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能力开发探析

2015-01-20吴晓明

图书馆界 2014年6期
关键词:职业能力开发图书馆

[摘要]通过对目前高校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现状的分析,指出高校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能力开发的必要性,并就青年馆员职业能力开发途径从图书馆内部环境建设及馆员自身努力两方面提出实施方案,最后指出青年馆员职业能力开发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能力;开发

[HT5”H〗[中图分类号]G25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41(2014)06-0004-04

图书馆界(Library World)2014年第6期(No.6,2014)

吴晓明:高校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能力开发探析

职业能力,是个人完成具有目的性的职业活动和发展个人职业生涯的各种能力特性的总和。简单来说,就是从事某种职业活动的本领,包括 “技能”“知识”“态度”三个要素。职业能力开发是指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发展从业者的能力倾向、专业能力、方法能力。这种能力的开发与形成,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还需要外界环境的积极支持

[1]。据调查[2—3],现代图书馆青年馆员已经成为图书馆馆员的主体,他们具有较高的学历、较强学习能力和积极的进取意识,成为了新一代图书馆的业务支柱。然而由于缺少对青年馆员职业能力的开发,使其只具备一般业务技能而欠缺与当前数字化图书馆相匹配的专业技能与综合技能,造成了现有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也阻碍了当代青年馆员的发展,因此对高校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能力的开发势在必行。

1高校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现状

高校图书馆工作比较平稳,岗位相对比较固定,而青年馆员正处于职业生涯中的易变期,长期处于平淡的工作中,容易产生离职或混日子的念头,与图书馆建设知识型、现代化数字图书馆的愿景形成强烈反差。目前高校图书馆青年馆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职业价值认同度低

图书馆的职业精神为崇尚理性和知识,维护个人获取知识的平等权利,追求知识资源的最大利用。其工作目标是通过对馆藏资源的组织和管理,尽可能为读者提供所需的资源。然而,由于其他信息行业的兴起,网络资源获取更加便利,计算机在图书馆扮演着比馆员更重要的角色,馆员的工作越来越得不到认可,使许多青年馆员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甚至对自身的职业产生了怀疑,缺乏对职业价值的认同,对自己的职业满意度低,出现职业倦怠感,工作不积极,缺少奉献精神;也由于职业认同度低,使一些青年馆员缺乏对图书馆专业继续学习的兴趣,职业发展内在动力不足,不断创造条件离开图书馆[4]。

1.2 职业角色转化迟缓

在泛在知识环境的今天,图书馆员的任务已由围绕纸质资源展开的信息收集、整理、标引、指导与服务等传统工作转换为利用现代化的设备,帮助读者寻找各类数字资源以及印本资源,并帮助读者构建适应多种新技术的学习模式[5]。这需要当代青年图书馆馆员不能仅仅局限于现有的馆藏资源和工作模式,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提出创造性的工作内容和方法。然而绝大多数青年馆员欠缺相应的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即便是参加培训,也是因为自身的知识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处于压力而被动学习,对于当代图书馆馆员职业角色的变化感知不够明显,自主学习意识淡薄,职业角色转化被动、迟缓。

1.3 职业规划不明晰

由于图书馆在建设发展中忽略了对青年馆员的职业规划以及青年馆员缺乏对自身职业的认知,导致尽管很多青年馆员希望在工作中得到领导的认可,却没有较好地结合图书馆的发展前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很好的规划。而随着新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事业发展的需要,图书馆传统的工作岗位、工作职责势必进行相应调整,对于对自身岗位和职业没有很好认知的青年馆员,面临着图书馆事业改革的严峻挑战。

2高校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能力开发的必要性

2.1 青年馆员职业能力开发可加速图书馆转型

在当前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各高校图书馆正处于由封闭的管理模式向开放的管理模式转变;由围绕传统纸质馆藏的资源整合、资源查找向利用现代化信息设备为读者提供知识发现、知识重组的模式转变。而作为当今各高校图书馆主体力量的青年馆员,由于没有及时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其原有知识结构没有及时更新,其理念跟不上图书馆的发展,难以满足图书馆新业务的要求。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图书馆的工作方式,图书馆必须加强对青年馆员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开发,以便为读者提供更加高效、专业的信息服务,加快图书馆的转型。

2.2 青年馆员职业能力开发可促进馆员个体成长

处于转型期的图书馆,其馆员也面临职业的转型。而身处于变革环境中的青年馆员具有朝气和活力,但同时也容易困惑和迷茫,因此,图书馆应该重视对青年馆员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其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了解,增强其对图书馆工作的自信心,让青年馆员认识到时代对其工作内容、方法的新要求,进而促进青年馆员不断学习图书馆及相关领域知识,加速青年馆员个体成长。

3高校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能力开发的途径

3.1 图书馆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3.1.1 引入一对一的“辅导制”[6]。一对一“辅导制”是指图书馆安排资历较深、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老馆员向新入职的年轻馆员提供有关工作技能和方法的指导,帮助青年馆员尽快熟悉图书馆环境,了解工作业务,快速融入图书馆的工作团队中去。实现方式是请老馆员担任青年馆员的辅导老师,进行一对一的辅导,通过建立“辅导制”帮助青年馆员随时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1.2 重视青年馆员的在职培训。图书馆的发展,越来越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而图书馆引进的青年馆员多是应届毕业生,学科背景比较单一,实际工作技能欠缺。因此,图书馆应该根据职业发展的需要,有目的地对青年馆员进行专业的在职培训。在职培训重点为培养信息资源获取、组织以及保存的能力,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及应用技能,与读者沟通交流的能力等。对于青年馆员的在职培训,既可以利用图书馆学会、数据库商举办的各类专场培训,也可以请馆内的专职技术人员对他们进行不定期的培训。

3.1.3 鼓励青年馆员参与各种研究项目。高校图书馆的大部分工作都是面对老师和学生,图书馆可以根据服务需要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各类调查,并结合工作的实际,积极研究本馆课题并申请立项,或参与国家、省、市级的各类研究项目。自主申报项目或参与国家、省、市的项目,可以主动和学校相关任课教师、辅导员合作,建立项目工作小组,通过开展合作项目的研究,加强图书馆与学校教学科研之间的联系。通过参与研究项目,既可以调动青年馆员参与学术研究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加知识面,拓宽视野,学习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从而促进图书馆和学校的共同发展。这无论对拓展高校图书馆实际业务,增强高校图书馆的学术研究氛围都大有裨益[6]。

3.1.4 充分发挥图书馆学会的作用。高校图书馆应加强与中国图书馆学会的联系与合作,通过中国图书馆学会建立高校间优秀馆员特别是优秀青年馆员交流学习的机制。鼓励高校图书馆优秀馆员特别是青年馆员到其他高校图书馆交流学习,学习其他高校图书馆在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了解新动态、新进展,新工具的应用技术,学生管理的研究成果等。通过实际的考察学习,进一步了解其他图书馆的优势,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

3.1.5 建立岗位考评机制。

在高校图书馆内部建立岗位考评机制。首先,通过图书馆文化建设,在馆内形成公平竞争的人文环境,把图书馆的发展目标升华为全体馆员的共同愿景,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实现图书馆各岗位各部门的管理[7]。其次,根据各部门岗位职责和岗位年度发展目标制度考评标准,建立经常性的、多样化的评价机制,将考核结果与馆员评优、晋升、发展等机会直接挂钩[8]。通过建立考评机制激发青年馆员工作的积极性,根据考评结果重新调配人员,使具有较强工作能力的青年员工逐渐担任馆内重要工作,让青年馆员的付出与回报成正比,并达到馆内员工优化重组的目的。

3.2 青年馆员个人努力

3.2.1 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

青年馆员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其热爱本职工作,自觉履行工作职责的重要精神动力。图书馆最基本的特征是服务性和公益性,而高校图书馆由于服务对象的素质较高,除了常规的业务,还增加了很多学科服务、定题跟踪、立项新颖性分析等知识强度较高的工作。高校图书馆的职业价值正是体现在通过辛勤的劳动,对纷繁无序的信息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和加工,提高信息的传输和利用效率上[9]。其服务成果多是凝结在老师有形的教学科研成果以及学生无形的内在信息素养的提高中,具有隐秘性和无偿性。只有认识到图书馆的职业特点以及其特殊的职业价值,青年馆员才会在日常的工作中不会因为辛勤的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而对自己的职业产生怀疑。同时青年馆员也应通过学习,不断加强自己的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把读者的需求置于图书馆工作的核心位置,充分发挥馆藏资源的优势,主动提高读者服务工作水平[4]。

3.2.2 提升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在泛在信息环境下,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青年馆员作为目前高校图书馆中坚力量,担负着为高校读者提供数字化信息搜集、整理及重组的重任,因此青年馆员主动提升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必要而且必需的。青年馆员需要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接受新的观念,并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以保持和完善自己的学习能力。提升自主学习意识需要青年馆员关注图书馆行业学会网站,关注图书馆领域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动态,关注自己感兴趣专业的发展态势,这样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增强职业竞争力。

4高校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能力开发中需注意的问题

4.1 制订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

为了更好地促进青年馆员的职业能力的开发,青年馆员应对自己进行全面的自我分析,内容包括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思维方法、道德水准以及组织管理、协调、活动能力等[10],根据分析评定的结果,结合所在图书馆的发展方向、馆内岗位设置要求,制订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明确青年馆员自身职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激励青年馆员为实现目标不断钻研业务,提高服务方法和技能,持续不断发展个人职业能力,从而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并从中获得职业自豪感和成就感。

4.2 注重青年馆员职业精神培养

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焕文先生曾尖锐地指出:我国图书馆界目前最匮乏的既不是经费,也不是人才,更不是技术,而是精神[11]。可见,图书馆的职业精神欠缺已经确实制约了图书馆的发展,也制约了图书馆馆员尤其是青年馆员的个人能力的发展。因此,图书馆应加强对青年馆员职业精神的培养。美国学者米切尔·戈曼曾提出具有强烈时代感的“图书馆新五定律”:1)图书馆服务于人类文化;2)掌握各种知识传播方式;3)明智地采用科学技术提高服务质量;4)确保知识的自由存取;5)尊重过去,开创未来。[12]这为新时代下图书馆馆员尤其是青年馆员的职业精神培养提供了正确的导向。为了实现图书馆馆员职业精神的培养,图书馆需要在馆内文化建设中强化馆员对人文精神的追求,通过职业实践体现职业精神,通过提高职业能力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

4.3 给予适当激励

激励是一种有效的领导方法,它能直接影响青年馆员的价值取向和工作观念,激发青年馆员献身事业的热情。可以使用情感激励、兴趣激励、目标激励、活动激励等多种方法。在情感激励方面,馆领导应重视人际沟通,建立与青年馆员的感情联系,增强青年馆员和领导在感情上的融合度,使员工在没有心理压力的交往中增强彼此间的信任感。在兴趣激励方面,图书馆应根据青年馆员的个人兴趣以及工作需要,通过双向选择帮助员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从而产生持久的激励效果。在目标激励方面,图书馆应根据馆内工作计划,对完成任务良好的青年馆员给予一定的表彰和物质奖励,激励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在活动激励方面,通过业务技能竞赛的方式增强青年馆员的业务素质,提高青年馆员的业务技能,激发他们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总之,图书馆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激励手段不断促进青年馆员的职业能力开发,加快青年馆员的成长。

5结语

高校青年馆员职业能力的开发程度,直接影响着未来高校图书馆的转型和发展速度,因此,高校图

书馆需要充分重视青年馆员的职业能力开发,使他们的服务技能与图书馆不断改善的内部环境相匹配,与不断发展的时代环境相适应,实现图书馆和青年馆员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秀锦.上海在职成人职业能力开发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02.

[2] 刘亚君.高校图书馆员职业生涯管理现状实证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1(1):98—104.

[3] 储结兵.EAP在高校图书馆员职业生涯管理中的应用[J]. 图书馆学研究,2013(15):16—21,28.

[4] 刘莹.图书馆人文精神与职业认同再思考[J]. 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2):42—43.

[5] 张剑,赵雅馨.泛在环境下图书馆员的角色转变[J]. 图书馆学刊,2013 (10):1—3.

[6] 胡芳,刘金铃.国外图书馆职业生涯管理典型案例及对我国的启示[J]. 图书馆学研究 2009(4):80—82,12.

[7] 曹歌.基于心理契约的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设计与发展[J]. 图书与情报,2008(4):103—105.

[8] 孙继林.复合型人才与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J].图书馆论坛,2005(6):322—324.

[9] 杨冬梅.图书馆员的职业危机和应对策略[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4):28—31.

[10] 孟建华.略论图书馆员的职业生涯设计[J]. 图书馆论坛,2007(2):10—12,38.

[11] 新世纪中国大学图书馆发展之我见(之五)——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焕文访谈录[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6):1—5,13.

[12] (美)米切尔·戈曼.刘嘉,等译.未来图书馆:梦想、狂想与现实[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

[收稿日期]2014-08-28

[作者简介]吴晓明(1981—),女,硕士,馆员,营口理工学院图书馆,主要从事图书馆学研究。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开发图书馆
图书馆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