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鲁炎 让“视觉艺术”成为思想的工具

2015-01-20

艺术汇 2014年11期
关键词:圆规视觉艺术缺席

王鲁炎这里的不符合常规,也可以看成是他使用了常规的规则来制造一种不规则,往往常规也是被定义、制定出来的,所以在改变一种“制定”的前提下,也等于在改变一种非普遍的思考方式和理性方式,可以说改变之后的常规也依然理性,只不过王鲁炎通过新的理性对比之前的常规来说问题,从而使这种理性形成视觉的现象,王鲁炎的这种艺术思考也达到了视觉艺术成为思想工具的作用。

如果透过展览的现场来看,王鲁炎的装置和绘画是一种思考并行的关系,因为他是用整个空间中作品本身或作品之间的关系来论证非常规的理性。对于艺术家来说从观念的产生到生成作品,并且面对大作品从工作室的实践到展览现场的呈现,这整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这个过程处在一个不断推进、改变、承担风险、面对呈现差异的变化中。王鲁炎认为“原有的方案总会因为各种出乎意料的原因而有所改变,这对艺术家来说既是一种巨大的风险,作品因此可能彻底失败,但同时也为艺术家提供了应变的机会,增强艺术家的应变能力。”所以说展览的在场和作品生成过程的在场应该建立在同一个有效的平面上。

最为辩证和让人深思的就是王鲁炎作品中的“悖论”关系,在他的视觉形象里建构了很多独一无二的物件,比如像“W圆规”、“W标准尺W”、“被锯的锯”等,就拿“W圆规”来说,在支撑臂上撞上弹簧,使得弹簧颠覆了圆规作为一种标准所画出的圆,同时圆规的标准也克制了弹簧的存在方式,所以王鲁炎的作品使得理性变得双重,并且还以双向性的作用出现,其实他作品中制造出来的新的理性更像是一种带有逻辑性的个性。

I ART:你的作品相对来说很理性,那作品的理性呈现、观者的解读和可被解读的延展空间有预设吗,这些你是怎样结合起来考虑的?

王鲁炎:无论艺术家在艺术中是否有预设性的内容,作品在交流中仍然是开放性的,任何形式的艺术表达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其解读会因人而异,其中也包括了艺术家与观众解读的不同。因此,理性或者感性的艺术有可能被解读为相反。我本人习惯或者受价值取向的驱使会从理性的角度解读自己的作品,但是这并不妨碍别人从感性的角度解读我的作品。所以,艺术家阐释自己的作品与观众解读艺术家的作品从不要求一致。艺术家对自己作品的解读或者观念赋予,主要是从区别性和个性化角度出发,寻找理性或者感性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独特性。

I ART:能结合展览或作品谈谈你曾经说过的“我喜欢在作品中论证”这句话基于怎样的思考?

王鲁炎:我所说的所谓“论证”是指视觉方面的。能否以“视觉论证”的方式将“逻辑的视觉”、“思辨的视觉”、“困惑的视觉”、“质疑的视觉”引入视觉艺术中,从而使视觉艺术变成思想的工具和方法,使某种艺术真正具有思想性,这是我最感兴趣的地方,也是我在艺术中持续这一方向的原因。

I ART:那作品在工作室的生成和思考与实践中的论证即在展览中所凸显的论证一致吗?比如像你在法国圣埃蒂安现当代美术馆举办的个展和在芳草地展览馆举办的“图·寓言”个展的论证是否一致?

王鲁炎:所谓“论证”是我在艺术中所使用的方法。论证的内容与形式会因不同语境而改变。即便是相同的艺术内容与形式,在不同的社会、空间与人群中,也会因环境、空间与价值观的不同而会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解读。艺术存在于交流中,艺术是什么完全取决于对它的解读。在侨福展览馆举办的“图·寓言”个展,与在法国圣埃蒂安现当代美术馆举办的个展其内在区别就在于解读语境的不同。但是,我所说的语境决定语义的概念并不是绝对的。在一些情况下,语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语境。

I ART:你的大型装置会在工作室成型再放置到展览现场,还是作品的概念慢慢从工作室到展览现场的最终成型,你认为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同时,像你的作品《网》直接在展览现场生成,这种感受和概念有什么区别?

王鲁炎:作品《网》是为摩纳哥海洋博物馆量身定做的。我先去现场看了场地,全面了解了摩纳哥海洋博物馆这一独特语境,然后才在工作室针对性地做出了参展作品方案,根据展览空间画了草图并且精确制作了作品模型。但是,作品尤其是大型作品从方案到完成期间充满了不确定性。原有的方案总会因为各种出乎意料的原因而有所改变,这对艺术家来说既是一种巨大的风险,作品因此可能彻底失败,但同时也为艺术家提供了应变的机会,增强艺术家的应变能力。有一成不变地实施作品的当代艺术家,也有不断寻找改变作品机会的当代艺术家。事实上,艺术家作品方案实现之前的艺术观念,在作品实施后总会有所改变。因为,即便方案是被百分之百地贯彻执行了,现场中完成的作品与纸上或模型方案性的作品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艺术家需要在解读上对其应变。

I ART:很喜欢你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悖论是一种最为普遍的存在”你的作品是把不可视的存在变为可视,也可以说把日常或者背后的东西通过艺术的方式表现出来,能谈谈当下能引起你关注的是哪些日常和普遍的事物?或者说你关注到了它们其中的哪些点(比如像你创作的很多剪刀,螺丝,圆规等工具的绘画)?

王鲁炎:“悖论是一种最为普遍的存在。”这句话基于我相信任何事物都可以从相反的角度进行解读。比如,破坏与被破坏的关系与作用与反作用力的原理相同,实际上是破坏与破坏之间的关系。圆规在两臂开到相同的情况下,画出的所有圆形均会彼此相同,不会存在丝毫个性化差异。然而,“W圆规”的支撑臂上加装了弹簧,弹簧的任意颤动颠覆了圆规画出的圆形,使“W圆规”画出的每一个圆形彼此相异而不再相同。同时,弹簧的颠覆性又被规定在圆规画圆方式的轨迹之中。即弹簧的任意性破坏了圆规的规定性。圆规的规定性又规定了弹簧的破坏性。二者在相互破坏中同等量丧失和保留了原有属性。弹簧与圆规的组合不是破坏与被破坏关系的组合,而是破坏与破坏关系的组合,其设计功能是:使破坏被所破坏的对象所破坏。圆规是取消个性的理性精密绘图工具,属于个性的禁地。“W圆规”中理性与个性的悖论关系,正是社会理性规则中个性被同时禁锢与释放、消解于保留的真实处境。个性融入了圆规,使个性被理性束缚,使理性被个性“解放”。

I ART:能谈谈你们“新刻度小组”之间的艺术工作方式和作品中你们的组织关系吗?

王鲁炎:“新刻度小组”的艺术观念是取消艺术家的个性,艺术方式是:通过合作制定规则且严格执行规则。可以用一个公式显示这一过程:从a1≠a2、a2≠a3,到a1=a2,a2=a3的过程。其含义是:“新刻度小组”三名成员分别代表a1、a2、a3。a1、a2、a3在进入小组规则之前a1≠a2、a2≠a3,也就是说此时的a1、a2、a3还是个性化的。当a1、a2、a3进入小组规则且在执行规则之后,逐步达到a1=a2,a2=a3,即此时a1、a2、a3的个性化特征在不断衰减直至被彻底取消。

I ART:通过你当时在艺术圈的缺席,一直工作,再到回归艺术圈,我觉得很有趣。有趣的是我认为你的缺席不是艺术思考的缺席,让我好奇的是,你现在的艺术创作状态和思考状态与当年缺席的状态是什么关系?

王鲁炎:不被言说且不为人们所知的缺席才是一种真正的缺席。所有的不在场一经以“缺席”这一修辞加以表述时,就已经变成了一种被人们所知的在场——美其名曰“以缺席的方式在场”。相反,那些不被表述的在场实际上却是一种真正的缺席。(采访/撰文:李宁 图片提供:王鲁炎工作室)

猜你喜欢

圆规视觉艺术缺席
陈科磊、路畅、吕金鸿、于孟祺作品
不只是拼贴的视觉艺术
圆规画圆
Class in America
圆规
爱“拼”有奇迹
圆规小姐圆梦记
缺席的蝙蝠
书封与现代艺术
圆规和直尺