际能力和文化素养。

2.2 外文图书阅读推广急需馆员书评

勤阅读,多搜集资料,然后归纳整合,才能写出好书评。阅读从馆员开始,馆员借助自己对外文馆藏资源熟悉的优势,选出合适的读物进行阅读,读后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依据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评价标准,根据读者的审美接受能力和精神文明观念,大胆对所评审的图书做出一系列的价值评判,旨在外文阅读推广,指导、推荐读者读到好书,起到书海启航的引导作用。

公共图书馆对外文阅读推广重在新书推荐、热门图书排行,提供读者的检索途径以题名、作者、出版发行项、ISBN、中图法分类号、条码号等进行检索,提供图书内容附注摘要的数据很少,而能附上馆员对该书所做的书评基本是空白。对于读者来说,图书馆让他们从很多渠道轻松获取各类图书的出版信息、借阅信息、排行信息。但是读者在借阅图书之前,在检索之时,如何快捷、便利得到对该书多角度的评价,从而及时甄别哪本书更适合自己阅读,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需要得到馆员提供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外文馆藏资源系统的书评指导。

针对外文读者的阅读特点和潜在的问题,公共图书馆有责任顺应读者的需要,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馆员书评来为读者营造丰富多彩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机会,培养读者良好的阅读能力和习惯。

3构建图书馆馆员外文书评系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通过馆员书评对外文图书的阅读推广,必须结合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外文图书馆馆员书评系统。

3.1 以馆员写的书评为立足点建立外文图书书评数据库

公共图书馆拥有多方面能力的馆员,他们具有一定的外语阅读能力,同时具有图书情报知识、语言文字知识、信息技术知识、知识产权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等综合技能,是文献资源的收藏和利用者[4]。图书馆馆员对书籍的知识性、科学性、学术性、思想性等有深刻了解,对书籍整体装帧艺术也有所了解和掌握,馆员根据自己熟悉的馆藏资源或某些热点的外语领域撰写书评,内容由浅入深,规模由小到大,层次由单一到复杂。通过阅读、思考、分析、整合,逐步形成自己的观点,用简单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写成书评。以这些馆员的书评为基础,建立一个图书馆馆员外文书评数据库,呈现给读者,引领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丰富馆藏。

3.2 引进外文书评

美国书评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已形成比较成熟完善的体系。美国出版商在新书出版之前提前一两个月把校样或新书样本送给报社或个人进行评价。为获取新书的评论,还要求作者提供为该书写评介的名人、书评报刊的信息[5]。尽管这些图书评论是为推销图书而评,但是为吸引读者眼球,也是经过精心摘选的,不乏精品。直接引进外文书评,不但让图书馆在新书上架之前省时省力得到一个很好的导读版本,还可以让中国读者读到原汁原味的外语评论。图书馆在外文图书采访时,可以提出附带条件,要求所购图书必须提供相应的图书书评并授权使用。

此外,还可以根据读者的阅读需求和馆藏建设需要,有选择地购买国外具有权威性的书评刊物和报纸,以充实书评数据库。如美国出版的《选目》《图书馆杂志》《书评摘要》和英国出版的《纽约时报书评》与《泰晤士报文艺副刊》等这些刊物和报纸的书评态度认真,学术严谨,各具特色,可给公共图书馆提供很好的外文书评第一手材料,帮助馆员及时从中整合出适合本馆需要的书评推介给读者。

3.3 搜集整理读者的外文书评

通过书评数据库系统,搜集读者的外文书评,体现了读者对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积极介入,书评数据库系统与读者书评的互动,将从各方面丰富外文书评的内涵和外延。经过日积月累的发展,书评的规模将是可观的。纵观国内公共图书馆建立的书评系统,读者的外文书评尚未形成规模,倒是商业性的阅读网站在这方面做得比较突出,其中就包含了许多的读者书评,不过这种互动常因缺乏具有图书馆知识背景人员的专门管理而无法纳入图书馆书评数据库系统。

3.4 建立方便读者的外文书评系统

国内公共图书馆的书评系统平台多自成体系,需要书评时,必须到达书评网页检索界面才能查找书评,有的没有带检索功能,查找书评需要一页页翻看,要查到自己关心的书评极不容易。如,截至2014年9月,上海图书馆的书评系统已拥有将近2 000篇书评,带搜索功能,但检索途径仅限于通过书名来检索,书评题名和书评人还没成为检索点。

书评系统与OPAC系统的无缝链接在国内公共图书馆还处于探索阶段。读者在进行OPAC检索的同时,若能够在检索结果的书目页有相应该图书书评的链接,将非常方便点击浏览。简洁的页面,简单的操作,读者点击该书评链接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同时,检索结果的各书目条目也链接有该图书的读者书评可供参考。读者通过对该书书评的阅读,可以很快了解该外文图书是否是自己所需。

3.5 建立有专人维护的外文书评数据库

书评数据库总是远远落后于图书馆馆藏,书评数据库的建立是长期的,一两个月完全建好外文书评数据库是不现实的。馆员搜集、编辑和撰写外文书评也需要一个阅读与消化的过程。不少公共图书馆在搜集馆员书评方面做了很多实际的工作,但随着书评的不断增加,没有一个可供检索的数据库,将很难适应图书馆资源数字化的发展,更谈不上将这些数据无缝链接到OPAC系统上。另一方面,通过OPAC系统采集到的读者书评,也需要有馆员的介入整理。

上述原因决定了馆员外文书评数据库系统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公共图书馆安排专门的馆员对其加以管理,而不能断断续续。反过来,外文数据库的建立和完善,可以利用这些重要的书评素材随时支持外文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

4结语

与中文图书书评系统相比较,外文书评系统的建立在技术上没有多大差别,只是在具体的操作步骤上因为外文图书的特殊性会有所不同。公共图书馆对图书馆馆员外文书评系统建设的尝试和探索,将给读者创造一个全方位的外文导读平台,有利于充分开发与利用馆藏资源,使图书馆馆员外文书评成为推进全民阅读活动的服务品牌和服务亮点。

[参考文献]

[1] 徐雁. 书海慈航:馆员书评与阅读推广[EB/OL].[2014-09-10] http://www.docin.com/p-770741045.html.

[2] 上海图书馆[EB/OL].[2014-09-10].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21167.htm?fr=aladdin#6.

[3] 朱婉芝. 儿童外语阅读指导论[D].华中师范大学, 2006.

[4] 睢颖. 图书评论在全民阅读推广中的作用研究[EB/OL]. [2014-05-09].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name=CCND2014&filename=XHSM20140509A130.

[5] 杨涛. 中美书评之比较[J]. 出版发行研究, 1992(2): 55—57.

[收稿日期]2014-10-20

[作者简介]花香(1971—),女,本科,馆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